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崇惕
作品数: 43被引量:93H指数:8
  • 所属机构:厦门大学
  • 所在地区:福建省 厦门市
  • 研究方向:医药卫生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相关作者

唐仲璋
作品数:11被引量:33H指数:4
供职机构:厦门大学
研究主题:吸虫 TREMATODA 吸虫纲 生活史 BAER
卢明科
作品数:24被引量:99H指数:6
供职机构:厦门大学
研究主题:吸虫 湖北钉螺 钉螺 日本血吸虫 生物控制
彭文峰
作品数:21被引量:73H指数:6
供职机构:厦门大学
研究主题:吸虫 北麓 肝包虫 蝇科 家蝇幼虫
王彦海
作品数:26被引量:41H指数:4
供职机构:厦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研究主题:绦虫 台湾海峡 新种记述 多房棘球绦虫 鱼类
郭跃
作品数:21被引量:47H指数:5
供职机构:湖州师范学院医学院
研究主题:湖北钉螺 吸虫 钉螺 生物控制 恶性疟原虫
内蒙古大兴安岭南麓山区绵羊胰阔盘吸虫、中华双腔吸虫流行病学调查
1990年
内蒙古大兴安岭南麓山区绝大多数羊群均感染有胰阔盘吸虫(Eurytrema pancrea-ticum)和中华双腔吸虫(Dicrocoelium chinensis)。经调查前者染感率为10%~84%(平均43.9%),后者为8%~92%(平均33.5%)。以感染比较严重的突泉双城水库羊队的放牧地点进行流行病学调查。该山区此二吸虫的贝类宿主是枝小丽螺(Canesella virgo)。山上采获的蜗牛不多,胰阔盘吸虫感染率为6.18%,中华双腔吸虫为11.29%。山下草场蜗牛密度大,它们感染分别为2.8%和6.03%。胰阔盘吸虫昆虫宿主中华草螽(Conocephalus chinensis)主要捕获于山下草场,感染率为5.26%;中华双腔吸虫的昆虫宿主黑玉蚂蚁(Formica gagates),山上的1965只蚂蚁中检出144粒本吸虫囊蚴,山下草场397只蚂蚁中检出4751粒本吸虫囊蚴。
顾嘉寿刘日宽李庆峰王喜民达林台唐崇惕唐仲璋
关键词:绵羊胰阔盘吸虫
内蒙古科尔沁草原黑玉蚂蚁巢窝中华二索线虫及黑玉蚂蚁索幼虫的观察
1999年
内蒙科尔沁草原是牛羊胰脏阔盘吸虫病及肝脏双腔吸虫病严重的流行区。作者从双腔吸虫的昆虫宿主(第二中间宿主) 黑玉蚂蚁(Formica gagates) 腹中查获索线虫幼虫, 检到从黑玉蚂蚁腹部自动弹出的后感染期的索幼虫。与此后感染期索幼虫同形态的索幼虫在黑玉蚂蚁巢窝土壤中也找到。黑玉蚂蚁巢窝土壤中有数种索科线虫, 仅中华二索线虫( Amphimermischinensis) 的雌雄成虫在长细大小以及形态结构上与黑玉蚂蚁索幼虫相像, 它们是否同一种类尚待实验证实。
唐崇惕顾嘉寿李庆峰
关键词:科尔沁草原
两种盾盘吸虫的生活史及吸虫纲系统发生的讨论被引量:18
1980年
1.本文记述分布在我国的盾盘吸虫六种:贝居腹盾吸虫(Aspidogaster conchicola K.Ba-er);黑龙江腹盾吸虫(Aspidogaster amurensis Achmerov,1956);饭岛腹盾吸虫(Aspidogasterijimai Kawamura,1913);印度腹盾吸虫(Aspidogaster indica Dayal,1943);中华杯盾吸虫(Cotylaspis sinensis Faust and Tang,1936)及东方簇盾吸虫(Lophotaspis orientalis Faust andTang,1936)。对各虫种的形态特征作简单描述。2.印度腹盾吸虫的生殖细胞发生及早期胚胎发育经详细观察,本文简单介绍此种吸虫的精子及卵子发生、受精卵发育达到杯状蚴过程及各发育期的形态特点。3.本文报道东方簇盾吸虫的各发育期虫体的构造特征,并简单介绍杯状蚴侵入其贝类宿主的途径和寄生部位。4.本文对盾盘吸虫的分类及系统发生等问题进行讨论。
