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月
作品数: 130被引量:1190H指数:23
  • 所属机构: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 所在地区:广东省 广州市
  • 研究方向:医药卫生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相关作者

窦祖林
作品数:377被引量:2,852H指数:30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研究主题:吞咽障碍 吞咽障碍患者 脑卒中 吞咽 脑卒中患者
徐光青
作品数:78被引量:753H指数:18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研究主题:脑卒中患者 脑卒中 步态 偏瘫步态 步速
黄东锋
作品数:249被引量:2,084H指数:24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研究主题:脑卒中 脑卒中患者 康复 康复治疗 上肢
胡昔权
作品数:228被引量:1,307H指数:18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研究主题:脑卒中 脑梗死大鼠 脑梗死 脑卒中患者 康复
万桂芳
作品数:139被引量:1,200H指数:21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研究主题:吞咽障碍 吞咽障碍患者 球囊扩张术 康复 康复治疗
脑卒中患者偏瘫步态的三维运动学特征
目的:通过对脑卒中患者偏瘫步态的三维运动学分析,定量分析三维偏瘫步态的运动学特征,确定客观反映脑卒中后偏瘫步态运动学特征的量化指标。方法:选择首次脑卒中后可以独立步行 10m以上的慢性单侧偏瘫患者39例为实验组,正常对照...
徐光青黄东锋兰月
文献传递
高分辨率固态测压系统用于研究不同黏稠度食团对健康人咽部及食道上括约肌功能的影响被引量:8
2013年
目的:使用高分辨率固态测压系统检查不同黏稠度的食团对咽部推动力及食管上括约肌(UES)松弛功能的影响。方法:24个健康志愿者分别给予三种不同黏稠度(水、浓流质、糊状)的食团。吞咽过程中的咽部及UES压力与收缩/松弛持续时间的测量均由高分辨率固态测压系统完成。测量的参数包括:咽部收缩峰值压,咽部收缩持续时间,UES松弛残余压,UES松弛持续时间。使用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研究食团黏稠度对这些参数的影响。结果:吞咽3ml食团时,随食物黏稠度的增加,UES的松弛残余压进一步降低,UES松弛持续时间不断延长,咽部峰值压不断升高,咽部收缩持续时间也逐渐延长。吞咽10ml食团时,UES的松弛残余压、松弛持续时间与吞咽3ml食团时类似,但咽部峰值压及收缩持续时间变化不大?结论:随着食团黏稠度的增加,UES的松弛时间延长及残余压下降。在吞咽容积较小的食团时,依靠咽部推动及UES松弛功能均增强,克服黏稠度增加产生的阻力。而在吞咽容积较大的食团时,主要依靠UES增加松弛程度,吸引食团向下运送,克服黏稠度增加产生的阻力。
兰月窦祖林于帆谢纯青林拓
关键词:黏稠度吞咽
吞咽造影数字化分析在脑干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疗效评估中的应用被引量:79
2013年
目的:使用吞咽造影(VFSS)数字化分析方法观察改良球囊扩张治疗对脑干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食道上括约肌(UES)和舌骨移动功能的影响,定量评价脑干卒中后吞咽功能变化。方法:30例脑干卒中后经吞咽造影确诊为咽期吞咽障碍的患者,分为球囊扩张治疗组与吞咽常规治疗组,每组各15例。球囊扩张组给予球囊扩张治疗及常规吞咽康复治疗,每日各1次,每次30min;吞咽常规治疗组仅给予常规吞咽康复训练,2次/d,每次30min;两组治疗均为5次/周。分别在治疗前、拔除鼻饲管或治疗已达3周后,进行功能性经口摄食量表(FOIS)、吞咽造影评估并进行数字化测量分析。测量的指标包括舌骨位移距离,UES最大开放前后径宽度。结果:球囊扩张组12例患者拔除了鼻饲管,吞咽稀流质、浓流质及糊状食物时舌骨位移距离,UES最大开放幅度治疗前后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常规治疗组仅有2例拔除了鼻饲管,治疗后吞咽稀流质、浓流质及糊状食物时舌骨位移距离,UES最大开放幅度治疗前后差异没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吞咽造影数字化分析能够有效地量化吞咽功能,可用于分析治疗前后的变化。
窦祖林兰月于帆万桂芳梅卉子朱洁
关键词:吞咽障碍脑干卒中球囊扩张术
持续短阵快速脉冲刺激前额叶皮质对视空间注意功能的调控机制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探讨持续短阵快速脉冲刺激背外侧前额叶皮质对视空间注意功能的调控机制。方法:选取志愿受试者40人参加本实验,男女各半,全部为右利手。采用持续短阵快速脉冲经颅磁刺激(cTBS,TMS)背外侧前额叶皮质(DLPFC)后进行注意网络测试(ANT),所有受试者均按照随机顺序进行真/假刺激左/右侧背外侧前额叶脑区。结果:持续短阵快速脉冲经颅磁刺激施加于前额叶时,不同提示和刺激类型的平均反应时均无明显改变。右侧额叶抑制,警觉和执行功能受损(P<0.05);左侧额叶抑制,反而出现警觉和执行功能增强(P<0.05)。结论:背外侧前额叶皮质主要与警觉和执行功能有关,具有明显的右侧半球优势。在双侧大脑半球同源脑区间,视空间注意认知过程存在竞争性抑制。
徐光青兰月赵江莉陈正宏黄东锋
关键词:前额叶经颅磁刺激
球囊扩张术中球囊容积与吞咽功能恢复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探讨不同球囊扩张方法治疗环咽肌失弛缓症和良性狭窄的疗效,分析球囊注水容积与吞咽功能恢复的相关性. 方法:选择诊断为环咽肌失弛缓症患者23例与环咽肌良性狭窄7例,应用导尿管球囊扩张术分别作主动或被动扩张,辅...
