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盼
作品数: 103被引量:271H指数:9
  • 所属机构: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 所在地区:黑龙江省 哈尔滨市
  • 研究方向:农业科学
  • 发文基金:公益性行业

相关作者

徐莹莹
作品数:108被引量:268H指数:8
供职机构: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研究主题:玉米 秸秆还田 半干旱区 半干旱地区 秸秆
王宇先
作品数:185被引量:478H指数:10
供职机构: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研究主题:玉米 半干旱地区 半干旱区 秸秆还田 寒地
杨慧莹
作品数:118被引量:316H指数:9
供职机构: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研究主题:玉米 半干旱区 秸秆还田 半干旱地区 深松
刘玉涛
作品数:122被引量:372H指数:10
供职机构: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研究主题:玉米 半干旱区 半干旱地区 秸秆还田 春玉米
王俊河
作品数:113被引量:853H指数:12
供职机构: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研究主题:玉米 水稻 秸秆还田 半干旱区 春玉米
半干旱地区不同耕作方式对土壤水分含量和温度及玉米产量的影响被引量:2
2016年
为了研究半干旱地区不同耕作方式对春玉米产量的影响,以先玉335为试验材料,研究常规垄作(传统)、留茬平作(留高茬30cm)、灭茬平作3种耕作处理方式对半干旱地区土壤水分、土壤温度和春玉米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从整个耕层中可以看出,在玉米生长发育时期内留茬平作的土壤含水量略高于常规垄作和灭茬平作。播种、苗期到拔节时期常规垄作不同土层的温度均高于留茬平作和灭茬平作。垄作的产量明显高于留茬平作和灭茬平作。常规垄作的20m2穗重比留茬平作和灭茬平作高13.2%和5.6%。垄作产量比留茬平作和灭茬平作高16.1%和7.3%。
高盼刘玉涛杨慧莹王宇先徐莹莹王俊河
关键词:半干旱区玉米土壤水分耕作方式
土壤真菌群落特征对长期玉米秸秆还田方式的响应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探明玉米秸秆不同还田方式对黑龙江西部玉米产区土壤养分以及土壤真菌群落结构的影响。【方法】于2015—2021年,以玉米品种嫩单19为试验材料,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以秸秆不还田(CK)为对照,设置秸秆覆盖还田(CSR)、秸秆碎混还田(MSR)、秸秆深翻还田(PSR)、秸秆轮替还田(RSR)等4种秸秆还田方式处理。通过Illumina Miseq测序技术分析比较了不同秸秆还田方式及不同生育期对土壤环境中真菌群落结构及功能变化的环境驱动因子的影响。【结果】生长时期和秸秆还田方式及其互作效应对真菌群落多样性、结构组成及土壤化学性状均有显著或极显著影响。拔节期土壤真菌中占比较大的优势菌门主要为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子囊菌门(Ascomycota)和被孢霉门(Mortierellomycota),优势菌属为Tausonia、鬼伞属(Coprinellus)和Solicoccozyma;而吐丝期的优势菌门为子囊菌门(Ascomycota)、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和被孢霉门(Mortierellomycota),优势菌属为Tausonia、被孢霉属(Mortierella)和镰刀菌属(Fusarium)。RDA分析结果表明,硝态氮、速效磷和铵态氮是影响属分类水平下真菌群落结构组成的主要环境驱动因子。秸秆轮替还田、秸秆碎混还田和秸秆深翻还田处理产量分别较秸秆不还田处理提高3.92%、3.76%和1.97%。【结论】秸秆轮替还田较不还田处理有效增产3.92%,同时秸秆轮替还田在拔节期提高了土壤真菌丰富度指数,ASV数量也高于其他处理。同时,该还田方式下的青霉菌属(Penicillium)可以提高秸秆复合菌系对木质纤维素的降解,促进秸秆腐熟,秸秆轮替还田可在东北玉米产区推广应用。
张巩亮徐莹莹王宇先王宇先高盼杨慧莹赵蕾
关键词:玉米秸秆还田方式环境因子
一种秸秆粉碎清选移出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秸秆粉碎清选移出装置,涉及秸秆处理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的秸秆打包费事、作业成本高,含土量高秸秆质量差,不易发酵,且通过打碎操作易造成秸秆遗留土壤表面过多,造成秸秆堆积影响农用机械作业质量等问题。一种秸秆粉...
王宇先赵蕾刘玉涛杨慧莹徐莹莹高盼于海林王俊河闫锋季生栋董扬李清泉王成胡继芳李清超郑旭兰红宇董风雪杨莹刘洋张程于洋曾玲玲于运凯卢环谭可菲赵富阳
文献传递
一种留高茬秸秆覆盖还田抛洒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留高茬秸秆覆盖还田抛洒装置,包括基体、万向轮、推杆、储料室、加工室和输出电机,所述基体下端固定安装有万向轮,且基体外侧固定安装有推杆,所述基体上端固定安装有储料室,且基体内侧开设有加工室,所述基体外侧...
