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涂新军
-

-

- 所属机构: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水资源与环境研究中心
- 所在地区:广东省 广州市
- 研究方向:水利工程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相关作者
- 陈晓宏

- 作品数:554被引量:4,198H指数:34
-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
- 研究主题:东江流域 径流 水资源 珠江流域 洪水
- 林凯荣

- 作品数:155被引量:907H指数:14
-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
- 研究主题:东江流域 水文模型 不确定性 水文模拟 变化环境
- 刘丙军

- 作品数:111被引量:677H指数:16
-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
- 研究主题:东江流域 水资源优化配置 水资源 水资源配置 参考作物腾发量
- 黎坤

- 作品数:38被引量:269H指数:10
-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
- 研究主题:沉积物 东江流域 雷州半岛 水质 水文干旱
- 江涛

- 作品数:76被引量:774H指数:16
-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
- 研究主题:东江流域 西北江三角洲 沉积物 水库 可持续发展
- 可持续发展的产生与环境保护
- 1998年
- 本文论述了可持续发展产生的背景,指出了可持续发展的产生来源于环境保护,环境保护是实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 李玫涂新军
-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
- 一个水质风险率计算的随机模型被引量:18
- 2000年
- 将水质当作随机变量 ,基于随机点过程理论 ,构造了水质超阈值风险分析的成丛随机点过程复合 (CSPPC)模型 ,并应用于深圳市深圳河河口段水体DO、COD浓度超阈值的风险率估算 ,由实际资料对该河段水体DO、COD浓度超阈值点过程的分布进行了拟合优度试验 ,获得满意计算结果 .
- 陈小红涂新军
- 关键词:水质污染物
- 水质超标风险率的CSPPC模型被引量:18
- 1999年
- 水质的变化受多种不确定因素影响, 是一种随机过程. 本文分析了水质变化过程中的超标风险性, 基于随机点过程理论, 构造了水质超标风险分析的成丛随机点过程复合(CSPPC) 模型, 并应用于深圳市西丽水库出水口断面水质超标风险率估算, 由实际资料对其水质超标点过程的分布进行了拟合优度检验, 获得满意计算结果. CSPPC 理论和方法是非突发性环境风险大小识别的有效途径.
- 陈小红涂新军
- 关键词:水质风险率
- 东江径流年内分配特征及影响因素贡献分解被引量:28
- 2012年
- 基于1956~2009年实测径流、天然径流和面降水的月系列,选用集中度和不均匀系数,分析东江径流年内分配特征的时空变异规律。通过对比降水和径流年内分配特征指标的阶段变化差异,量化分解气候变化、土地利用/覆被变化、水利工程水量调节和用水消耗等主要因素对东江径流年内分配特征变化的影响贡献。结果表明:东江实测径流的集中度和不均匀系数年变化过程均有显著下降趋势,且1973年为时序变点。降水及天然径流的年内集中程度阶段变化较小,但2000~2009年降水及天然径流的年内不均匀性要明显大于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降水及天然径流的年内集中度和不均匀系数由上游向下游逐渐增大,显示集水面积越大降水及径流的年内集中程度和不均匀性越大。水利工程水量调节和土地利用/覆被变化降低了径流的年内集中程度和不均匀性,而用水消耗和气候变化增加了径流的年内集中程度和不均匀性。水利工程水量调节、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用水消耗和气候变化,对东江径流分配特征的影响贡献率分别约为-33.5%、-9.0%、4.5%和1.0%,新丰江水库、枫树坝水库和白盆珠水库的影响贡献率分别约为-21%、-10%和-2%,且近30年来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和用水消耗的影响贡献有逐渐增加趋势。
