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宝军
作品数: 58被引量:293H指数:10
  • 所属机构: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
  • 所在地区:云南省 昆明市
  • 研究方向:医药卫生
  • 发文基金: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

相关作者

刘德华
作品数:78被引量:741H指数:15
供职机构: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耐药率 耐药性 细菌耐药 敏感率 细菌耐药监测
胡大春
作品数:186被引量:823H指数:14
供职机构:昆明医科大学
研究主题:大肠埃希菌 云南汉族 原发性高血压 基因多态性 耐药性
陈小伍
作品数:183被引量:980H指数:14
供职机构:顺德第一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腹腔镜 脾切除术 骨髓基质干细胞 肝肿瘤 基质干细胞
剧永乐
作品数:82被引量:495H指数:11
供职机构:南方医科大学顺德医院
研究主题:腹腔镜 结直肠癌 重症急性胰腺炎 手术技巧 完全腹膜外
陆光生
作品数:87被引量:471H指数:12
供职机构:南方医科大学顺德医院
研究主题:腹腔镜 结直肠癌 肝炎肝硬化 手术技巧 完全腹膜外
生物可降解吻合环在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探讨生物可降解吻合环在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消化道重建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2010年10月31例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应用Valtrac吻合环进行消化道重建的临床资料。其中升结肠13例,横结肠8例,降结肠6例,乙状结肠4例。腹腔镜下完成肠管及系膜游离、淋巴结清扫操作,经腹壁5-8 cm切口入腹,切除肿瘤后用生物可降解吻合环进行肠管端端吻合。结果 31例手术均获得成功,完成肠吻合时间12.5-17 m in,平均14.5 m in。术中出血20-100 m l,平均30 m l。13例行回肠-结肠吻合,吻合环直径28 mm、闭合间隙2.0 mm,18例行结肠-结肠吻合,吻合环直径31或33 mm、闭合间隙2.5 mm。未发生术后吻合口出血、吻合口漏。1例术后3个月结肠-结肠吻合口狭窄,直径约1.2cm,肠镜下扩张。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28-56 h,平均42.2 h。31例术后随访6-24个月,平均10个月,无肿瘤复发、远处转移及伤口种植转移。结论在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中应用生物可降解吻合环进行消化道的重建是一种安全、微创、高效、可标准化的术式。
陈小伍任宝军朱达坚陆光生冯家立耿岩剧永乐
关键词:腹腔镜结肠癌
2005~2013年鲍曼不动杆菌临床分布与耐药特征分析被引量:11
2015年
目的了解该院鲍曼不动杆菌临床分布特征及耐药率变迁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和院内感染管理提供依据。方法回顾分析该院2005年1月至2013年12月检出的鲍曼不动杆菌,分析其科室分布、标本分布及耐药率变化情况。结果 9年共分离出964株鲍曼不动杆菌,其中713株为多重耐药菌。2005~2008年分离量较少,分别为30株、26株、22株、19株。2009年和2010年开始增多,分别为65株和50株,2011年开始检出率剧增,2011~2013年分别为157株、229株、366株。9年中分离率最高的前三位科室为ICU、神经外科和呼吸科,标本来源始终以呼吸道标本为主,分泌物标本其次,近几年来血液、尿液及引流液等标本检出率有所增加。13种药物耐药率总体呈上升趋势,至2013年部分药物耐药率有一定下降。结论鲍曼不动杆菌易引起院内感染且不易清除,在重症患者集中科室高发,呼吸道感染是其主要致病类型,耐药性严重,多重耐药和泛耐药菌株比例较高,临床应依据药敏结果合理用药,配合控感部门做好消毒隔离工作,防止院内感染爆发。
