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戴俊
-

-

- 所属机构:广东检验检疫技术中心
- 所在地区:广东省 广州市
- 研究方向:医药卫生
- 发文基金:广东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科技计划项目
相关作者
- 黄吉城

- 作品数:176被引量:727H指数:15
- 供职机构:广东检验检疫技术中心
- 研究主题:输入性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国境口岸 实时荧光RT-PCR 流行病学
- 郑夔

- 作品数:144被引量:630H指数:12
- 供职机构:广东检验检疫技术中心
- 研究主题:输入性 国境口岸 登革病毒 实时荧光RT-PCR 试剂盒
- 师永霞

- 作品数:92被引量:340H指数:11
- 供职机构:广东检验检疫技术中心
- 研究主题:实时荧光RT-PCR 国境口岸 输入性 试剂盒 流行病学
- 洪烨

- 作品数:72被引量:299H指数:10
- 供职机构:广东检验检疫技术中心
- 研究主题:国境口岸 输入性 流行病学 实时荧光RT-PCR 试剂盒
- 李小波

- 作品数:108被引量:402H指数:11
- 供职机构:广东检验检疫技术中心
- 研究主题:国境口岸 输入性 实时荧光RT-PCR 基孔肯雅病毒 病毒
- 口岸查验、实验室检测、快速联控三位一体构筑口岸防疫铜墙铁壁——广东口岸成功处置3起输入性基孔肯雅热疫情被引量:16
- 2009年
- 〔目的〕总结广东口岸发现并有效控制输入性基孔肯亚热病例的经验,完善国境口岸传染病预防控制新模式。〔方法〕2008年根据国家质检总局在国境口岸实施检疫查验制度改革的要求,广东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在广东口岸探索建立了"口岸查验、实验室检测、快速联控"三位一体的口岸传染病预防控制新模式。〔结果〕2008年3月4日、10月3日、10月10日,广东出入境检验检疫局运用新模式,在国境口岸发现并成功处置3起5例中国内地输入性基孔肯亚热病例。〔结论〕3起基孔肯亚热病例的成功处置对在口岸阻断传染病在国际间传播有着现实的示范作用,填补了我国在基孔肯亚热的预防控制、实验室检测、临床诊治等方面的空白,充分体现了广东口岸卫生主管当局核心能力建设取得的实际成效。
- 林苗李华戴俊黄鹂黄吉城郑夔潘德观吴惠明
- 关键词:查验实验室基孔肯雅热
- 5种埃博拉病毒多重实时荧光PCR方法的建立被引量:3
- 2019年
- 目的建立扎伊尔型(EBOZ)、苏丹型(EBOS)、科特迪瓦型(EBOC)、本迪布焦型(EBOB)和莱斯顿型(EBOR)埃博拉病毒多重实时荧光PCR检测方法,一次检测可实现5种埃博拉病毒的分型。方法比较5种15株埃博拉病毒基因组的保守性和特异性,设计5种埃博拉病毒特异性引物和探针用于核酸检测,EBOZ、EBOS、EBOC、EBOB和EBOR分别使用FAM、VIC、Texas red、FAM、VIC荧光基团标记探针。分2管对5种埃博拉病毒进行多重实时荧光PCR检测,其中管1检测EBOZ、EBOS和EBOC,管2检测EBOB和EBOR。使用不同浓度的埃博拉病毒阳性对照质粒进行检测,确定最佳的引物、探针用量和Mg2+用量,建立5种埃博拉病毒分型检测的多重实时荧光PCR方法。同时,对建立的方法进行灵敏度、特异性和灵敏度分析。结果优化的多重实时荧光PCR方法的引物和探针终浓度分别为160 nmol/L和80 nmol/L,Mg2+终浓度为2 mmol/L。建立的方法灵敏度为103拷贝/ml,EBOZ、EBOS、EBOC、EBOB和EBOR实时荧光PCR检测10次的CV值分别为0.16%、0.25%、0.24%、0.22%、0.28%。埃博拉病毒多重实时荧光PCR对马尔堡病毒阳性对照,登革病毒、黄热病毒、基孔肯雅病毒、寨卡病毒、裂谷热病毒等阳性毒株检测结果为阴性。结论建立的5种埃博拉病毒多重实时荧光PCR检测方法灵敏度高,特异性强,重复性好,可用于口岸输入性埃博拉出血热病例的早期检测和分型鉴别。
