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谢钦春
-

-

- 所属机构: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
- 所在地区:浙江省 杭州市
- 研究方向:天文地球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相关作者
- 夏小明

- 作品数:58被引量:486H指数:14
- 供职机构: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
- 研究主题:长江口 沉积速率 动力机制 冲淤演变 稳定性
- 李伯根

- 作品数:38被引量:333H指数:12
- 供职机构: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
- 研究主题:椒江河口 冲淤变化 沉积速率 悬沙 象山港
- 李炎

- 作品数:92被引量:955H指数:20
- 供职机构:厦门大学
- 研究主题:高频地波雷达 台湾海峡 长江口 悬浮泥沙 夏季
- 杨辉

- 作品数:46被引量:305H指数:9
- 供职机构: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
- 研究主题:海域使用论证 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利用 海洋综合管理 象山港
- 叶银灿

- 作品数:63被引量:521H指数:14
- 供职机构: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
- 研究主题:台湾海峡 滑坡 海底 动强度 海洋地质灾害
- 杭州湾地貌及沉积界面的活动性被引量:12
- 1990年
- 杭州湾的地貌发育过程中具有沙坎区、潮流槽脊区、平缓堆积区三种特征分区.杭州湾的沉积界面具有高度的活动性.本文引用沉积界面活动层和混合系数,作为描述和分析各区沉积界面动态特征的定量指标.根据地形时序过程和^(210)Pb放射性比度在沉积剖面中分布的推算,年周期波动的活动层为0.1—4m,多年波动的活动层为0.5—8m,并由沙坎区往湾口逐渐减小;混合系数从沙坎区的10^(-3)cm/s、潮流槽脊区10^(-4)cm^2/s至平缓堆积区10^(-5)cm^2/s量级,也向湾口逐渐降低,比湾外的长江水下三角洲高出1—3个数量级.
- 冯应俊李炎谢钦春张立人
- 关键词:地貌活动性
- 浙江中南部港湾淤泥质海岸资源优势及其主导开发功能被引量:1
- 2001年
- 本文根据浙江中南部大港湾至隘顽湾海域的环境条件及其优势资源,阐明了该海域的四大主导开发功能:海水养殖、围涂造地、海洋捕捞、滨海旅游,探讨了保持海洋经济持续发展的对策。
- 杨辉谢钦春
- 关键词:淤泥质海岸海洋生物资源海洋捕捞港口滨海旅游滩涂养殖
- 浙江乐清湾资源开发的关联性研究被引量:2
- 2006年
- 根据乐清湾的主要海洋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现状,探讨各种资源开发之间的关联性,寻求海洋资源开发与周边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为海湾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资源开发活动相互关联,包括相互受益、一方受益、相互冲突或对一方有害4种关系,关联的程度因资源开发类型不同有很大差异。为了合理、有效发挥海湾的资源优势,充分利用资源开发间的互利关系,避免和减少利用过程中的冲突,确保海洋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必须强化区域主导功能,建立科学合理的资源开发体系;理顺海洋管理体制,加强海岸带综合管理。
