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廖山婴
-

-

- 所属机构:广东省人民医院
- 所在地区:广东省 广州市
- 研究方向:医药卫生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相关作者
- 胡品津

- 作品数:544被引量:9,689H指数:43
-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
- 研究主题:幽门螺杆菌 克罗恩病 炎症性肠病 肠易激综合征 胃癌
- 沙卫红

- 作品数:263被引量:1,691H指数:21
- 供职机构:广东省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高强度聚焦超声 幽门螺杆菌 消化性溃疡 根除幽门螺杆菌 出血
- 王蓓蓓

- 作品数:16被引量:104H指数:7
- 供职机构:广东省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胃癌 胃癌生物学行为 胰十二指肠 DNA甲基化 启动子
- 马娟

- 作品数:35被引量:183H指数:10
- 供职机构:南方医科大学
- 研究主题:胃癌 足细胞 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剂受体 胃癌生物学行为 胰十二指肠
- 王启仪

- 作品数:110被引量:644H指数:14
- 供职机构:广东省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内镜 幽门螺杆菌 功能性消化不良 上消化道出血 胃造瘘术
- 营养干预对重度溃疡性结肠炎病人的治疗价值被引量:7
- 2015年
- 目的:探讨营养干预对重度溃疡性结肠炎(UC)的治疗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重度UC病人资料,其中20例病人进行了肠外营养(PN)或肠内营养(EN)治疗为观察组,其余16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病人住院时间以及治疗前后的营养指标、血清内毒素、IL-4和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CD4+CD25+Treg)水平。结果:给予营养干预的观察组病人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治疗后的血清总蛋白(TP)、清蛋白(ALB)、前清蛋白(PA)、转铁蛋白(TF)水平较治疗前有明显增高,且改善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的血清内毒素水平亦较治疗前明显降低;IL-4及外周血CD4+CD25+Treg水平明显增加,与对照组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营养支持中腹泻的发生率为20%,占所有不良反应的66.7%。结论:营养支持治疗可显著改善重度UC病人的临床病情及营养状况,对UC病人的免疫调节功能也有一定影响。
- 廖山婴沙卫红王蓓蓓马娟
- 关键词:肠外营养肠内营养溃疡性结肠炎
- 250例炎症性肠病住院病人临床分析被引量:2
- 2005年
- 目的探讨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boweldisease,IBD)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4年来确诊的IBD住院病人250例。结果161例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colitis,UC)及89例克罗恩病(Crohn'sdisease,CD)中,均男多于女(1.3~1.9:1),各年龄段均有发病,发病高峰为20~50岁。1%CD有阳性家族史。70%~80%UC患者有腹痛、腹泻、血便和黏液便;UC病变范围分型为直肠炎27例(18%),直肠乙状结肠炎40例(26%),左半结肠炎29例(19%),全结肠炎52例(34%),区域性结肠炎4例(3%);病情轻、中、重度分别为67例(42%)、59例(37%)、35例(21%);临床类型为暴发型5例(3%),初发型68例(42%),慢性持续型35例(22%),慢性复发型53例(33%)。58%~80%CD患者有腹痛腹泻,28%CD病人有血便;CD病变范围分型为小肠型28例(31%)、结肠型30例(34%)、回结肠型27例(30%)、其他(食道、十二指肠)4例(5%);病情轻、中、重度分别为15例(17%)、28例(31%)、46例(52%);疾病表型为非狭窄非穿孔型25例(28%),狭窄型33例(37%),穿孔型31例(35%)。肠外表现多累及关节、口腔、皮肤和眼,UC及CD发病率分别为2%、0.6%、0、0和6%、5%、5%、1%。CD并发症较多,主要为肠梗阻、瘘管及穿孔。12例(7%)UC病人因内科治疗无效而行手术,42例(47%)CD病人是经手术确诊为CD,其中13例(15%)初诊为“阑尾炎”。结论IBD就诊人数逐年增加。IBD临床表现多样,CD肠外表现及并发症较UC多见,误诊率较高。
