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卓
作品数: 38被引量:119H指数:7
  • 所属机构:首都儿科研究所
  • 所在地区:北京市
  • 研究方向:医药卫生
  • 发文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

相关作者

吴建新
作品数:132被引量:722H指数:12
供职机构:首都儿科研究所
研究主题:儿童 患儿 血铅水平 铅中毒 儿童血铅水平
李媛媛
作品数:38被引量:161H指数:7
供职机构:首都儿科研究所
研究主题:铅中毒 肾母细胞瘤 血铅水平 胆道闭锁 多态性
欧阳胜荣
作品数:25被引量:78H指数:5
供职机构:首都儿科研究所
研究主题:儿童 铅中毒 肾母细胞瘤 家长 血铅水平
常会波
作品数:32被引量:99H指数:5
供职机构:首都儿科研究所
研究主题:肾母细胞瘤 患儿 香草扁桃酸 神经内分泌瘤 儿童
金春华
作品数:123被引量:637H指数:16
供职机构: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
研究主题:儿童 婴儿 婴幼儿 25-羟维生素D 中国儿童
叶酸对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成脂分化的影响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探讨叶酸对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hADSCs)成脂分化过程的影响及机制。方法以正常叶酸(Control)和无叶酸(FD)成脂诱导液对hADSCs细胞进行成脂诱导,不同时间分别采用油红O染色观察细胞内脂滴生成情况;采用SYBR Green实时荧光定量RT-PCR方法检测成脂分化相关转录调控基因PPARγ和C/EBPα的表达;采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PPARγ蛋白的表达。结果与正常叶酸组相比,无叶酸组脂滴数量明显减少;两组细胞成脂分化相关转录调控基因PPARγ和C/EBPαmRNA表达无明显差异;PPARγ蛋白表达明显低于正常叶酸组。结论叶酸可通过上调PPARγ的表达而促进hADSCs细胞成脂分化。
赵欣曹丁丁李媛媛刘卓吴建新
关键词:成脂分化叶酸肥胖
营养素叶酸代谢紊乱对胚胎神经管发育异常的表观遗传学机制研究
吴建新张霆牛勃王理常会波刘卓张勤王芳邹继珍王建华
研究目的:营养状况是决定胚胎早期发育编程顺利与否的关键因素。该项目立足于叶酸代谢紊乱对神经管发育异常的影响,以重大出生缺陷神经管畸形(NTDs)为重点,从表观遗传学角度开展了生命早期营养素叶酸对胚胎早期发育影响的系列研究...
关键词:
孕妇妊娠末期及新生儿冬季维生素D水平研究被引量:9
2013年
目的了解孕妇妊娠末期及新生儿(脐带血)维生素D水平,探讨妊娠期补充维生素D的必要性。方法在2009年12月至2010年2月间对辽宁省凌源市中心医院住院分娩的94例孕妇,于分娩开始前取孕妇静脉血2mL,胎盘娩出后取脐带血2mL,测定25-羟维生素D,并加以分析。结果孕妇血与脐带血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607,P=0.001),孕妇血25(OH)D均值(20.3±6.1nmol/L)低于脐带血均值(22.3±5.9nmol/L),经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t=3.976,P=0.001)。孕妇与新生儿维生素D均处于缺乏状态,受检对象中无25(OH)D达到50nmol/L者,其中,小于25nmol/L的中、重度维生素D缺乏孕妇和新生儿分别占85.1%和72.8%。孕妇在妊娠中晚期补充钙剂72例,没有补者22例,补充与未补充钙剂孕妇血25(OH)分别为21.4±6.1 nmol/L和16.6±4.5nmol/L(Z=3.505,P<0.001);脐带血25(0H)D分别为23.3±6.0nmol/L和19.0±3.8nmol/L(Z=2.935,P=0.003)。结论孕妇妊娠末期及新生儿冬季维生素D缺乏严重,应对孕妇实施干预,以提高孕妇、胎儿及新生儿维生素D水平。
董瑞君辛雅丽金春华王晓燕刘卓孙丽娟吴光驰吴建新
关键词:妊娠新生儿维生素D缺乏脐带血25-羟维生素D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对儿童神经母细胞瘤诊治的临床价值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探讨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在神经母细胞瘤患儿诊治方面的意义。方法比较28例患儿治疗前和治疗后,及不同临床分期的血清NSE,乳酸脱氢酶(LDH),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碱性磷酸酶(ALP)和铁蛋白(SF)水平的变化,研究NSE与LDH,SF水平的相关性。结果治疗后患儿NSE水平(中位数为12.8ng/ml)比治疗前(中位数为41.4ng/ml)明显降低(P<0.05)。治疗后LDH(中位数277.0U/L),AST(中位数37.5U/L)和SF(中位数38.2ng/ml)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中位数分别为544.5U/L,46.1U/L,107.1ng/ml)(P<0.05)。不同临床分期肿瘤的血清NSE和LDH的水平有显著性差异(P<0.05)。NSE与LDH水平呈正相关(r=0.661,P<0.01),与SF水平呈正相关(r=0.800,P<0.01)。结论血清NSE可作为诊断神经母细胞瘤的首选肿瘤标志物。
刘卓李媛媛欧阳胜荣吴建新
关键词:神经母细胞瘤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肿瘤标志物
