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晓鹏
所属机构: 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 所在地区: 山东省 滨州市 研究方向: 医药卫生 发文基金: 山东省医药卫生科技发展计划项目
相关作者
孙兆忠 作品数:115 被引量:640 H指数:12 供职机构: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椎间孔 颈椎后路 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椎 单孔 房清敏 作品数:138 被引量:651 H指数:14 供职机构: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下腰椎 椎间孔 腰椎间盘突出症 骨内 临床解剖学研究 窦永峰 作品数:39 被引量:162 H指数:7 供职机构: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单侧 内镜技术 腰椎管狭窄症 解剖学 颈椎 胡鹏 作品数:27 被引量:154 H指数:9 供职机构: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单侧 腰椎管狭窄症 内镜技术 双通道 内镜 付国勇 作品数:12 被引量:103 H指数:6 供职机构: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内镜技术 双通道 椎管减压术 椎管减压 融合术治疗
复合骨水泥椎体成形治疗骨量减少胸腰椎骨折 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探讨磷酸钙复合骨水泥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治疗骨量减少型胸腰椎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科2018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69例骨量减少型胸腰椎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医患沟通结果,32例采用复合骨水泥PVP,37例采用保守治疗。比较两组临床与影像资料。[结果]PVP组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发生2例椎间隙渗漏。69例患者平均随访(14.01±1.12)个月,PVP组恢复下地行走时间及完全负重时间均明显早于保守组(P<0.05)。随时间推移,两组治疗后VAS及ODI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JOA评分均显著升高(P<0.05)。治疗后6个月PVP组上述指标均优于保守组(P<0.05),但末次随访时两组间VAS、ODI及JOA评分差异均已无统计学意义(P>0.05)。影像方面,与治疗前相比,治疗6个月后及末次随访时PVP组伤椎前缘高度显著增加(P<0.05),而局部Cobb角明显减小(P<0.05);相比之下,与治疗前相比,治疗6个月后和末次随访时保守组伤椎前缘高度显著降低(P<0.05),而局部Cobb角显著增大(P<0.05)。而治疗后相应时间点,PVP组上述影像指标均显著优于保守组(P<0.05)。[结论]对于骨量减少型胸腰椎骨折患者,磷酸钙复合骨水泥PVP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治疗方式,可迅速减轻骨折疼痛,恢复更快且无需长期卧床。 赵加庆 赵子豪 于先凯 耿晓鹏关键词:骨量减少 胸腰椎骨折 椎体成形术 微创经椎间孔及后路腰椎椎间融合术对腰椎滑脱症患者术后隐性失血的影响 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探究微创经椎间孔腰椎间融合术(MIS-TLIF)与后路腰椎椎间融合术(PLIF)对腰椎滑脱症患者术后隐性失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03月~2014年08月腰椎滑脱症患者共48例,其中行MIS-TLIF术治疗患者23例,行PLIF术治疗患者25例,记录两组手术相关指标,及手术前后红细胞平均压积(Hct),依据Gross循环血量线性方程计算患者失血总量及隐性失血量,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MIS-TLIF组手术时间长于PLIF组(P〈0.05),而住院时间明显少于PLIF组(P〈0.05);MIS-TLIF组患者隐性失血量低于PLIF组(P〈0.05);MIS-TLIF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PLIF组(P〈0.05)。结论:与传统PLIF术式相比,MIS-TLIF治疗腰椎滑脱症具有隐性失血少,术后并发症少,恢复快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任佳彬 孙兆忠 房清敏 任强 李瑞 耿晓鹏关键词:微创 隐性失血 腰椎滑脱症 单侧双通道脊柱内镜技术对侧入路治疗上腰椎椎间盘突出症的影像学研究及临床应用 被引量:6 2022年 目的通过CT三维重建技术,观测上腰椎骨性结构、神经、黄韧带压迹等位置关系,指导单侧双通道脊柱内镜(unilateral biportal endoscopy,UBE)技术对侧入路治疗上腰椎椎间盘突出症(upper lumbar disc herniation,ULDH)。方法以2019年6月—2021年7月收治且符合选择标准的21例ULDH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12例,女9例;年龄55~72岁,平均62.1岁。病程1~12年,平均5.7年。病变节段:L_(1、2)1例,L_(2、3)4例,L_(3、4)16例。将患者T_(12)~S_(3)节段CT脊髓造影数据导入Mimics21.0软件行腰椎三维重建,观察上腰椎节段椎体棘突侧方与椎板下缘交点(Q点)、黄韧带上缘压迹线、神经根起点下缘、椎间孔及椎间隙等组织结构毗邻关系。