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美丽
作品数: 4被引量:3H指数:1
  • 所属机构:内蒙古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
  • 所在地区:内蒙古 包头市
  • 研究方向:医药卫生

相关作者

邹云增
作品数:332被引量:726H指数:15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研究主题:动脉粥样硬化 树突状细胞 心肌细胞 心肌梗死 心力衰竭
陈晓春
作品数:55被引量:113H指数:6
供职机构:内蒙古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心肌梗死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冠心病 血管成形术后再狭窄 再狭窄
葛均波
作品数:1,735被引量:7,598H指数:34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研究主题:冠心病 冠状动脉 导管 心血管病学 动脉粥样硬化
单鸿伟
作品数:18被引量:56H指数:4
供职机构: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急性心肌梗死 血管成形术后再狭窄 再狭窄 胸痛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丁峰
作品数:1被引量:0H指数:0
供职机构:内蒙古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ABCA1 血管损伤 新生内膜增殖 新生内膜 静脉血检测
载脂蛋白A1对胆固醇逆转运及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转运体A1表达的影响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观察载脂蛋白A1(apoA1)对人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细胞株(THP-1)源性泡沫细胞内胆固醇、胆固醇酯含量和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转运蛋白A1(ABcA1)表达的影响和机制。方法以50ng/ml的佛波酯诱导人THP-1,使其分化为巨噬细胞,再经50μg/ml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充分诱导使其转变为负脂的泡沫细胞;然后用不同浓度apoA1(5μg/ml、10μg/ml、15μg/ml、20ug/ml)孵育泡沫细胞24h,以apoA1(10μg/ml)孵育泡沫细胞6h、12h、24h。采用油红0染色观察细胞内脂滴的变化,用氧化酶法检测细胞内总胆固醇、游离胆固醇和胆固醇酯的含量;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不同浓度apoA1干预泡沫细胞后ABCA1mRNA的表达;用免疫荧光法检测经不同浓度和不同时间apoA1和ABCA1多克隆抗体干预泡沫细胞后ABCA1蛋白的表达。结果(1)THP~1经佛波酯(50ng/ml)和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50μg/ml)分别干预48h后可成功诱导为富含脂质的泡沫细胞;(2)apoA1可促进THP-1巨噬细胞源性泡沫细胞内胆固醇逆向转运,减少细胞内胆固醇含量,呈浓度依赖性和时间依赖性;(3)随着apoA1干预浓度增加,THP-1巨噬细胞源性泡沫细胞内ABCAlmRNA的表达变化不显著,但蛋白表达增加,0ug/ml与5μg/ml、10μg/ml、15μg/ml、20μg/mlapoA1干预浓度下油红0染色阳性细胞率分别为(55±4)%与(43μ9)%、(33μ4)%、(28μ1)%、(2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4)ABCA1抗体干预可增加THP~1巨噬细胞源性泡沫细胞ABCA1蛋白的表达。结论apoA1-ABCA1通路参与泡沫细胞胆固醇逆向转运,apoA1起关键作用,apoA1增加ABCA1蛋白的表达可能与降低ABCA1蛋白的降解有关。
陈晓春赵美丽邹云增葛均波
关键词:泡沫细胞动脉粥样硬化
载脂蛋白A-Ⅰ对巨噬细胞源泡沫细胞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和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转运子1表达的影响
2009年
目的探讨载脂蛋白A-Ⅰ(apoA-Ⅰ)对巨噬细胞源泡沫细胞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MCP-1)、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及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转运子(ABCA1)表达的影响。方法以佛波酯(PMA)及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诱导人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细胞株(THP-1),使其分化为负脂的泡沫细胞,然后用apoA-Ⅰ(10 mg/L)或ABCA1抗体(10 mg/L)孵育泡沫细胞24 h。采用免疫荧光法检测巨噬细胞及经apoA-Ⅰ及ABCA1抗体干预前后泡沫细胞MCP-1、VCAM-1及ABCA1的表达,并行半定量分析。结果①经ox-LDL50 mg/L干预后,与巨噬细胞相比,泡沫细胞内MCP-1、VCAM-1及ABCA1表达均明显增强。②与未干预组相比,经apoA-Ⅰ10 mg/L干预后,泡沫细胞内MCP-1及VCAM-1表达显著减少(P值均<0.05),而ABCA1表达明显增加(P值均<0.05);经ABCA1抗体10 mg/L干预后,泡沫细胞内MCP-1的表达显著增加(P值均<0.05),VCAM-1表达有增加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poA-Ⅰ可能通过增加泡沫细胞ABCA1和降低MCP-1及VCAM-1蛋白的表达发挥其抗动脉粥样硬化和抗炎作用,ABCA1通道可能在降低泡沫细胞内MCP-1表达方面发挥一定作用。
