-
伍晓顺
-

-

- 所属机构: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空间结构研究中心
- 所在地区:浙江省 杭州市
- 研究方向:建筑科学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相关作者
- 邓华

- 作品数:126被引量:474H指数:14
-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
- 研究主题:索杆张力结构 预应力 空间网格结构 球面网壳 空间结构
- 付刊林

- 作品数:13被引量:10H指数:2
- 供职机构: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研究主题:体育会展 隔震 体育会展中心 风荷载 屋盖结构设计
- 刘毛方

- 作品数:6被引量:9H指数:2
-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空间结构研究中心
- 研究主题:风振 大跨度屋盖 钢结构 风振分析 航站楼
- 袁行飞

- 作品数:180被引量:975H指数:20
-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
- 研究主题:索穹顶结构 弦支穹顶 张拉整体结构 流固耦合 张拉整体
- 金波

- 作品数:15被引量:95H指数:5
- 供职机构: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
- 研究主题:吊装 预应力 钢结构 弦支穹顶 灌浆
- 网壳结构“折叠展开式”提升施工的形态分析
- “折叠展开式”整体提升技术是近年来在Pantadome顶升施工思想上发展的一种网壳结构的新施工方法,而施工过程体系的运动形态跟踪是关键技术问题。这种施工方法的运动形态不象可展结构那样单纯由几何关系确定,而是与体系几何、作...
- 伍晓顺邓华
- 关键词:网壳结构
- 文献传递
- 索杆张力结构的刚度贡献度定量分析
- 索杆张力结构依赖于预应力提供的几何刚度来维持结构稳定性和抵抗荷载的能力。各种刚度成分对结构抵抗荷载的贡献度体现了它们的重要程度,值得关注。结构包括多种刚度成分,包括常规刚度成分——结构层次上和构件层次上的弹性刚度和几何刚...
- 伍晓顺邓华夏巨伟
- 关键词:索杆张力结构预应力
- 文献传递
- 基于动力松弛法的松弛索杆体系找形分析被引量:25
- 2008年
- 索杆张力结构施工成形分析需要解决一个松弛态索杆系统的平衡形态求解问题,该问题可归结为一个给定构件原长的受荷索杆机构系统的找形问题。文中利用动力松弛法进行该类松弛索杆体系的找形分析。由于不建立刚度矩阵,避免了体系几何不稳定性所引起的刚度矩阵奇异问题。该方法采用悬链线索单元模型,可以考虑索大垂度效应。文中还推导了反映索原长和内力之间关系的悬链线索单元协调方程。通过一个正交松弛索网算例分析,考察了该找形方法的计算精度和收敛性。最后还模拟了一个索穹顶的施工成形过程,表明了该找形方法用于索杆张力结构施工成形分析的有效性。
- 伍晓顺邓华
- 关键词:索杆张力结构找形悬链线索单元动力松弛法
- 索杆张力结构刚度的动力监测理论研究
- 最早建成的大跨度索杆张力结构服役时间已经超过30年,但目前此类结构在健康监测与性能评价方面的研究还不多,深入性的工作更是少见。索杆张力结构的刚度构成机理与常规结构存在重要区别,需要依靠预应力来提供结构刚度并维持稳定性。经...
- 伍晓顺
- 关键词:索杆张力结构模态识别
- 索杆张力结构的施工成型和平面连杆机构的运动形态分析
- 索杆张力结构的施工成型分析,以及柱面网壳“折叠展开式”整体提升施工的形态分析,是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前者涉及到松弛态索杆体系的找形分析,后者可简化为平面连杆机构的运动形态分析。这方面的研究具有现实的工程意义和理论的指导意...
