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包音
-

-

- 所属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 所在地区:北京市
- 研究方向:医药卫生
- 发文基金:北京市科委基金
相关作者
- 王惠军

- 作品数:40被引量:253H指数:9
-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 研究主题:全身麻醉 喉罩 日间手术 丙泊酚 氯胺酮
- 纪存良

- 作品数:13被引量:49H指数:3
-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 研究主题:酰胺类 坐骨神经阻滞 神经传导阻滞 肺损伤 内毒素移位
- 李梅

- 作品数:58被引量:308H指数:11
-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 研究主题:医学生 喉罩 儿童 护理 全身麻醉
- 孙永兴

- 作品数:20被引量:122H指数:7
-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 研究主题:氟比洛芬酯 舒芬太尼 听觉诱发电位指数 眼底手术 麻醉
- 刘金升

- 作品数:12被引量:50H指数:5
-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 研究主题:耳大神经 罗哌卡因 术后镇痛 超声引导 脑血氧饱和度
- 右美托咪定联合罗哌卡因竖脊肌平面阻滞用于肋骨骨折患者术后镇痛的有效性及安全性被引量:13
- 2020年
- 目的研究右美托咪定联合罗哌卡因超声引导下竖脊肌平面阻滞(ESPB)用于肋骨骨折患者术后镇痛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于2019年1月至2019年10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接受肋骨骨折术的患者4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右美托咪定联合罗哌卡因组(DR组)和罗哌卡因组(R组),每组各20例。2组在全麻插管后超声引导下患侧行ESPB,DR组患者注射0. 5μg/kg右美托咪定+0. 375%罗哌卡因共20 mL,R组患者注射0. 375%罗哌卡因20 mL,2组均行静脉自控镇痛(PCIA),观察并记录2组患者术后首次按压镇痛泵的时间,术后4、8、12、24和48 h患者的静息和活动状态下VAS评分,术后48 h内PCIA按压次数,以及并发症、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DR组患者首次按压镇痛泵的时间为(5. 8±1. 8)h,显著长于R组(2. 7±1. 6)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与R组比较,DR组术后8、12、24、48 h的静息和活动状态下VAS评分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除手术后到术后4 h时间段外,其余各相邻时间点镇痛泵按压次数DR组显著少于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2组患者均未观察到ESPB相关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结论采用0. 5μg/kg右美托咪定联合0. 375%的罗哌卡因行ESPB能够为肋骨骨折患者提供更为理想的术后多模式镇痛效果,还能减少术后镇痛药物用量,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 包音王古岩王惠军李梅
- 关键词:罗哌卡因肋骨骨折术后镇痛
- 超声引导喉上神经阻滞与丁卡因表面麻醉在支撑喉镜喉癌切除术中的麻醉效果比较被引量:2
- 2023年
- 目的比较超声引导喉上神经阻滞与丁卡因表面麻醉用于支撑喉镜下喉癌二氧化碳激光切除术的麻醉效果,为进一步优化麻醉方案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选择2022年6—9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择期行支撑喉镜下喉癌二氧化碳激光切除术患者64例,年龄40~70岁,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丁卡因表面麻醉+全身麻醉插管组(D组,n=32),在口咽、会厌、杓状软骨区喷入1%丁卡因1.5 ml,共2次(3 ml)后行全身麻醉诱导气管插管;超声引导双侧喉上神经阻滞+全身麻醉插管组(S组,n=32),超声引导双侧喉上神经阻滞(0.2%罗哌卡因3 ml)后行全身麻醉诱导气管插管。