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雷
-

-

- 所属机构:上海市儿童医院
- 所在地区:上海市
- 研究方向:医药卫生
- 发文基金:上海市卫生局资助项目
相关作者
- 居美芳

- 作品数:29被引量:114H指数:7
- 供职机构:上海市儿童医院
- 研究主题:儿童 肥胖 体质指数 体重 超重
- 董小燕

- 作品数:31被引量:129H指数:7
- 供职机构:上海市儿童医院
- 研究主题:儿童 生长发育 肥胖 体质指数 体重
- 蒋一方

- 作品数:57被引量:169H指数:8
-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 研究主题:孩子 儿童 肥胖 体质指数 生长发育
- 林钟芳

- 作品数:27被引量:124H指数:8
- 供职机构:上海市儿童医院
- 研究主题:体质指数 儿童 肥胖 体重 青少年儿童
- 葛青玮

- 作品数:35被引量:322H指数:10
- 供职机构:上海市儿童医院
- 研究主题:新生儿 儿童 血脂 脂代谢 肥胖儿童
- 上海市区小学生消瘦流行现状与特征—兼论偏轻概念被引量:3
- 2003年
- 【目的】 分析上海市小学消瘦流行的现状和特征 ,并提出偏轻概念。 【方法】 ①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法 ,收集上海市 12个市区 3 1所小学 2 5 981名学生 (男 13 2 2 0 ,女 12 761) 1999年 5月测得的身高、体重及出生年月资料。②消瘦筛选方法 :采用上海市区 6~ 11岁儿童身高别体重标准 ,占理想体重 80 %~ 89%、70 %~ 79%和 <70 %分别为轻度、中度和重度消瘦。 【结果】 上海市男女生平均消瘦发生率分别为 2 0 .7%和 19.5 %。男女生消瘦都有逐年上升趋势 ,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 (P <0 .0 1)。对小学 2 3 15例和 2 14 1例轻度消瘦男女生进行分析 ,体重处于标准体重 80 %~ 85 %和 85 %~ 90 %之间者 ,男生分别为 789例 (3 4.1% )和 15 2 6例 (65 .9% ) ,女生分别为 686例(3 2 .0 % )和 14 5 5例 (68.0 % )。我们建议将体重处于标准体重 85 %~ 89%之间者定义为偏轻 ,由此估算上海小学男女生偏轻发生率为 11.6%和 11.5 % ,男生轻度、中度和重度消瘦发生率分别为 6.1%、2 .8%和 0 .2 % ;女生为 5 .5 %、2 .3 %和 0 .2 %。 【结论】 偏轻率概念的提出改变了对上海市小学消瘦流行现状的判断。
- 蒋一方居美芳林钟芳董小燕张雷
- 关键词:儿童
- 上海市儿童身高别体重百分位标准的研制被引量:6
- 2005年
- [目的]建立上海市0~11.5岁青少年儿童身高别体重(WFH)百分位、Z分法及百分比标准.[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法,收集上海市区61 056名0~11.5岁儿童(男31 287名,女29 769名)1999~2001年身高和体重测量资料,应用LMS方法建立上海市0~11.5岁儿童WFH百分位曲线. [结果]运用LMS软件,分别获得0~11.5岁男女WFH百分位曲线各7条,为P 3、P 5、P 10、P 25、P 50、P 75、P 90和P 97,及Z分法标准.以P 50为基准获得超重及消瘦评估各项百分比标准. [结论]首次获得了上海市0~11.5岁男女童身高别体重百分位参考值.
- 蒋一方林钟方居美芳董小燕张雷
- 关键词:儿童
- 肥胖儿童脂肪肝与其糖脂代谢的初步探讨被引量:4
- 2003年