- 伍晓顺
- 关键词:索杆张力结构悬链线找形分析动力松弛法连杆机构
- 文献传递
- 银川机场航站楼钢结构风振分析
- 对银川机场扩建工程中的航站楼主楼钢结构的风致振动效应进行了分析。简述了该建筑风洞试验的风压分布特点。采用基于里兹向量的振型分解频域法进行结构的风振计算。分析了该结构的风振效应的数值和分布特点,发现平均风荷载较大区域(靠近...
- 邓华金波袁行飞刘毛方伍晓顺付刊林
- 关键词:航站楼大跨度屋盖风振分析频域
- 文献传递
- 平面连杆机构的提升形态及稳定性分析被引量:5
- 2010年
- 将"机构法"施工的柱面网壳简化为平面连杆机构,分析体系在提升过程中的运动形态。以吊索长度作为运动驱动的控制参数,将体系的提升过程看作为由一系列随控制参数变化的平衡构型组成。采用动力松弛法求解各吊索长度离散点所对应的连杆机构平衡构型,从而实现提升过程的模拟。根据系统切线刚度矩阵的正定性条件,通过跟踪切线刚度矩阵最小特征值的变化来分析运动形态的稳定性。通过一个柱面网壳算例,考察了文中形态分析方法的计算精度和收敛性,分析了不同分段、不同吊索布置情况下体系的提升形态特征,并对影响运动形态稳定性的因素进行了讨论。
- 蒋本卫邓华伍晓顺
- 关键词:平面连杆稳定性
- 银川机场航站楼钢结构风振分析被引量:2
- 2008年
- 对银川机场扩建工程中的航站楼主楼钢结构的风致振动效应进行了分析.简述了该建筑风洞试验的风压分布特点.采用基于里兹向量的振型分解频域法进行结构风振计算.分析了该结构的风振效应的数值和分布特点,发现平均风荷载较大区域(靠近来流区域)的风振系数相对较小,而平均风荷载较小区域(远离来流区域)的风振系数反而大.结构的平均风效应和脉动风效应并不完全符合分布相似的特点,因此在设计时简单地采用统一风振系数的做法,将不能有效反映结构的实际风致振动效应.
- 金波邓华袁行飞刘毛方伍晓顺付刊林
- 关键词:航站楼大跨度屋盖风振分析频域
- 中大震下大跨度双层柱面网壳的倒塌机理被引量:1
- 2019年
- 以7个不同长度、厚度及支承方式的100m跨度双层柱面网壳模型为对象,分析地震作用下结构薄弱区域各类杆件的受力特点、失效原因及整体结构的倒塌机理.通过弹性反应谱法分析发现,双层柱面网壳距支座约1/4跨度处的杆件在非抗震设计工况及抗震设计工况下的最不利内力存在较大差异,且小震验算并不能使这些杆件的截面得以调整,这是该处形成薄弱区域的原因.薄弱区域各类杆件的地震内力与地震动分量及振型密切相关,其中弦杆(或腹杆)的内力由X(或Y)向地震动分量及首阶X(或Y)向水平振型提供绝对贡献.对结构进行7度大震和8度中、大震下的弹塑性时程分析发现,各模型塑性发展直至倒塌的特征总体相同,均为薄弱区域部分腹杆先形成沿网壳纵向的受压屈曲带,而后因内力重分布进一步在网壳中形成新的屈曲带,最终致使该类柱面网壳在跨度方向形成机构而倒塌.建议可以利用对薄弱区域的弦杆、腹杆内力起主要贡献的地震动分量和振型对结构进行针对性加强,以实现此类结构"大震不倒"的设防目标.
- 孙桐海邓华伍晓顺
- 关键词:双层柱面网壳地震响应弹塑性分析
- 基于优化阶跃激励的索穹顶密集模态测试方法被引量:8
- 2018年
- 针对索穹顶模态频率分布密集的特点,以经典的稀疏时域法(STD)为例,解释此类常规方法进行结构密集模态识别精度低的原因.为了提高识别精度,配合模态识别的时域法,提出基于优化阶跃激励的密集模态测试方法.该方法通过优化激励的布置和大小,增强结构自由振动中待识别模态的贡献且同时抑制邻近模态的贡献,采用遗传算法来寻求最优激励模式.利用Geiger索穹顶算例来考察方法的有效性.分析结果表明,优化阶跃激励可以使密集模态识别问题转化成为孤立模态识别问题,采用该方法可以有效提高索穹顶密集模态的识别精度.
- 伍晓顺伍晓顺邓华
- 关键词:动力测试模态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