分别记录2组患者入室后(T_(1))、气管插管进入声门即刻(T_(2))、支撑喉镜置入成功即刻(T_(3))、支撑喉镜置入成功后3 min(T_(4))、拔管即刻(T_(5))、拔管后3 min(T_(6))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记录2组患者术后苏醒指标(包括肌松恢复时间、气管拔管时间)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记录拔管后即刻和拔管后2、6、12、24 h咽喉痛的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结果与T_(1)时点相比,S组与D组麻醉后各时点MAP、心率均有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组各个时点MAP、心率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组患者肌松恢复时间、气管拔管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S组拔管后即刻和拔管后2、6、12 h咽喉痛VAS评分均明显低于D组[3(2,4)分比4(4,5)分、2(1,2)分比5(5,6)分、2(1,2)分比4(4,5)分、1(0,1)分比2(1,2)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组患者围手术期均未出现误吸、喉痉挛、局部麻醉药中毒等不良反应。结论超声引导喉上神经阻滞与丁卡因表面麻醉均可以有效维持支撑喉镜下喉癌切除术血流动力学稳定,不影响苏醒时间,2组均无不良反应发生,但喉上神经阻滞组术后镇痛效果更佳。
- 包音王惠军李芸王月奚春花苏少飞王古岩
- 关键词:支撑喉镜超声引导喉上神经阻滞丁卡因
- 瑞马唑仑在老年早期喉癌患者超声引导喉上神经内侧支阻滞中的镇静效果观察
- 2024年
- 目的探讨瑞马唑仑在老年早期喉癌患者超声引导喉上神经内侧支阻滞中的镇静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5—9月因早期喉癌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并行支撑喉镜二氧化碳激光切除术的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咪达唑仑组和瑞马唑仑组,各30例。咪达唑仑组患者静脉注射0.08μg/kg舒芬太尼+0.02 mg/kg咪达唑仑镇静,瑞马唑仑组患者静脉注射相同剂量的舒芬太尼+0.04 mg/kg瑞马唑仑镇静。记录并比较2组患者镇静的成功率、镇静起效时间、恢复时间,2组患者不同时点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脉搏血氧饱和度(SpO_(2))、镇静水平[采用改良警觉和镇静评分(MOAA/S)评定]及患者状态指数(PSI),患者和麻醉医师对镇静的满意度评分及患者神经阻滞期间心动过缓、低氧血症等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瑞马唑仑组镇静成功率显著高于咪达唑仑组[83.3%(25/30)比53.3%(16/30)],镇静起效时间和恢复时间均明显短于咪达唑仑组,患者满意度和麻醉医师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咪达唑仑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镇静期间2组MAP变化相似,瑞马唑仑组心率较咪达唑仑组平稳。瑞马唑仑组SpO_(2)在给药后2 min低于咪达唑仑组,给药后6、10、15 min均高于咪达唑仑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给药后4、6、10 min瑞马唑仑组患者MOAA/S均低于咪达唑仑组,而PSI均高于咪达唑仑组,同时瑞马唑仑组患者给药后15 min PSI高于咪达唑仑组(均P<0.05)。瑞马唑仑组与咪达唑仑组神经阻滞镇静期间患者心动过缓、低氧血症、恶心呕吐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瑞马唑仑用于老年早期喉癌患者神经阻滞的镇静起效快,恢复迅速,且比咪达唑仑有更好的血流动力学稳定性,呼吸抑制轻,安全性好。
- 包音纪存良王惠军王古岩
- 关键词:喉癌喉上神经阻滞咪达唑仑
- 腰丛联合坐骨神经阻滞下足踝手术患者右美托咪定和丙泊酚靶控输注镇静效果的比较被引量:5
- 2013年
