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钟宁
作品数: 131被引量:1208H指数:22
  • 所属机构: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 所在地区:北京市
  • 研究方向:农业科学
  •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

相关作者

方宇凌
作品数:46被引量:583H指数:14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研究主题:触角电位 美国白蛾 蚜虫 性信息素 诱芯
杨新玲
作品数:267被引量:418H指数:12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大学
研究主题:类似物 生物活性 化合物 蚜虫 生物活性研究
李水清
作品数:95被引量:425H指数:13
供职机构:长江大学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研究主题:应用化学 胃毒 N- 生物活性研究 硝基
肖春
作品数:269被引量:1,509H指数:22
供职机构:云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研究主题:马铃薯块茎蛾 挥发物 桔小实蝇 产卵 棉铃虫
孙江华
作品数:127被引量:1,154H指数:22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研究主题:松材线虫 松树 松墨天牛 红脂大小蠹 蒎烯
马尾松枝条表皮次生物质含量分析
2011年
为研究松墨天牛的取食偏好性,测定了马尾松一年生、二年生及三年生枝条表皮中可溶性糖、粗多糖、粗蛋白质、单宁和黄酮的含量。结果表明,一年生枝条中可溶性糖、粗多糖、粗蛋白质等营养物质的含量显著高于二年生、三年生枝条;而一年生、二年生枝条中单宁及黄酮的含量显著低于三年生枝条。
李水清张钟宁
关键词:松墨天牛马尾松可溶性糖粗多糖粗蛋白质
烟蚜茧蜂对蚜虫信息素及烟草挥发物的触角电位反应被引量:8
2008年
利用触角电位(EAG)技术测定了烟蚜茧蜂(Aphidius gifuensis)对蚜虫性信息素(荆芥醇和荆芥内酯)和报警信息素(反-β-法尼烯)以及烟草挥发性物质的电生理反应。结果表明:雌蜂和雄蜂对蚜虫性信息素、报警信息素、烟草挥发物均有反应,但雌雄蜂对这些化学信息物质的嗅觉敏感性存在差异,雌蜂对荆芥醇、荆芥内酯、顺-3-己烯-1-醇、反-2-己烯醛、水杨酸甲酯和里那醇的EAG反应都大于雄峰,证明雌雄蜂在利用寄主栖境中信息化学物质方面存在不同的策略,它们分别识别了不同的有关寄主的化学指纹图;烟蚜茧蜂对烟草气味组分具有不同的敏感性,对绿叶气味组分的EAG反应要强于对萜类化合物的反应,绿叶气味组分很有可能在其寻找桃蚜的过程中发挥远距离定向作用。
董文霞张峰方宇凌张钟宁
关键词:烟蚜茧蜂植物挥发物触角电位
含反-β-法尼烯协同剂的灭蚜农药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涉及含反-β-法尼烯协同剂的灭蚜农药及制备方法,特征在于将反β-法尼烯协同剂加到常规灭蚜杀虫剂中,制备方法简单,而且该农药由于所含的协同剂可使蚜虫从植物叶片的背面逃逸出来,并在逃逸的动态过程中被农药中的灭蚜杀虫剂杀...
张钟宁方宇凌涂美华
文献传递
蚜虫报警信息素对桃蚜产生有翅蚜的影响被引量:10
1994年
本研究探讨了蚜虫报警信息素对桃蚜有翅蚜产生的影响。试验表明:在长光照条件下(16小时光照),蚜虫报警信息素对有翅蚜的产生没有影响;改变光照周期(由16小时光照改为13小时光照),对有翅蚜的产生有促进作用。在短光照处理同时用己烷和不同浓度的报警信息素刺激蚜虫,处理后有翅蚜的数量与对照相比明显增加。
路虹宫亚军王军牛玉志石宝才张芝利张钟宁
关键词:桃蚜有翅蚜蚜虫报警信息素
马尾松枝条挥发性组分的鉴定及松墨天牛对其触角电生理反应被引量:15
2007年
为研究松墨天牛Monochamus alternatus Hope取食期引诱剂,利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并与标样核对分析了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 Lamb.)枝条挥发性气味的化学组成。结果表明,马尾松1年生、2年生、3年生枝条气味均由8种萜烯类物质组成,但各组分相对含量不同。经方差分析,α-蒎烯、莰烯、β-蒎烯、柠檬烯、萜品油烯、β-石竹烯在3种枝条中的相对百分含量的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1年生枝条中α-蒎烯、莰烯和萜品油烯的相对含量最小,分别为20.81%、0.43%和4.74%,而β-蒎烯、月桂烯和柠檬烯的相对含量最高,分别为12.37%、4.33%和4.53%。鉴定的化合物对松墨天牛雌雄成虫的触角电生理反应的实验,结果表明,松墨天牛雌雄成虫对α-蒎烯的反应最强,对β-石竹烯的反应最弱。
李水清张钟宁
关键词:马尾松萜类质谱学松墨天牛触角电位
微波辐射对乙酸乙酯皂化反应的影响被引量:3
2005年
采用电导率法研究了微波辐射对乙酸乙酯皂化反应动力学常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反应物经微波辐射后化学反应的动力学常数增大,且与辐射时间长短呈正相关.分析了微波辐射使动力学常数增大的原因.
