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余新晓
-

-

- 所属机构:北京林业大学
- 所在地区:北京市
- 研究方向:农业科学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相关作者
- 贾国栋

- 作品数:188被引量:831H指数:18
- 供职机构:北京林业大学
- 研究主题:侧柏 氢氧同位素 水分利用效率 稳定同位素 水土保持
- 陈丽华

- 作品数:249被引量:2,774H指数:25
- 供职机构:北京林业大学
- 研究主题:根系 油松 抗拉强度 刺槐 林木根系
- 牛健植

- 作品数:127被引量:1,164H指数:16
- 供职机构: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
- 研究主题:优先流 大孔隙 枯落物 枯落物层 影响因素
- 樊登星

- 作品数:67被引量:630H指数:14
- 供职机构:教育部
- 研究主题:模拟降雨 降雨 防护林 黑麦草 枯落物
- 孙佳美

- 作品数:54被引量:168H指数:9
- 供职机构:北京林业大学
- 研究主题:模拟降雨 坡面 水质净化 生态效益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 一种用于盆栽植物的自动滴灌浇水设备
- 本发明涉及滴灌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盆栽植物的自动滴灌浇水设备,其包括贮水箱、固定支架、控制器、土壤水分传感器和滴灌装置,所述贮水箱固定于所述固定支架上,所述控制器固定设于所述贮水箱下方的固定支架上,所述控制器与所述贮...
- 余新晓赵娜贾国栋何雅冰娄源海李瀚之白艳婧孙佳美刘自强路伟伟侯沛轩
- 文献传递
- 测量灌木降雨截留量的装置和方法
- 本发明提供一种测量灌木降雨截留量的装置和方法,该测量灌木降雨截留量的装置包括第一薄壁桶、第二薄壁桶和上下开口的漏斗,以及用于固定支撑所述测量灌木降雨截留量的装置的支撑架;所述第一薄壁桶的下端口与所述漏斗的上开口密封连接;...
- 余新晓贾国栋杨芝歌樊登星牛健植张振明张学霞
- 文献传递
- 山地灾害危险区调查与分类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山地灾害危险区调查与分类方法,包括对山地灾害流域泥沙平衡、山地灾害流域滑坡危险性、对山地灾害分类进行调查,并将山地灾害分为冲击力强的泥石流山地灾害、泥石流山地灾害、高含沙山洪山地灾害、一般山洪山地灾害4个...
- 余新晓陈丽华谢宝元高甲荣牛丽丽牛健植
- 文献传递
- 黄土高原第Ⅲ副区小流域降水空间异质性分析被引量:2
- 2011年
- 降水的空间异质性是水资源管理重要的理论基础。以吕二沟小流域为例,从地形地貌角度对黄土高原第Ⅲ副区小流域尺度上降水的空间异质性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多年平均降水量表现出流域上游>中游>下游的特性,并且随着海拔的增高而增加;不同降水强度引起的降水空间异质性不同,降水量愈大,空间异质性越大。应用SURFER软件对不同降水量情形下流域降水等值线的分布进行了模拟,结果表明,降水量越大,高程和距离沟口距离所起的作用越明显。
- 李海光余新晓傅恒刘奇武二喜
- 关键词:降水空间异质性
- 贡嘎山暗针叶林森林生态系统土壤水分运移特征分析被引量:8
- 2008年
- 开展优先流研究是土壤水运动机理研究由均质走向非均质领域的标志,可以有效解释早期水文学研究所困扰的不符合达西定律及对流--弥散方程等重大问题,但它在常规手段下难以获取。该文利用自制实验仪器,在研究区域开展室内土柱实验,系统分析研究区域土壤水分运移特征及优先流运移特征。结果表明:研究区域内4个演替阶段的土壤水分运动的壤中流过程主要表现为优先流,而土壤中的基质部分,则表现为不动区域。一旦优先流路径形成,土壤将不再阻拦水入渗,导致随后的降雨入渗穿过前面已经湿润并存在的优先流路径。优先流路径是研究区域水分在土壤中运移的主要途径,只要降雨雨强不停止,水将始终沿着优先流路径向下运移。运用综合染色示踪及影像分析技术对土柱出流液的流量、流速及通量数值进行分析,可以判断出研究区域的土壤优先流具有环绕特征和非平衡特征。
- 牛健植余新晓张志强
- 关键词:暗针叶林森林生态系统土壤水分运移优先流水分含量
- 基于TCN-BiLSTM与LSTM模型对比预测北洛河径流
- 2024年
-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究TCN-BiLSTM耦合模型与传统LSTM模型在径流模拟预测中的性能,为洪水风险管理和区域水资源规划提供准确有效的径流预测模型。【方法】以北洛河流域为研究区,基于双向长短期记忆网络(BiLSTM)和时域卷积网络(TCN)建立一种新的径流预测耦合模型TCN-BiLSTM。利用相关性分析,筛选预测径流的输入因子,确定4种不同的输入方案应用于TCN-BiLSTM耦合模型和传统LSTM模型,每个模型分别预测1、2、3 d的径流量。采用平均绝对误差(MAE)、均方根误差(RMSE)和拟合优度(R^(2))来评估模型的预测性能。【结果】(1)TCN-BiLSTM耦合模型整体预测性能优于LSTM模型,TCN-BiLSTM模型R^(2)达到0.91,高于LSTM的0.89。