- 目的探讨上海市部分肥胖儿童肥胖程度与脂肪肝发生率的关系以及这些儿童血清部分糖脂代谢指标改变.方法随机筛取1999年至2000年门诊体检儿童100名,同期内分泌门诊就诊单纯性肥胖儿童43名,年龄6~13岁,性别不限,无明显器质性疾病.收集病史资料,测量身高体重,B超检查肝脏,测定血清瘦素、C肽、空腹血糖、血脂(甘油三酯,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按体质指数(BMI)值和有无脂肪肝情况将这些儿童分组.比较各组血清瘦素、C肽、空腹血糖、血脂值有无差异.结果内分泌门诊就诊的肥胖儿童中脂肪肝发生率为13/43,最早发生脂肪肝年龄为7岁.脂肪肝组儿童BMI值明显高于非脂肪肝组儿童(P<0.05).脂肪肝与非脂肪肝组肥胖儿童血脂、空腹血糖、C肽、瘦素无明显差异(P>0.05).中重度肥胖儿童血清瘦素、C肽、空腹血糖、血脂(甘油三酯)明显升高(P<0.05).结论中重度肥胖儿童已发生糖脂代谢紊乱,其中近1/3并发脂肪肝.BMI值可能有助于判断儿童脂肪肝的发生.
- 董小燕郑足珍张雷葛青玮顾莱莱
- 关键词:肥胖儿童脂肪肝糖脂代谢空腹血糖血脂
- 上海市0~18岁体质指数百分位曲线及超重肥胖界值点标准的研制被引量:29
- 2004年
- 【目的】 建立上海市 0~ 18岁体质指数 (bodymassindex ,BMI)百分位及超重肥胖界值点。 【方法】 ①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 ,收集上海市区 0~ 19岁儿童 9610 4人 (男 48790 ,女 473 14 )的性别、出生年月及1999~ 2 0 0 2年身高和体重测量资料 ;②应用偏度 中位数 变异系数法 (λ median coefficientofvariationmethod ,LMS法 )建立上海市 0~ 18岁儿童BMI百分位 ;③根据国际肥胖工作小组 (IOTF)和中国肥胖问题工作组 (WGOC)建议 ,建立在 18岁时通过 2 5和 3 0及 2 4和 2 8kg/m2 的百分位曲线 ,分别作为 2~ 18岁各年龄段超重和肥胖界值点标准。 【结果】 应用LMS方法获得了 0~ 18岁男女童体质指数百分位曲线 ,它随年龄有大幅度的变化。出生时男女BMI中位数分别为 13 .7和 13 .4kg/m2 ,以后迅速上升 ,至 6个月时出现一个高峰 ,之后持续下降 ,男童在 5 .5岁为 15 .7kg/m2 ,女童在 6岁为 15 .4kg/m2 ,之后重新上升 ,至 18岁时分别达 2 1.3和 2 0 .2kg/m2 。 18岁时通过 2 5及 3 0kg/m2的百分位曲线男为P82 .0 和P96.5,女为P93 .0 和P99.2 ;通过 2 4及 2 8kg/m2 的百分位曲线男为P75.5和P93 .3 ,女为P89.1和P98.2 。这些特殊的百分位曲线分别提供了 2~
- 蒋一方Tim Cole潘蕙琦居美芳林钟芳董小燕张雷
- 关键词:体质指数儿童
- 应用两种标准比较上海市区小学生肥胖现况被引量:1
- 2002年
- 蒋一方居美芳林钟芳董小燕张雷
- 关键词:小学生肥胖
- 出生体重对学龄前期儿童生长发育影响分析被引量:8
- 2006年
- 【目的】分析出生体重对儿童在其婴儿至学龄前期体格发育的影响及其血红蛋白(hemoglobin,Hb)水平改变。【方法】3~6岁儿童268名,孕周〉36周,性别不限。记录人体测量指标:出生体重及6个月、1岁、3~6岁时身高、体重。问卷调查其早期喂养特点包括完全母乳喂养时间、辅食添加起始月份、母亲育龄、家庭经济状况等内容。血液检查测定外周Hb值。按出生体重和性别分成四组,A组(男)和C组(女)出生体重2000~2999g;B组(男)和D组(女)出生体重3000~3999g。【结果】婴儿期B组和D组体重均分别明显高于A组和C组(=P〈0.05);学龄前期B组和D组身高均分别明显高于A组和C组(P〈0.05)。B组和D组儿童身长、体重均数值位于1995年中国城区儿童身高体重百分位数表P45~P85之间,A组和C组则位于P3~P30之间。出生体重较轻婴儿0~6个月中体重增速快于出生体重较重组(P〈0.05)。出生体重较高的女童(D组)Hb水平轻度降低(110〈Hb〈120g/L)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各组(P〈0.05)。【结论】在早期喂养和家庭经济状况相当的情况下.出生体重影响婴儿至学龄前期体格增长。出生体重较轻者易发生长迟缓,追赶生长多发生在O~6个月中。出生体重较高者体格增长较理想,然而在学龄前期较易发生Hb轻度下降,考虑应作为铁营养重点关注人群。
- 董小燕徐斌张雷居美芳林钟芳蒋一方
- 关键词:出生体重学龄前儿童生长发育血红蛋白
- 上海市区0~18岁年龄别身高及体重标准研制被引量:8
- 2007年