- 目的比较右美托咪定和丙泊酚靶控输注用于足踝手术的镇静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6~12月在腰丛联合坐骨神经阻滞下足踝手术患者46例。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定组(D组)和丙泊酚组(P组),麻醉前给予芬太尼1μg/kg,行腰丛坐骨神经阻滞后,D组给予右美托咪定0.7μg/(kg·10min)负荷量后,以0.4μg/(kg·h)的速率静脉输注,P组靶控输注1μg/ml丙泊酚。记录给药前(T0),切皮前即刻(T1),手术开始后15min(T2)、30min(T3)、45min(T4),及术毕(T5)、术后1h(T6)时OAA/S评分,BIS值,血流动力学参数(MAP和HR),呼吸参数(RR和SpO2)。记录术中及术后恶心呕吐、口干、注射痛发生率。术后用测试卷记录患者对镇静满意度。结果两组切皮到手术开始45minOAA/S评分明显低于各自基础值(P<0.05),D组OAA/S评分在手术开始45min明显低于P组(P<0.05)。P组的呼吸频率及SpO2在镇静期明显低于D组(P<0.05)。其他临床数据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应用于腰丛联合坐骨神经阻滞下足踝手术的镇静和镇痛是安全可行的,没有明显的循环和呼吸抑制,是合理的辅助用药。
- 包音李天佐
- 关键词:丙泊酚神经阻滞
- 0.4%盐酸罗哌卡因注射液在后入路腘窝坐骨神经阻滞中半数有效容量的探讨被引量:2
- 2017年
- 目的:探讨0.4%盐酸罗哌卡因注射液在超声引导后入路腘窝坐骨神经阻滞时的半数有效容量(EV_(50))。方法:选择30例腘窝坐骨神经阻滞下行拇外翻手术女性患者,年龄30~50岁,体重50~70 kg,ASA分级Ⅰ或Ⅱ级,在超声引导下行后入路腘窝坐骨神经阻滞,定位成功后注入0.4%盐酸罗哌卡因注射液,起始容量为20 mL。随后按Dixon序贯法进行试验,按阻滞效果情况,下1例可增减2 mL。计算0.4%盐酸罗哌卡因注射液超声引导后入路腘窝坐骨神经阻滞时的EV_(50)及其95%可信区间(95%CI)。结果:0.4%盐酸罗哌卡因注射液超声引导后入路腘窝坐骨神经阻滞的EV_(50)为15.2 mL及其95%CI为13.4~17.2 mL。结论:0.4%盐酸罗哌卡因注射液超声引导后入路腘窝坐骨神经阻滞的EV_(50)为15.2 mL。
- 包音孙永兴纪存良李梅
- 关键词:酰胺类剂量效应关系坐骨神经神经传导阻滞
- 复合丙泊酚时地佐辛抑制老年患者喉罩置入反应的半数有效剂量被引量:7
- 2017年
- 目的确定复合丙泊酚时地佐辛抑制老年患者喉罩置入反应的半数有效剂量(ED50)。方法择期全麻下行鼻内镜手术患者,年龄66~75岁,体重指数20~25 kg/m2,ASA分级Ⅰ或Ⅱ级。麻醉诱导:患者静脉输注地佐辛初始剂量0.2 mg/kg,同时靶控输注丙泊酚,起始血浆靶浓度1 μg/ml,每隔3 min靶浓度递增0.5 μg/ml,直至靶浓度达3 μg/ml。BIS值50~60时置入喉罩,出现喉罩置入反应时,下一例患者采用高一级剂量,否则采用低一级剂量,相邻剂量比0.8。喉罩置入反应标准:置入过程中或置入后3 min内,患者出现呛咳、喉痉挛和/或体动反应。计算复合丙泊酚时地佐辛抑制喉罩置入反应的ED50及其95%可信区间。结果复合丙泊酚时,地佐辛抑制老年患者喉罩置入反应的ED50为0.126 mg/kg,95%可信区间为0.110~0.143 mg/kg。结论复合丙泊酚时地佐辛抑制老年患者喉罩置入反应的ED50为0.126 mg/kg。
- 包音吕国义孙健孙永兴崔旭潘楚雄
- 关键词:阿片类剂量效应关系喉面罩
- 超声引导下罗哌卡因喉上神经内支阻滞用于支撑喉镜下喉癌切除术的效果被引量:8
- 2022年
- 目的探讨0.2%罗哌卡因超声引导双侧喉上神经内支(ibSLN)阻滞用于支撑喉镜下喉癌CO_(2)激光切除术的效果。方法60例于2021年11月至2021年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择期行支撑喉镜下喉癌CO_(2)激光切除术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全身麻醉(全麻)插管,观察组行超声引导下双侧ibSLN阻滞(0.2%罗哌卡因2 mL)+全麻插管。记录入室时(T_(0))、气管插管进入声门即刻(T_(1))、支撑喉镜置入成功即刻(T_(2))、支撑喉镜置入成功后5 min(T_(3))、拔管即刻(T4)、拔管后5 min(T_(5))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记录拔管时间,拔管后即刻、拔管后6 h的视觉模拟评分(VAS);观察并记录两组术后呛咳、误吸、呼吸困难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回访患者的满意度。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T_(1)~T_(5)各时间点HR、MAP值明显降低(P<0.05);与T_(0)相比,对照组麻醉后各时间点HR、MAP均有升高(P<0.05),观察组各时间点HR、MAP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拔管时间观察组明显短于对照组[(9.3±1.6)min比(13.8±1.2)min,P<0.05],观察组拔管后即刻、拔管后6 h的VAS评分较对照组明显降低[(2.52±1.85)分比(5.23±2.21)分;(1.23±0.29)分比(4.19±0.88)分,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评分为优良者例数高于对照组(29例比18例,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不良反应。结论超声引导下0.2%罗哌卡因双侧ibSLN阻滞用于支撑喉镜下喉癌切除术效果确切,能更好地保持术中血流动力学平稳,缩短拔管时间,减少患者术后不适,实现患者的舒适化医疗及快速康复。
