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曹义虎
-

-

- 所属机构:江西省水产科学研究所
- 所在地区:江西省
- 研究方向:农业科学
- 发文基金:江西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
相关作者
- 邓勇辉

- 作品数:235被引量:291H指数:8
-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
- 研究主题:介孔 生物分离 两亲性嵌段共聚物 复合微球 黑尾近红鲌
- 丁立云

- 作品数:152被引量:291H指数:9
- 供职机构:江西省水产科学研究所
- 研究主题:彭泽鲫 三疣梭子蟹 黑尾近红鲌 饲料 驯化
- 张桂芳

- 作品数:75被引量:54H指数:4
- 供职机构:江西省水产科学研究所
- 研究主题:彭泽鲫 养殖 驯化 鱼类 河蚬
- 陈文静

- 作品数:165被引量:417H指数:11
- 供职机构:江西省水产科学研究所
- 研究主题:鄱阳湖 彭泽鲫 养殖 罗氏沼虾 驯化
- 陈长水

- 作品数:11被引量:50H指数:3
- 供职机构:江西省水产科学研究所
- 研究主题:中药免疫增强剂 水产养殖 鄱阳湖 生态渔业 渔业资源
- 翘嘴鲌规模化养殖现状与展望
- 2013年
- 概述了江西翘嘴鲌的养殖现状,分析了该品种的养殖的潜力,就其规模养殖提出了建议。
- 俞泽溪陈长水曹义虎
- 关键词:翘嘴鲌规模化养殖养殖潜力
- 赣南池塘养殖黑尾近红鲌胚胎发育的研究
- 2013年
- 为了解地域对人工引种黑尾近红鲌(Anoherythroculter nigrocauda)胚胎发育的影响,本研究对江西赣南地区人工繁殖的黑尾近红鲌采用人工催产的方法获得受精卵,并对受精卵的发育进行连续观察,记录其胚胎发育全过程。结果表明:通过改良HCG+LHRH-A2+DOM等激素的混合液对赣南地区人工繁殖的黑尾近红鲌的催产率、受精率和孵化率分别为93.47%、86.58%和87.76%。赣南地区人工池塘养殖的黑尾近红鲌受精卵特征、胚胎发育时序及特征与已报道的结果一致,整个过程根据发育特征可分为七个时期。在水温为26.3-28.5℃条件下,受精卵经过30min开始胚胎发育,1h20min进入2细胞期,3h50min进入囊胚期,4h50min进入原肠期,1Oh50min进入神经胚期,受精卵的孵化时间为36h30min。
- 张爱芳曹义虎徐先栋张建铭曾柳根张桂芳
- 关键词:黑尾近红鲌人工养殖胚胎发育
- 我省河蟹人工半咸水生态育苗技术取得重大进展
- 2001年
- 曹义虎
- 关键词:河蟹中华绒螯蟹人工半咸水生态育苗
- 黑尾近红鲌池塘健康养殖技术被引量:2
- 2012年
- 2010年以来,先后在南昌、赣州等地开展了黑尾近红鲌苗种培育、成鱼养殖等试验,结果表明,养殖效益明显,示范效果良好。介绍了黑尾近红鲌池塘鱼种培育、成鱼养殖有关技术模式与操作规程。
- 金霞陈文静曹义虎邓勇辉丁立云徐先栋华崇新
- 关键词:黑尾近红鲌健康养殖池塘
- 一种抑制鲫鱼鱼种性腺发育的养殖方法
- 本发明属于鲫鱼养殖领域,公开了一种抑制鲫鱼鱼种性腺发育的养殖方法,该养殖方法通过合理地控制放养密度和鱼种规格,并搭配定量喂养饲料,构建暂养模式,为后续主养或混养做准备,打破了鲤鱼促进鲫鱼性腺发育的常规,有效地解决了鲫鱼鱼...
- 邓勇辉付辉云李燕华丁立云周辉明陶志英欧阳敏饶毅曹义虎袁嘉欣候明勇叶选国
- 渔用中药免疫增强剂研究进展被引量:9
- 2005年
- 报道了中药免疫活性成分如多糖、苷类、生物碱、有机酸、挥发油等在水产养殖上的应用 ,综述了中药免疫增强剂对水产动物免疫器官的影响及其免疫增强机制研究进展 。
- 王海华黄江峰盛银平曹义虎陈长水
- 关键词:免疫器官水产动物复方制剂
- 小型贝类底播装置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小型贝类底播装置,包括立柱和网兜箱,网兜箱的下底面靠近立柱的底端。本实用新型应用于农业水产领域,用于观察小型贝类等底栖生物在大水面里生长、发育、繁殖等的一种装置,也可以直接用于小型贝类、螺类等生产。
- 邓勇辉陈长水曹义虎丁立云张桂芳李彩刚陶志英
- 文献传递
- 金鱼小水体繁殖试验
- 2011年
- 目前我国出口的观赏鱼类已达120多种,还远不能满足国际市场日益增长的需求,发展前景十分广阔。介绍了在小水体开展金鱼繁殖试验情况。利用12个玻璃缸,在人工控制水温、水质、水位、增氧等条件下,进行亲鱼强化培育、交配、产卵、孵化,产卵量约13.8×104粒,出苗量约10.1×104尾,平均出苗率为73.2%。
- 邓勇辉李彩刚曹义虎洪显泉
- 关键词:金鱼小水体繁殖
- 一种用于鲌类网箱养殖的药浴装置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鲌类网箱养殖的药浴装置,包括布衣和框架,所述框架为由12根棱柱组成的六面体框架结构,所述布衣为顶面敞开的六面体,其中两个相对的侧面为可开闭的活动侧面,另外两个相对的侧面为固定侧面;在所述框架的棱柱...
- 曹义虎俞泽溪邓勇辉张桂芳张燕萍丁立云徐先栋
- 文献传递
- 中华绒螯蟹免疫因子—溶菌酶的初步研究被引量:18
- 2006年
- 研究了在自然状态下中华绒螯蟹成蟹血淋巴和大眼幼体组织匀浆上清液中溶菌酶的活性。结果表明,在中华绒螯蟹成蟹血淋巴中均检测出溶菌酶的活性,为(0.0286±0.0081)活力单位(n=30),而在中华绒螯蟹大眼幼体组织匀浆上清液中亦检测到溶菌酶的活性,为(0.0318±0.0073)活力单位(n=4)。
- 马贵华钟青曹义虎陈道印
- 关键词:中华绒螫蟹成蟹大眼幼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