卢赞胡大春刘德华任宝军伏改芬赵红燕
关键词:鲍曼不动杆菌耐药率
71例结直肠锯齿状腺瘤内镜与病理学特征被引量:9
2006年
目的探讨结直肠锯齿状腺瘤(SA)的内镜下形态和病理组织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至2005年7月南方医院消化内镜中心检出的71枚SA的内镜和病理资料。结果71枚SA中47枚为隆起型(无蒂23枚,亚蒂5枚,有蒂19枚),24枚为表面型(扁平16枚,侧向发育型8枚),平均大小分别为10.5mm和16.6mm,常见于直肠及乙状结肠。组织病理学上,管状、管状绒毛状和绒毛状SA分别为53、9和9枚;不典型增生程度,轻度47枚,中度22枚,2枚局部有癌变病灶。10mm以下的SA不典型增生程度较大于或等于10mmSA轻(P<0.01)。腺管开口(pit)分型的60枚SA中,Ⅳ型SA多由绒毛状腺体(64%)组成,ⅢL型SA多由管状腺体(68%)组成,但有40%的SA(24枚)表现为增生性息肉样的Ⅱ型,全部由管状腺体组成;腺体异型性Ⅱ型与ⅢL型相近而小于Ⅳ型息肉(P<0.05)。结论Ⅱ型pit的息肉可能为SA。SA具有肿瘤性息肉的一般特点,应视为一种新的可能性癌前病变。
张婉雯任宝军童华生张亚历姜泊
关键词:锯齿状腺瘤结肠镜检查
实验室信息系统管理在CNAS-CL35认可要求中的认识被引量:1
2014年
现代医院实验室越来越依重于数字信息化技术,实验室信息系统(Laboratory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LIS)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ISO 15189[1]对实验室信息系统的管理作出了严格要求,本实验室在充分理解认可条款含义的基础上,制定全面的、适合自身实验室的质量体系文件及管理措施,保证实验室信息系统的正常稳定运行和数据安全,更好的为临床和患者提供了服务。
卢赞钱净胡大春刘德华任宝军
结直肠锯齿状腺瘤内镜和病理形态特征分析被引量:24
2006年
目的探讨锯齿状腺瘤(SA)内镜下形态和病理组织学特征。方法回顾分析南方医院消化内镜中心2002年1月至2005年7月检出的大肠息肉病例,了解SA的检出率、内镜形态、腺管开口分型和病理组织学特征。结果11894例肠镜检查共检出息肉病例1928例(2811枚),检出率为16·21%,其中SA61例(71枚),检出率为0·51%,占息肉构成比为3·16%。SA直径>1cm者占39·44%,明显大于增生性息肉;内镜下表现为有蒂息肉所占的比例(26·76%)高于增生性息肉(13·25%),但低于腺瘤性息肉(43·95%)。1815枚息肉进行腺管开口分型,SA多表现为Ⅲ型腺管开口(41·67%),部分表现为Ⅳ型腺管开口(18·33%),与腺瘤性息肉较接近。SA中度以上异型增生发生率介于管状腺瘤和绒毛状腺瘤之间,并有2·82%的癌变率。结论SA内镜形态、腺管开口分型和病理学特点提示其本质上与增生性息肉不同,与肿瘤性息肉表现类似,具有恶变潜能。
张婉雯任宝军童华生张亚历姜泊
关键词:锯齿状腺瘤增生性息肉腺瘤性息肉
亚抑菌浓度亚胺培南对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生物膜作用的研究被引量:4
2021年
目的:探讨亚抑菌浓度亚胺培南对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生物膜的影响。方法: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医院2019年2月至2020年9月临床分离的36株亚胺培南耐药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MDR-AB)的最低抑菌浓度(MIC),结晶紫半定量染色法测定菌株生物膜形成水平。采用96孔聚苯乙烯板体外构建鲍曼不动杆菌生物膜的模型,用亚抑菌浓度亚胺培南作用于成熟生物膜。实验组Ⅰ、Ⅱ、Ⅲ组中分别用MIC、1/2MIC、1/4MIC的亚胺培南作用于已形成的成熟生物膜;对照组Ⅳ组不加亚胺培南。通过结晶紫半定量染色法对生物膜进行染色,共聚焦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生物膜染色情况,采用多功能酶标仪在570 nm波长处测得生物膜OD值。结果:亚胺培南在实验组Ⅰ、Ⅱ、Ⅲ组中,即MIC、1/2MIC、1/4MIC浓度下作用于已成熟生物膜48、96 h后,所测得OD值与对照组Ⅳ组OD值之间进行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亚抑菌浓度亚胺培南具有破坏成熟生物膜的能力,且随着浓度的升高,其破坏能力更强。