应用Mimics21.0软件建立直径3 mm圆柱体模拟UBE手术路径并测量其外展角(∠b1),以及测量以下腰椎相关指标:L1、2~L_(3、4)节段Q点至同节段椎体对侧椎弓根下缘、下位椎体对侧椎弓根上缘、同节段椎体下终板、下位椎体上终板的垂直距离(分别记为a1、a2、a3、a4);椎体下终板至同节段椎弓根下缘垂直距离,椎弓根上缘至下位椎体上终板垂直距离(分别记为c1、c2);神经根起点下缘分别至同节段椎弓根上缘、下缘垂直距离(分别记为d1、d2);黄韧带上缘压迹线外侧部与椎弓根内侧缘交点(P点),分别至同节段椎弓根上、下缘垂直距离(分别记为e1、e2);关节突关节间隙、椎体峡部最狭窄处外侧缘分别至硬脊膜外侧缘水平距离(分别记为f1、f2)。研究纳入患者中13例选择UBE对侧入路手术治疗。男8例,女5例;年龄55~71岁,平均63.3岁。病程2~12年,平均6.2年。病变节段:L_(2、3)3例,L_(3、4)10例。记录围术期并发症,影像学复查手术减压情况,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简明健康调查量表(SF-36量表)评分评价临床疗效。结果影像学观测显示,各节段a1、a3、a4、e1、e2、f1、f2比较差异均无 王建业 刘鑫 任佳彬 刘彬 李岳飞 刘昌震 耿晓鹏 窦永峰 孙兆忠关键词:对侧入路 影像学研究 锁定加压接骨板与解剖型接骨板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107例比较 被引量:18 2010年 背景:对于股骨转子间骨折特别是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由于其处于应力集中部位且为松质骨,寻求一种能坚强固定且创伤小的方式一直是骨科同仁努力探索的方向,近几年文献报道解剖钢板用于转子间骨折较多,但锁定加压接骨板鲜有报道。目的:比较锁定加压钢板与解剖钢板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疗效的差异。方法:2005-03/2008-06应用解剖钢板及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107例,其中应用解剖钢板固定62例,应用锁定加压钢板治疗45例。解剖钢板为德国Link公司产品,材料为不锈钢;锁定加压钢板为中国威高骨科材料有限公司产品,材料为钛合金。比较两种钢板用于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手术参数及内固定后随访结果。结果与结论:两组患者内固定后随访6个月~2年,平均13个月。解剖钢板组出现螺钉松动、退钉,髋内翻畸形愈合7例,不愈合2例,深静脉血栓形成2例,内固定后切口感染1例;锁定加压钢板组轻度髋内翻畸形愈合1例,深静脉血栓形成1例。锁定加压钢板组内固定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解剖钢板组(P<0.05),且锁定加压钢板组最终髋关节功能优良率明显高于解剖钢板组(P<0.05)。由此可见应用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特别是对于老年骨质疏松患者,较解剖钢板治疗有固定更加确切可靠及并发症少的优点。 窦永峰 孟涛 王志刚 耿晓鹏 张锴 李贤让关键词:股骨转子间骨折 解剖钢板 髋内翻 髋关节功能 急性颈脊髓损伤后低钠血症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2015年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急性颈脊髓损伤( ACSCI )患者呈上升趋势。低钠血症是ACSCI最常见并发症之一,由于对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经常被忽视而延误治疗,导致原有疾病恶化,甚至危及患者生命。目前,对于ACSCI的发病机制与治疗均未形成统一的意见,交感神经系统受抑制、利尿剂与低张液的输入、水摄入过多、低钠饮食、肾内因素、ADH依赖性渗透压调节机制损害等综合因素的影响对其发生有重要意义。及时诊断,早期给予有效的治疗措施能挽救患者的生命和神经功能,提供手术时机。现对ACSCI后低钠血症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李雪城(综述) 耿晓鹏关键词:急性 颈脊髓损伤 低钠血症 OLIF术中安全性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斜外侧入路腰椎椎间融合术(Oblique Lumbar Interbody Fusion,OLIF)术中并发症发生机制及其对策,提高手术安全性。 孙兆忠 李瑞 耿晓鹏 王光林 任佳彬 刘鑫 孙宁关键词:腰椎 安全性 磷酸钙水泥促进腱骨愈合的研究 被引量:2 2006年 陈百成 张谦 霍苗 张展翅 王晓峰 耿晓鹏 高巍关键词:磷酸钙水泥 前十字韧带重建 膝关节不稳 术后随访 康复锻炼 腰椎管狭窄症的双通道内镜与开放减压比较 被引量:15 2022年 [目的]比较单边双通道内镜技术(unilateral biportal endoscopy, UBE)与开放下腰椎板间开窗减压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degenerative lumbar spinal stenosis, DLSS)的临床疗效及椎旁肌损伤程度。[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0月—2020年10月本科手术治疗的68例DLSS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术前医患沟通结果,36例行UBE治疗(内镜组),32例开放下腰椎板间开窗减压(开放组)。比较两组围术期、随访与影像学资料。[结果]所有患者手术顺利,无严重手术并发症发生。内镜组手术切口长度、下地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优于开放组(P<0.05);术后1 d内镜组CK值显著低于开放组(P<0.05),但术后7 d时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时间推移,两组患者VAS、ODI评分均显著减少(P<0.05),而JOA评分显著增加(P<0.05);术后7 d内镜组上述评分均显著优于开放组(P<0.05),但术前、术后3个月、末次随访时两组间上述指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影像方面,末次随访时内镜组椎管面积小于开放组(P<0.05),但椎旁肌截面积显著大于开放组(P<0.05),而前者的椎旁肌萎缩程度显著小于后者(P<0.05)。