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晓霞
作品数: 130被引量:1200H指数:22
  • 所属机构:山东省气象局
  • 所在地区:山东省 济南市
  • 研究方向:天文地球
  • 发文基金:山东省气象局重点科研课题

相关作者

高留喜
作品数:50被引量:468H指数:13
供职机构:山东省气象局
研究主题:暴雨 地形作用 大气环流 晚秋 EOF方法
盛春岩
作品数:121被引量:830H指数:19
供职机构:山东省气象局
研究主题:数值模拟 气温 风速 降水 业务化
贺业坤
作品数:10被引量:101H指数:5
供职机构:山东省气象局
研究主题:冰雹 冰雹预报 冰雹天气 物理量场 热力条件
赵宇
作品数:162被引量:926H指数:19
供职机构:大连理工大学
研究主题:暴雨 特大暴雨 暴雨天气 数值模拟 温带气旋
万明波
作品数:34被引量:312H指数:9
供职机构:山东省气象局
研究主题:降水 气温 暴雨 强降水 环流形势
山东省冰雹客观分县预报系统被引量:12
2002年
应用多指标叠套法和权重系数法及PP预报方法和HLAFS数值预报产品建立了山东省冰雹客观分县预报系统。预报试验和业务运行结果表明 。
杨晓霞张爱华贺业坤朱平盛刘素芳李峰
关键词:冰雹预报
一次大暴雨天气过程的能量分析被引量:2
1997年
利用数值预报产品及能量方法分析了1995年8月21—23日鲁南和山东半岛地区大暴雨天气过程。结果表明:暴雨产生在低层高能舌、准饱和及对流不稳定的区域;500hPa正涡度舌与850hPa暖切变及地面气旋中心相配合,产生较强的上升运动,触发对流不稳定能量释放,产生大暴雨。暴雨区的水汽来源于偏南气流的输送:鲁南暴雨区的水汽来源于西南气流,而半岛地区的水汽来源于东南沿海。
杨晓霞刘厚赞张国平
关键词:暴雨降水分析
山东省聊城市冰雹天气气候特征和影响系统
利用1986-2004年的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对聊城地区的冰雹气候特征、产生冰雹天气的大气环流特征和天气系统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研究了聊城冰雹的源地和地理、地形对冰雹天气的作用,结果表明:聊城的冰雹年均2.7天,最多8天,...
杨晓霞王以琳李昌义肖明静
关键词:冰雹天气气候特征地理环境
文献传递
一次长寿命风暴的CINRAD/SA雷达反射率及中气旋产品特征与流场结构分析被引量:23
2008年
利用济南观测站的探空、涡度、地面资料和CINRAD/SA雷达产品,对2004年6月24日发生在山东西部地区的强风暴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风暴低层存在中尺度辐合现象,风暴前侧的人流依靠后部低层冷空气池的向前推进而得到支撑,产生逆环境风切变方向的主上升气流区;中层为双涡旋结构,这种深厚的内部涡旋结构可与环境风相持,形成近似刚体的风暴柱,环境风绕风暴而过,不会吹穿风暴,有利于风暴长时间维持;风暴成熟阶段表现为超级单体结构特征并伴有中气旋;三体散射(TBSS)出现在中高层,TBSS出现10~15min后地面出现大冰雹,TBSS消失后维持10~20min的降雹。
刁秀广杨晓霞朱君鉴王俊黄秀韶
关键词:中气旋三体散射
山东省远距离热带气旋暴雨研究被引量:64
2008年
应用1971—2003年的山东降水资料、常规天气图资料、台风年签和NCEP资料,对在华南沿海登陆和活动的热带气旋在山东造成远距离暴雨的气候特征进行统计分析,对环流形势场进行合成分析。建立了山东省远距离热带气旋暴雨的天气学模型。分别计算分析了山东有和无远距离热带气旋暴雨合成的水汽和温湿能的收支。结果表明:在华南沿海登陆和活动的热带气旋与西风带环流系统和副热带高压相互作用在山东造成的远距离热带气旋暴雨年均2.5次。暴雨的范围广、强度大。出现暴雨的时间比热带气旋登陆时间滞后。在山东造成远距离暴雨的热带气旋在华南沿海登陆时,中心东部有一股东南风或偏南风低空急流指向内陆。中高纬度中低层西风带环流弱,位置偏北。500hPa西风带中的偏北气流与副高边缘的偏南气流在山东境内汇合。低层850—700hPa伴有低值系统影响,山东为气旋性环流控制。热带气旋登陆后其中心附近的中低层偏南风急流向北伸展,绕过副高脊线直达山东。在台风中心附近至山东之间建立起水汽和温湿能的输送通道,把高温高湿的暖湿空气源源不断地向山东输送。在台风登陆后12—48小时内,山东暴雨区上空有大量的水汽和温湿能的净流入。暖湿气流与西风带气流相汇合,产生辐合上升,造成暴雨。
杨晓霞陈联寿刘诗军薛德强陈文选
关键词:热带气旋远距离暴雨天气气候特征水汽
950227渤海气旋过程的诊断分析
1996年
本文利用对流层中下层资料,对1995年2月发生在渤海地区的一次气旋过程进行了诊断分析。结果表明:850-500hPa上的暖平流是地面低压迅速发展的决定性因子;从低层西北部进入低压中心的冷平流是地面低压生成气旋的启动条件;500hpa的正涡度平流对气旋的维持和发展起主要作用。同时,揭示了气旋向暖平流和正涡度平流区移动的特点。
杨晓霞王景昌黎清才
“7.18”济南短时大暴雨中尺度分析
应用常规和中尺度站观测资料、卫星云图和雷达回波,对2007年7月18日济南短时大暴雨进行了中尺度分析。结果表明,济南短时大暴雨是由东北冷涡、前倾槽、强盛的西南暖湿气流和冷空气的共同影响产生的。暴雨前对流不稳定能量急剧升高...
杨晓霞王建国孙军杨学斌曲晓波
关键词:暴雨天气降水特征气压场大气环流
2007年冬季(2007年12月—2008年2月)山东天气评述
2008年
利用2007年12月—2008年2月山东省的气温、降水资料以及北半球500hPa平均环流场和距平资料,分析了2007年冬季山东省天气特点、环流特征和主要天气过程,对季内的主要天气及其影响进行了评述。
杨晓霞
关键词:环流形势
一次江淮气旋暴雪天气过程分析被引量:6
2001年
分析 2 0 0 1年 1月 6~ 7日山东出现的大范围暴雪天气过程表明 :暴雪天气过程是由江淮气旋和 85 0hPa西南涡共同影响造成的。降水发生在对流稳定而对称不稳定大气中 ,江淮气旋及强降水区有向对称不稳定区移动的趋势。
盛春岩杨晓霞
关键词:暴雪江淮气旋低空急流
一次罕见的山东暴雪天气的对称不稳定分析
本文采用对称不稳定判据,对发生在2001年1月6~7日的一次罕见的山东暴雪天气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暴雪产生在对称不稳定大气中,低空急流促使对流层低层暧湿气流辐合上升,触发对称不稳定能量释放,产生暴雪天气。江淮气旋和...
盛春岩杨晓霞
关键词:低空急流江淮气旋暴雪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