李水清张钟宁谢晖
关键词:微波乙酸乙酯水解动力学
松墨天牛成虫对幼虫虫粪挥发性物质的触角电位反应及林间驱避试验被引量:7
2008年
为了研制松墨天牛Monochamus alternatus Hope驱避剂,本文利用触角电位技术和田间试验的方法研究了松墨天牛雌雄成虫对幼虫虫粪挥发性物质的触角电位反应及幼虫虫粪己烷提取物、合成化合物混合物的林间驱避作用。结果表明:α-蒎烯、β-蒎烯、3-蒈烯、柠檬烯和长叶烯均能引起松墨天牛雌雄成虫一定的触角电生理反应,而4-甲基-2,6-二叔丁基苯酚不能引起松墨天牛雌雄成虫的触角电生理反应。林间驱避试验结果说明,幼虫虫粪的己烷提取物处理过的树干上的刻槽数明显少于对照树干上的刻槽数,二者具有极显著差异;有合成化合物的混合物存在的诱捕器诱捕到的雌虫数(平均值3.80±1.02)与对照诱捕到的雌虫数(平均值16.80±1.16)差异极显著。结果显示α-蒎烯、β-蒎烯、3-蒈烯、柠檬烯、长叶烯和4-甲基-2,6-二叔丁基苯酚的混合物对松墨天牛雌虫具有驱避作用,有望开发出一类新的驱避剂。
李水清张钟宁
关键词:松墨天牛虫粪触角电位反应驱避作用
食用昆虫资源的开发利用研究被引量:37
2001年
食用昆虫资源丰富 ,是亟待开发的食物资源。该文从民间食用昆虫的风俗习惯、食用昆虫的资源和营养价值以及昆虫食品开发 4个方面 ,概述了食用昆虫资源的开发、利用和研究现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议 ,并对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张峰张钟宁
关键词:食用昆虫资源营养价值
小菜蛾对合成植物挥发物的活性反应被引量:12
2005年
在室内检验了小菜蛾已交配和未交配雌、雄成虫对3种合成植物挥发物乙酸顺-3-己烯酯(Z-3-hexenylacetate,ACTE)、异硫氰酸丙烯酯(allylisothiocyanate,NCS)和顺-3-己烯醇(Z-3-hexen-1-ol,OH)的触角电位(EAG)反应。不同浓度(0.008μg/μL、0.08μg/μL、0.2μg/μL、0.8μg/μL、8μg/μL、20μg/μL和40μg/μL)实验表明,随着刺激化合物浓度的提高,小菜蛾反应活性增强。但小菜蛾的性别及其交配状态可能影响其对3种化合物的反应强度:不同性别及交配状态的小菜蛾对ACTE的反应差异不大;未交配雌、雄虫对OH的反应强于已交配雌、雄虫;未交配雌虫对低浓度的NCS反应较强,NCS超过一定浓度时已交配雌虫的反应强于未交配雌虫,雄虫对NCS反应较小且与交配状态无关。以小菜蛾性信息素作为对照,在湖北长阳和越南河内试验了这3种植物挥发物诱芯(6μL/诱芯)对小菜蛾的引诱作用。结果表明,在湖北,第1天时ACTE、NCS对雄虫具有很强的引诱作用,引诱量显著大于性诱剂的引诱量,但随着诱芯放置时间延长,NCS引诱作用迅速下降,第2天时引诱作用已经很小;ACTE的引诱作用下降缓慢,第4天的诱蛾量才显著小于性信息素的诱蛾量,OH的引诱力较弱。在河内,ACTE、NCS、OH第1天对小菜蛾引诱作用很强,引诱量大于性信息素,但差异不显著;随着诱芯放置时间延长,3种挥发物对小菜蛾的引诱量均下降很快,第4天的引诱力就很弱。3种植物挥发物的混合物(体积比1∶1∶1)对小菜蛾的引诱作用与性信息素相似,且诱蛾活性持效期相对较长。无论在越南或湖北,植物挥发物或其混合物均很少引诱到雌虫。
王香萍方宇凌张钟宁
关键词:小菜蛾性信息素触角电位诱捕效果
德国小蠊性信息素研究进展
德国小蠊(Blattella germanica)是一种难以治理的世界性卫生害虫,本文综述了德国小蠊的防治及性信息素的研究进展,展望了利用性信息素防治德国小蠊的应用前景。
王晓波张钟宁杨新玲
关键词:德国小蠊生物学特性性信息素卫生防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