[结论] UBE治疗DLSS具有椎旁肌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等优势,可取得与开放手术同等的治疗效果。 赵子豪 孙亦强 赵加庆 于先凯 付国勇 李雪城 孙兆忠 耿晓鹏关键词:腰椎管狭窄症 椎旁肌 硬膜外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方式探讨 被引量:18 2017年 [目的]依据游离髓核位置的分型与分区,探讨摘除硬膜外游离椎间盘的手术方式并评估经皮内窥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术(PELD)、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术(FD)治疗硬膜外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科2013年8月~2015年3月收治的此类患者37例,FD组:16例,其中5例髓核游离于1、4区的患者采用扩大开窗髓核摘除术;11例2、3区的患者采用常规FD手术。PELD组:共21例,其中4例髓核游离于1、4区的患者采用经对侧椎间孔镜腰椎间盘切除术(c-PTED);17例2、3区的患者应用了常规的经同侧椎间孔镜腰椎间盘切除术(i-PTED)。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改良Macnab分级标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定手术疗效,统计并比较两组在手术时间、出血量及术后住院时间上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均得到完整随访,随访时间15~18个月,平均16.3个月。术后下肢疼痛VAS评分及ODI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但术后两组间VAS评分及ODI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依据末次随访疗效,按照改良Macnab标准评定,PELD组优良率95.2%,FD组优良率87.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ELD组与FD组相比,手术时间较长、出血量少、术后住院时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硬膜外游离腰椎间盘突出症,依据其特有分型与分区恰当选用i-PTED及c-PTED可实现神经根的彻底减压,获得与FD手术相同疗效,扩大了PEL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适应证。同时,相对于FD手术,PELD可在局麻下以更加安全、创伤更小的方式摘除游离于硬膜外的椎间盘组织。 耿晓鹏 高升 王霞 李建军 李雪城 付国勇 房清敏 孙兆忠关键词:椎板开窗 经单孔分体内镜下单侧减压与双侧减压治疗单侧症状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对比 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探讨应用单孔分体内镜(one-hole split endoscope,OSE)技术行单侧减压或双侧减压治疗中老年单侧症状中重度腰椎管狭窄症(lumbar spinal stenosis,LSS)患者的早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自2021年1月~2021年12月应用OSE技术行单侧减压与双侧减压治疗的中重度腰椎管狭窄症的中老年患者,根据纳入及排除标准,共120例患者纳入本研究,单、双侧减压组(A、B组)分别为60例。统计并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手术前后腰椎动力X线片的手术节段活动度(range of motion,ROM)及矢状位平移量(sagittal translation,ST)、入路侧关节面保留率及手术节段椎管横截面积(cross-sectional area of the canal,CAC)。术前及术后7d、3个月、18个月时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ore,VAS)评估腰痛和腿痛程度,采用改良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评估功能改善情况,末次随访采用改良Macnab评估临床疗效,分析并比较两组手术前后临床疗效评估结果。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A组与B组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B组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及术中出血量均大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各时间点的腰痛及腿痛VAS评分、ODI均较术前明显降低(P<0.05),组内术后各指标随时间推移改善显著,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d、3个月、18个月B组腰痛及腿痛VAS评分和ODI均较A组改善更明显(P<0.05)。两组手术节段ST、ROM手术前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关节面保留率B组较A组更高(P<0.05)。手术节段CAC术前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B组较A组更大(P<0.05),CAC改善率B组较A组更高(P<0.05);两组术后CAC较术前均明显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8个月的优良率A组� 张玉红 冯波 戴国华 苏炜良 胡鹏 耿晓鹏关键词:腰椎管狭窄症 双侧减压 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