冬季早期婴儿维生素D营养状况观察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观察早期婴儿维生素D营养状况,为合理地补充维生素D提供依据。方法以我国北方地区冬季出生的72例婴儿为研究对象,自生后15d起口服维生素D补充剂,满月起逐月询问生活史和体检。于出生及4月龄时分别采集脐血和静脉血,测定血清25-(OH)D、钙、磷和碱性磷酸酶浓度。结果脐血25-(OH)D平均水平(21.91±5.75)nmol/L,72例(100.0%)维生素D缺乏;婴儿4月龄时血清25-(OH)D平均水平(108.12±45.30)nmol/L,10例(13.9%)维生素D缺乏。血清25-(0H)D平均水平在每日摄人维生素D200U~组升至(112.37±37.98)nmol/L,在400U~组升至(133.97±34.93)nmol/L。但维生素D不足和缺乏者在每日摄入维生素D200U~组6例(23.1%),400U~组仅2例(7.1%)。新生儿及婴儿血钙、磷、碱性磷酸酶水平均正常。结论北方地区冬季新生儿普遍存在维生素D缺乏,生后尽早补充可以显著改善维生素D营养状况。每日补充200U维生素D可显著提高早期婴儿血清25-(OH)D水平;若要达到维生素D营养充足,至少补充400U维生素D。
王晓燕金春华吴建新孙丽娟刘卓李云峰吴光驰
关键词:维生素D25-羟维生素D脐血婴儿
闭塞性细支气管炎患儿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及其与病程的相关性被引量:11
2016年
目的探讨闭塞性细支气管炎(B0)患儿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及其与病程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4年3月在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呼吸科住院的33例BO患儿为病例组。其中男23例,女10例;中位年龄1.7岁。对照组采用性别和年龄一一对应的方式,选取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行腹股沟疝、鞘膜积液等非肺部择期手术患儿,共33例。其中男23例,女10例。2组患儿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方法测定血清VEGF水平。结果2组患儿年龄、性别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具有可比性。病例组患儿血清VEGF水平为(0.685±0.394)pg/L,高于对照组患儿[(0.523±0.225)peeL],2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52,P〈0.05)。病例组患儿病程中位数1.8个月(第25%-75%百分位数:5.0~15.5个月),BO患儿血清VEGF的表达与病程呈负相关,具有统计学意义(r=-0.318,P=0.011)。结论BO患儿血清中VEGF水平增高,且与病程具有相关性,提示血管重建参与BO的形成过程,为BO患儿的治疗提供了理论依据。
常丽刘卓王玉平曹玲
关键词:闭塞性细支气管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儿童
DNA错配修复系统组成和功能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5
2008年
DNA错配修复(Mismateh repair,MMR)系统广泛的存在于从原核到真核的生物体中,是进化上保守的生化通路。MMR系统由一系列特异性修复DNA碱基错配的酶分子(错配修复基因产物)组成。细胞由于此系统的存在使DNA复制保持忠实性,从而保持遗传物质的完整性和稳定性,避免遗传物质发生突变。MMR系统基因的失活会导致自发突变率的明显增加,从而导致微卫星不稳定(MSI),可能引发某些肿瘤发生。近年来,MMR系统的研究越来越受到学者的重视,对MMR作用机制及组成该系统的几种酶蛋白结构与功能方面的研究不断深入,加深了对MMR系统的理解。这些为MMR系统相关的应用研究,尤其是为肿瘤发生奠定了理论的基础。本文重点讨论了错配修复系统的蛋白组成、各蛋白的功能及它们如何相互协调发挥作用的最新研究进展。
刘卓吴建新
关键词:DNA错配修复
血清25(OH)D水平与维生素D补充量关系的探讨
目的:探讨北方冬季出生婴儿维生素D补充剂量对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的影响.方法:在新生儿取脐带血清2ml,补充维生素D3,随访至4个月龄,取婴儿空腹静脉血2ml,与脐带血清同时检测25(OH)D,婴儿血清...
张丽丽刘卓吴光驰王晓燕金春华张悦高海涛王建红李娜王贺茹宋文红
关键词:婴儿血清25-羟维生素D维生素D
冬季出生婴儿69名血清25羟维生素D与维生素D补充量关系探讨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探讨冬季出生婴儿维生素D补充剂量对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的影响。方法2009年12月至2010年3月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采集69名北方冬季出生的新生儿脐带血及补充维生素D4个月时的静脉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25(OH)D,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静脉血钙、磷、碱性磷酸酶并分析。结果血清25(OH)D随维生素D摄入量增加而增加。维生素D每日摄入量中位数为39.5、190.5、218.0、290.5、421.0、575.0IU时,婴儿血清25(OH)D〈27.5、27.5~〈50.0、50.0-〈75.0、75.0~〈125.0、125.0—170.0、≥170.0nmol/L。每日维生素D摄入中位数为387.0IU时,婴儿血清25(OH)D≥75.0nmol/L。血清钙、磷、碱性磷酸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25(OH)D与喂养方式有关,母乳喂养婴儿低于非母乳喂养婴儿(×。=8.911,P〈0.05)。结论为使婴儿血清25(OH)D达充足水平,新生儿应在出生后15d内开始补充维生素D。北方冬季日照不足,维生素D每日摄入量应增加。
张丽丽王晓燕金春华张悦高海涛王建红李娜王贺茹宋文红刘卓吴光驰
关键词:婴儿25羟维生素D维生素D缺乏摄入量
神经内分泌瘤标志物的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其临床应用
目的:香草扁桃酸(VMA)、高香草酸(HVA)和5-羟吲哚乙酸(5HIAA)是目前临床检验神经内分泌瘤的最佳标志物。本研究应用高效液相色谱-库仑阵列电化学法测定尿液中的神经内分泌瘤标志物,以及连用紫外检测法同时测定肌酐浓...
常会波李媛媛刘卓欧阳胜荣吴建新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