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姜枚
-

-

- 所属机构: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
- 所在地区:北京市
- 研究方向:天文地球
-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
相关作者
- 薛光琦

- 作品数:42被引量:388H指数:13
-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
- 研究主题:青藏高原 岩石圈 地壳结构 地震层析 层析成像
- 钱辉

- 作品数:33被引量:391H指数:11
-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 研究主题:青藏高原 接收函数 天然地震探测 地震层析 深部构造
- 许志琴

- 作品数:359被引量:6,359H指数:57
-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
- 研究主题:榴辉岩 青藏高原 超高压变质带 俯冲 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工程
- 宿和平

- 作品数:26被引量:225H指数:9
-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科学院
- 研究主题:青藏高原 岩石圈 地震层析 地震 接收函数
- 张立树

- 作品数:16被引量:153H指数:10
-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 研究主题:接收函数 岩浆囊 构造区 火山构造 腾冲火山
- 青藏高原莫霍面形态的重力模拟及其对探讨高原隆升机制的意义被引量:12
- 1997年
- 青藏高原是印度板块和欧亚板块碰撞形成的巨大变形带,岩石圈地幔的变形特征对高原的隆升意义重大。本文分析了远震PKP走时残差沿高原中部剖面的变化,发现莫霍面的断错在整个高原是普遍存在的;利用人工地震资料作为约束,用重力资料对莫霍面的形态进行了反演模拟,认为岩石圈地幔的断错和叠覆可能是青藏高原隆升的重要机制;最后讨论了板块运动。
- 吕庆田姜枚高锐
- 关键词:隆升机制青藏高原
- 青藏高原北缘岩石圈的宽频地震探测
- 青藏高原北缘西起帕米尔,向东经喀喇昆仑、阿尔金山、祁连山直到北秦岭一带,由一系列断裂带组成,其中最重要的是阿尔金走滑断裂带.为此,在阿尔金山地区、柴达木盆地、祁连山地区进行了宽频地震与爆破地层探测.通过对这些地震记录进行...
- 钱荣毅姜枚宿和平曾校丰
- 关键词:岩石圈青藏高原
- 文献传递
- 金川铜镍矿床的地球物理深部结构与成因模式被引量:11
- 2012年
- 在甘肃省金川矿区利用磁法、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及地震P波层析方法进行了深部探测,几种方法综合研究确定了到达2 500 m以上高阻高速体的岩浆源特征,指出了岩浆上涌到达浅部向两侧扩展的近水平的透镜状分支,作为可能的深部含矿超基性岩体与钻孔已见矿体位置相吻合,为金川铜镍矿床的成因模式提供了地球物理依据。建议在进一步研究中应重视探测产状平缓、近水平的高速、低阻体。
- 姜枚谭捍东钱辉张立树李庆庆彭淼王伟
- 关键词:地球物理地震层析
- 青藏高原吉隆-鲁谷(Hi-Climb)层析成像与印藏碰撞的消减作用被引量:16
- 2007年
- 利用中美合作Hi-Climb项目北段吉隆-鲁谷剖面的天然地震探测数据,拾取2004-2005年期间5级以上地震事件的P波与4级以上地震的Pn波震相的走时,通过多震相层析成像反演获得青藏高原腹地的地下500 km以上的P波速度扰动结构.结果表明雅江地区为北向倾斜的低速扰动,班公-怒江断裂下方存在向南俯冲并被印度板块俯冲挤压而回折的高速体,建立了印度板块在冈底斯地块下方拆沉并被雅江低速体穿越的构造样式.说明印度板块俯冲在到达班公-怒江缝合带之前已经开始消减,与拆沉位置对比发现,印度板块的前锋深部呈现多期多级次特征,并受到地幔热循环作用的影响.
