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邱勇娟
-

-

- 所属机构:广西桂林茶叶科学研究所
- 所在地区:广西 桂林市
- 研究方向:农业科学
- 发文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
相关作者
- 覃秀菊

- 作品数:42被引量:94H指数:6
- 供职机构:广西师范大学
- 研究主题:茶树 桂绿1号 扦插繁育 六堡茶 选育
- 陈佳

- 作品数:52被引量:133H指数:7
- 供职机构:广西桂林茶叶科学研究所
- 研究主题:茶树良种 六堡茶 选育 桂绿1号 茶树
- 罗小梅

- 作品数:38被引量:96H指数:6
- 供职机构:广西桂林茶叶科学研究所
- 研究主题:茶树 选育 茶树品种 茶树良种 茶树新品种
- 邓慧群

- 作品数:54被引量:137H指数:6
- 供职机构:广西桂林茶叶科学研究所
- 研究主题:茶树 选育 茶树品种 声乐教学 茶树新品种
- 赖兆荣

- 作品数:18被引量:64H指数:6
- 供职机构:广西桂林茶叶科学研究所
- 研究主题:桂绿1号 扦插繁育 茶树 六堡茶 香气成分
- 桂绿1号茶树新品种中试与示范效果被引量:1
- 2006年
- 桂绿1号茶树新品种于2004年6月获全国农作物品种鉴定证书,鉴定编号:国品鉴茶2004001,2005年9月列入国家科技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现就该品种已进行中试及示范的扦插育苗、适应性、产量、品质等方面的应用效果进行综述,并提出获得早期丰产、提高效益的关键技术。
- 覃秀菊陈新强邱勇娟罗跃新
- 关键词:桂绿1号中试育苗茶树
- 引进品种在广西扦插繁育适应性研究
- 玉翠、鸿雁12号、黄玫瑰、丹桂、鸿雁1号、黄棪等6个品种均为全国第三轮茶树品种区域试验品种,其中黄棪为对照种,本轮区试于2003年开始实施,2009年结束。本试验目的在于探索这些品种在广西的扦插繁育的地区适应性,为各品种...
- 邱勇娟赖兆荣覃秀菊罗小梅
- 关键词:扦插繁育适应性
- 文献传递
- 茶树良种扦插繁育新技术研究
- 本试验插穗采用半木质化插条上的一个节穗,一片成熟叶及一个嫩梢,配合GGR绿色生长调节剂处理.采用“龟背形”苗床造型,单人滚压筒压实,使用快速剪穗法。以国内现通用短穗扦插技术(一个节穗,一个腋芽,一片成熟叶),水平式苗床,...
- 覃秀菊陈佳邱勇娟
- 关键词:茶树短穗扦插技术
- 促进广西梧州六堡茶产业发展的配套技术措施被引量:5
- 2009年
- 广西梧州市六堡茶是广西特有的历史名茶,品质独特,驰名中外,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声誉,但随着中国茶产业的发展、现代农业的提升,梧州六堡茶产业还落后于国内的发展水平,为强化六堡茶产业的发展,提高县域经济,主要针对六堡茶产业所存在的问题提出目前应采取的一些科学管理技术措施。
- 覃秀菊邱勇娟陈佳
- 关键词:六堡茶
- 广西德保县野生古茶树资源调查初报被引量:5
- 2017年
- 本文作者对广西德保县野生茶的生长环境、分布状况、主要形态特征、检测生化成分进行了描述,指出德保县野生茶集中成片生长,面积达300 hm2,是迄今为止广西发现的连片野生古茶树面积最多、密度最大的古茶树群落,为保护开发该茶树种质资源和下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 蓝燕邱勇娟叶靖平陈新强李朝昌
- 关键词:野生茶资源调查
- 扶绥野生茶树叶片结构与生产性状分析被引量:6
