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钟铭佑
-

-

- 所属机构:广西师范大学法学院
- 所在地区:广西 桂林市
- 研究方向:政治法律
- 发文基金:广西高校科学技术研究项目
相关作者
- 唐宏飞

- 作品数:30被引量:63H指数:5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银行
- 研究主题:金融稳定 金融监管 金融 反洗钱 基层央行
- 贺新定

- 作品数:2被引量:4H指数:1
- 供职机构:广西师范大学
- 研究主题:权利归属 近代化 中华法系
- 周世中

- 作品数:100被引量:412H指数:12
- 供职机构:四川旅游学院
- 研究主题:侗族习惯法 瑶族 民族习惯法 侗族 习惯法
- 李红恩

- 作品数:3被引量:0H指数:0
- 供职机构:广西师范大学法学院
- 研究主题:保险体制改革 《行政许可法》 法律问题 和谐社会语境 和谐社会
- 张晓敏

- 作品数:2被引量:6H指数:1
- 供职机构:广西师范大学漓江学院
- 研究主题:创新实验区 法学 培养模式创新 特色专业建设 实验区
- 新时期越南刑法的特点
- 2008年
- 越南是东盟重要的成员国之一,自古以来,其法律制度一直受到中国法律文化的影响,刑法更是如此。但由于国情的差异,越南现行刑法体现出强烈的民族性和区域性特点,形式上结构严谨、体例科学,内容上考虑全面、与时俱进。作为邻邦,越南刑事法律制度的某些方面值得我们借鉴,以促进我国的法制建设。
- 钟铭佑
- 关键词:刑法法律制度
- 论孔子“礼治”思想对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影响
- 2004年
- 钟铭佑唐宏飞
- 关键词:孔子社会主义法制法律思想立法权罪刑法定原则
- 论法官造法与中国实际被引量:10
- 2005年
- 最好的法律也难免存在漏洞。司法实践中法官应在坚持法律原则的前提下,能动地创造法律规则,以实现法律的价值。本文论述法官造法的一般理论,阐述法官造法的现实意义,界定法官造法的尺度,探讨中国法官造法的若干问题。
- 钟铭佑
- 关键词:法官造法法律价值自由裁量权法律秩序法律漏洞
- 应用法学专业学生法律服务进社区的理论与实践探索——“应用法学专业‘需求导向型’实践性教学的改革与探索”成果之三被引量:7
- 2008年
-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依法治国战略的实施,社会对法律的需求日益增多。以人为本,关注民生,构建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在新时期提出的新要求。应用法学专业学生应当注重法律实践,主动走进社区,用所学法律知识服务社区,为建设平安社区、和谐社区贡献自己的力量。
- 钟铭佑
- 关键词:法律服务和谐社会
- 论庞德的法律思想
- 2006年
- 庞德是美国著名的法学家,法社会学的主要代表。上个世纪40年代,他曾来到南京作为中国国民政府的法律顾问,与中国结下了不解之缘。文章论述了庞德的法律概念论、法律执行论、社会控制论、社会利益论。他的这些法律思想对当代中国的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仍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 钟铭佑
- 关键词:法律思想法社会学法制建设
- 金融创新对中国金融法制的影响
- 2005年
- 文章从金融创新与中国金融法制互动性入手,比较系统地论述金融创新对中国金融法制的影响。同时,金融法律法规的滞后与不健全将严重地抑制金融创新,致使金融创新规避金融法制,导致金融创新在法律的真空中运行。金融法制只有不断地适应金融创新,并为金融创新提供完善的法律支撑,才能促进中国金融业的发展,提升中国金融行业的国际竞争能力。
- 唐宏飞钟铭佑
- 关键词:金融金融创新金融法制
- 法学专业学生就业心态探析——广西师范大学法学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系列成果之二被引量:2
- 2013年
- 文章以广西师范大学法学国家级特色专业为例,阐述了法学专业学生的就业心态,分析了影响法学专业学生就业心态的原因,指出法学专业学生应该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 钟铭佑
- 关键词:法学就业心态
- 我国金融控股公司监管的法律思考被引量:10
- 2007年
- 金融控股公司的有序运行离不开有效的金融监管,有效的金融监管依赖于健全的金融监管法律制度。我国应借鉴西方国对金融控股公司的监管模式,逐步推进功能性统一监管模式。同时,加快制定《金融控股公司法》,明确“一行三会”对金融控股公司监管的职责、范围与措施。
- 钟铭佑唐宏飞
- 关键词:金融控股公司金融监管
-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案例教学法初探被引量:26
- 2006年
-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课程之一。在课程中如何采用案例教学法、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文章围绕着这一主体,探讨了案例教学法的起源及其在法学教育中的运用,阐明了案例教学法的意义和选取案例的原则,论述了案例教学的实施手段和案例教学的局限性。
- 钟铭佑周世中
- 关键词:两课教学思想道德修养法律基础案例教学法
- 小区公共收益若干问题之探讨被引量:4
- 2010年
- 近年来,随着我国房地产市场的持续火爆,有关房产开发和小区物业管理的纠纷案件越来越多。其中,小区公共收益问题已成为业主与物业管理企业、开发商之间的矛盾焦点,严重影响了和谐社区的构建。文章以相关法律为依据,从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理论出发,就小区公共收益的界定及其权利归属进行探讨,并对小区公共收益的分配和管理提出自己的看法。
- 贺新定钟铭佑
- 关键词:权利归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