- 建立上海市区0~18岁男女年龄别身高及体重百分位及Z分法参考值。[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收集上海市区0—19岁儿童96 104例(男48790例,女47 314例)的性别、出生年月及1999-2002年身高和体重测量资料。应用LMS方法建立上海市男女童年龄别身高(HFA)及体重(WFA)参考值。[结果]获得了上海市区0~18岁男女年龄别体重及身高7条百分位参考值和相应曲线,即P3、P5、P10、P50、P90、P95和P97;及Z分法±1s、±2s及±3s的参考标准。上海市区0~18岁男性的HFA中位数依次为50.1、77.2、88.7、96.6、103.8、110.9、117.5、123.5、129.2、134.7、139.9、145.5、152.5、160.1、166.4、170.8、173.2、174.1及174.2cm。女性的HFA中位数依次为49.8、75.6、87.4、95.4、102.6、109.8、116.6、122.4、128.1、134.2、140.4、146.8、153.1、157.6、159.9、161.3、162.0、162.1及162.3cm。上海市区0~18岁男性的WFA中位数依次为3.4、10.6、12.9、14.7、16.8、19.1、21.7、24.6、27.6、30.8、34.3、38.3、43.4、49.1、54.3、58.6、61.8、63.9及65.1kg。女性的WFA中位数依次为3.3、9.9、12.2、14.3、16.2、18.4、20.9、23.3、25.8、29.0、32.6、37.1、42.0、46.2、49.0、50.8、52.0、52.4及52.6kg。[结论]建立了上海市区0~18岁男女百分位、中位数百分比及Z分法3套参考标准。
- 蒋一方Tim Cole潘蕙琦林钟芳居美芳张雷
- 关键词:青少年儿童身高体重
- 中国城市青少年儿童食品指南金碗图的研制被引量:8
- 2001年
- 蒋一方居美芳张雷董小燕林钟芳
- 关键词:青少年
- 上海市4所小学消瘦流行现状及其特征研究被引量:5
- 2000年
- [目的 ] 了解上海市某区小学消瘦流行现状及其流行的性别与年龄差别。 [方法 ] 根据上海市某区 4所小学学生保健卡资料所载身高体重记录 ,根据理想体重百分比法按学校、性别、年级进行消瘦发生率统计 ,并采用卡方检验作差异显著性分析。 [结果 ] 4校 2 76 2名学生平均消瘦发生率为 18.3% ,其中女生 2 2 .8% ,明显高于男生的 13 .9% ,高年级学生消瘦发生率明显高于低年级学生 ,随年龄的增长 ,消瘦逐渐由轻度向中度演变。 [结论 ] 在 4所小学学生中消瘦具有相当高的发生率 ,且具有明显的性别与年龄流行特征。
- 蒋一方居美芳张雷董小燕林钟芳
- 关键词:小学学生性别年龄差高年级学生低年级学生女生
- 上海市4所小学肥胖流行现状及其特征研究被引量:13
- 1999年
- 目的 调查上海市小学肥胖流行现状及流行的性别与年龄差别。方法 对4 所小学一~五年级年龄为7 ~11 岁的2 762 名儿童作了身高和体重的人体测量学检查。结果 4 所小学儿童总肥胖流行率为12 .7 % ,其中男孩16 .5 % ,女孩8 .8 % 。一~五年级男生肥胖率依次为11 .8 % 、15 .2 % 、13 .6 % 、19 .5 % 和22 .5 % ,女生为8 .1 % 、11 .6 % 、10 .5 % 、6 .8 % 和7 .9 % 。肥胖流行男女生间存在极显著统计学差别( χ2 = 37 .4 , P< 0 .005) ,同时肥胖流行在一~五年级男生也有明显差别( χ2 = 14 .4 , P< 0 .01) ,但女生各年级间无差别。4 所小学儿童总超重率为5 .3 % ,其中男孩6 .6 % ,女孩4 .0 % ,男女生间存在极显著差别( χ2 = 13 .2 , P< 0 .005) 。同时仅在女生各年级间超重存在有意义差别( χ2 = 10 .5 , P< 0 .05) ,男生各年级间无差异。三~五年级男生中重度肥胖百分比明显高于一~二年级男生。结论 上海市4 所小学肥胖和超重流行以男生为主。肥胖流行存在明显的年龄峰值( 男生10 ~11岁,女生8 ~9 岁) 。
- 蒋一方居美芳张雷苏祖斐
- 关键词:肥胖超重女孩男生男女生年龄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