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邱继生
-

-

- 所属机构:西安科技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
- 所在地区:陕西省 西安市
- 研究方向:建筑科学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相关作者
- 关虓

- 作品数:62被引量:296H指数:11
- 供职机构:西安科技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
- 研究主题:煤矸石混凝土 煤矸石 冻融环境 抗冻性能 冻融循环
- 张程华

- 作品数:71被引量:145H指数:7
- 供职机构:西安科技大学
- 研究主题:装配式 生态复合墙体 混凝土墙体 生态复合墙结构 复合墙
- 熊光红

- 作品数:26被引量:68H指数:5
- 供职机构:西安科技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
- 研究主题:土木工程专业 土木工程 煤矸石 冻融作用 陶粒混凝土
- 肖前慧

- 作品数:31被引量:266H指数:11
- 供职机构:西安科技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
- 研究主题:冻融循环 混凝土 再生混凝土 冻融环境 冻融
- 黄炜

- 作品数:383被引量:755H指数:14
- 供职机构: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 研究主题:装配式 耗能 密肋复合墙体 复合墙 抗震性能
- 体外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梁正截面极限承载力被引量:13
- 2003年
- 体外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梁的体外索的极限应力取决于整个构件的变形 ,影响因素包括体内配筋、体外索的形状及转向块的设置等 .推导考虑如此多因素的计算公式很困难 ,因此从构件的整体变形入手 ,推导出了以构件的挠度和梁端转角为主要参数的公式 .经过大量的试验数据证明 ,该方法是可靠的 。
- 黄恒卫张耀庭邱继生
- 关键词:体外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梁正截面极限承载力体外索极限应力
- 钢纤维煤矸石混凝土冻融后本构关系试验研究被引量:6
- 2018年
- 为探讨钢纤维煤矸石混凝土的抗冻性能和冻融后的力学性能,及推广应用钢纤维煤矸石混凝土这一绿色建筑材料,通过快速冻融试验和单轴受压试验,研究了冻融环境下不同钢纤维掺量的煤矸石混凝土的质量、动弹性模量以及应力-应变曲线随冻融循环次数和钢纤维掺量的变化规律,并提出了钢纤维煤矸石混凝土冻融后单轴受压本构关系。发现相比普通煤矸石混凝土,钢纤维煤矸石混凝土的抗冻性能有一定程度的改善,主要表现为其冻融后的峰值应变和极限应变增加、耗能能力增加,但强度并无显著提升。研究结果表明,钢纤维煤矸石混凝土不宜直接用于严寒地区,但对寒冷地区和夏热冬冷地区而言,其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都已满足工程要求。最后基于已有的混凝土损伤力学理论,考虑钢纤维在煤矸石混凝土单轴受压过程中的作用,以及冻融损伤对钢纤维煤矸石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提出了具有较高精度的钢纤维煤矸石混凝土单轴受压本构关系,这为煤矸石混凝土抗冻性能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参考,也对其推广应用过程中的实际工程的结构计算有一定参考价值。
- 邱继生王民煌关虓潘杜郑娟娟张程华
- 关键词:单轴受压冻融循环本构关系
- 钢纤维煤矸石混凝土抗冻性能及损伤模型研究被引量:7
- 2018年
- 为研究钢纤维煤矸石混凝土的抗冻性能,以冻融循环次数和钢纤维掺量为主要变量,通过快速冻融试验,研究不同掺量的钢纤维煤矸石混凝土的表观形貌、质量损失、相对动弹性模量和抗压强度的变化规律;并依据钢纤维煤矸石混凝土动弹性模量的变化,定义钢纤维煤矸石混凝土的损伤变量,建立冻融环境下钢纤维煤矸石混凝土的损伤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在冻融环境作用下掺入适量的钢纤维能够降低煤矸石混凝土的质量损失和减缓相对动弹性模量的下降,提高煤矸石混凝土的抗冻性能;依据损伤变量提出的损伤模型与试验数据符合较好,可以为冻融环境下钢纤维煤矸石混凝土的耐久性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 邱继生潘杜谷拴成关虓郑娟娟张程华
- 关键词:抗冻性能相对动弹性模量
- 冻融环境下煤矸石混凝土损伤度评估方法研究被引量:13
- 2018年