- 涂新军陈晓宏张强张强
- 关键词:径流年内分配集中度影响因素贡献率
- 一种模拟树干瞬态液流变化的方法及系统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模拟树干瞬态液流变化的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根据太阳辐射与树干液流的变化关系,得到树干瞬态液流变化原始模型;考虑复杂环境因素,根据树干瞬态液流变化原始模型构建树干瞬态液流变化模型;求解树干瞬态液流变化模...
- 陈娟刘智勇陈晓宏林凯荣涂新军
- 水文要素变异的人类活动影响研究进展被引量:48
- 2010年
- 重点针对人类活动导致的水文要素变异问题从以下3个方面分析了研究进展:①综述了人类活动水文效应研究的定性和定量2类成果,分析了作为揭示人类活动的水文效应机理的综合驱动因子的研究现状,剖析了人类活动水文效应定量化研究的方法模式;②综述了水文要素时间序列变异特征及变异点位置的识别研究成果,分析了现有的统计识别方法和差异信息熵等新技术、新理论在变异点识别中的应用,简析了目前研究尚不多的水文要素空间变异性研究方法;③描述了分离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流域水文要素影响的2类主要方法:分项调查法和水文模型法,分析了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对水文系统作用的驱动机理模型,综述了农区下垫面变化对水文要素变异的贡献分解方法。通过综述,指出了现有人类活动水文效应、水文要素变异性识别、下垫面变化对水文要素变异的驱动机理等方面的研究不足和问题。提出了未来需要重点加强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对水文要素变异驱动机理及贡献分解研究,加强水文要素时空变异特性的诊断,重构水文要素变异环境下洪涝极值等特征量及其重现期的新概念和新定量等。
- 陈晓宏涂新军谢平李艳
- 关键词:水文要素
- 一种基于高维概率分布函数的组合河道水位预报方法
- 本发明涉及水文预报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基于高维概率分布函数的组合河道水位预报方法,包括:选取一定时期的河道水位的时间序列;利用t‑1时刻和t时刻水位数据系列的边缘分布函数F(X<Sub>t‑1</Sub>)和F...
- 刘智勇陈晓宏刘启锋林凯荣赵铜铁钢涂新军董春雨
- 基于MIKE的滨海城市内涝模拟及深隧工程排涝效果评估
- 2024年
- 在暴雨及风暴潮等极端气象水文条件潮位影响下,快速城市化的滨海地区内涝问题日益凸显。以粤港澳大湾区深圳市西部为研究区,耦合一维河道洪水模型及管网排水模型和二维地表漫流模型,模拟极端降水和典型风暴潮条件下城市内涝淹没过程,开展内涝风险分级,评估深隧工程排涝效果。结果表明:MIKE多模型工具相结合能够较好地模拟城市内涝形成过程及淹没特征,引入概率矩阵法能够更清晰地揭示内涝风险等级之间的变化。极端气象水文条件下的滨海城市内涝淹没呈现快涨缓退特征,设计50年和100年一遇2 h极端降水下的内涝风险区面积分别为4.24、5.04 km^(2),其中1级到4级风险区范围的相对比例分别约为0.9:37.5:28.5:33.0和4.0:33.7:26.8:35.5,考虑深隧工程排涝的淹没范围分别减少了17.0%和13.4%、内涝风险区面积分别减少了28.8%和30.2%、典型易涝点的淹没持续时间缩短了60.0%~80.8%。大部分地区的内涝风险等级显著下降,深隧工程改善排涝效果明显。
- 谈荫涂新军余红刚林凯荣林凯荣马克
- 关键词:极端降水
- 南方湿润地区的水资源优化配置系统
- 本发明涉及一种南方湿润地区的水资源优化配置系统,包括:水资源智能分析子系统,用于导入和存储研究对象区域包括基础工程数据和水文数据的水资源数据,检查数据的合理性,对数据进行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将数据进行规范化处理与智能整编...
- 陈晓宏刘丙军涂新军刘德地王高旭
- 水文实时预报系统
- 本发明提供一种水文实时预报系统,包括数据输入模块、模型库和数据输出模块,模型库包括栅格单元的产流模块、子流域内的汇流模块、流域的河道汇流模块、实时校正模块。本系统可利用预报过程中得到的最新信息,恰当地调整下一步预报中推算...
- 陈晓宏刘丙军涂新军林凯荣张强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