- 钱辉姜枚Chen WangpingJohn NabelekZhao Dapeng赵磊王亚军
- 关键词:层析成像青藏高原拆沉作用
- 地震层析对印度板块向北俯冲的认识被引量:8
- 2006年
- 通过对中美合作Hi-CLIMB项目在尼泊尔境内及西藏萨嘎以南采集的宽频地震数据的分析研究,笔者用远震层析反演方法对喜马拉雅—西藏碰撞带之下一些关键地段的关键性深部信息进行探讨,进一步证实印度板块在向北俯冲时,引发最剧烈的构造变形发生在其前缘并展示了向北缓倾的主边界断裂(MBT)和3次出现在剖面上的主中央断裂(MCT)的赋存特征;另外,自尼泊尔南缘至雅鲁藏布江断裂处有一条向北缓倾的界面,南端深为10km左右,北端约为25km;由于俯冲、挤压和缩短造成了高喜马拉雅和特提斯喜马拉雅地壳增厚并由此造成了热地壳以及壳内局部熔融存在的现实。
- 薛光琦宿和平钱辉姜枚
- 关键词:逆冲断裂地震
- 西藏泽当岩体含铬超镁铁岩体的深部构造特征与找矿前景探讨被引量:13
- 2013年
- 在中国最大的铬铁矿罗布莎周边地区有着数目众多的含铬超镁铁岩体;分布广阔,具有很好的找矿前景,选择泽当岩体进行了重、磁、大地电磁法的剖面探测,结果表明:泽当岩体被近南北向断裂切割成多块,其西端岩体向北推移的距离远于东段的岩体,总体上呈北西西向展布;岩体磁异常由蛇纹石化产生的磁铁矿和岩体生成时剩余磁化引起,磁异常指出了岩体浅部的范围;航磁较大范围的异常表明存在较深部的磁性体;重力异常说明岩体局部存在高密度体,且与磁异常相吻合,地表出露的矿点多分布在此范围内;岩体表层为高阻薄层,在剖面中段高阻体厚度最大处达1.5 km,范围不大。在薄高阻体下为薄层低阻层。电阻率剖面两侧以高阻体为主,中段有多个低阻体,且与深部5~25km深度上的低阻体相连,中地壳范围的低阻体与幔源物质上涌在地壳范围留下的熔融体有关,与地壳上部的超镁铁岩体有关。综合各种地球物理场的特征认为在磁异常分布区内具有局部重力异常、低阻体异常较多的地段是泽当岩体最有利于进一步详细探测找矿的部位。
- 姜枚杨经绥张聿文谭捍东彭淼吴良士许乐红张立树李庆庆
- 关键词:磁异常地壳结构
- 穿越新疆天山的宽频地震探测及其深部构造
- 为了更全面探测天山深部构造,从2001年开始,我们在与上述剖面近平行的富蕴—库尔勒—尉犁南剖面上进行了宽频地震探测,以便更好的对比东天山和西天山深部构造的异同.
- 李海鸥姜枚魏素花钱辉
- 关键词:深部构造
- 文献传递
- 中国西部大陆地壳及上地幔速度结构特征研究
- <正> 中国西部大陆位于西伯利亚板块与印度板块之间,自北向南由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及青藏高原组成,并依次为阿尔泰山、天山、昆仑山及喜马拉雅山所界定。在漫长的地质构造演化过程中,西部大陆经历了一系列的构造活动及地质演化历...
- 王有学韩果花姜枚
- 西昆仑岩石圈的拆沉作用及其深部构造含义——地震层析成像及其航磁异常证据
- 近些年来,随着新一轮对西昆仑构造带科学研究的展开,特别是地球物理及地质等多方面资料的密切结合,对西昆仑及其邻区的岩石圈构造演化提出了新的观点及模式.
- 王有学姜枚熊盛青薛典军
- 关键词:西昆仑岩石圈地震层析成像航磁异常
- 文献传递
- 青藏高原西部班公-怒江缝合带下方地壳结构与地块拼合模式被引量:2
- 2010年
- 利用远震接收函数偏移成像方法获得青藏高原西部Hi-Climb项目剖面北段地壳结构转换波成像。结果显示班公-怒江缝合带下方拉萨地体上地壳向N仰冲,下地壳向N俯冲,而羌塘地块上地壳向S仰冲,下地壳向S俯冲,可能意味着青藏高原西部拉萨地块和羌塘地块具有复杂的拼合过程。结合前人的岩石学研究成果,建立了新特提斯北洋盆洋壳S向俯冲、距今60~50Ma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后,拉萨地块的下地壳向羌塘地块下俯冲,而后印度板块俯冲到羌塘地块下方的地块拼合模式。
- 李海鸥徐锡伟姜枚马文涛
- 关键词:地壳结构接收函数拉萨地块羌塘地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