- 师永霞黄吉城袁帅黎东红孙芳芳郑夔戴俊
- 广州空港口岸非洲航班入境旅客传染病罹患因素研究被引量:5
- 2016年
- 目的针对广州空港口岸非洲航班入境旅客个人基本情况、国内外生活和工作环境、个人在国外生活状况、传染病认知度、传染病防控主动获知意识等五大要素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研究其传染病罹患因素,探讨如何针对性强化境内外防控措施。方法 2010—2014年,在广州白云国际机场口岸,针对非洲航班中国籍入境旅客发放调查表并统一回收统计。结果非洲航班入境旅客以男性为主,占94.23%;88.55%的旅客年龄集中在20-49岁之间;职业以劳务和商务人员为多,合计达68.14%;入境旅客在非生活地区以城市及周边郊区为主;传染病知识宣教和防护用品发放通常由当地政府、医疗机构提供,一般为驱蚊药物、口罩、手套等;52.07%的入境旅客声称身边有传染病患者,多为疟疾、登革热、流感等;入境旅客承认在境外期间有蚊虫叮咬史者最多,达80.46%;仅有11.07%和13.47%的旅客能正确认知以埃博拉出血热为代表的新发传染病传播途径及预防措施,入境有发热等不适症状时,仅有27.24%的旅客选择将情况告知口岸检疫部门。结论非洲航班入境旅客在境外受传染病威胁较大,自身传染病知识尤其是新发传染病知识、个人防护及主动配合意识有待加强,在境外感染传染病后输入我国导致本地疫情暴发的可能性不容忽视。检验检疫、卫生、劳务等部门应通力合作,采取积极主动的针对性境内外防控措施,达到提前防范风险的目标。
- 戴俊张显光洪烨黄吉城吴惠明邓荆陈艳玲李小波师永霞郑夔
- 联防联控体系在国境口岸热带病卫生检疫中的作用和意义被引量:7
- 2010年
- 〔目的〕研究和探讨热带病卫生检疫联防联控体系在国境口岸热带病防控中的重要作用和意义。〔方法〕全面回顾热带病联防组成立12年来在国境口岸热带病防控中所取得的工作成效。〔结果〕联防联控体系在口岸传染病防控、媒介生物监测、检疫查验模式创新、科研攻关等方面成绩显著,共在入境人群中检出输入性登革热病例97例、疟疾病例96例、基孔肯雅热病例7例。〔结论〕热带病联防联控体系适合我国国境口岸卫生检疫实际情况,其工作模式行之有效;在国境口岸热带病卫生检疫中取得了重要成果,为保卫祖国南大门的卫生安全发挥了积极作用。
- 吕志平林苗张显光张文戴俊黄鹂周李承
- 关键词:热带病联防联控卫生检疫国境口岸
- 尼帕病毒实时荧光RT-PCR检测方法的建立被引量:3
- 2019年
- 目的建立快速检测尼帕病毒的实时荧光RT-PCR方法。方法分析尼帕病毒N基因片段核苷酸序列的保守性,设计实时荧光RT-PCR引物和探针,优化引物和探针浓度,利用尼帕病毒DNA质粒作为阳性对照,确定最佳反应体系,并进行灵敏性、重复性、特异性检测。结果该方法对尼帕病毒DNA的最适线性检测范围为102~108拷贝/μl,检测下限为102拷贝/μl。对2个不同浓度(102、104拷贝/μl)的尼帕病毒DNA进行4次重复检测,具有良好的重复性。与登革病毒、基孔肯雅病毒、黄热病毒、乙脑病毒和汉坦病毒等无交叉反应。结论建立的尼帕病毒实时荧光RT-PCR法能准确、快速地检测尼帕病毒。
- 梁洁怡郑夔袁帅戴俊孙芳芳林泽凯师永霞李小波
- 关键词:尼帕病毒实时荧光RT-PCR核蛋白
- 黄热病毒可视化RT-LAMP检测方法的建立被引量:2
- 2019年