高盼王宇先徐莹莹杨慧莹 王晨刘玉涛徐婷谭可菲
齐齐哈尔半干旱区春玉米节水旱作技术模式研究被引量:1
2019年
为研究齐齐哈尔西部半干旱区的节水效果,以先玉335为试验材料,设计常规种植和原垄坐水两个处理,分析原垄坐水处理对土壤容重、水分和玉米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播种前土壤容重在0~10和10~20 cm土层差异不显著,在20~30 cm土层中,原垄坐水处理土壤容重较常规种植低2.24%。而原垄坐水处理,在成熟期土壤容重在10~20 cm土层较常规种植下降4.23%,其他土层无明显差异。不同处理播种前和抽穗期土壤含水量无明显差异。苗期和拔节期时,与常规种植相比,原垄坐水处理土壤0~20 cm含水量高4.13%和11.32%。原垄坐水处理比常规种植水分利用效率提高8.30%、出苗率提高6.34%、籽粒含水量降低4.23%,产量增幅为9.11%。
高盼刘玉涛王宇先杨慧莹徐莹莹王俊河谭可菲徐婷
关键词:半干旱区春玉米
低温冷害对不同玉米种子萌发及α-淀粉酶活性的影响被引量:1
2023年
东北地区玉米春季播种时,常有“倒春寒”现象,低温冷害频发会造成玉米减产,针对这一问题,选择黑龙江省不同积温带种植的玉米杂交种为材料,以25℃为对照,以15和8℃为低温胁迫处理,研究低温冷害对不同玉米品种种子萌发特性和α-淀粉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温冷害显著影响各品种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和α-淀粉酶活性,表现为25℃>15℃>8℃。不同玉米品种抗低温能力差异显著,其中福玉208、中邦9号、呼单1779三个品种受温度影响较大,齐禾401、京农科728、嫩单19、富尔116、嫩单35这些品种抗低温能力较好。
徐婷王俊强韩业辉周超曲忠诚高盼丁昕颖
关键词:玉米种子萌发Α-淀粉酶活性
低温胁迫下不同种衣剂与不同品种组合之间耐冷性比较
<正>【研究背景】低温冷害是一种世界范围的自然灾害,已经成为危害农业生产的主要问题之一。玉米是我国最重要的农作物之一,受温度影响较大。温度过低会影响玉米的正常生长,如低温时间持续较长,会引起发育不良,生长迟缓,粉种甚至死...
杨慧莹王宇先高盼徐莹莹刘玉涛
关键词:低温冷害种衣剂相对发芽率
文献传递
高纬度半干旱地区年际间气象因子变化及对春玉米产量的影响
<正>【研究背景】随着气候变化的加剧,其影响范围已近涉及到生产、生活及生态等多个方面,农业生产受气候变化影响最直接,最敏感,通过改变农业的生产条件而导致农业生产的不稳定性增加,直接影响到农作物生长季的生长发育,造成粮食产...
王宇先王俊河刘玉涛徐莹莹杨慧莹高盼赵蕾赵蕾
文献传递
玉米新品种齐禾401适应性评价
2022年
玉米新品种齐禾401为2021年黑龙江省审定品种,为探明齐禾401的适应性,采用2年多点试验,于2019-2020年分别在桦南县、宁安市、红兴隆农场、集贤县、牡丹江市、尚志市、鸡东县做品种对比试验(CK为德美亚3)。结果表明,在以上7个试验点均有较好的适应性和抗病性,与对照相比增产幅度明显。生育期120 d左右,有效积温2400℃,抗病性、适应性较好。适宜种植在黑龙江省第二积温带有效积温2500℃以上的地区。
徐婷王俊强韩业辉连永利曲忠诚周超高盼徐莹莹
关键词:玉米适应性抗性
不同包衣制剂对低温胁迫下不同熟期春玉米发芽和出苗的影响被引量:1
2018年
针对东北春玉米春季低温冷害频发的问题,选取了4个不同熟期的玉米品种为试材,首先在低温4、5、6、7℃确定参试品种芽期及低温胁迫处理的临界温度,然后配制植物激素类、抗生素类以及植物激素和抗生素混合的11种制剂组合,在低温胁迫处理下测定玉米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等指标,以筛选出高效的耐低温制剂。结果表明:通过对4个发芽指标的比较,确定临界温度为5℃;11个制剂中芸苔素混剂可以提高4个品种的各发芽指标及田间出苗率,综合抗冷剂988及水稻抗冷剂则均表现为抑制作用;田间试验中早熟品种庆单9号对耐低温包衣制剂的响应好于晚熟品种先玉335。
杨慧莹刘玉涛王宇先高盼徐莹莹于海林王俊河
关键词:低温胁迫早熟玉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