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中娟
作品数: 23被引量:59H指数:5
  • 所属机构:丽水学院艺术学院
  • 所在地区:浙江省 丽水市
  • 研究方向:艺术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

相关作者

李小波
作品数:22被引量:18H指数:3
供职机构:丽水学院工学院
研究主题:肿瘤分类 充电电源 肿瘤 基因表达谱 计算机课程
叶振
作品数:13被引量:5H指数:2
供职机构:丽水学院
研究主题:地方院校 VR技术 教师教学 课堂学习 教学视频
杨雅琼
作品数:1被引量:1H指数:1
供职机构:丽水学院艺术学院
研究主题:传承保护 传承 赣南采茶戏 民间歌舞
叶晓平
作品数:164被引量:209H指数:7
供职机构:丽水学院
研究主题:箱体 神经网络 轴承外圈 轴承内圈 龙泉青瓷
季丰来
作品数:12被引量:40H指数:3
供职机构:丽水学院艺术学院
研究主题:教学 音乐 产品营销 民族音乐 艺术修养
浙南鼓词“唱夫人”仪式音乐研究被引量:1
2014年
浙南鼓词“唱夫人”是流传于浙江南部瓯江流域的一种民间说唱形式和独特的民俗信仰活动。它以我国东南广泛流传的江南女神陈靖姑传奇故事为脚本,以唱鼓词的说唱形式进行仪式展演。此长卷鼓词流行于浙江丽水的莲都、云和、青田、缙云、景宁一带。随着瓯江水域的流传,在温州市区、平阳、瑞安、乐清一带尤被推崇。
田中娟
关键词:鼓词音乐研究民间说唱民俗信仰传奇故事
白居易《琵琶行》中的琵琶演奏技法探微被引量:1
2007年
在白居易的《琵琶行》中,诗句"轻拢慢抹复挑"涉及了当时琵琶的弹奏方法。它引出了今天学者们观点迥异的解释。全文通过大量史料的分析与比较,得出拢、、抹、挑分别是唐代琵琶左手和右手的演奏技法术语:拢与,是左手指按弦与揉弦的动作;抹与挑在唐代的四弦琵琶上是右手的拨奏动作。
田中娟
关键词:《琵琶行》技法
地方高校应用型音乐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以丽水学院为例被引量:7
2010年
对地方高校应用型音乐教育人才的内涵作了较为清晰的界定,并结合丽水学院艺术学院近几年来的教学改革实践,探索地方高校应用型音乐教育人才培养的新模式,以期办出地方高校音乐教育专业新特色,树立音乐教育的新理念。
田中娟
关键词:地方高校音乐教育人才
二都戏的田野调查研究
2013年
二都戏是在浙江菇民区伴随着香菇历史文化和菇神信仰的民俗祭祀活动而产生的地方剧种。在历经数百年的发展历程中,其声腔、伴奏、表演等艺术手法日趋成熟,唱腔激昂奔放,表演粗犷朴实,其舞台语言、表演程式和板式运用独具特色。本文以田野调查的方式入手对二都戏的历史源流、演出习俗、艺术特征、生态现状等进行了较为详尽的解读,从其表现个性出发进行研究,以期寻找二都戏传承保护的有效途径。
田中娟
关键词:演出习俗艺术特征生态现状
预示在合唱指挥中的作用被引量:1
2008年
合唱虽与其他声乐演唱形式一样,以发声为基础,以良好的气息支持和良好的共鸣为前题,但合唱在歌唱的发声与音色的运用上,在其艺术特点,艺术品质以及艺术表现特征上,却有别于其他歌唱形式。合唱艺术强调的是共性,追求的是协和、均衡、立体化的和声美,注重的是协调一致,富有变化的音色美。“合唱是众人参与表演的一项集体的艺术活动,如何使集体的表演整齐划一(速度、力度等方面),人们开始考虑用某种方式来做出开始的信号,这便是形成指挥的动机。”
田中娟
关键词:合唱指挥艺术表现特征歌唱形式演唱形式艺术品质合唱艺术
地方高校艺术教育与当地民间艺术资源开发的互动机制研究被引量:13
2013年
从当今地方高校艺术教育发展的理念来看,保护和传承民间艺术的传统审美规律和艺术形式,寻求教学内容的丰富性,探寻传统文化遗产的滋养之路,探索地方高校的艺术教育特色已经成为一种趋势。本文研究地方高校艺术教育如何与当地民间艺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之间建立一种互动机制,将民间艺术应用于高校艺术教育的理论研究和技法实践中,从而更有利于民间艺术文化遗产的挖掘和应用,以实现民间艺术在现代艺术教育中的当代功能,使地方高校艺术教育、地方民间艺术资源挖掘和地方文化传承三者之间有效接轨。
田中娟
关键词:地方高校艺术教育民间艺术互动机制
民间艺术资源的云存储技术研究
2016年
我国民间艺术资源平台的建设和研究是当前文化艺术领域面临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课题,存在着诸多挑战。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采用云计算和云存储技术是一个必然的趋势。文中介绍了Hadoop云计算与云存储技术,提出了基于Hadoop的民间艺术资源云存储平台建设方案。构建基于Hadoop的民间艺术资源云存储平台具有可行性和有效性。
李小波田中娟叶振
关键词:民间艺术云计算HADOOP
《康定情歌》的现代功能被引量:1
2014年
在《康定情歌》流传至今的几十年时间里,人们对这首享誉海内外的民歌做过诸多改编。经改编演绎后的作品,大致有声乐合唱、民乐合奏、摇滚、歌舞诗话、男女对唱、晚会版、影视版、汉语和藏语对唱版、世界著名男高音演绎版等。这些版本都在原生态"溜溜调"的基础上,加入了新的音乐元素,使这一民歌呈现出新的活力。本文通过整理这些重新演绎的版本并进行归类、分析,旨在探究其现代演绎功能,使《康定情歌》的艺术魅力得到更为全面的凸显。
田中娟
《康定情歌》的现代功能
从《康定情歌》流传至今的几十年时间里,人们对这首享誉海内外的民歌做了诸多的改编.经整理大致有声乐合唱、民乐合奏、摇滚、歌舞诗话、男女对唱、晚会版、影视版、汉语和藏语对唱版、世界著名男高音演绎版等.这些版本都在原生态'溜溜...
田中娟
关键词:民歌《康定情歌》功能分析艺术特色
文献传递
二都戏的音乐形态及其演变被引量:1
2013年
在二都戏的传承演变历程中,呈现了从曲牌体到板腔体的演进,其后发展成融高腔、昆腔、皮黄腔、滩簧、乱弹、明清俗曲等诸声腔共存的多声腔戏曲形式。由于菇民区香菇经济在"康乾盛世"时发展到鼎盛时期,又盛行佛道两教,于是在敬神娱神的过程中又将其与宗教仪式紧密相连,形成了具有显著地域性特征的地方剧种。本文将从二都戏的"乐声"音乐形态、"非乐声"音声形态进行分析,以及对二都戏音乐现象的演变过程进行探究,使这一独特的音乐形象得以显现。
田中娟
关键词:音乐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