- 目的建立一种根据颜色变化判断结果的黄热病毒可视化RT-LAMP快速核酸检测方法。方法针对112株目前GeneBank上所有基因亚型黄热病毒株的5’端非编码区保守性核苷酸序列,设计黄热病毒特异性LAMP引物,建立黄热病毒可视化RT-LAMP检测方法。评价该方法的特异性、灵敏性,并用临床样本和模拟样本进行应用性验证。结果建立的RT-LAMP方法有较高的特异性,与登革病毒、裂谷热病毒、西尼罗病毒、乙脑病毒及基孔肯雅病毒无交叉反应;用体外转录的RNA模板评估,其灵敏性可达102拷贝/μl;用口岸发热病例血清样本验证,该方法可检出血清中的黄热病毒。结论建立的黄热病毒可视化RT-LAMP检测方法操作简便、快速、特异性好,可应用于黄热病毒的现场检测。
- 郑夔戴俊刘丽娟袁帅孙芳芳黄吉城
- 关键词:黄热病毒环介导等温扩增
- 重组酶介导扩增方法快速检测寨卡病毒被引量:5
- 2018年
- 目的 建立寨卡病毒一步法重组酶聚合酶等温扩增检测方法(reverse transcription recombinase aid amplification,RT-RAA),为国境口岸提供现场快速检测方法。方法 根据寨卡病毒基因组保守片段NS2a设计引物和探针,建立寨卡病毒RT-RAA检测方法。用合成的含有寨卡病毒基因序列的质粒测试方法的重复性和灵敏度,用登革病毒、基孔肯雅病毒、黄热病毒、乙脑病毒核酸测试方法的特异性。结果 寨卡病毒一步法RT-RAA检测时间短(<20min),对寨卡病毒阳性质粒检测下限为10~3拷贝/μl,重复性好,与登革病毒、基孔肯雅病毒、黄热病毒、乙脑病毒无交叉反应。结论 建立的寨卡病毒一步法RT-RAA方法具有快速、特异以及灵敏的特点,适用于口岸现场快速检测。
- 袁帅郑夔洪烨孙芳芳黄吉城李小波戴俊师永霞康晓平李裕昌
- 2013—2016年广东口岸输入性流感病例流行病学分析被引量:5
- 2018年
- 目的 对2013—2016年广东口岸输入性流感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进行分析,为流感的监测及其疫情防控提供依据。方法 采集广东25个口岸有咳嗽、咽痛、发热、体温≥37℃等症状的入境人员的鼻咽拭子样本,采用实时荧光RT-PCR法对样本进行流感病毒核酸检测和分型,通过Excel、SPSS 22.0等软件对流感病例进行描述和统计分析。结果 2013—2016年,广东口岸共采集14566名流感样病例样本,检出流感病例2984例,阳性率为20.49%。其中,2013年以甲型H1N1(2009)流感为主,2014和2015年均以季节性H3N2流感为主,2016年2-4月甲型H1N1(2009)流感和乙型流感共同流行,之后季节性H3N2流感逐月增多,成为2016年下半年的主要流行株。检出的流感病例主要来自我国香港地区,共检出1 339例,占总病例的44.87%。各年龄组均有流感病例检出,以25~59岁年龄组为主,共检出1 712例,占总流感病例数的57.37%。结论 2013—2016年,广东口岸输入性流感以季节性H3N2、乙型和甲型H1N1(2009)流感交替流行,各年龄组均有流感病例检出。
- 黎东红孙芳芳袁帅范秀莹郑夔李小波戴俊黄吉城师永霞
- 关键词:流感流行病学
- 日本输入性登革热案例调查
- 2005年
- 戴俊胡龙飞
- 关键词:输入性登革热西太平洋地区登革病毒埃及伊蚊传染病学黄病毒
- 用于版纳病毒荧光RT-PCR检测的引物探针组及其试剂盒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版纳病毒荧光RT-PCR检测的引物探针组及其试剂盒。本发明的用于版纳病毒荧光RT-PCR检测的引物探针组,序列如SEQ?ID?NO:1-3所示。本发明的试剂盒,包括无RNA酶的灭菌双蒸水、RT-PCR...
- 洪烨郑夔戴俊师永霞黄吉城李小波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