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徐立青
-

-

- 所属机构:青海省地方病预防控制所
- 所在地区:青海省
- 研究方向:医药卫生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相关作者
- 马丽

- 作品数:91被引量:225H指数:8
- 供职机构:青海省地方病预防控制所
- 研究主题:布鲁氏菌病 布鲁杆菌病 布鲁氏菌 布鲁菌病 流行病学
- 杨旭欣

- 作品数:87被引量:223H指数:9
- 供职机构:青海省地方病预防控制所
- 研究主题:布鲁氏菌病 布鲁杆菌病 布鲁氏菌 流行病学 布鲁菌病
- 薛红梅

- 作品数:77被引量:162H指数:7
- 供职机构:青海省地方病预防控制所
- 研究主题:布鲁氏菌病 布鲁杆菌病 布鲁氏菌 布鲁菌病 人间布鲁氏菌病
- 胡桂英

- 作品数:52被引量:152H指数:7
- 供职机构:青海省地方病预防控制所
- 研究主题:布鲁氏菌病 布鲁杆菌病 流行病学 流行病学调查 人间
- 李积权

- 作品数:50被引量:88H指数:5
- 供职机构:青海省地方病预防控制所
- 研究主题:布鲁氏菌病 布鲁氏菌 布鲁杆菌病 布鲁菌病 流行病学
- 羊种布氏杆菌3型Omp25基因序列及其表达蛋白生物信息学分析
- 2016年
- 为进一步研究外膜蛋白Omp25的结构和功能,以羊种布氏杆菌3型青海省海晏县自然株为研究对象,通过基因的克隆测序,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外膜蛋白Omp25基因及其编码的氨基酸序列的理化性质、分子结构、分子表面可能性、柔韧性、亲水性、抗原指数、B细胞抗原表位进行了详细分析。结果显示:羊种布氏杆菌3型Omp25分子一级结构的氨基酸序列的各项参数存在5段共同区段,其中59~74、93~112、182~202位氨基酸的各项生物信息学参数尤为突出,是其B细胞表位优势区的可能性很大。
- 贺容张生珍王超刁正鹏薛红梅徐立青李增魁
- 关键词:生物信息学分析
- 2006-2008年青海省人间布鲁氏菌病流行病学资料分析
- 目的分析青海省布鲁氏菌病(布病)的流行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布病防制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分析方法 ,对患者按不同年份、地区、季节传播因素等进行分析。结果在被检测的1543份血清样品中,129份虎红平板...
- 徐立青李超许红星胡桂英杨旭欣
- 关键词:布鲁氏菌病流行病学特征
- 文献传递
- 青海高原地区职业人群布鲁氏菌病的调查
- 1998年
- 本文报道了青海省1985年至1996年职业人群布鲁氏菌病(以下简称布病)的调查结果。结果表明,布病的感染与职业有密切的关系,从事生物制品制作人员感染率高达8314%。其次是兽医感染率为2285%,屠宰及肉食加工人员感染率为1806%,名列第三,而感染率最低的是无羊户,仅为198%。
- 胡桂英许红星徐立青田广
- 关键词:布鲁氏菌病感染率流行病学
- 2011—2013年青海省布鲁菌病空间分布被引量:3
- 2016年
- 目的利用空间分布地图,观察2011—2013年青海省7个监测县布鲁菌病空间分布特点。方法采用青海省地方病防治地理信息系统(QHEndemic—GIS)和SPSS17.0软件统计、分析、制图,以感染率、患病率叠加分析布鲁菌病流行现状。结果空间分布地图显示出7个县布鲁菌病空间分布特征,各县均有疫情,3年问感染率和患病率呈高低交替显现,患病率以共和县有明显上升趋势,分别为0.50%(1/201)、1.50%(3/200)、3.73%(9/241)。结论GIS技术可直观、准确反映出疫情分布特点,各县区均有疫情并呈散发。疫情范围广,防控人群大。总体分析疫情呈回升趋势,为重点开展防控区域提供了科学依据。
- 徐立青魏荣杰马丽杨旭欣
- 关键词:流行病学监测布鲁菌病
- 青海省兴海县成人大骨节病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1β检测结果分析被引量:3
- 2019年
- 目的 了解青海省兴海县成人大骨节病患者血清中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IL)-1β表达情况。 方法 2017年,采用整群随机抽样,在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兴海县大骨节病病区开展调查,以年龄≥20岁常住居民作为调查对象。根据《大骨节病诊断》(WS/T 207-2010)标准,将调查对象分为病例组和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调查对象血清中IL-1β含量。应用SPSS 17.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 结果 共对符合条件的188例居民进行了调查,其中病例组91例、对照组97例,两组间年龄[(45.89 ± 11.75)、(47.95 ± 11.75)岁]、性别(男:48、38例,女:43、59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 = 1.050,χ^2 = 3.485,P均> 0.05)。病例组和对照组人群血清中IL-1β含量分别为(94.54 ± 24.19)、(65.95 ± 20.08)ng/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 8.839,P < 0.05)。 结论 青海省兴海县成人大骨节病患者体内存在炎性改变。
