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厚琴
作品数: 52被引量:122H指数:6
  • 所属机构:曲阜师范大学孔子研究所
  • 研究方向:历史地理
  • 发文基金:山东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计划项目

相关作者

李长辉
作品数:4被引量:7H指数:2
供职机构:曲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研究主题:汉代 儒学 天人感应 吏治 礼仪
田芸
作品数:1被引量:7H指数:1
供职机构: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
研究主题:不孝 法律 汉代
先秦儒家的生态农学观被引量:7
2003年
立足于中国古代农业社会的儒家重农业意识较强,对自然灾害、优化农业生态结构、发展大系统生态农业等都有一系列独特的见解,形成了其系统的生态农业学思想。它对发展当代生态农业及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皆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刘厚琴
关键词:先秦儒家
汉代社会保障体制及其特征被引量:13
2004年
社会保障是汉代仁政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汉代的社会保障制度注重家庭养老、宗族互助、济贫救灾,其特征是强调富民,增强家庭自保能力,强调以家庭为基础的自保公助。虽然汉代的社会保障制度并不能完全实行,但其中的合理因素是值得弘扬的。
刘厚琴
关键词:早期儒家社会保障
汉代伦理行为的功利化——以汉代伦理与制度整合、互动为考察中心
2007年
汉代为伦理与制度整合、互动的关键时期。本文由汉代政府旌表对孝、忠行为之认可等方面入手,分析孝、忠伦理行为由出自天性缘于内在情感的个人行为到为官方制度引导和控制的功利化之社会行为的变异过程,探讨了两汉社会政治伦理教化的变异及影响。
刘厚琴
关键词:汉代伦理功利化
先秦儒道生态伦理的相通性被引量:3
2004年
儒、道之整体思想虽然迥然相异,但是根植于自然经济的儒、道在自然环境保护上却是殊途同归,无论是生态环境观,还是生态伦理原则,生态伦理规范等方面皆有相通之处。
刘厚琴
关键词:儒家道家环境保护生态伦理
汉代身份继承制度探析被引量:3
2008年
汉代继承关系的法律,传世古籍未有具体记载,张家山汉简为汉代继承制度研究提供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汉代身份继承法主要体现在宗祧继承、爵位继承和户主继承上。汉代身份继承法既以立法的形式强调了宗法伦理关系,也以立法的形式肯定并加强了家庭内部的不平等关系。
刘厚琴
关键词:汉代宗法伦理
汉代“不孝入律”研究被引量:7
2009年
汉代是孝伦理制度化的关键时期,与褒扬孝道相对应的就是"不孝入律",对后世封建法制影响深远。由汉代各类不孝罪及对不孝罪条文和法制实效的结合、比对入手,分析汉代"不孝入律"的发展、演变过程,可探讨汉代"不孝入律"的特征以及伦理制度化、制度伦理化的历史流变。
刘厚琴田芸
关键词:汉代不孝法律
汉代父系继嗣制度研究被引量:2
2011年
汉代作为封建大一统重新建立的历史时期,新旧纠葛,制度疏阔,父系继嗣制亦出现一些新变化。这种变化从汉代承嗣法制和社会生活中都能够体现出来。在理论上,父系继嗣的基本价值是对父系世系的延续和维系,在实践上,其成员的范围受到限定。总体上看,汉代父统家嗣逐渐受到重视,父系继嗣观念逐渐强化。
刘厚琴
关键词:汉代父系
儒学与汉代婚姻制度被引量:6
1996年
先秦至两汉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发展阶段。这时期的儒家婚姻礼制不仅对形成汉代共同婚俗和维护封建统治起了显著的作用,而且对汉以后整个封建社会的婚俗及封建统治的维护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探讨儒学与汉代婚姻制度的关系,有助于了解汉代乃至整个封建时代的婚俗。本文拟从汉代婚姻意义、婚姻形态、结婚礼仪、离婚制度四个方面来对这个问题作一些探讨。
刘厚琴
关键词:汉代婚姻观念婚姻制度离婚制度儒学封建统治
儒家“和而不同”思想与文化多元发展
近年来,学术界对于儒家“和而不同”与文化多元发展关系的研究,大多集中于“和而不同”与和谐世界,和而不同与全球多元文明的和平共处,和而不同多元一体的价值追求等。本文着重从多元文化交流、发展、融合、创新等几个方面考察儒家“和...
刘厚琴
关键词:儒家思想多元文化和谐社会
儒学与汉武帝的民族政策被引量:8
1999年
刘厚琴
关键词:民族政策匈奴武帝儒学统一多民族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