- 包音刘金升王惠军
- 关键词:超声引导喉上神经阻滞支撑喉镜罗哌卡因
- 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右腹横肌平面阻滞用于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后镇痛的效果评价被引量:27
- 2019年
- 目的研究右美托咪定(dexmedetomidine, DEX)复合罗哌卡因行腋中线入路腹横肌平面阻滞(transversus abdominis plane block, TAPB)用于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9月至2019年3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接受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DEX组(D组,30例)和对照组(C组,30例),在全身麻醉插管后行超声引导下双侧TAPB,D组注射0.5μg/kg DEX+0.25%罗哌卡因共40 ml;C组则注射0.25%罗哌卡因40 ml。术后两组均行患者自控静脉镇痛(patient-controlled intravenous analgesia, PCIA),观察并记录患者术后首次按压镇痛泵的时间,术后4 h、8 h、12 h、24 h和48 h的VAS评分、BCS(Bruggrmann comfort scale)评分、术后48 h内PCIA按压次数、睡眠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D组手术结束至首次按压镇痛泵的时间明显长于C组[(5.4±1.6)h比(2.3±1.8)h,P <0.05];与C组比较,D组术后8 h、12 h、24 h的VAS评分降低,BCS评分升高(P <0.05);除手术结束到术后4 h时间段外,其余各时间点镇痛泵按压次数D组明显少于C组(P <0.05)。两组均未观察到TAPB相关并发症。结论采用0.5μg/kg DEX复合0.25%罗哌卡因行TAPB可使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患者得到更为理想的术后多模式镇痛效果,并减少术后阿片类药物用量,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 包音王古岩王惠军李梅李芸纪存良
- 关键词:罗哌卡因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术后镇痛
- 智能模拟技术结合案例教学法在麻醉科住院医师困难气道培训中的应用被引量:6
- 2022年
- 目的探讨和评价智能综合困难气道训练考核系统结合以案例为基础(CBL)教学法在麻醉科住院医师处理困难气道能力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21年9月至2022年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培训的40名麻醉科住院医师采用区组随机化分组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0名。对照组采用技能操作理论授课和临床实践培训为主的传统教学方法进行教学,观察组采用智能综合困难气道模拟训练考核系统结合CBL进行教学。教学内容包括正常气道、牙关紧闭、颈项强直、下颌畸形4种不同难度气道模式的处理,以及对气道工具的应用。通过相关理论与临床操作考核、满意度问卷调查评价教学培训效果。结果两组的理论考核成绩、正常气道的操作成绩和使用气道工具的考核成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牙关紧闭、颈项强直、下颌畸形的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气道管理意识增强、处理原则理解加深、临床操作自信心提高、临床处理能力提高和学习兴趣增强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智能模拟技术结合CBL教学法能更加有效地增加麻醉科住院医师对困难气道训练的兴趣和积极性,进一步提高他们处理困难气道的能力。
- 王惠军熊军包音王古岩
- 关键词:困难气道麻醉
- 地佐辛抑制鼻内镜手术老年患者喉罩置入反应的半数有效浓度
- 确定复合丙泊酚时地佐辛抑制老年患者喉罩置入反应的半数有效浓度(EC50).择期全麻下鼻内镜术患者,年龄66~75岁,BMI19~30kg/m2,ASA分级I或Ⅱ级.麻醉诱导:静脉输注地佐辛0.2mg/kg,靶控输注丙泊酚...
- 包音
- 关键词:鼻内镜手术地佐辛丙泊酚半数有效浓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