栾生
作品数: 245被引量:816H指数:18
  • 所属机构: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 所在地区:山东省 青岛市
  • 研究方向:农业科学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相关作者

孔杰
作品数:439被引量:2,297H指数:30
供职机构: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研究主题:中国对虾 凡纳滨对虾 对虾 中国明对虾 WSSV
罗坤
作品数:237被引量:742H指数:17
供职机构: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研究主题:凡纳滨对虾 中国对虾 WSSV 对虾 家系
孟宪红
作品数:204被引量:903H指数:17
供职机构: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研究主题:凡纳滨对虾 中国对虾 WSSV 对虾 中国明对虾
曹宝祥
作品数:88被引量:263H指数:10
供职机构: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研究主题:凡纳滨对虾 WSSV 中国对虾 对虾 家系
隋娟
作品数:76被引量:99H指数:7
供职机构: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研究主题:凡纳滨对虾 引物 亲本群体 分子标记 抗性
智能化测定水下活体对虾生长参数的系统和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化测定水下活体对虾生长参数的系统和方法,系统包括防水测试暗箱、摄像装置和控制装置,防水测试暗箱置于水下,防水测试暗箱设置有测试通道,测试通道贯穿防水测试暗箱,测试通道为透明通道,测试通道用于允许对虾从...
代平栾生孔杰曹宝祥孟宪红罗坤卢霞陈宝龙
中国对虾抗WSSV及其它经济性状的QTL定位初步研究(英文)被引量:1
2008年
以中国对虾抗WSSV选育群体第四代雌虾和野生中国对虾雄虾为亲本,采用人工精荚移植方式产生F1代家系,家系内个体姊妹交获得F2家系材料,42尾F2家系个体采用口饲法进行WSSV(White Spot Syndrome Virus)攻毒实验,获得个体抗WSSV及其它相关数据。构建了中国对虾的AFLP(Amplified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分子标记遗传连锁图谱。利用MAPMAKER/QTL1.1软件进行了中国对虾体长、全长、体重及抗WSSV性状的QTL(Quantitative Traits Loci)定位分析,首次实现了中国对虾重要经济性状的QTL定位。在LOD值大于2.0的条件下,共检测到和体长相关的QTL位点1个,与全长相关的QTL位点2个,与体重相关的QTL位点2个,与抗WSSV性状相关的位点2个,分别位于3个连锁群上,位点变异解释率从26.6%-66.9%不等。在其中的1个连锁群上检测到了体重、全长和抗WSSV性状相关的三个QTL位点,1个连锁群上检测到了体重和抗WSSV性状相关的两个QTL位点,1个连锁群上检测到了全长和体长相关的两个QTL位点。表明在中国对虾在此生长阶段,抗WSSV性状和个体大小存在一定程度的正相关关系。
王伟继张天时杨翠华栾生孔杰王清印
关键词:中国对虾遗传连锁图谱数量性状位点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
凡纳滨对虾氨氮急性胁迫应激敏感群体和耐受群体对WSSV敏感性的差异分析被引量:3
2018年
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是世界范围内举足轻重的水产养殖品种,在普遍的高密度养殖活动及环境恶化的情况下,逆境胁迫是影响其养成率的主要因素之一,其中,高浓度氨氮胁迫是最普遍的毒理因子。由于对虾抗病性状的遗传力较低,且在受限于测试场地的低选择强度情况下,抗病选育的进展比较缓慢。而对虾的抗逆性具有较高的遗传力,且不具备传染性的特点使得其不受测试场地的限制。因此,本研究以氨氮急性胁迫应激敏感群体(SP)和耐受群体(TP)为实验材料,对其进行白斑综合征病毒(WSSV)敏感性差异分析,首次探索了通过提高对虾对逆境急性胁迫应激的耐受性,从而间接提高其抗病力的可能性。本研究每个群体设3个处理:高浓度氨氮胁迫下(10 mg/L)WSSV感染组,两群体分别命名为SPAV和TPAV;正常海水条件下(氨氮水平小于0.01 mg/L)WSSV感染组,分别命名为SPV和TPV;正常海水条件无WSSV感染组(空白对照组),分别命名为SPC和TPC。结果显示,SP群体(5 h)在WSSV感染后开始死亡的时间显著早于TP群体(16 h);从感染60 h后,SPAV组的死亡率呈直线上升趋势,到137 h时该组全部死亡,其累积死亡率显著高于SPV(70.42%)和TP群体的2个组TPAV(42.67%)和TPV(18.99%)(P<0.05)。在144 h实验结束时,SPV的累积死亡率为73.67%,显著高于TP群体的2个组TPAV(46.15%)和TPV(18.99%)以及SP群体的对照组SPC(34.79%);此时,TPAV组的累积死亡率显著高于TPV和TPC组(P<0.05),而TPV与TPC组间无显著差异。研究表明,逆境毒理因子(氨氮胁迫)会增加对虾对病原的敏感性,而且对氨氮急性胁迫应激耐受力高的群体对病毒的抵抗力也高。本研究为探索提高对虾抗病力而降低养殖过程中的死亡率提供了新的思路和途径。