- 高翔廖山婴彭穗胡品津陈湖
- 关键词:炎症性肠病肠外表现
-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TGF-β_1水平与肝纤维化、HBV DNA载量的关系——附116例报告被引量:8
- 2008年
-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慢乙肝)患者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水平与肝纤维化、HBVDNA载量的关系。方法:检测116例慢乙肝(慢乙肝组)患者和60名正常人(对照组)的血清TGF-β1、4项肝纤维化指标[透明质酸、层粘连蛋白、Ⅳ型胶原、Ⅲ型前胶原],以及HBVDNA载量,并作比较。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慢乙肝组的血清TGF-β1水平、4项肝纤维化指标升高,病情严重程度不同的慢乙肝患者的TGF-β1水平及4项肝纤维化指标均高于对照组(P<0.05~0.01),上述指标的增高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呈正比,且TGF-β1与4项肝纤维化指标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629、0.586、0.622、0.618,均为P<0.01)。慢乙肝患者的TGF-β1水平与HBVDNA载量呈正比。结论:慢乙肝患者血清TGF-β1水平与其病情严重程度、肝纤维化指标及HBVDNA载量呈正比,检测慢乙肝患者的血清TGF-β1水平有助于判断其肝纤维化程度和病毒复制的活跃程度。
- 廖山婴王启仪陈惠新
- 关键词:乙型病毒性肝炎慢性肝纤维化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层粘连蛋白
- 小肠出血病因分析及诊断方法评价──附40例报告被引量:4
- 2004年
- 目的探讨小肠出血的病因和诊断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确诊的小肠出血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40例小肠出血病人分别经核素扫描、血管造影、钡餐、胶囊内镜、小肠镜或手术确诊。其中小肠肿瘤18例(45%),包括良性14例、恶性4例,小肠憩室9例(23%)、血管畸形5例(13%)、克罗恩病5例(13%)、出血坏死性肠炎2例、肠结核1例。结论小肠出血病因以小肠肿瘤、憩室、血管畸形及克罗恩病较常见。胶囊内镜对小肠血管畸形、克罗恩病等疾病的诊断率较高。对于好发于十二指肠悬肌附近的小肠肿瘤、回肠远端憩室及末段回肠的克罗恩病,小肠镜是较好的诊断工具。
- 柳娟廖山婴刘思纯胡品津
- 关键词:小肠出血小肠肿瘤血管畸形憩室小肠镜胶囊内镜
- 复方斑蝥胶囊调控RhoA/ROCK信号通路抑制MNNG诱导的大鼠胃癌发生被引量:11
- 2019年
- 目的观察复方斑蝥胶囊对化学致癌剂MNNG诱导的大鼠胃癌组织中RhoA/ROCK信号通路的影响,探讨复方斑蝥胶囊防治胃癌的可能机制。方法 50只Wistar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对照组(空白组)10只、模型组20只、复方斑蝥胶囊组20只。空白组予普通标准饲料喂养,自由饮用蒸馏水;模型组饮用含N-甲基-N′-硝基-亚甲基胍(MNNG)100 mg/L的蒸馏水10个月;复方斑蝥胶囊组除饮用含MNNG 100 mg/L蒸馏水和10%NaCl溶液灌胃外,并灌喂复方斑蝥胶囊(0.5 g/kg生药量)1次/日,给药10个月。比较各组动物胃癌发生率的差异,应用免疫组化及Western blot法检测胃癌组织RhoA、 ROCKⅠ、PI3K、HIF-1α蛋白表达。结果空白组、模型组、复方斑蝥胶囊组胃癌的发生率分别为0%(0/10)、 70%(14/20)和30%(6/20),病理组织学证实为腺癌。与模型组比较,复方斑蝥胶囊组腺胃癌的发生率明显降低(30%vs.70%,P=0.026),肿瘤体积明显减小[(16.1±15.7)mm^3vs.(50.4±30.5) mm^3,P=0.004],胃癌组织中RhoA、ROCKⅠ、PI3K、HIF-1α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结论复方斑蝥胶囊能够降低MNNG诱导的大鼠胃腺癌发生率,其机制可能为抑制RhoA/ROCK信号通路及相关细胞因子的表达而影响胃癌的发生发展。
- 廖山婴刘超王蓓蓓马娟沙卫红
- 关键词:复方斑蝥胶囊RHO激酶缺氧诱导因子胃癌
- 白介素8-251位点基因多态性与我国高低发区胃癌关系被引量:15
- 2005年