- 本研究对不同取代率的煤矸石粗集料混凝土冻融后的损伤演化行为及损伤评估方法进行了研究,依据超声波评测法确定损伤层厚度,并对冻融后煤矸石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损伤层厚度、损伤层特征值的变化规律进行分析;提出以便于工程检测的损伤层作为煤矸石混凝土冻融损伤的评价标准,并通过考虑损伤区域材料的残余强度对所测得的损伤层进行修正。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冻融次数的增加,煤矸石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与损伤层特征值逐渐减小,损伤层厚度逐渐增大;引入损伤层修正系数后,冻融损伤度评估结果的精确性显著提高,且随着冻融次数的增加,修正系数逐渐增大,反映出损伤区域材料的残余强度不断减小,实际损伤度逐渐增大的演化行为。
- 关虓邱继生潘杜郑娟娟王民煌
- 关键词:煤矸石混凝土冻融循环损伤度
- 钢纤维混凝土密肋复合楼盖体系计算理论及受力机理研究
- 密肋楼盖结构以其良好的受力性能目前已广泛的应用于大空间多高层结构中,但由于结构自身的复杂性、受力机理认识的不明确性以及设计方法的不统一性,因此还有许多问题需要研究。此外,随着结构跨度的愈来愈大,边梁肋梁截面高度的增大与控...
- 邱继生
- 关键词:密肋楼盖钢纤维混凝土极限扭矩数值模拟
- 体外预应力混凝土梁短期刚度和裂缝的试验研究
- 论文利用ANSYS软件对体外预应力混凝土梁进行了有限元分析.较详细介绍了体外预应力混凝土梁的建模过程,并将有限元分析结果和实验结果进行了比较,讨论了模型的精度,结果表明该模型精度较高.对利用ANSYS进行混凝土的计算中遇...
- 邱继生
- 关键词:体外预应力短期刚度有限元分析
- 文献传递
- 钢纤维混凝土井壁结构弹性常数的确定被引量:1
- 2011年
- 根据钢纤维混凝土井壁的特点,以代表性单元体为研究对象,采用复合材料理论,考虑了钢纤维长度和分布方向的影响,推导出了钢纤维混凝土井壁结构的弹性模量、泊松比及剪切模量等弹性常数的计算公式,为钢纤维混凝土井壁结构理论计算及有限元分析提供参考。
- 邱继生
- 关键词:钢纤维混凝土井壁复合材料
- 冻融循环与硫酸盐侵蚀共同作用下再生混凝土的微观结构研究被引量:5
- 2023年
- 采用快冻法,将再生骨料取代率为30%的混凝土分别置于3%Na_(2)SO_(4)、5%Na_(2)SO_(4)、10%Na_(2)SO_(4)(均为质量分数)溶液以及水中进行冻融循环试验,测试再生混凝土质量损失率、相对动弹性模量变化、抗压强度损失率,并利用电子显微镜、能谱仪和X射线衍射等方法分析再生混凝土损伤层的微观结构,以超声波平测法确定损伤层厚度,引入侵蚀系数对以损伤层厚度为评价指标的损伤度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当冻融循环为0~200次、Na_(2)SO_(4)溶液浓度大于5%时,抗压强度侵蚀系数始终小于1,即Na_(2)SO_(4)溶液对再生混凝土宏观力学性能损伤的促进作用明显,而对微观结构损伤的抑制作用明显。在再生混凝土冻融循环初期,以冻融侵蚀为主;冻融循环后期,以硫酸盐化学侵蚀为主,再生混凝土经化学侵蚀后生成钙矾石和石膏等膨胀产物,并出现膨胀裂缝,在冻融循环作用下裂缝迅速扩展,损伤层厚度增加。以损伤层厚度为评价指标的损伤度经优化后准确性至少提高了26.33%。
- 齐晓肖前慧邱继生刘书林
- 关键词:再生混凝土冻融循环硫酸盐侵蚀微观结构损伤度
- 再生复合微粉混凝土界面过渡区性能研究
- 2024年
- 为研究再生复合微粉复掺比对混凝土界面过渡区性能的影响机理,用宏微观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不同复掺比对混凝土劈裂抗拉强度和显微硬度的影响规律,并利用灰色关联法探究力学性能与微观结构的关系。结果表明:再生砖粉对混凝土的改善效果优于再生混凝土粉,且掺入合理的再生复合微粉会改善混凝土界面过渡区的微观结构;再生复合微粉混凝土各组相显微硬度关系为:骨料相>砂浆相>界面过渡区相,且界面过渡区厚度随养护龄期的增加而逐渐减小;界面过渡区厚度与劈裂抗拉强度关系显著,呈线性负相关,所建立的模型拟合度较高。界面过渡区厚度能准确地表征再生复合微粉混凝土宏观性能变化规律,当再生混凝土粉/再生砖粉为2∶8时,可制备出性能良好的C30混凝土,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 关虓张源孙甲邱继生李乐
- 关键词:劈裂抗拉强度显微硬度界面过渡区灰色关联法
- 极近距离煤层群下行开采下部煤层巷道支护方式研究被引量:4
- 2017年
- 极近距离煤层群下行开采过程中下部煤层巷道围岩应力复杂,顶板破碎程度严重。分析了下部煤层巷道围岩应力情况及顶板破碎程度,针对巷道围岩应力情况,运用结构力学方法计算拱形支护和矩形支护方式的弯矩、剪力等力学性能,得出采用拱形支护体系时,巷道围岩应力状况将会得到明显改善。拱形锚网索支护方法应用于下峪口煤矿,监测结果表明,巷道采用拱形支护体系效果良好。
- 任海峰李树刚邱继生胡俊峰
- 关键词:支护方式围岩应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