- 李强周昕蒲光兰马丽徐立青赵志军
- 关键词:大骨节病血清白细胞介素-1Β
- 青海高原成人大骨节病患者血清IL-2和IL-6检测结果分析被引量:2
- 2021年
- 目的了解青海高原成人大骨节病(KBD)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IL)-2和IL-6改变情况,为科学防治高原KBD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兴海县、贵德县KBD病区,根据《大骨节病诊断》(WS/T 207-2010),分别选取18岁以上成人KBD患者及健康人群作为KBD组和对照组。采集两组人群空腹肘静脉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血清IL-2和IL-6水平。结果共调查病区人群193人,其中KBD组114人、对照组79人,两组间年龄、性别比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204,χ^(2)=2.547,P均>0.05)。KBD组患者血清IL-2、IL-6水平分别为(572.21±172.92)、(42.35±15.86)pg/ml,与对照组[(511.28±173.22)、(51.96±17.18)pg/ml]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404、3.999,P均<0.05)。结论青海高原成人KBD患者血清IL-2水平增高、IL-6水平降低,二者可能参与成人KBD的炎性反应。
- 周昕李强蒲光兰时雨喇翠玲马丽杨旭欣徐立青樊迪赵志军
- 关键词:白细胞介素
- 青海省布鲁氏菌病防治效果评价
- 1998年
- 青海省布鲁氏菌病防治效果评价严泽民徐立青(青海省地方病防治研究所,西宁市811602)罗松达卫(青海省地方病办公室,西宁市810000)青海省畜间布病以羊种菌感染为主。先后对127个县的牛、羊、猪、马及犬进行血清学调查,阳性率为0.80%;收检85个...
- 严泽民徐立青罗松达卫
- 关键词:布鲁氏菌病流行病学
- 三江源地区旅游活动与布鲁氏菌病感染风险探讨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确定三江源地区旅游资源及行为和方式,初探旅游活动与布病感染存在的风险。方法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筛选三江源地区人感染布病的危险因素。应用现况研究,分析旅游者在三江源地区旅游行为活动与该区人感染布病的危险因素的联系。结果多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人患布病与抱羊羔、抱牛犊、吃生肉、喝生牛奶、手部有伤口和皴裂有显著性正关联。通过问卷调查发现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的行为中存在与布病有显著性正关联的6项因素。结论旅游者存在感染布病的风险,应引起卫生部门、畜牧部门、旅游服务部门和旅游者的重视。
- 马丽赵志军杨旭欣魏荣杰徐立青胡桂英田广秦豫民张爱萍赵延梅杨宁海薛红梅刘祖义
- 关键词:布鲁氏菌病旅游
- 青海省32例布鲁菌病患者临床特点分析被引量:4
- 2019年
- 布鲁菌病(简称布病)是一种在全世界广泛分布的人兽共患慢性传染病,可通过皮肤黏膜、消化道、呼吸道等侵入机体。患病的羊、牛等是主要传染源,人类通过直接或间接接触感染动物或动物产品而患病。近年来,布病感染率和地区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且向城镇蔓延,严重威胁着人和动物的生命健康,常常导致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和巨大的经济损失。
- 赵志军李强马丽徐立青
- 关键词:布鲁杆菌病
- 三江源地区布鲁氏菌的药物敏感性研究
- 2015年
- 目的了解三江源地区布鲁氏菌对药物的敏感性。方法采用纸片法选用12种抗生药物对三江源地区的布鲁氏菌进行敏感性试验。结果部分药物对布鲁氏菌敏感性效果较好。结论本实验结果可以为临床治疗布鲁氏菌病的新药选择提供依据。
- 薛红梅田国忠徐立青田广杨宁海杨旭欣胡桂英马丽赵鸿雁秦豫民赵延梅刘祖义范薇
- 关键词:布鲁氏菌药物敏感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