- 杨辉谢钦春
- 关键词:优势资源可持续利用
- 浙江东部浅海土体稳定性研究
- 来向华叶银灿谢钦春
- 关键词:浅海土体稳定性
- 浙江瓯江口南岸潮滩相带的时空变化被引量:13
- 1994年
- 瓯江口南岸潮滩可分为三个沉积地貌相带:高潮滩物质由砂、泥混合沉积组成,沿岸沙堤增长;中潮滩物质以砂质为主,坑、洼地貌遍布,滩脊发育,是潮滩中最活跃,对水动力条件反映最敏感的相带;低潮滩物质由泥质组成,滩面平缓,是稳定的淤积带。潮滩相带的沉积物、地貌特征具有明显的时空变化,瓯江入海的水沙对瓯江口南岸潮滩演变产生明显的影响。
- 谢钦春李伯根夏小明李炎
- 关键词:沉积速率
- 企望湾砂质海滩剖面冲淤幅度的估算被引量:7
- 2002年
- 以海滩沉积地貌现场观测资料为基础 ,通过海滩剖面形态组合 ,历史地形资料比较和特征地貌形态变化理论计算分析 ,对汕头南部企望湾弧形砂质海岸切线段的海滩剖面冲淤幅度进行了估算。结果表明 ,该海滩剖面冲淤幅度具有区段变化 ,低潮阶地和槽谷部位约 1 .5~ 2 .0m,滩肩和水下沙坝部位可达 3 .0 m。近 3 0年来 ,海滩剖面总体上趋于微冲刷 ,平均冲刷强度约为 1~ 2 cm/a,可能与近期人工挖砂有关。
- 李伯根谢钦春夏小明马黎明冯应俊李炎
- 关键词:沙坝地貌
- 长江北支口门滩槽沉积与地貌演变
- 简要阐述了长江北支口门现代沉积与地貌分布特征,并对主要地貌单元的发育与演变进行了分析探讨。
- 夏小明谢钦春
- 狭长形海湾与外海水体交换的一个物理模型被引量:24
- 1991年
- 本文根据狭长形海湾的口门潮交换和纵向弥散交换机制,建立了象山港与外海水体交换的物理模型,并采用地形参数和1983年冬季所测得的水文参数进行了计算。该模型按垂向充分混合时间小于一天和超过一天的两种情况分别运行。其结果均表明象山港是一个水体交换缓慢的海湾。在进行工业布局、海港建设、海岸带开发和环境保护等工程时,对此应给予充分的重视。
- 高抒谢钦春
- 关键词:海湾外海物理模型
- 庵东浅滩沉积分带和沉积速率被引量:12
- 1993年
- 杭州湾南岸的庵东浅滩具有地貌特征、沉积类型和沉积构造各异的三个沉积相带。垂向沉积带为潮滩沉积体的盖层,以泥滩、粘土质粉砂和薄砂泥交互层为特征;改造带位于中低潮位线附近,以粉砂滩、潮沟系统、粉砂沉积和沙波层理为特征;横向沉积带为潮滩堆积体的基础,以滩坡、粉砂及细砂质粉砂沉积、冲刷-充填构造为特征。据潮汐韵律层的统计,庵东浅滩沉积速率的短周期分量,常态条件下为每半日潮周期0.1~2.0cm,异常条件下可达每半日潮周期4~64cm。沉积速率的长周期分量,据地形对比和^(210)Pb推算,垂向沉积带为2~4.5cm/a;改造带中的粉砂滩为2.1~4.5cm/a,潮沟影响范围内为1~10~1cm/a量级;横向沉积带则以高于50cm/a的高沉积速率和变幅为主。近10年来,该浅滩的年淤积量为6×10~7t/a,其中85%集中于横向沉积带。
- 李炎谢钦春
- 关键词:浅滩分带沉积速率
- 港湾淤泥质潮滩的周期变化被引量:30
- 1997年
- 浙江三门湾为典型半封闭强潮港湾,淤泥质潮滩十分发育,存在沉积地貌相带分异。潮滩发育过程中,冲刷和淤积状态交替,形成涨落潮周期、大小潮周期、年周期、多年周期和风暴的“潮滩循环”,与动力环境因素的周期变化相关;台风引起剧烈滩槽交换,是其重要的非潮汐因素。由于毗邻潮汐汊道,湾内宽广蓄潮区导致强劲落潮优势流,自然状态下潮滩及潮下带淤积缓慢.据210Pb和137Cs分析,近百年来长期平均沉积速率为0.56~0.81cm/a。但自60年代以来,湾内大量围涂堵港,导致潮下带浅滩与深槽淤积加快。
- 夏小明谢钦春李炎李伯根
- 关键词:淤泥质潮滩沉积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