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孝文
作品数: 34被引量:99H指数:7
  • 所属机构:潍坊医学院
  • 所在地区:山东省 潍坊市
  • 研究方向:医药卫生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相关作者

王金平
作品数:131被引量:480H指数:11
供职机构:潍坊医学院
研究主题:应用解剖学研究 应用解剖学 显微解剖 人体解剖学 桥小脑角区
鞠学红
作品数:157被引量:555H指数:12
供职机构:潍坊医学院研究生处
研究主题:应用解剖学 应用解剖学研究 解剖学 专业学位 显微解剖
高培福
作品数:37被引量:118H指数:7
供职机构:潍坊医学院
研究主题:应用解剖学 桥小脑角区 显微解剖 面神经 应用解剖学研究
鞠晓华
作品数:51被引量:224H指数:10
供职机构:潍坊医学院
研究主题:皮瓣 显微解剖 应用解剖学研究 福尔马林 桥小脑角区
蒋吉英
作品数:110被引量:305H指数:9
供职机构:潍坊医学院
研究主题:N-ACETYLSEROTONIN 肝缺血再灌注损伤 肝细胞癌 细胞凋亡 三叉神经根
桥小脑角区小脑下前动脉的应用解剖学研究
研究桥小脑角区小脑下前动脉的显微解剖。采用经福尔马林固定、灌注蛛红明胶的成人尸头22具(共44侧),在手术显微镜下对小脑下前动脉及毗邻结构进行解剖观察。①22具尸头44侧共发现小脑下前动脉41支。从基底动脉下1/3段发出...
王孝文王金平高培福鞠学红冷志敏
关键词:小脑下前动脉应用解剖学桥小脑角区
文献传递
鼠脑穹窿海马伞切断突触素动态变化及Morris水迷宫重复训练对其影响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在Morris水迷宫(MWM)重复训练的过程中观察穹窿海马伞切断大鼠的SYN动态变化探讨AD的发病机制和MWM重复训练学习和记忆能力对AD的影响,为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Wistar大鼠6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实验组,建模后连续4周给予Morris水迷宫重复训练定位航行和探索训练,分别评定大鼠空间学习和记忆能力,后进行海马突触素(SYN)免疫组化染色和超微电镜观察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随着训练次数的增加,对照组、模型组、实验组逃逸时间均逐渐缩短,实验组短于模型组,长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提示空间学习能力得到提高。对照组、模型组和实验组大鼠在靶象限活动时间(s)百分比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空间记忆能力无明显提高。免疫组化结果显示实验组SYN表达高于模型组,弱于对照组。结论MWM重复训练增加海马SYN表达可能早提高穹窿海马伞切断大鼠空间学习能力的重要机制。
曲巍王孝文王金平
关键词:突触素MORRIS水迷宫空间学习记忆
半面痉挛面神经内神经递质的变化
为研究半面痉变的发病机制,观察病变侧面神经内神经递质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的免疫反应性变化,采用后颅窝手术径路开放家猫的脑桥小脑角,在面神经根部放置硅胶夹,使面神经根受到压迫。术后三周取手术及对照侧面神经根作石蜡切...
王孝文高培福王金平鞠学红蒋吉英冷志敏
关键词:半面痉挛面神经神经递质
文献传递
穹窿海马伞切断鼠脑突触素动态变化及Morris水迷宫重复训练对其影响被引量:5
2010年
目的在Morris水迷宫(MWM)重复训练的过程中观察穹窿海马伞切断大鼠的突触素(SYN)动态变化探讨阿尔茨海默病(AD)的发病机制和MWM重复训练学习和记忆能力对AD的影响,为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wistar大鼠6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实验组,建模后连续四周给予Morris水迷宫重复训练定位航行和探索训练,分别评定大鼠空间学习和记忆能力,后进行海马突触素(SYN)免疫组化染色和超微电镜观察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随着训练次数的增加,对照组、模型组、实验组逃逸时间均逐渐缩短,实验组短于模型组,长于对照组(P<0.05),提示空间学习能力得到提高。对照组、模型组和实验组大鼠在靶象限活动时间(s)百分比无明显差异(P<0.05),提示空间记忆能力无明显提高。SYN免疫组化实验组SYN表达高于模型组,弱于对照组。结论MWM重复训练增加海马SYN表达可能与提高穹窿海马伞切断大鼠空间学习能力有关。
曲巍王孝文王金平
关键词:MORRIS水迷宫突触素WISTAR大鼠
衰老对吞咽功能的影响及相关康复治疗现状被引量:3
2022年