陈晓春赵美丽邹云增葛均波
关键词:动脉粥样硬化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
大鼠血清HDL-C/LDL-C比值对大鼠血管损伤后新生内膜增殖及ABCA1、ICAM-1、MCP-1表达的影响
2007年
目的探讨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对大鼠血管损伤后新生内膜增殖及ABCA1、ICAM-1及MCP-1表达的影响。方法将32只雌性大鼠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用PTCA球囊导管(2.5 mm×10.0 0mm)加压及反复推拉损伤胸腹主动脉和剥脱内膜,创建大鼠动脉损伤模型.实验组术前1周开始给予含有4%胆固醇、0.5%胆酸钠、1096猪油、0.2%丙基硫氧嘧啶和85.3%基础饲料的高脂喂养,对照组给予普通饲料喂养。术后2周和6周,取实验组和对照组大鼠静脉血检测血脂,取同段胸腹主动脉做石蜡切片,行组织形态学检查,利用抗大鼠ABCA1、ICAM-1、MCP-1特异性抗体,进行免疫组织化学分析。结果术后2周时,实验组大鼠血清LDL-C较对照组明显升高,为(3.16±1.09)mmol/L和(0.22±0.09) mmol/L;6周时为(16.85±2.39)mmol/L和(0.24±0.08)mmol/L(P值均<0.01)。术后2周时,实验组HDL-C/LDL-C比值为0.55±0.1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29±1.39; 6周时分别为0.29±0.05和6.46±2.55(P值均<0.01),HDL-C储备逐渐消耗,HDL-C/LDL-C由高脂喂养前的6.76降至0.55和0.29,但未低于0.25。术后2周,实验组和对照组均可见腹主动脉新生内膜形成,6周时更明显,实验组新生内膜增厚虽较对照组稍加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周实验组新生内膜表面ABCA1、ICAM-1和MCP-1表达均明显强于对照组。实验组HDL-C/LDL-C比值与新生内膜厚度呈负相关。结论血清HDL-C具有抗LDL-C致动脉粥样硬化作用,随着HDL-C/LDL-C比值下降,抗粥样硬化作用减弱,其机制可能与增加新生内膜ABCA1表达,促进胆固醇逆转运有关,而与减少单核细胞粘附、趋化,从而减轻炎性反应的关系可能不大。
陈晓春单鸿伟赵美丽丁峰邹云增孙爱军葛均波
关键词:新生内膜内膜增殖ABCA1静脉血检测血管损伤
大鼠血清高密度脂蛋白对动脉粥样硬化的抵抗作用
2010年
目的探讨大鼠血清高密度脂蛋白(HDL)对动脉粥样硬化(AS)的抵抗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将24只体质量在200 g左右的SD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2只,均行胸腹主动脉球囊血管成形术,实验组术前1周开始给予高脂喂养。取术前1周、术后2周和6周大鼠静脉血做血脂检测,行胸主动脉组织形态学分析,行免疫组化染色检测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转运子A1(ABCA1)的表达。结果 (1)实验组高脂喂养后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显著增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轻度升高,HDL-C/LDL-C比值由高脂喂养前的(6.21±0.87)降至术后2周的(0.70±0.25)和术后6周的(0.30±0.05),呈时间依赖性下降(均为P<0.05)。(2)术后2周,两组均可见胸主动脉内弹力板断裂,新生内膜形成,实验组见内膜脂质沉积,但未见脂质斑块形成;术后6周,实验组可见新生内膜增厚明显,并粥样斑块形成,内膜/中膜面积百分比和管腔面积狭窄率均大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1.85%±4.86%比9.13%±7.66%,3.39%±1.50%比2.59%±2.12%,均为P>0.05)。(3)双因素相关分析,内膜/中膜面积百分比和管腔面积狭窄率与HDL-C/LDL-C比值均呈负相关。(4)实验组术后2周和6周血管内膜及中膜ABCA1表达水平均高于对照组[2周:(50.5±3.1)比(38.8±2.5);6周:(35.6±2.8)比(20.4±5.1),P均<0.05]。结论大鼠具有很高的血清HDL储备能力,在一定时间内,具有抵御高LDL-C致AS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血清高HDL水平促进ABCA1表达,增强血管壁泡沫细胞胆固醇逆转运和延缓粥样斑块形成有关。
陈晓春单鸿伟赵美丽邹云增葛均波
关键词:脂蛋白类HDL动脉粥样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