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建华
所属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 所在地区: 北京市 研究方向: 语言文字 发文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相关作者
隋娜 作品数:11 被引量:89 H指数:5 供职机构:曲阜师范大学 研究主题:句法 宾格 作格 动词重叠 助词 石定栩 作品数:84 被引量:1,061 H指数:20 供职机构: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研究主题:句法地位 句法 香港书面汉语 汉语 语义 潘海华 作品数:67 被引量:902 H指数:19 供职机构:香港中文大学 研究主题:汉语 语义 句法 信息结构 把字句 杨萌萌 作品数:2 被引量:16 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研究主题:句法 VP 对立 句法限制 句法结构 陈政清 作品数:758 被引量:3,843 H指数:32 供职机构:湖南大学 研究主题:风洞试验 振动控制 桥梁工程 电涡流 斜拉索
探究儿童句法结构生长的奥秘——走向儿童语言获得双向生长模式 被引量:4 2022年 本文讨论儿童句法结构的生长,即儿童内在句法结构的外化问题。论文首先介绍儿童句法结构获得的跨语言事实,然后在此基础上对当前主流的儿童句法获得理论(即连续性假说、发育成熟假说和基于使用的获得假说)进行检讨。本文指出,当前主流的儿童句法获得理论对儿童如何获得句法结构的解释,在理论和语言事实两方面都存在着难以克服的问题,这是因为儿童的句法结构不是一个自下而上的生长过程,而是一个从句法结构的两头向中间区域生长的过程。儿童的VP层和CP层最早浮现,而IP层则最晚浮现。从语言事实上看,在句末语气词语言(如日语和韩语)中,儿童句法结构的发展过程完全符合句法双向生长模式。这些语言的儿童在根不定式上使用句末语气词,所反映的就是儿童优先产出句法结构的VP层和CP层。除此之外,本文还进一步指出,现有文献中英语儿童的早期句法发展数据,实际上也支持儿童语言双向生长假说。 胡建华 彭鹭鹭关键词:句法树 OT方案与照应语的约束 被引量:18 2001年 本文首先对Koster (1994) 提出的照应语 (anaphor) 核查 (checking) 理论作出评介,并指出它无法正确解决照应语与代词之间的互补分布问题。然后,本文根据Prince & Smolensky (1993)的优选论 (Optimality Theory,简称OT) 提出一个解释照应语的OT方案,从而为解决照应语的指称 (reference) 问题提供一个新的思路。本文的研究证明,这一解释照应语的OT方案比Koster (1994) 以及Chomsky (1996) 能更好地解决照应语的约束问题,它不仅可以正确地确定照应语的指称,而且还可以恰当地解释强照应语与代词之间的互补分布问题。 胡建华 潘海华关键词:照应 代词 指称 优选论 作为经验科学的形式语言学:思想与方法 被引量:4 2021年 本文指出,致力于探究柏拉图问题的生成语言学(又称形式语言学)是一门经验科学。它和理论物理学在研究旨趣上有某些相通之处,二者都采用演绎的方法来研究自然现象(语言也是一种自然现象)。作为经验科学,形式语言学最重要的特点是它所提出的一些假设要具有可被证伪(falsifi able)的特性。形式语言学一直致力于用更为简单的原则对复杂的语言现象作出更加系统、统一的解释,这与自然科学研究的目标是一致的。目前,生成语言学已经发展到最简方案阶段。最简方案更加注重对人类语言基本特性的探究,希望建立一个简单的句法计算系统,用以推导复杂的人类语言。 胡建华关键词:形式语言学 生成语法 可证伪性 研究方法 句法对称与名动均衡——从语义密度和传染性看实词 被引量:24 2013年 本文从句法对称和词质均衡的角度来考察名动对立,用语义密度和传染性两个纬度来说明名、动的特性。本文指出,从语义密度上看,汉语的名动对立自然是存在的,但从传染性上看,这一对立又常常趋于中和。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汉语实词的动词性不突出,名词性也不突出,而是形容词性突出。形容词是一个自身含有名动对立特征的词类,也就是说形容词内在的特性是名动双性,是名动特性对立中和的结果,所以其特征可以表征为[+N,+V]。