- 2015年
- 【目的】解剖、分析野生茶树叶片结构特征,为广西优质茶叶生产、种质资源鉴定和新品种选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广西扶绥9个野生茶树株系叶片为材料,采用改良石蜡切片方法制片、光学显微镜观察,分析和比较其抗逆性、潜在生产力、适制性和持嫩性等生产性状。【结果】9个野生茶树株系的叶片结构特征、丰产性状与制红茶的品质在株系间存在一定差异。上表皮细胞厚度为19.31-26.26μm,叶肉组织厚度为189.47-335.37μm,海绵组织厚度为121.04-238.32μm,生产力指数为1268.96-3105.60。方差分析结果显示,这些结构特征和生产指数在株系间的差异达极显著水平(P〈0.01)。抗逆性状最强的是姑标7和姑标8,产量性状最好的是姑标8和姑标6,制红茶品质最好的是姑标8和姑标1。【结论】扶绥野生茶树9个株系的叶片为中生偏旱型结构特征,均具有较强的抗旱、抗寒和抗病虫能力,其中姑标1、姑标6、姑标7和姑标8等4个株系是综合性状较好的红茶种质资源,可选为优良茶树育种材料进一步鉴定。
- 邱勇娟李火坤陈佳李凤英赖兆荣覃秀菊
- 关键词:野生茶树叶片生产性状
- 有机生产方式茶园害虫与天敌种类及群落动态研究被引量:12
- 2009年
- 调查研究有机茶园中的主要害虫和天敌种类及种群动态,为茶树害虫优势种群的综合治理和持续性控制提供实据。通过灯光诱捕和茶园田间调查进行害虫和天敌的分类记录和数量统计分析,结果发现害虫45种,天敌24种。主要害虫有假眼小绿叶蝉、茶蚜、茶黄蓟马、茶尺蠖和茶螨,主要天敌有蜘蛛,蜂类、瓢虫和草蛉。有机茶园天敌控害表现最好的时期是8月份,益害比为1:0.96。而在6月和9月害虫种群数量出现2个峰值,而且害虫总量增长量大过天敌增长量,自然控害作用滞后。茶园采取有机方式种植后,确实能保持茶园生物群落的多样性,维护茶树害虫优势种群的相对稳定和生物群落的动态平衡。但要实现对害虫的有效控制,减少虫害损失还必须结合其他防治方法,走综合治理之路。
- 文兆明韦静峰余志强陈春芬邱勇娟彭有兵
- 关键词:茶园害虫自然天敌群落动态
- 广西优质茶树新品种——桂绿1号的主要特点被引量:2
- 2009年
- 桂绿1号茶树新品种于1994年评为国家级优质资源,2003年获广西茶树品种登记证书,2004年获国家农作物品种鉴定证书,2005年获广西科技登记证书。该品种的主要特点是灌木型、中叶、特早芽,立体发芽,投产快,内含物质丰富,优质、高产,适制性强,特别是夏季芽叶出现紫红色,用其制作六堡茶别具一格。
- 覃秀菊邱勇娟罗晓梅赖兆荣陈佳
- 关键词:桂绿1号特早芽适制性六堡茶
- 引进品种在广西扦插繁育适应性研究被引量:1
- 2010年
- 玉翠、年年12号、黄玫瑰、丹桂、年年1号、黄棪等6个乌龙茶品种均2003-2009年在广西桂林年参加第三轮全国茶树品种区域试验,其中黄棪为对照种.本试验目的在于了解这些品种在广西的扦插繁育能力,完善各品种相关适应性数据,为其进一步推广应用提供依据。
- 邱勇娟赖兆荣覃秀菊罗小梅
- 关键词:扦插繁育适应性
- 桂红1号茶树新品系绿茶、乌龙茶适制性研究初报
- 2017年
- 桂红1号茶树新品系是从广西临桂宛田乡地方有性系群体种中采用系统选育法培育而成,于2015~2017年进行区域试验,该品系前期试验制作红茶品质优。文章探索其制作绿茶、乌龙茶的适制性,与国家级绿茶对照种福鼎大白、国家级乌龙茶对照种黄旦进行绿茶及乌龙茶工艺试验研究与比较,为下一步品种鉴定及推广提供科学依据。
- 陈佳邓慧群罗小梅邱勇娟
- 关键词:品系绿茶乌龙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