方甜甜宋沧桑刘德华唐树荣徐磊李兴德杨焕芝丁逸欣任宝军
关键词: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生物膜亚胺培南
2002年至2011年我院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变迁分析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调查医院铜绿假单胞菌的临床分布、耐药性及其变迁情况,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2002年至2011年905株铜绿假单胞菌的标本来源、临床分布及耐药情况进行分析。结果905株细菌中有64.77%来自痰及咽拭子,铜绿假单胞菌感染主要发生在重症监护病房(32.15%)及呼吸内科(28.95%);16种抗菌药物2005年至2011年耐药率呈上升趋势,2006年至2008年大幅度上升,2010年以后得到控制但仍处于高耐药状态,其中亚胺培南耐药率在2006年至2009年由32.9%飙升到63.1%。结论铜绿假单胞菌是医院感染常见条件致病菌之一,耐药严重且呈大幅度上升趋势,依据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合理用药及实时监测其耐药性变迁十分重要。
昌玉琼刘德华胡大春王霞任宝军周玲卢赞秦海燕钱净
关键词:铜绿假单胞菌抗菌药物耐药率
2017年-2021年云南地区无菌体液细菌的分布特征及耐药性分析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探讨云南省无菌体液标本(不含血液)细菌的分布及耐药情况。方法选取2017年至2021年云南省9家三级综合医院无菌体液标本,排除同一患者重复株,使用WHONET5.6软件对药物敏感性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腹水是菌株分离率最高的标本类型,占32.7%。所有标本中共分离出5305株菌,革兰阳性菌占53.3%,分离率第一为表皮葡萄球菌;革兰阴性菌占46.7%,以大肠埃希菌为主。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情况二者相当。屎肠球菌对于常用抗菌药耐药率呈下降的趋势。肺炎克雷伯菌对美罗培南和亚胺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为35.6%、40.3%,均高于2021年我国CHINET水平,且耐药率呈逐年升高的趋势。鲍曼不动杆菌仍保持耐多药的形式,尤其对碳青霉烯类药物耐药率高达82%。结论监测无菌体液病原菌来源广泛,不同菌属间碳青霉烯耐药形势严峻。仍需重点监测耐第三代头孢菌素的肠杆菌和耐碳青霉烯的肠杆菌、鲍曼不动杆菌。
李洁何媛吴春燕吴春燕郑瑞单斌任宝军郑瑞周友全任宝军张米周友全宋贵波
关键词:无菌体液病原菌耐药性
一种微生物组菌株定位取样保存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微生物组菌株定位取样保存装置,涉及医疗储存器械技术领域,包括保存盒、保存管、定位组件、夹持组件、标识组件、剪切组件;保存盒内部设有多组保存槽;定位组件包括第一定位件、第二定位件;第一定位件在外力作用下...
任宝军赵晓丽刘德华苏晓丽 颜莉 王瑗弘 陶丽君
ICU与非ICU患者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对比分析
目的分析重症监护室(ICU)与非ICU患者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和耐药青况,为临床抗感染治疗提供依据,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昆明医科大学附属甘美医院2013年1月-2013年12月ICU与非ICU送检标本、药敏实验结果、耐药...
赵晓丽黄艳刘德华任宝军卢赞王霞胡大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