相比于LSTM,TCN-BiLSTM对于峰值和突变点的捕捉能力更强,对于波动大的复杂数据预测效果更优;(2)在针对未来1~3 d径流量预测中,随着预见期的延长,4种方案下TCN-BiLSTM和LSTM模型的预测效果均有所下降,相较于预测1 d,预测3 d的TCNBiLSTM和LSTM模型的R^(2)分别平均下降了0.17和0.14,RMSE分别平均增大了4.59和4.40,MAE分别平均增大了1.26和1.31;(3)在4种输入方案里,日累积降水量和日径流量作为输入变量时,模型的预测效果最好。降水数据的加入使得TCN-BiLSTM和LSTM模型相较于单一日径流数据作为输入变量时,1、2、3 d径流量预测的R^(2)分别提高15%、14%、6%和18%、14%和1%。【结论】TCN-BiLSTM耦合模型和LSTM模型R^(2)均能达到0.85以上,TCN-BiLSTM模型R^(2)较LSTM提高了2%。对比来看,TCN-BiLSTM模型在拟合洪水过程中表现更为优异,对于汛期的预测性能优于非汛期。输入变量对模型的影响较大,有效且高质量的气象数据能够提高模型的预测性能。
- 张梦凡丁兵兵贾国栋余新晓
- 关键词:水文模拟
- 以科学发展观引领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与学科建设被引量:2
- 2009年
- 本文论述了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学科的特色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内涵,阐明了科学发展观战略的实施给该学科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对如何在新的形势下用科学发展观来指导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与学科建设提出了3点方针:一是大力投入教学设施建设,提供优质的硬件条件;二是高度注重师资队伍建设,提升学科教学水平:三是产、学、研相结合,建立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 余新晓
-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学科建设
- 农田防护林精准结构经营理论与经营方式的构建被引量:3
- 2005年
- 针对我国当前农田防护林经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综合分析提出了农田防护林精准结构经营理论这一新思想,将经营过程界定在整个生长发育阶段,并建立在时间尺度上的动态调控与空间尺度上的适应性管理基础上,拓展了以往仅对农田防护阶段性经营的局限,对整个生命周期内林带结构调控具有借鉴意义。
- 冀晓燕范志平刘大勇余新晓
- 关键词:农田防护林生长发育阶段管理基础生命周期适应性林带
- 黄土区森林植被对不同尺度坡地产流产沙的影响分析被引量:3
- 2007年
- 为进一步探讨森林植被对流域坡地不同尺度降雨产流产沙的影响,为黄土区植被建设提供理论依据,对蔡家川流域坡面径流小区和试验小流域降雨产流产沙进行了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坡面自然更新的次生林和虎榛子灌木林较人工林有更好的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功能;通过灰色关联分析,林分郁闭度和草本、枯落物生物量对坡面产流产沙影响显著。在对嵌套流域聚类分析的基础上,相似地形地貌的子流域,少林流域比多林流域的雨季径流深和径流系数高2.7~2.9倍,且前者暴雨径流输沙量是后者3~6倍。
- 王海龙秦富仓余新晓鲁绍伟
- 关键词:植被产流产沙黄土区
- 北京山区典型森林土壤的养分空间变异与环境因子的关系被引量:39
- 2012年
- 根据北京山区典型森林植被的分布设置采样点,应用典范对应分析(CCA)法,对土壤养分空间变异与环境因子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研究区土壤有机质、氮、钾含量相对丰富,严重缺磷,养分整体表现为中等变异.从CCA排序结果看,环境对养分变异的影响程度及因子数量均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减小.0—10cm、10—20cm土层养分的影响因子相似,主要为坡位、海拔、0—20cm土层含水量及容重;20—40cm土层养分的主要影响因子为坡位、海拔、0—40cm土层含水量及容重;40—60cm土层养分的主要影响因子为该土层的pH值.对不同养分指标而言,有机质、全氮和碱解氮的主要影响因子为坡位、土壤含水量、海拔及林分类型;速效钾主要受土壤厚度影响;其它指标受环境因子的影响小.环境因子的定量分离结果显示,其在总体上解释了83.33%的养分变异,其中土壤相关因子解释了50.37%,地形因子解释了7.96%,二者的耦合作用解释了25%.
- 邵方丽余新晓杨志坚郑江坤
- 关键词:土壤养分环境因子C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