卢霞栾生栾生郝登春曹宝祥曹家旺代平孟宪红孔杰
关键词:凡纳滨对虾
凡纳滨对虾家系幼虾淡化和养殖阶段存活性状遗传参数估计被引量:3
2018年
准确估计育种目标性状的遗传参数,评估其改良潜力,是制定育种方案、进行选择育种工作的重要前提条件。本研究对100个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家系15000尾仔虾个体进行淡化和低盐养殖实验,分析了2个阶段家系间存活率的差异,并进一步估计存活性状的遗传力。结果显示,2个阶段存活率范围分别为19.3%~100.00%和11.86%~99.22%,平均存活率分别为66.7%和67.5%。家系幼虾期总体存活率为6.67%~90.67%,平均存活率为46.91%。统计分析显示,2个阶段家系间存活率差异极显著(P<0.01),存活率的相关系数为0.61(P<0.01),呈中度正相关(0.32.58);基于A+C模型,3个阶段遗传力转换后估计值分别为0.06、0.05和0.07,与0相比,估计值均未达到显著水平(z<1.96)。基于A模型和A+C模型,获得的2个阶段间家系存活性状育种值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41±0.09和0.48±0.09。由于半同胞家系比例仅为47%,家系单独在网箱中测试,家系遗传效应与共同环境效应部分混淆,因此,基于A模型获得的遗传力估计值偏高,基于A+C模型获得的遗传力估计值偏低。本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多代选择育种,可以改良凡纳滨对虾幼虾淡化和低盐度养殖存活性能。
郝登春栾生曹宝祥曹宝祥罗坤陈宝龙罗坤许圣钰陈宝龙
关键词:凡纳滨对虾遗传力
凡纳滨对虾在氯化物型盐碱水养殖环境下不同家系间生长、存活性能分析被引量:6
2018年
本研究以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61个家系为材料,开展了为期50 d的氯化物型盐碱水混合养殖测试,分析了各个家系的生长和存活性能。研究结果显示,凡纳滨对虾家系在氯化物型盐碱水养殖环境下的体重和存活率均存在显著差异,且家系间体重和存活率差异较大,变异系数分别高达36.26%和46.82%;凡纳滨对虾家系的绝对增重率均值和特定增重率均值分别为0.09g/d和1.82%/d,绝对增重最快的家系比绝对增重率均值高7.54个百分点,比增重最慢家系高12.95个百分点;凡纳滨对虾家系存活率范围为1.00%~63.33%,家系平均存活率为26.61%,家系最高存活率比家系最低存活率高了62.33个百分点,比家系存活率均值高了36.72个百分点。本研究结果表明:凡纳滨对虾家系在氯化物型盐碱水养殖条件下生长、存活存在较大差异,具有较大的遗传改良空间和选育潜力,本研究结果可为下一步的凡纳滨对虾盐碱水选育工作提供数据支持。
曾凡勇罗坤栾生栾生卢霞曹宝祥陈宝龙孟宪红谭建
关键词:凡纳滨对虾盐碱水体重
一种基于扩繁群体的虾类选择育种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扩繁群体的虾类选择育种方法,包括下述步骤:构建核心群体和扩繁群体;从核心群体和扩繁群体中选择优良亲本作为候选亲本;构建候选亲本间的基因组亲缘关系矩阵;基于候选亲本的个体选择指数和候选亲本间的基因组亲缘...
栾生孔杰杨国梁隋娟罗坤孟宪红代平陈宝龙曹家旺
文献传递
一种凡纳滨对虾WSSV抗性分子标记15W6及其引物和应用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凡纳滨对虾WSSV抗性分子标记15W6及其引物和应用。所述分子标记15W6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所述分子标记15W6的第301位点基因型TT为WSSV抗性基因型。本发明还提供了所述的分...
隋娟孟宪红代平栾生孔杰罗坤傅强
一种选育高WSSV抗性凡纳滨对虾群体的分子标记10W4及其应用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选育高WSSV抗性凡纳滨对虾群体的分子标记10W4及其应用。所述分子标记10W4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所述分子标记10W4的第301位点基因型AA为WSSV抗性基因型。本发明还提供了所...
孟宪红隋娟代平栾生孔杰李旭鹏谭建曹家旺
一种用于鉴定对虾繁殖力的分子标记7W1及其应用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鉴定对虾繁殖力的分子标记7W1及其应用。所述分子标记7W1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其中第301位碱基G在凡纳滨对虾群体中的等位基因频率≥53.33%。本发明还提供了所述的分子标记7W...
隋娟栾生孔杰代平孟宪红罗坤曹家旺谭建陈宝龙
一种日本囊对虾微卫星三重PCR检测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日本囊对虾微卫星3重PCR检测方法。本发明包括设计并合成3对PCR引物;提取总DNA;3重PCR反应的组合、体系和反应程序;PCR产物的检测。本发明建立了进行的日本囊对虾微卫星3重PCR检测方法比原有方法...
董世瑞栾生王素英王博玮陈瑾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