万桂芳窦祖林兰月丘卫红卫小梅谢纯青
关键词:环咽肌失弛缓症吞咽障碍球囊扩张术
文献传递
脑卒中患者生存质量量表中文版反应度研究被引量:24
2006年
目的:检验脑卒中患者生存质量疾病专表脑卒中影响量表(SIS)应用于中国脑卒中患者的反应度。方法:遵照SIS量表的发行机构MAPI推荐的程序及借鉴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统计学教研室译制经验编译SIS量表中文版,并使用此中文版对初次脑卒中发病后1个月的住院患者180例及对照组51例进行测量及分析。结果:卒中影响量表8个领域中的6个领域,以及总体均分领域,康复治疗前后得分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表明SIS量表可敏感地反映出患者治疗前后生存质量的变化。8个领域中的7个领域,以及总体均分领域对照组与观察组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说明SIS量表亦具有区别脑卒中患者与其他人群的能力。结论:中文版SIS量表具有良好的反应度,与信度、效度分析相结合,可适用于中国脑卒中患者生存质量的评测。
兰月黄东锋徐光青胡昔权李奎
关键词:脑卒中量表反应度
超声引导联合电刺激定位注射肉毒毒素治疗脑卒中后上肢痉挛被引量:6
2012年
目的评价超声引导联合电刺激定位注射肉毒毒素(BTX-A)治疗脑卒中后上肢肌痉挛的效果。方法选择脑卒中上肢痉挛患者23例,在超声引导联合电刺激定位引导下,多点注射法将BTX-A注入靶肌。注射后进行常规康复训练。注射前、注射后1、2、4、12周分别采用改良Ashworth评分、腕指关节主动活动度测量、Fug1-Meyer评估表对上肢部分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注射BTX-A后,患者肌张力、腕指关节主动活动度、Fug1-Meyer评估表上肢部分评分均较注射前明显改善(P均<0.05)。结论超声引导联合电刺激定位注射BTX-A治疗脑卒中后上肢肌痉挛,定位准确,治疗效果明显。
姜丽王巧缘温红梅窦祖林胡昔权兰月郑海清丘卫红卫小梅
关键词:肌痉挛电刺激肉毒毒素A
颈椎前路钢板位置与术后颈肩痛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观察颈椎前路钢板内固定术后颈肩痛与钢板位置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分析1999年8月~2006年7月间实施的219例颈椎前路钢板内固定手术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颈椎侧位片评价钢板在上下位椎体的覆盖率,正位片评估其侧方移位和成角;应用视觉模拟评分(VAS)、颈椎活动障碍指数(neck disability index,NDI)评价手术前、后颈肩痛。应用Pearson’s相关系数、线性回归分析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平均随访16.8个月(6~42个月),钢板侧方偏移和成角与术后颈肩痛高度相关(相关系数P=0.417,P<0.001,n=87),线性回归分析显示钢板偏移和成角与术后VAS评分高度正相关(相关系数P=0.314,P<0.001,n=82),与术后NDI成正相关(相关系数P=0.379,P<0.001,n=66)。结论:颈椎前路钢板侧方偏移和成角是术后颈肩痛的原因之一,术中应注意调整钢板位置,尽量避免侧方偏移和成角。
龙厚清刘少喻兰月黄阳亮万勇李佛保
关键词:颈椎前路钢板颈肩痛
非人灵长类动物在神经病学和经颅磁刺激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2023年
目前的神经病学临床前研究中,以啮齿类动物为主流,非人灵长类(non-human primates,NHPs)的研究仅占5%[1—3]。然而,尽管在机制探索和疾病治疗方法的初步探索上,啮齿类动物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但是在转化医学上,由于啮齿类动物与人类的神经系统存在着解剖与生理差异,导致了多项转化研究失败,故有学者建议,应该在NHPs上进行临床前研究[2]。
吴漫锋兰月
关键词:神经病学非人灵长类经颅磁刺激临床前研究生理差异
脑卒中患者大腿肌肉协调性评价的MRI对比研究被引量:4
2007年
目的探讨脑卒中对下肢肌肉协调性的影响以及康复训练对肌肉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共选取1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处于基线期)和6例年龄和性别与之相匹配的正常对照者。采用速度编码相位对比MRI(VE-PC MRI)和表面肌电图(sEMG)评价膝关节屈伸运动中股四头肌和大腿后部及内侧肌群(腘绳肌和内收肌群)的肌肉协调性以及康复训练对上述肌肉的影响。结果VE-PC MRI检查结果显示,在基线期间,患侧股直肌的最大运动速度较正常对照者显著降低(P<0.01),且股直肌和股肌(股内侧肌、股中间肌、股外侧肌)达到最大运动速度的时间具有非同步性,而正常对照者具有同步性。患肢伸膝时大腿内、后组肌群和股四头肌的共同收缩较正常对照者明显(P<0.05),共同收缩主要归因于内收肌群的活动。sEMG结果表明,患侧股直肌和股二头肌在膝屈伸运动时的活动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者(P<0.05),各组间股内侧肌的活动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患侧股二头肌和股四头肌的共同收缩水平较正常对照者显著(P<0.05)。经平均40d康复训练后随访发现,脑卒中患者Barthel指数评分显著提高(P<0.05),患侧股四头肌各部分肌肉活动趋向于同步性。结论脑卒中患者股直肌和股肌的收缩具有非同步性,股直肌在脑卒中后其功能受拟较严重。VE-PC MRI可定量评价在体肌肉功能活动信息,对于指导行之有效的个体化康复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温红梅窦祖林胡昔权丘卫红兰月康庄程蜀琳
关键词:脑卒中康复磁共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