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冯永晟
-

-

- 所属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
- 所在地区:北京市
- 研究方向:经济管理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相关作者
- 刘自敏

- 作品数:131被引量:535H指数:14
- 供职机构:西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 研究主题:碳 能源效率 阶梯电价 合作社 交叉补贴
- 史丹

- 作品数:297被引量:5,340H指数:37
- 供职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
- 研究主题:能源工业 产业结构 能源价格 能源安全 能源效率
- 张昕竹

- 作品数:105被引量:720H指数:16
- 供职机构:江西财经大学产业经济研究院
- 研究主题:反垄断 相关市场界定 双边市场 规制 普遍服务政策
- 马源

- 作品数:16被引量:42H指数:4
- 供职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
- 研究主题:养老金制度 规模经济 规制 实证研究 合谋
- 周亚敏

- 作品数:33被引量:160H指数:9
- 供职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
- 研究主题:碳 丝绸之路 气候变化 一带一路 二氧化碳排放
- 非线性定价组合与电力需求——基于中国居民微观数据的实证研究被引量:22
- 2014年
- 本文首次回答了消费者在面临非线性定价组合时如何形成认知价格的问题,并首次利用微观数据研究了中国居民的长期电力需求函数,为评估居民电价政策提供了基础依据。居民用户在面对峰谷和阶梯定价组合时会将峰段边际价格和总量平均价格作为认知价格;居民电力需求的长期总量平均价格弹性约在0.501—0,625,电力需求缺乏弹性。峰谷和阶梯定价组合的实际政策效果有限且潜在政策空间同样有限;阶梯定价的推广客观上有利于逐渐扭转电价长期偏低的局面和解决补贴问题,但峰谷定价会对阶梯定价的政策效果产生一定抵消作用;政府缺乏实行有效规制定价的能力,在电价政策上面临多个复杂权衡;要警惕以电价改革延缓电力市场化改革的风险,非线性定价政策的效果最终取决于市场的形成和竞争的引入,而非定价方式本身。
- 冯永晟
- 输配电网分离的定量研究被引量:11
- 2010年
- 在输配分离改革讨论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考虑是纵向经济损失问题。本文通过建立输配电二次成本函数,对输配分离改革产生的对称性和非对称纵向经济损失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显示输配分离改革会带来巨大的改革成本,因此输配分离改革暂时不宜推行,除非预期改革收益远大于这些成本。
- 张昕竹冯永晟阙光辉
- 关键词:成本函数
- 煤电容量电价出台的动因、效应及影响
- 2023年
- 11月10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关于建立煤电容量电价机制的通知》(简称《通知》),决定自2024年1月1日起建立煤电容量电价机制。本文聚焦容量机制,为煤电容量电价政策出台提供一种基于市场长期均衡视角的理解方式,和理解容量电价政策的完整框架。容量电价出台的背后具有能源转型的深刻动因,其政策实施要发挥出相应效果也存在诸多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
- 冯永晟
- 关键词:国家发展改革委容量电价能源转型煤电《通知》动因
- 从疫情看我国电力市场建设被引量:1
- 2020年
- 2019年末到2020年初的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冲击我国社会经济的正常发展。在党中央、国务院的科学领导和各条战线工作人员的不懈奋战下,疫情得到及时有效的控制。为应对疫情冲击,电力行业采取许多措施保供应、降电价,确保了疫情期间社会生活生产的正常运行,为各行各业稳妥复工复产提供有力支持。在新一轮电改5周年之际,笔者希望透过疫情冲击来分析中国电力市场改革存在的一些深层但未引起充分重视的问题。
- 冯永晟
- 关键词:电力市场改革电力市场建设电价电力行业
- 纵向结构的配置效率与中国电力体制改革被引量:9
- 2014年
- 明确纵向结构的改革方向是中国电力体制改革的重大问题。三种纵向结构,法人分离、所有权分离与纵向一体化之间配置效率的高低,取决于纵向经济、竞争效应与监管效应的权衡,三种效应的比较受到企业数量等基本市场条件的影响,其中,纵向经济与竞争效应的权衡主导了两种分离模式的效率比较。中国电力产业纵向结构分离的界面应该在电网与售电环节之间,而非输配之间;通过法人分离形成售电市场,是还原电力"商品"属性,进一步推进市场化改革和完善当前改革措施的理想路径;构建售电市场的落脚点在于形成竞争性的趸售市场;政府应有效地实施接入监管,坚定改革决心,着力破除不合理的法律制度阻碍。
- 冯永晟
- 关键词:电力体制改革售电市场
