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凤萍
作品数: 32被引量:68H指数:5
  • 所属机构:泰山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
  • 所在地区:山东省 泰安市
  • 研究方向:医药卫生
  • 发文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相关作者

于爱莲
作品数:210被引量:556H指数:10
供职机构:咸阳师范学院
研究主题:医学微生物学 宫内感染 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 HSV-2 单纯疱疹病毒
王玉
作品数:85被引量:295H指数:9
供职机构:山东农业大学
研究主题:HSV-2 模拟抗原表位 IL-18 乙型肝炎病毒 玫瑰
田兆菊
作品数:34被引量:109H指数:6
供职机构:泰山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
研究主题:IL-18 生物学活性 白细胞介素-3 原核表达 纯化
于广福
作品数:55被引量:105H指数:6
供职机构:泰山医学院
研究主题:亚胺 双核 催化 开环聚合反应 聚合物分子量
李宝华
作品数:24被引量:56H指数:5
供职机构:泰山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
研究主题:肱骨 氟 骨软骨病 骨发育不良 身材矮小
一个跖骨短小症家系全基因组测序研究
2018年
目的对一个跖骨短小症家系的成员进行全基因组测序,探究其可能的致病因素。方法应用Illumina Hi Seq X ten测序平台对一个跖骨短小症家系中2例病例和3例正常人进行测序,测序数据经过1 000 Genomes Project和db SNP数据库过滤,筛选出突变基因。结果跖骨短小症呈X染色体隐性遗传。在X染色体上得到1 527个特异性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没有筛选到符合条件的特异性小片段的插入/缺失(insertion/deletion,In/del)。经过1 000 Genomes Project和db SNP数据库比对后,得到位于11个基因上的39个特异性SNP位点,包括CCNB3、CYSLTR1、GK、NR0B1、PCYT1B、PRPS2、SHROOM4、SMS、TBL1X、TLR7、TLR8基因。结论这些基因SNP位点在我国汉族人群中也是存在的,提示本家系疾病并非单纯由遗传因素导致。
邓阳龚弘强李宝华侯海峰焦凤萍李群伟
关键词:全基因组测序致病因素家系
肱骨短小症致病相关基因及其变异的筛选与验证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寻找肱骨短小症的特异致病基因及其变异。方法利用全基因组重测序技术,采用Illumina Hi Seq X ten测序系统检测3例肱骨短小症患者和3例正常对照者全基因组,测序数据经过1000 Genomes Project和db SNP数据库过滤,将测序所得的特异性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SNP)在全部患者和对照者中验证,并通过GO和KEGG Pathway分析,筛选致病相关的重要候选基因及变异。结果肱骨短小症患者没有特异致病基因,但具有31个特异性SNP,其中PLCB4rs6077510和PLAU rs2227564变异与肱骨短小症发病密切相关。结论肱骨短小症不是遗传病。但其发病与PLCB4和PLAU基因多态性有关,可能是本病发病的重要机制。
邓阳李宝华侯海峰焦凤萍龚弘强李群伟
关键词:单核苷酸多态性致病基因
HSV-2gD、HBsAg和IL18多表位基因疫苗构建方法的研究
目的:研究多表位串联重组核酸疫苗中IL18与HBsAg (S)抗原、P6 (NP6)抗原在质粒中所处位置的差异对抗原表达是否有影响.P6序列是我们前期筛选出的HSV-2gD的模拟抗原表位,NP6为与HSV-2gD模拟抗原...
