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庄华章
-

-

- 所属机构:广东医学院
- 所在地区:广东省 湛江市
- 研究方向:医药卫生
- 发文基金: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
相关作者
- 曾晓玲

- 作品数:33被引量:67H指数:5
- 供职机构:海口市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完全性直肠脱垂 手术治疗 成人 大肠水疗 外科学
- 胡明

- 作品数:35被引量:108H指数:6
- 供职机构:海口市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完全性直肠脱垂 成人 PPH 外科学 手术治疗
- 郑若

- 作品数:20被引量:48H指数:5
- 供职机构:海口市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完全性直肠脱垂 成人 PPH 外科学 手术治疗
- 陈永杰

- 作品数:4被引量:21H指数:2
- 供职机构:广东医学院
- 研究主题:结肠癌 血液凝固因子 高凝状态 结直肠癌患者 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
- 唐宗江

- 作品数:86被引量:422H指数:11
- 供职机构: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研究主题:大肠癌 直肠癌 低位直肠癌 大肠肿瘤 外科治疗
- 纵切加后位扩肛术治疗陈旧性肛裂
- 目的评估纵切加后位手肛术治疗陈旧性肛裂的效果及合理性。方法对6年来收治的152例陈旧性肛裂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152例,均全部治愈,未发生切口感染及肛门失禁。结论纵切加后位扩肛术方法简单、合理,治疗陈旧...
- 曾晓玲庄华章胡明
- 文献传递
- 经骶尾部入路局部切除直肠中段绒毛状腺瘤34例
- 2005年
- 目的 探讨经骶尾部入路局部切除距肛门8-15cm直肠绒毛状腺瘤的疗效及并发症的预防。方法 采用经骶尾部入路局部切除34例直肠中段绒毛状腺瘤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34例均治愈,治愈率 100%,经过5年的随访,无肿瘤复发。结论 经骶尾部入路局部切除直肠中段绒毛状腺瘤,具有简单易行,手术 创伤小、术野宽敞、切除彻底等优点,是治疗直肠中段绒毛状腺瘤较好的方法。
- 庄华章胡明郑若曾晓玲
- 关键词:骶尾部局部切除直肠绒毛状腺瘤
- 直肠脱垂的治疗现状及分析被引量:10
- 2013年
- 直肠脱垂(Rectal prolapse),是指直肠黏膜或全层甚至乙状结肠向下移位而脱出肛外的一种疾病,中医称为脱肛[1].直肠脱垂分内脱垂和外脱垂两种,若直肠仅下垂而未脱出肛外称为内脱垂或内套叠,常被人们所忽略;脱出肛外显而易见者称为外脱垂,临床较常见,故直肠脱垂多指外脱垂而言.多发于小儿、老人及体弱营养不良的重体力劳动的青壮年,女性多于男性.Melgren(1995)[2]分析25例女性患者,平均年龄59岁,现就直肠脱垂的治疗现状作一综述.
- 李家冰庄华章
- 关键词:直肠脱垂女性患者重体力劳动乙状结肠直肠黏膜营养不良
- 手术联合辅助治疗对局部复发性直肠癌的疗效被引量:1
- 2008年
- 目的探讨手术联合辅助治疗应用于局部复发性直肠癌的治疗效果。方法对1993年8月至2002年2月间收治的107例局部复发再治疗的患者不同治疗方法的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手术联合辅助治疗(A组)32例,单纯手术(B组)37例,辅助治疗(C组)38例,3组中位年龄分别为:(49.3±20.7)、(44.4±25.4)、(52.9±29.1)岁。A、B、C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27.8、14.6、13.7个月。A组5年生存率显著优于B组和C组(P<0.05)。结论对于复发性直肠癌行包括积极的手术在内的综合治疗可以给患者带来长期生存的机会。
- 庄华章郭云唐宗江
- 关键词:直肠癌局部复发手术
- 肛门直肠损伤16例诊治体会被引量:1
- 2005年
- 我科1996~2004年收治肛门直肠损伤16例,均采用手术治疗,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 曾晓玲庄华章郑若庄福祥
- 关键词:肛门直肠损伤诊治体会手术治疗
- 肛门基底细胞癌2例
- 2006年
- 基底细胞癌又称基底细胞上皮癌或侵蚀性溃疡,是一种皮肤恶性肿瘤,在肛肠科少见。今报道2例。
- 庄华章罗碧华
- 关键词:基底细胞癌肛门皮肤恶性肿瘤侵蚀性上皮癌肛肠科
- 直肠癌的诊治进展被引量:1
- 2008年
- 庄华章
- 关键词:直肠肿瘤诊治
- 经括约肌局部切除早期直肠癌二例报告
- 1999年
- 早期直肠癌的诊断及外科治疗是近年来国内外讨论较多的一个问题。其讨论的焦点在如何保证手术的根治性和提高术后生活质量,而局部切除术的适应症和术式的选择是其关键。经括约肌局部切除早期直肠癌在国内外报道较少。近二年来,我们采用该术式治疗早期直肠癌二例.现报告如下,并就其有关问题进行讨论。
- 胡明郑若庄华章李美霞
- 关键词:括约肌局部切除术直肠癌肿瘤
- 高凝状态相关指标在结直肠癌患者手术前后的变化及术式的影响被引量:10
- 2014年
-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患者手术前后高凝状态相关指标的变化,以及不同手术方式对其的影响。方法:74例结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开腹组、腔镜组,分别行传统开腹手术和腹腔镜手术,并以37例健康查体者作为对照组,检测对照组以及手术前后两组结直肠癌患者血清D-二聚体、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凝血酶原片段1+2(F1+2)及蛋白C水平。结果:与健康对照者比较,结直肠癌患者的术前D-二聚体、PAI-1、F1+2表达水平明显升高,而蛋白C水平明显降低(均P<0.05);与术前比较,两组结直肠癌患者术后D-二聚体、蛋白C水平升高,而PAI-1、F1+2水平降低(均P<0.05);术后腔镜组D-二聚体、蛋白C水平与开腹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PAI-1、F1+2水平高于开腹组(均P<0.05)。结论:结肠癌患者血液呈高凝状态,术后情况改善,但腹腔镜手术可能对某些指标产生短暂的不利影响,应予重视。
- 庄华章陈永杰
- 关键词: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血液凝固因子
- 肛门基底细胞癌2例报告
- 基底细胞癌又称基底细胞上皮癌或侵蚀性溃疡,是一种皮肤恶性肿瘤,占所有黑色素皮肤癌的 75%,在肛肠科的临床治疗上极少见。 1.临床资料病例一:男,46岁,肛周潮湿渗液一月余,门诊以肛瘘收住院治疗。入院后查见,肛门左侧3 ...
- 庄华章罗碧华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