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宪光
作品数: 95被引量:250H指数:8
  • 所属机构: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 所在地区:四川省 成都市
  • 研究方向:文学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相关作者

傅其林
作品数:94被引量:228H指数:8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研究主题:阿格妮丝·赫勒 布达佩斯学派 美学 东欧新马克思主义 卢卡奇
孙婧
作品数:64被引量:41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南民族大学
研究主题:电影 访谈 人性 当下 学术考察
杨华荣
作品数:1被引量:9H指数:1
供职机构:重庆师范大学文学院中文系
研究主题:博大 《冷山》 弗雷泽 旅程 文本分析
姜飞
作品数:37被引量:101H指数:7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
研究主题:真理 文学理论 修辞立其诚 文学 小说
邓祝仁
作品数:50被引量:339H指数:11
供职机构: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研究主题:古代旅游 桂林旅游 旅游业 访谈 旅游市场
审美意识形态论的规范性理论建构被引量:9
2007年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学者提出的审美意识形态论的文学性质观符合邓小平理论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文化发展以满足人民群众文化需要的时代要求。它从学术上体现了一个马克思主义的执政党在加强执政能力建设方面对于文学的内在要求。把审美与意识形态结合起来,是对文学经验事实的概括,无论从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发展或者从现代知识学的视角来看,都是一种规范性的理论建构。
冯宪光
关键词:审美意识形态马克思主义
俄国形式主义理论变革的意义被引量:1
2008年
俄国形式主义并没有提出明确和系统的语言世界观。但是,他们在探索诗歌、文学的本质特性时,把词语放在文学本质的地位,实际上触及到了词语在人和世界关系上的本体论地位。关于"陌生化"的论说,正是一种致力于在诗歌的词语里昭示词语本身的无蔽状态,以此来寻找诗歌本性解蔽的思路,使人们的视野和思路从被世俗生活遮蔽的障碍里解脱出来,重新看到人和事物的真相。这是真理之光,也是审美之光。这与后来语言学转向高潮迭起以后,海德格尔等去追寻语言与人类生存的关系,试图从审美符号和艺术语言中去寻找人类解放之路在学理上是一脉相承的。
冯宪光
关键词:俄国形式主义陌生化
意识形态与审美意识形态——马克思主义文学本质观研究被引量:5
2006年
目前国内关于文学与意识形态关系的讨论成为文学理论研究的一个热点。本文通过对马克思对于意识形态概念的革命性改造和20世纪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发展的事实,说明文学是社会意识形态是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基本观点;并且在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苏联化、西方化和中国化的总体历史视野中,说明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对于文学本质的长期探索中,新时期中国学者提出的文学是审美意识形态的文学本质论,是当代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学本质观的重要理论成果,从而对否定审美意识形态文学本质观的学术见解作出回应。
冯宪光
关键词:意识形态审美意识形态马克思主义
从意识形态论到审美意识形态论被引量:11
2007年
目前国内关于文学与意识形态关系的讨论成为文学理论研究的一个热点。马克思对于意识形态概念的革命性改造和20世纪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发展的事实,说明文学是社会意识形态是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基本观点;新时期中国学者提出的文学是审美意识形态的文学本质论,是当代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学本质观的重要理论成果,否定审美意识形态文学本质观的学术见解是没有根据的。
冯宪光
关键词:意识形态审美意识形态马克思主义
“意识形态”(Ideology)的流转被引量:10
2007年
从20世纪早期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在中国传播开始到现在,意识形态这一概念术语,就与文学发生了密切联系,产生了广泛而深入的影响。从特拉西发明的语言符号到马克思的意识形态理论,从前苏联意识形态文论到中国意识形态文论,又从意识形态文论到审美意识形态文论,就是关于意识形态与文学的一种知识谱系发展过程。对意识形态这一术语作一个谱系学的考察,有助于对20世纪中国文学和中国现当代文学理论的研究,同时也有利于对当前文学状况的思考。
冯宪光
关键词:意识形态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文学本质观
谈“韦勒克化的英伽登”现象
2012年
1980年代以来,我国对英伽登现象学文论的研究一直存在着"韦勒克化的英伽登"现象。这种现象的发生是中国改革开放以后在西方文论的引进中,主要从英语世界获取西方文论资源的结果。若干事实表明"韦勒克化的英伽登"不是真正的英伽登。我国对现象学美学文论的研究确实需要重新起步。而且对当代西方文论和世界文论的引进、评述和借鉴,应当摆脱片面依赖美国化理论的学术倾向,直接面对全球文学理论的真实事实,研究各种不同语种理论文本、不同语种理论流派的特殊理论贡献,书写中国化的西方文论、世界文论论著。
冯宪光
关键词:英伽登韦勒克
面对自然的文学
1999年
冯宪光
关键词:文学价值回归自然征服自然人与自然关系《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陶渊明
论米歇尔·布托尔的小说叙述理论被引量:5
2006年
米歇尔·布托尔的小说理论以小说与现实的“象征性”关系为立足点,以小说的艺术形式革新为核心内容,要求小说必须从叙述结构、叙述人称、叙述视角诸方面进行创新探索,充分调动读者的参与意识,以适应当代社会纷繁复杂的现实,表现一个与传统小说迥异的、在本质上更加客观真实的世界,具有很强的创新实验性质。
刘亚律冯宪光
关键词:象征性
李大钊“五四”时期的新文学观——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建构的历史起点被引量:3
2007年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建构开始于1919年的"五四"运动。在"五四"运动中首先进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建构的,是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李大钊。李大钊的新文学观与陈独秀、胡适的文学革命论是有区别的。李大钊的新文学观包含了推动社会进步发展的文学的意识形态功能,吸纳启蒙现代性、具有社会主义思想的人道主义精神,以及文学的审美特性的本位立场这三个"爱真爱美的素质"。这一个起点,这一个创造,对于我们今天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发展历史的梳理以及进行新世纪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建构,都有十分重要的启示。
冯宪光
抗战时期重庆的文学中心地位被引量:2
2005年
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在中国近现代历史上,日本不是侵略中国的第一个国家,但却是对中国国家利益和中国人民伤害最大的国家。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是中国人民心中永久的伤痛。而抗日爱国斗争贯穿在中国现代历史之中,著名的'五四'运动,就是反对亲日政府出卖中国国家利益的反日爱国运动,从此揭开了中国现代革命历史的一页。
冯宪光
关键词:中国国家利益话剧剧本文协中国现代文学史新文学运动政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