焦凤萍郑绮涵王玉于广福于爱莲
关键词:多表位基因IL-18HBSAGDNA疫苗
IL-18与HSV-2gD模拟抗原表位DNA疫苗的免疫效果观察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研究串联重组核酸疫苗pcDNA3.1-IL-18-HSVP6和pcDNA3.1-IL-18-HSVNP6对机体的免疫效果。NP6为与HSV-2gD模拟抗原P6最相似的天然抗原表位序列(Accession Number:E00394)。方法:将构建的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IL-18、pcDNA3.1-IL-18-HSVP6和pcDNA3.1-IL-18-HSVNP6肌内注射免疫接种BALB/c小鼠3次,每次间隔1周。末次免疫后1周眼眶静脉采血,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特异性抗体滴度、IFN-γ及IL-18含量;末次免疫后一月,处死小鼠,无菌分离脾脏,MTT法测定脾淋巴细胞增殖率。结果:重组核酸疫苗pcDNA3.1-IL-18-HSVP6免疫小鼠后可刺激血清特异性抗体的产生,诱导分泌较高水平的IFN-γ和IL-18。可促进小鼠脾淋巴细胞的增殖。结论:重组核酸疫苗pcDNA3.1-IL-18-HSVP6能诱导较强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从而为构建更加有效的HSV-2DNA疫苗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焦凤萍刘莉于爱莲王玉于广福
关键词:DNA疫苗IL-18模拟抗原表位
HBV相关肝细胞癌肝组织中HBV cccDNA突变位点筛选分析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阐明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相关肝细胞癌的癌组织与癌旁组织中HBV cccDNA全基因组的点突变模式及其与HBV cccDNA和总DNA含量的关系,寻找可以作为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患者预后判断指标的突变位点。方法取23例HCC患者术后肝癌与癌旁组织各1份,采用Qiagen法提取DNA,采用滚环扩增HBV cccDNA,采用Taqman探针法定量测定HBV cccDNA和总DNA。采用PCR分段扩增HBV cccDNA全基因组,PCR产物纯化后测序,确定其基因型,并与标准野生株序列比对,确定HBV cccDNA的突变位点。结果肝癌与癌旁组织中HBV cccDNA突变频率较高的位点集中于X和C区,肝癌与癌旁组织突变个数之和大于10的位点有26个。G1719突变组HBV cccDNA和总DNA的含量均低于T1719野生型组(t=2.449,P<0.05和t=2.525,P<0.05),G1719突变组患者术后生存时间短于T1719野生型组(χ2=8.56,P<0.05),并且T1719G突变与患者BCLC分级相关,G1719突变组更倾向于较高的BCLC分级(χ2=6.296,P<0.05)。结论 T1719G突变可能成为HCC患者术后预后的早期预测因素,值得进一步研究。
焦凤萍龙璐谢宵梦于爱莲王玉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共价闭合环状DNA突变肝细胞癌
幽门螺杆菌CagA通过B-Raf和JNK2调节原癌蛋白CIP2A表达及其细胞生物学作用研究被引量:7
2017年
目的了解幽门螺杆菌CagA上调CIP2A表达的分子机制。方法培养AGS细胞和GES-1细胞,一部分细胞分别转染CagA阳性质粒WT-cagA和阴性对照质粒pcDNA3.1;另一部分细胞用B-Raf和JNK2信号抑制剂作用,然后分别转染质粒WT-cagA和质粒pcDNA3.1,Western blot检测CIP2A表达,细胞克隆形成试验检测细胞增殖能力,细胞迁移试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结果 AGS细胞和GES-1细胞转染CagA阳性质粒WT-cagA后CIP2A表达量增多;细胞经B-Raf和JNK2的信号抑制剂作用后转染CagA阳性质粒WT-cagA,其CIP2A表达量比仅转染质粒WT-cagA的细胞表达量少,细胞的克隆数减少,细胞迁移能力降低。结论幽门螺杆菌CagA进入细胞通过B-Raf和JNK2及其参与的信号途径调节原癌蛋白CIP2A的表达,进而影响细胞的克隆形成能力和迁移能力。
张亚云徐智渊赵大鹏王玉焦凤萍杨庆玺庄东明李晓霞孙铮赵英会
关键词:幽门螺杆菌CAGACIP2AB-RAF
