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建平
-

-

- 所属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
- 所在地区:北京市
- 研究方向:经济管理
- 发文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
相关作者
- 李俊杰

- 作品数:22被引量:222H指数:9
-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
- 研究主题:农业综合开发 高标准农田建设 设施蔬菜 水稻 产销对接
- 周振亚

- 作品数:71被引量:587H指数:14
-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
- 研究主题:农产品 生姜 粮食安全 平衡膳食 农业
- 肖琴

- 作品数:23被引量:347H指数:11
-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
- 研究主题:农业 长江经济带 高标准农田建设 新型农业 产业园建设
- 罗其友

- 作品数:224被引量:2,361H指数:26
-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
- 研究主题:马铃薯 农业 马铃薯产业 马铃薯生产 比较优势
- 张晴

- 作品数:83被引量:688H指数:16
-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
- 研究主题:马铃薯 城乡统筹 国外农业 县域 乡村
- 大豆种植适宜性精细评价及种植合理性分析——以东北三省为例
- 本文建立了一套涵盖自然和经济影响因子的大豆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并以东北为例进行了适宜性的研究;指标体系中不但考虑了温度、降水和日照气候三个要素在不同生长期对于大豆种植适宜性的影响,还应用了基础设施、科技进步及农民意愿等社...
- 何英彬姚艳敏李建平陈佑启陈仲新杨鹏黄青于士凯
- 关键词:大豆指标体系
- 文献传递
- 外资并购对我国农业企业发展的影响及对策被引量:14
- 2006年
- 伴随着WTO过渡期的结束,跨国公司对我国农业企业,特别是优秀龙头企业的并购力度正在加强,本文在对目前农业领域的主要外资并购行为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剖析了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及其可能带来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 李建平刘冬梅
- 关键词:外资并购
- 我国奶业发展面临的新问题与对策建议——对“奶农与乳品加工企业两头不见利”现象的思考被引量:17
- 2005年
- 本文依据对我国主要乳品生产基地河北、内蒙古和黑龙江等省份的实地调研数据,深入分析了产生奶牛养殖户和乳品加工企业效益的双重下降这种阶段性现象的根本原因,并提出了从完善乳品企业与奶农的风险共担机制入手推进奶业产业化进程,建设有利于我国奶业发展的政策支持体系以提高奶业的生产力水平的政策建议。
- 李建平刘冬梅
- 关键词:奶业
- 外资渗透对我国畜牧业发展的影响
- 随着WTO过渡期的结束,我国畜牧业发展中出现了外资对畜牧业龙头企业并购力度加强和畜产品贸易逆差加大的新情况。该文对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和影响进行了初步分析,并给出了建立外资并购的监管机制等政策建议。
- 李建平方芳
- 关键词:畜牧
- 文献传递
- 农业综合开发投资对农民收入的影响分析——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被引量:33
- 2019年
- 本文基于中国31个省(市、区)2006~2016年的面板数据,对静态面板模型进行固定效应和随机效应的参数估计,利用工具变量法和系统广义矩估计(GMM)解决模型内生性问题,系统考察了农业综合开发投资对农民收入的影响,同时结合农业综合开发的资金使用方式,从理论上分析了农业综合开发投资影响农民收入的内在机制,并对潜在传导路径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农业综合开发投资能够显著提高农民收入,而且会持续带动农民增收;通过土地治理项目和产业化经营项目,农业综合开发投资从不同的路径影响了农民收入水平。其中,土地治理项目能够提高农业生产能力,促进粮食增产,进而实现农民经营性收入的增长;产业化经营项目一方面能为农民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实现非农就业收入的增长,另一方面能够改变传统“小农”生产模式,释放农村劳动力,促进农民向二三产业转移,从而提高农民的工资性收入。
- 赵勇智罗尔呷李建平
- 关键词:农业综合开发农民收入土地治理项目产业化经营项目
- 农业综合开发投资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研究
- 2016年
- 农业综合开发以财政投资带动社会资本,通过建设农业基础设施和调整产业结构,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其投资效果可以通过对社会资本的拉动效应和促进农业产值增加的产出效应来反映。该研究根据1988~2012年时间序列变量,通过平稳性检验、协整关系检验和线性回归分析,考察农业综合开发财政资金增长对社会资本增长的影响,分析农业综合开发资金与其他财政支农资金对农业总产值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其他财政支农资金相比,农业综合开发投入对农业经济增长有显著的正向作用。因此,财政支农资金应加大对农业综合开发的倾斜。
- 李俊杰李建平
- 关键词:农业综合开发财政投资经济效果
- 创新农产品产销对接模式被引量:2
- 2014年
- 我国农产品市场价格起伏不定,农产品市场还时常有农民生产者“卖难”和消费者“买贵”同时存在的矛盾.其主要原因就在于农产品流通不畅、流通过程中的成本过高,挤占了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利益.如果通过搭建农产品产销对接平台、创新对接模式和机制,减少流通环节、实现生产与消费的有效衔接,则有利于降低流通成本、提高农产品流通效率,有利于生产者供给与消费者需求相匹配的产品,避免盲目生产,促进农产品市场供应均衡和价格平稳.
- 李建平
- 关键词:农产品流通产销消费者需求产品市场价格农产品市场
- 农村人居环境效益债券:国际实践经验与我国路径设计被引量:1
- 2022年
- 破解我国农村人居环境治理难题,有效利用地方政府债券融资非常重要。当前我国地方政府债券市场尚不完全成熟,农村人居环境应用地方政府债券融资还存在不少问题。环境效益债券作为一种新型政府融资模式,秉承为效果付费理念,集成地方政府债券、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两种模式的优势,在国际上受到广泛关注。对国外典型案例研究发现,环境效益债券不仅具有融资功能,还是一种有效的多元合作治理工具,与我国农村人居环境治理需求高度契合。通过剖析国外环境效益债券运行机制,梳理总结先进经验,在我国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运行机制框架内,探索提出农村人居环境效益债券的设计构想,为破解农业农村建设融资瓶颈、推进农村人居环境应用地方政府债券融资提供一个可选路径。
- 梁晨李建平李俊杰
- 关键词:地方政府债券农村人居环境
- 转基因作物的风险分析及我国的应对策略被引量:11
- 2013年
- 当前,转基因技术研究逐渐深入,农业生产中转基因技术的应用也日益广泛,大量转基因作物正逐步进入商业化生产阶段。转基因作物的大面积释放,有可能使得原先实验室或小范围内不太可能发生的潜在危险得以表现出来,进而引发一系列的风险问题。本文简要综述了农业转基因技术在应用中存在的风险,并根据我国转基因作物风险管理面临的形势,提出了风险预防、风险转移、风险控制等风险应对策略。
- 李建平肖琴王吉鹏
- 关键词:转基因作物风险分析
- 农产品产销对接模式和机制创新研究被引量:39
- 2013年
- 实行产销对接,减少农产品流通的中间环节,有助于解决农产品滞销、市场价格大幅度波动的问题,我国的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和流通主体已形成了多样化的产销对接模式。但目前我国农产品产销对接的覆盖面还不够广,主要原因在于存在生产经营组织化和信息化程度低、对接模式运作不规范和长效机制缺乏等问题。本文结合我国农产品产销情况和经济学分析,构建了以合作社和龙头企业为核心的农产品产销对接新模式,并提出应培育专业化产销主体、提高信息化程度、推进社会化服务和加大政府支持力度等政策建议。
- 李建平王吉鹏周振亚李俊杰
- 关键词:农产品产销对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