通过对汉语名动对立的研究,本文得出的结论是:(1)任何语言都有名动的分类,不存在汉语无词类的问题;名动之分在不同语言中所表现出的不同仅在于对立性的大小;名词和动词的特性在同一种语言中要保持一种“质”的均衡;(2)名动分类体现了一种抽象的、内化了的范畴化知识。名动对立是造句法之根本,即句子生成之“道”。这一知识可以通过形态标记来表征,也可以通过分布来验证或检验,但这一知识不等于形态和分布。 胡建华关键词:传染性 实词 形容词 论元的分布与选择--语法中的显著性和局部性 被引量:61 2010年 汉语句法成分表现出无选择性。最近的一些研究认为这种无选择性来自轻动词(如Lin,2001),而本文认为这种无选择性与汉语是无格语言有关。汉语没有定式与不定式之分,也没有时态投射,自然也就没有格,因为格与时态投射关联。由于汉语没有格,题元的指派就不是一个纯句法操作。本文认为汉语句法成分的选择取决于本文提出的题元允准和题元连接解读条件。在本文的分析中,题元允准是一种局部运算,而题元连接解读涉及局部性与显著性之间的交互作用。在Hu(2002)相关分析的基础上,本文指出,局部性与显著性之间的交互作用是决定汉语语序以及论元选择和解读的关键。 胡建华关键词:题元 论元 词序 何以并列?——跨语言视角下的汉语并列难题 被引量:7 2017年 本文从跨语言的角度讨论并列的语言类型图谱以及并列连接件的语类选择限制模式。Stassen(2000)根据是否区分并列/伴随两种策略而将世界语言分为AND型与WITH型,认为汉语是纯正WITH型语言。本文分析"和"的语言事实后指出,汉语并非纯正WITH型语言。Payne(1985)、Haspelmath(2004)等分别刻画了并列连接件语类选择限制的类型模式,但本文考察后发现这些模式均无法很好地应用于汉语的语言事实。本文还探讨了生成句法理论中的连接件投射难题。"和"在主语位置上应分析为介词而在宾语位置上表现为并列连词,而不论它是何种身份,其最大投射的范畴问题都会给当前的生成句法理论带来挑战。总之,现有的语言类型学和生成句法学对并列结构句法范畴的研究,均无法对汉语做出恰当、圆满的解释。 杨萌萌 胡建华关键词:连接件 句法范畴 布莱克的“人类灵魂的两种对立状态”──从《天真与经验之歌》到《天堂与地狱结婚》 被引量:10 1996年 布莱克的“人类灵魂的两种对立状态”──从《天真与经验之歌》到《天堂与地狱结婚》胡建华威廉·布莱克(WilliamBlake,1757─1827)的诗在他生前基本无人知晓,其作品只是当时间进入了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之后,才渐渐开始在文学界独放异彩。①当二十... 胡建华关键词:布莱克 英国浪漫主义 神话体系 地狱 《国际语言学百科词典》简介 1994年 《国际语言学百科词典》(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Linguistics)于1992年由牛津大学出版社出版。主编是美国语言学家William Bright。本词典为16开本,共分4卷。第一卷共xvi+429页;第二卷共viii+440页;第三卷共viii+456页;第四卷共viii+482页(该卷包括术语汇编、撰稿人名录、专题纲目和索引)。 胡建华关键词:国际语言学 百科词典 生成音系学 语言习得 人类语言学 语言变化 动词重叠的句法 被引量:27 2016年 汉语的动词重叠形式在分布上表现出诸多限制,比如,动词重叠式不能出现在关系小句内,加"的"不能转指,不能受否定副词"不"的修饰等。本文认为动词重叠是一种句法操作。在句法推导中,动词重叠式基础生成于表体貌的句法节点Asp位置,在LF层需提升到Mood或Modal位置得到解读。动词重叠结构中所合并的空功能性成分Mood或Modal,其所携带的[+Mood]或[+Modal]特征需要得到确认,满足特征确认条件。如果特征确认条件不能得到满足,或者动词重叠式在局部区域内得不到情态或语气解读,相关结构就会不合法。与动词重叠不同,汉语的形容词重叠是在词库中完成的,因此形容词重叠与动词重叠表现出不同的特性。 隋娜 胡建华关键词:动词重叠 约束、述谓与特征核查──最简方案框架内的反身代词化研究 被引量:14 1998年 本文在英汉语比较的基础上研究反身代词“自己”独特的分布与指称特性。“自己”与英语反身代词不同,可以长距离指称多个先行语。本文作者认为,“自己”的长距离约束是述谓结构扩展的结果。根据Chornsky(1993,1995)最简方案中的特征核查理论,作者论证“自己”应分为照应语“自己”和语内传递语“自己”,而二者的区分则取决于局部AGR-O上的照应特征的强与弱。 胡建华 pub.online.jn.sd.cn关键词:反身代词 核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