衰老对机体吞咽功能具有明显影响,吞咽障碍发生率随年龄增加而显著上升。吞咽障碍不仅好发于患特定疾病的群体,在健康老年人中也有相当高的发病率,给老年人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危害。目前临床多关注由疾病引发的吞咽障碍,对正常衰老造成吞咽功能受损缺乏足够的重视。本文就衰老对老年人吞咽功能的影响及相关康复干预措施进行简要综述,以期帮助医疗从业人员、养老服务人员了解老年人吞咽困难并指导康复方案制订。
张萍萍冯海洋孙丽娜宋艳张婷鲁德志王孝文
关键词:衰老吞咽障碍康复干预
新生大鼠原代海马神经元的体外培养
王孝文马春明赵世福李进王箐
颈椎病相关评价量表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0
2021年
颈椎病是一种以退行性改变为基础的临床常见病、多发病,随着现代工作方式和人类生活模式的改变,发病率逐年上升且呈现低龄化趋势,已成为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热点。选用合适的评价量表和指标有助于治疗方案的制定和完善,本文就近年来国内外的颈椎病评价相关量表进行阐述分析,以便为临床工作及研究者提供参考,更好地进行科研和学术交流,促进颈椎病量表评定的标准化和科学化。
魏浩馨田晔王孝文王金武
关键词:颈椎病量表
面肌痉挛面神经的组织学变化和超氧化物歧化酶变化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通过建立面肌痉挛动物模型来研究面肌痉挛面神经的组织学变化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值的变化,为临床治疗面肌痉挛提供理论支持。方法:将18只成年兔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与4周模型组和6周模型组,对模型组成年兔于左侧颞外面神经主干施以人工压迫建立面肌痉挛模型,分别于4周和6周后取材。通过观察显微结构及相应的组织学变化,比较正常对照组和4周模型组及6周模型组之间的组织学差异。在取材前抽取3~5ml血液离心分离血清做SOD检测。结果:模型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观察发现面神经有脱髓鞘等多种组织变化。4周模型组较正常对照组,SOD明显降低(P〈0.05),6周模型组较4周模型组,SOD明显升高(P〈0.05)。结论:面肌痉挛正常对照组与4周模型组及6周模型组之间有明显的组织学变化,SOD的检测显示机体自身SOD检测值有明显的变化。
魏小刚王孝文康雅萍韩红春梁倩倩
关键词:面肌痉挛组织学变化动物模型脱髓鞘超氧化物歧化酶
桥小脑角区面神经的显微解剖被引量:12
2003年
目的 解剖观察桥小脑角面神经的显微解剖 ,研究面神经在桥小脑角的空间定位。方法 采用经福尔马林固定、灌注蛛红明胶的成人尸头 2 2具 (共 4 4侧 ) ,在手术显微镜下解剖观察并测量有关数据。结果 ①桥小脑角区面神经运动根发出部位在展神经根外侧平均 8.92mm ;中间神经发出部位在展神经根外侧平均 10 .97mm。②面神经自脑干表面至内耳门平均长度 14 .4 0mm。③面神经自脑干发出部位至交汇角的距离平均为 4 0 .0 2mm ;至三叉神经脑干端平均为 5 .6 0mm。④面神经内耳门处至交汇角的距离平均为 31.5 6mm ;至三叉神经节平均为 11.0 3mm ;至弓状下窝平均为 7.18mm ;至岩静脉注入点平均为 7.6 6mm。⑤面神经与矢状面所成的夹角为6 2 .89° ;与冠状面所成的夹角为 18.5 1° ;与水平面所成的夹角为 35 .5 5°。结论 桥小脑角区面神经与周围结构解剖关系复杂 ,本研究对于桥小脑角区的显微外科手术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王金平王孝文高培福鞠学红蒋吉英鞠晓华
关键词:桥小脑角面神经显微解剖福尔马林
桥小脑角区小脑下前动脉的显微解剖被引量:11
2003年
目的 手术显微镜下观察研究桥小脑角区小脑下前动脉的显微解剖学。方法 采用经福尔马林固定、灌注蛛红明胶的成人尸头 2 2具 (共 4 4侧 ) ,在手术显微镜下解剖观察 ,并进行有关数据的统计学处理。结果 ① 2 2具尸头 4 4侧共发现小脑下前动脉 4 1支。从基底动脉下 1 3段发出者 34支 (占 82 .93% ) ;从基底动脉中 1 3段发出者 7支 (占 17.0 7% )。②小脑下前动脉起始段位于展神经根腹侧者 34支 (占 82 .93% ) ;位于展神经根背侧者 5支 (占 12 .19% ) ;穿展神经根丝者 2支 (占 4 .88% )。③小脑下前动脉与第Ⅶ和第Ⅷ对脑神经位置关系腹侧型者 16支 (占 37.84 % ) ;穿神经根型者 19支 (占 4 7.0 2 % ) ;桥袢型者 4支 (占 9.76 % ) ;远隔型者 2支 (占 4 .88% )。④小脑下前动脉形成的桥臂袢位于三叉神经根腹侧者 9个 (占 34.6 2 % ) ;位于三叉神经根腹外侧者 15个(占 5 7.6 9% ) ;位于三叉神经根背侧者 2个 (占 7.96 % )。结论 桥小脑角区小脑下前动脉与展神经、面神经、位听神经及三叉神经的解剖关系极其密切 。
王孝文高培福王金平李若葆鞠晓华冷志敏
关键词:桥小脑角小脑下前动脉显微解剖学福尔马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