HSV-2gD、gBCTL表位及Hsp70融合DNA疫苗的免疫效果观察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研究多表位重组DNA疫苗pc(pcDNA3.1-)-P6-gBCTL-Hsp70的免疫原性。方法将构建的真核表达质粒pcP6-gBCTL-Hsp70转染CHO细胞表达,采用间接免疫荧光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P6抗原的表达情况。将重组质粒肌肉注射免疫接种Balb/c小鼠3次,每次间隔2周。末次免疫后1周采集眼眶静脉血,末次免疫后1月无菌分离小鼠脾脏。采用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特异性抗体滴度、IFN-γ及IL-18含量,MTT法测定脾淋巴细胞增殖率,LDH法检测CTL活性。结果重组质粒pc-P6-gBCTL-Hsp70具有一定的免疫原性,可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抗体,诱导分泌较高水平的IFN-γ和IL-18,促进小鼠脾淋巴细胞的增殖,CTL杀伤病毒感染细胞活性增强。结论重组核酸疫苗pc-P6-gBCTL-Hsp70能诱导较强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
焦凤萍王玉于爱莲田兆菊李冬赵兴民
关键词:DNA疫苗HSP70单纯疱疹病毒II型
单纯疱疹病毒2型DNA疫苗在小鼠体内分布及安全性的初步分析
2017年
目的初步研究单纯疱疹病毒2型(HSV-2)DNA疫苗pc(pc DNA3.1-)-P6-g BCTL-TBK-1在小鼠体内的分布及安全性。方法将前期构建的HSV-2 DNA质粒pc-P6-g BCTL-TBK-1肌内注射免疫接种BALB/c小鼠,每只100μg,分别于第0、2、4周免疫接种3次,于末次免疫后的第24小时及7、21、35、49 d采集小鼠的心、肝、脾、肾、肺、脑、血液和注射部位的肌肉组织,提取各组织DNA,采用PCR法检测质粒DNA在小鼠体内的分布情况及其与宿主基因组发生整合的可能性。结果末次免疫后24 h及7、21、35 d,在小鼠的心、肝、脾、肾、肺、脑、血液和注射部位的肌肉组织中均可检测到质粒,随着时间的延长,在末次免疫后第49天,仅在小鼠注射部位的肌肉组织中能检测到质粒。纯化后的基因组DNA经PCR扩增后均为阴性。结论质粒pc-P6-g BCTL-TBK-1经肌内注射免疫小鼠后,质粒DNA可快速地分布到小鼠的心、肝、脾、肾、肺、脑、血液和肌肉组织中;随着时间的延长,质粒DNA仅分布于接种的肌肉部位,且该DNA疫苗未与宿主的基因组整合,具有一定的安全性。
焦凤萍张海涛赵英会田兆菊杨树林
关键词:DNA疫苗单纯疱疹病毒2型安全性
单纯疱疹病毒Ⅱ型gD模拟抗原表位的筛选及分析被引量:9
2007年
目的:用抗-HSV-2gD单克隆抗体(mAb)从噬菌体随机12肽库中筛选HSV-2gD抗原模拟表位序列.方法:利用HSV-2gDMcAb淘筛噬菌体随机12肽库,经四轮富集筛选,随机挑取阳性克隆扩增后进行ELISA鉴定,同时提取其基因组DNA进行序列测定,并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对包膜糖蛋白D(gD)进行B细胞抗原表位分析.结果:经四轮生物淘筛后,特异性噬菌体克隆得到了富集.经过对阳性克隆携带的随机12肽序列进行综合生物信息学分析,得到了PYH-H和P-PLW两个模拟HSV-2gD抗原表位的主要氨基酸基序.结论:用噬菌体随机12肽库成功筛选到了两个模拟HSV-2gD抗原表位的主要氨基酸基序,可模拟McAb针对的抗原表位,可能是HSV的替代抗原.该研究方法为研制更有效及更广谱的HSV基因疫苗提供了依据.
焦凤萍于爱莲王玉洪源成军于广福
关键词:噬菌体随机肽库单纯疱疹病毒模拟表位
重组质粒pcDNA3.1(-)-P6-gBCTL-TBK-1的免疫效果评价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观察以TBK-1为分子佐剂的重组质粒pc(pcDNA3.1-)-P6-g BCTL-TBK-1的免疫效果。方法将构建的真核表达质粒pc-P6-g BCTL-TBK-1转染HeLa细胞瞬时表达,Western blotting验证融合蛋白的表达。将重组质粒肌内注射免疫接种BALB/c小鼠,分别于第0、2、4周免疫接种3次,第5周采集免疫小鼠的眼眶静脉血,第8周处死小鼠后无菌分离小鼠脾脏。ELISA法检测免疫小鼠血清的特异性抗HSV-2g D-P6抗体滴度、γ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18(IL-18)、白细胞介素-4(IL-4)和白细胞介素-6(IL-6)的浓度,MTT法检测脾淋巴细胞的增殖率,乳酸脱氢酶(LDH)法检测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的活性。结果以TANK binding kinase-1(TBK-1)为分子佐剂的重组质粒可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的抗HSV-2g D-P6抗体,诱导分泌较高水平的IFN-γ、IL-4和IL-18,并能促进小鼠脾淋巴细胞的增殖和增强CTL活性。结论构建的HSV-2DNA疫苗pc-P6-g BCTL-TBK-1具有一定的免疫原性,能诱导产生一定强度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TBK-1具有良好的分子伴侣作用。
焦凤萍王玉于爱莲田兆菊杨树林
关键词:单纯疱疹病毒2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