唐仲璋唐崇惕
关键词:生活史吸虫纲
内蒙古多囊蚴,Polycystia neimonguensis spnov新种记述
2003年
1999年夏天在内蒙古东北部呼伦贝尔草原的一只长爪沙鼠 (Merionesunguiculatus)肝脏发现一早期的多囊棘球蚴 (polycysticechinococcus)。布满小泡囊的条状虫体其基部牢固地着生在鼠肝脏组织上 ,其余部分游离在鼠肝表面 ,经切片观察其结构系属多囊棘球蚴特征。虫体含外生泡囊 (exogenousvesicles)和内生泡囊 (endogenousvesicles)芽体。各外生泡囊是从虫体胚组织向体外生长出来 ,泡囊间的胚组织中布满PAS阳性颗粒体 (granulesbodies)和内生泡囊芽体 ,在芽体基部具有环状透明层状膜 (laminatedmenbrane)的结构 ;各外生泡囊内壁中也有颗粒和具层状膜的芽体。内蒙古的多囊棘球蚴结构与南美洲的福氏棘球绦虫 (Echinococusvogeli)的多囊棘球蚴相似但不全相同 ,兹暂定名为内蒙古多囊蚴 (Polycystianeimonguensissp nov ) ,该虫是此类人兽共患寄生虫病原在我国的首次发现。
唐崇惕王彦海崔贵文
关键词:长爪沙鼠
内蒙古西伯利亚棘球绦虫和多房棘球绦虫泡状蚴在小白鼠发育成熟的比较被引量:5
2001年
本文报道人兽共患的泡状肝包虫病原,西伯利亚棘球绦虫Echinococcus sibiricensis(Rausch and Schiller,1954)泡状蚴和多房棘球绦虫Echinococcus multilocularis(Leuckart,1863)泡状蚴在KM株小白鼠发育成熟过程比较观察的结果。此两虫种泡状蚴的发育成熟过程仍然和它们早期发育的规律(唐崇惕等,2001)相同。虽然它们成熟的泡囊都被着生在网状结构中的许多原头节所充满,但是在多房棘球绦虫9-14个月的泡状蚴,仍然可以见到它们的原头节和网状结构都是起源于泡囊囊壁内表面的胚细胞层,并且始终保持与该层的联系。而西伯利亚棘球绦虫泡状蚴在鼠肺脏或肝脏的各泡囊中的原头节和网状结构是由可移动的胚细胞团发育生成,它们与泡囊囊壁没有如前者样的联系。西伯利亚棘球泡状蚴在各别小白鼠肝脏也能发育成熟,但不正常,宿主反应异常强烈。
唐崇惕陈晋安唐亮崔贵文钱玉春康育民吕洪昌
关键词:多房棘球绦虫小白鼠发育成熟
叶巢外睾吸虫幼虫期在湖北钉螺体内的发育及生活史研究被引量:9
1997年
叶巢外睾吸虫(ExorchisovariolobularisCao,1990)是寄生在福建闽江口的鲶鱼(Parasilurusasotus)的肠道中。在闽江两岸的图氏窄口螺(StenothyratoucheanaHeude)虽曾见到此类吸虫的幼虫期,但其生活史未经研究。本文报告在实验室内用湖北钉螺(Oncomelaniahupensis)作为实验贝类宿主所进行的感染试验,并观察了本吸虫的全程生活史各阶段发育的情况。此类吸虫毛蚴到贝类宿主体内只经过一代胞蚴,一代雷蚴和尾蚴的发育,而后期尾蚴在作为第二中间宿主的小鱼体中发育形成囊蚴。全程生活史从秋天到翌年初夏历时需半年。
唐崇惕王云
关键词:湖北钉螺生活史发育
西伯利亚棘球绦虫和多房棘球绦虫泡状蚴在长爪沙鼠体内发育的比较被引量:8
2001年