- 【目的】研究白介素(interleukin,IL)-8基因-251A/T位点多态性在中国高、低发区普通人群和胃癌(gastriccancer,GC)患者中的分布,并探讨其基因多态性与我国胃癌的关系。【方法】用聚合酶链反应-反向杂交法(polymerasechainreactionandreversedotblot,PCR-RDB)检测我国胃癌低发区(广东省)104例健康人和104例胃癌患者和胃癌高发区(陕西省)102例健康人和102例胃癌患者的IL-8基因-251A/T位点多态性。【结果】在胃癌低发区,胃癌患者IL-8-251A/A基因型的频率略高于正常对照组,但未达统计学意义(27.9%vs21.2%,χ2=1.27,P>0.05),胃癌患者携带IL-8-251A/A基因型不增加Hp感染后胃癌发生的危险性(χ2=1.40,P>0.05),而在胃癌高发区,胃癌患者携带IL-8-251A/A的频率明显高于普通人群(31.2%vs16.7%,χ2=6.04,P<0.05,OR=2.29,95%CI=1.17-4.46),并增加Hp感染后胃癌发生的危险性(χ2=6.38,P<0.05,OR=4.71,95%CI=1.36-16.30)。【结论】IL-8-251A等位基因与我国汉族人群胃癌的发生相关,以高发区明显。
- 曾志荣周韶璋廖山婴陈斌李初俊陈旻湖胡品津
- 关键词:白介素8基因多态性胃癌
- 老年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预后研究被引量:28
- 2017年
-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胰腺炎(AP)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选取2005年11月—2015年10月广东省人民医院收治的AP患者1 382例。根据年龄,将纳入患者分为老年组(年龄≥60岁,n=678)和对照组(年龄<60岁,n=704)。通过查阅病历的方法,收集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病因、病情分级、并发症、住院时间、复发率及死亡率。结果两组患者性别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老年组患者由胆源性疾病导致AP的发生率分别为46.4%(327/704)、76.8%(521/678)。两组患者病因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情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局部并发症中,老年组患者急性液体积聚、急性坏死物积聚、胰腺假性囊肿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包裹性坏死、胰腺脓肿、胸腔积液、消化道瘘、腹腔出血、假性囊肿出血、脾静脉/门静脉血栓形成、坏死性结肠炎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全身并发症中,对照组患者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腹腔内高压/腹腔间隔室综合征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器官功能衰竭、全身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组患者复发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AP患者中女性比例较高,以胆源性胰腺炎最为常见,复发率较高,但病情分级、住院时间、死亡率与非老年患者无差异。
- 王蓓蓓廖山婴聂胜利沙卫红布小玲马娟
- 关键词:胰腺炎疾病特征预后老年人
- 血清-腹水白蛋白梯度与腹水AFP、CEA、ADA检测对腹水病因诊断的价值
- 目的在于:(1)探讨SAAG是否与门脉高压存在相关性;SAAG在鉴别门脉高压性与非门脉高压性腹水是否优于传统的渗漏出指标(腹水总蛋白、腹水/血清总蛋白比值),以及SAAG、腹水AFP和CEA在鉴别肝硬化腹水与恶性腹水时的...
- 廖山婴
- 关键词:腹水白蛋白腺苷脱氨酶
- 文献传递
- 血清-腹水白蛋白梯度与门脉高压症关系的探讨被引量:3
- 2004年
- 目的 探讨血清 腹水白蛋白梯度 (SAAG)与门脉压力是否存在相关。方法 2 8例肝硬化腹水行胃镜检查了解有无食管静脉曲张 (EV)及其程度 ,并测定SAAG。SAAG =当日血清白蛋白 腹水白蛋白 ,以 11g/L为界值分为高SAAG及低SAAG。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SAAG与EV之间的关系。结果 2 6例高SAAG中有 2 2例有EV ,而 2例低SAAG均无EV。SAAG与EV存在相关 (r=0 .5 3 ,P <0 .0 1;r =0 .5 5 ,P <0 .0 1) ,但高SAAG的水平与EV的程度并不相关 (P >0 .0 5 )。
- 廖山婴刘思纯胡品津
- 关键词:血清门脉高压症肝硬化腹水
- 十年连续内镜检出1747例大肠息肉分析
- 目的:研究近十年大肠息肉的解剖部位的变化及与性别、发病年龄及病理类型的关系。
方法:分析1995~2004年我院内镜中心连续检出并经病理证实的1 747例大肠息肉.息肉解剖部位为右半结肠、横结肠、左半结肠、直肠...
- 高翔廖山婴崔毅胡品津
- 关键词:大肠息肉内镜检查发病年龄病理类型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