- 信息通讯技术、生产率悖论与各国经济增长被引量:10
- 2010年
- 生产率悖论曾引起了经济学界的争论,不过主张ICT对经济增长具有促进作用的观点逐渐证明了其正确性。与此同时,ICT促进经济增长的基本效应和机制,各国ICT对经济增长贡献的实证研究,ICT经济增长效应的国际差异,以及国际数字鸿沟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等问题,都是经济学家仍在关注的重要问题。
- 荆林波冯永晟
- 关键词:信息通讯技术经济增长生产率悖论数字鸿沟
- 绿色就业:理论含义与政策效应被引量:14
- 2014年
- 虽然大力发展绿色就业已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但关于绿色就业的理论内涵仍缺乏清晰界定。本文通过跟踪国际和国内研究对绿色就业的定义与内涵,认为绿色就业是对传统增长理论的修正和完善。具体而言,绿色就业是对环境具有正向效应,能促进能源节约与污染减少的工作,其单位产出的污染物影响及负荷较小,同时这些绿色岗位能够提供体面的工作。本文指出绿色就业的内涵丰富,需从环境维度、社会维度和经济维度来理解:在环境维度方面,绿色就业必须是环境友好型的、环境可持续、节约资源的就业;在社会维度方面,绿色就业必须是体面的工作,能够为劳动力提供有保障有尊严的岗位;在经济维度方面,绿色就业必须是有高附加值的、能够创造收益的就业。对绿色就业的确认要从直接度量、全生命周期度量、边际度量和性质度量四个方面把握。在此分析框架下,绿色就业可分为原生绿色就业、过程绿色就业、终端绿色就业三种类型。原生绿色就业指的是本来对环境有利、节约能源的就业,如传统农业、城市绿化、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清洁能源技术等。过程绿色就业指的是在生产过程中通过提高能效、减少碳排放改善生产过程的就业,涵盖了制造业中的大部分岗位。终端绿色就业指的是废物回收、生态修复等一系列针对环境恶化所采取的补救措施而产生的岗位。中国已经初步构建起绿色就业发展的框架,但直接激励措施仍不到位。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强化直接激励措施和加强绿色技能的培训是启动中国绿色就业市场的努力方向。
- 周亚敏潘家华冯永晟
- 关键词:绿色就业
- 中国的市场化改革与技术进步被引量:2
- 2011年
- 中国的市场化改革是否以及如何影响技术进步是一个具有重要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的问题,本文对中国30年来市场化改革与技术进步的关系进行深入研究。通过建立结构、行为变量与技术进步之间的计量模型,我们能清楚地发现中国经济经过30年的市场化改革已初步建立起能够促进技术进步的市场环境,同时在一定程度上验证了熊彼特关于垄断有利于竞争的假说在中国市场成立。我们还指出,正是由于忽视了中国市场化改革对技术进步的巨大作用,才使得"东亚无技术进步"论可能不适用于中国经济增长。当然,中国的市场化改革仍需深入,以促进统一市场建设,规范市场竞争秩序,鼓励企业从事创新活动,从而促进技术进步。
- 冯永晟张嵎喆
- 关键词:市场化改革技术进步市场结构所有制
- 世界金融监管模式的发展及借鉴被引量:5
- 2006年
- 金融监管采用何种模式,主要取决于不同国家的政治、经济、金融和立法的历史背景,没有一个“最理想监管模式”可在全球适用。不同国家现行的监管体制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我国的金融监管应吸收各国的经验教训,并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不断改革和完善。
- 冯永晟刘海燕张达前
- 关键词:金融监管模式风险防范机制
- 以市场化建设推进“碳达峰、碳中和”进程
- 2021年
- 2020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列为2021年八大重点任务之一,明确提出要加快调整优化能源结构。"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为实现2035年远景目标,要建设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实现碳排放达峰后稳中有降。2021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九次会议时强调,"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会议提出要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控制化石能源总量,着力提高利用效能,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深化电力体制改革,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
- 冯永晟
- 关键词:能源体系电力体制改革市场化建设化石能源优化能源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