从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捕获的沙狐 (Vulpes corsac)小肠中收集到的西伯利亚棘球绦虫 (Echinococcus sibiricensis)和多房棘球绦虫 (Echinococcus multilocularis)的成虫 ,经人工感染实验小白鼠 ,用在小白鼠体内发育的两种泡状蚴(Alveolar echinococcus)的微量物质 ,分别经腹腔接种到实验室饲养的长爪沙鼠 (Merionesunguiculatus) ,结果再次证实此两种棘球绦虫具有完全不同发生形式的泡状蚴和不同的宿主反应以及西伯利亚棘球绦虫种的独立性。
唐崇惕陈晋安唐亮崔贵文吕洪昌钱玉春康育民
关键词:多房棘球绦虫长爪沙鼠
钉螺感染目平外睾吸虫的分泌物及其对杀灭不同时间再感染日本血吸虫幼虫的进一步观察
2018年
目的湖北钉螺(Oncomelania hupensis)先感染目平外睾吸虫(Exorchis mupingensis)虫卵后,再间隔不同时间感染日本血吸虫(Schistosoma japonicum)毛蚴,观察螺体分泌物的强度对血吸虫幼虫损害和被杀灭情况的关系。方法钉螺感染目平外睾吸虫后分别于21d、37d、55d、70d和85d再感染血吸虫毛蚴。钉螺经双重感染后4-82d,作钉螺整体连续埋蜡切片、染色制片和全片观察,并记录血吸虫幼虫残体数。结果与结论单独感染外睾吸虫的钉螺,和两吸虫感染间隔时间为21-85d的钉螺,螺体都产生大量血淋巴细胞和分泌物,它们会围攻再侵入的日本血吸虫早期幼虫并侵入其体内,血吸虫幼虫结构发生异常、停止发育直至死亡。两种吸虫双重感染的间隔时间愈长,螺体血淋巴细胞数随时间增加而逐渐减少;而螺体分泌物不断增多,并见于血吸虫幼虫残骸内,螺体攻击血吸虫幼虫的效力愈强。这现象在单独感染日本血吸虫的钉螺体内未见到。
唐崇惕卢明科彭文峰陈东
关键词:湖北钉螺日本血吸虫血淋巴细胞分泌物
蚴形属吸虫一新亚属新种Cercarioides(Eucercarioides) hoepplii subgen and sp. nov. (Trematoda:Heterophyidae)
1992年
本文记述吸虫纲、异形科、蚴形属的一新亚属,定名为何氏蚴形吸虫新亚属及新种Cercarioides(Eucercarioides)hoepplii subgen.and.nov.。标本采自福建福鼎沙埕的黑尾鸥(Larus crassiostris Vieillot)肠管。本文对本类吸虫的宿主分布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唐仲璋唐崇惕
关键词:吸虫纲
中口短咽吸虫Brachylaima mesostoma(Rud.,1803)Baer,1933的生活史研究(Trematoda:Brachylaimidae)被引量:4
1993年
寄生于鸟类和哺乳类的短咽科(Brachylaimidae)中的短咽属(Brachylaima)吸虫经记述有60余种,但有关生活史的报道不上10种。本文报道在福州二种陆地蜗牛,Bradybaena similaris和Cathaica ravida sieboldtiana,体内所见的一种短咽类吸虫的幼虫期包括胞蚴,尾蚴和后期尾蚴的观察。因此成熟的后期尾蚴人工感染八哥(Acridotheres c.cristatellus)雏鸟获得中口短咽吸虫(Brachylaima mesostoma)的成虫。本吸虫的天然终宿主在福州有八哥和黑鸫(Turdus merulamandarinus)。
唐仲璋唐崇惕
关键词:吸虫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