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晓
作品数: 59被引量:117H指数:7
  • 所属机构:南京大学文学院
  • 所在地区:江苏省 南京市
  • 研究方向:文学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相关作者

杨雷
作品数:44被引量:72H指数:4
供职机构:齐齐哈尔大学
研究主题:反乌托邦 《我们》 反乌托邦文学 外语教学 后现代主义
玛·茨维塔耶娃
作品数:1被引量:0H指数:0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文学院
研究主题:妈妈 童话故事
中国农村小说的苏联痕迹被引量:1
2011年
与《被开垦的处女地》相比,无论是《暴风骤雨》、《山乡巨变》、《三里湾》,还是《创业史》,均缺少了对历史之悲剧性的感悟。作家自由意志方面的距离导致了作品在表现历史真实性方面的差距。
董晓
关键词:农村小说《被开垦的处女地》历史真实性《暴风骤雨》《山乡巨变》
真切的梦幻——帕乌斯托夫斯基小说创作个性浅析被引量:1
1992年
康斯坦丁·帕乌斯托夫斯基(1892-1968)的名字对于广大中国读者来说早已不陌生了.他被人们推崇为抒情散文的巨匠,他的作品犹如一股股清澈明净的泉水,缓缓流入人们的心田,以独特的抒情激起人们的内心深处的共鸣,让人们深深体味出生活的诗意.
董晓
关键词:抒情散文抒情诗爱情故事浪漫主义色彩
试论苏联文学对历史的文本建构被引量:5
2010年
苏联文学对历史的文本建构有三种模式:第一种模式是作家以主流意识形态把握历史的进程,作家的主体意识受控于主流意识形态话语,作家无法透过历史的表象探究内在本质的规律;第二种模式是作家以独立的精神探索表达对历史的感悟,以理性的批判意识建构个人的历史观,避免了主体性的丧失,但也限制了读者对历史自由感受的空间;第三种模式是将对历史的体悟建立在对历史中人的审美观照和对历史进程的隐喻化审美表达之上,通过对历史中人的精神世界的审美观照和对历史进程荒诞性的隐喻化表现,达到对历史深刻的个性化体悟。
董晓
关键词:文本苏联文学
舞台的诗化与冲突的淡化--试论苏联戏剧中的契诃夫风格被引量:8
2008年
契诃夫作为一个跨世纪的剧作家,其戏剧理念对20世纪欧美戏剧思潮的革新起了重要的作用。苏联戏剧家自然也深受契诃夫戏剧观念的影响。这种影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剧作家们有意识地渲染舞台的抒情氛围;第二,契诃夫剧作中的象征手法在某些重要剧作家的创作中被广泛运用;第三,契诃夫戏剧中鲜明的"非戏剧化"倾向在苏联的戏剧舞台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第四,契诃夫剧作中的深沉的忧郁意识被继承了下来,用以表现苏联人的忧郁情绪,表现苏联生活的荒诞性。
董晓
关键词:契诃夫抒情荒诞性
从俄苏文学在中国的冷遇谈起——对俄苏文学在中国的接受的反思
2023年
作为对中国现当代文学产生重大影响的俄苏文学,自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在中国遭到了冷遇,不仅对中国当代文学的影响业已终结,而且也不再引起中国读者的广泛兴趣。这种现象的产生虽有其历史的必然性,但对中国当代作家而言是丢失了一块宝贵的精神资源。造成这种现象的真正原因在于我们以往对俄苏文学的理解与接受存在着缺失与误读,在过度崇拜与赞誉中接受了被我们自己变形了的俄苏文学,从而造成了对俄苏文学的误读与曲解。还原俄苏文学的本来面目,重现其真正的艺术价值,是让俄苏文学重新回归中国读者视野的前提。
董晓
关键词:俄苏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文学接受文学影响
陌生化之辨:关于布莱希特与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争论被引量:5
2021年
陌生化是布莱希特戏剧观的重要标识,是他力求突破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的途径。但是,布莱希特所倡导的陌生化,是对这一概念的个性化表达,既包含了陌生化原本的内涵,亦有布莱希特所特指的涵义,因而有了意义的变异。从陌生化概念的本义出发,这一概念并非如人们认为的那样是划分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与布莱希特戏剧观的标志。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舞台艺术同样具有陌生化的艺术效果,只是这种陌生化不同于布莱希特所倡导的陌生化。因此,从陌生化原本涵义出发考量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与布莱希特的戏剧观,是认清这两种不同戏剧理念、矫正以往对它们的误解的有效途径。
董晓
关键词:陌生化布莱希特斯坦尼斯拉夫斯基
从《三姊妹》看契诃夫戏剧中的时间被引量:1
2020年
时间的主题是契诃夫戏剧创作中最重要的主题之一。而《三姊妹》作为契诃夫戏剧风格最鲜明的剧作,也最典型地体现出作为剧作家的契诃夫对时间的书写。契诃夫力求在对生活的日常性表现中体现出时间的主宰作用,表现出生活中时间的永恒流动。人与时间的关系在剧本中通过对"等待主题"的挖掘而得以进一步的揭示。凭借对三姊妹等待状态的展示,契诃夫表达了时间成为主宰人之命运的主人这一思想。契诃夫对人与时间之关系的理解,也相应地存在于去冲突化的戏剧理念中。戏剧动作的缺失使《三姊妹》呈静态化,而舞台的静态化则包含了契诃夫对时间主题的阐发:时间的流逝消解了人的行动之意义,行动与时间隔离了,行动被抛到时间流程之外。对时间的这种感受与契诃夫对喜剧性的追求有密切的关系。契诃夫在以《三姊妹》为代表的剧作中对时间的艺术表达不仅生成了其剧作内在的喜剧精神,而且对20世纪的现代戏剧影响深远。
董晓
关键词:契诃夫
我所理解的苏联文学经典被引量:1
2007年
董晓
关键词:苏联解体文学经典苏联文学中国学术界文学发展自我反省
从俄苏文学在中国的冷遇谈起
2023年
作为对中国现当代文学产生重大影响的俄苏文学,自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在中国遭到了冷遇,不仅对中国当代文学的影响业已终结,而且也不再引起中国读者的广泛兴趣。这种现象的产生虽有其历史的必然性,但对中国当代作家而言是丢失了一块宝贵的精神资源。造成这种现象的真正原因在于我们以往对俄苏文学的理解与接受存在着缺失与误读,在过度崇拜与赞誉中接受了被我们自己变形了的俄苏文学,从而造成了对俄苏文学的误读与曲解。
董晓
关键词:中国当代作家俄苏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当代文学冷遇
论巴赫金文艺观中的“审美客体”说被引量:1
2010年
巴赫金对俄国形式主义的批判性超越在于他对形式主义理论中"文学性"的独特理解。在探究"文学性"的过程中,巴赫金对"审美客体"的概念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在对审美客体的拓展性阐释中,巴赫金对艺术作品"内容与形式"的辩证关系进行了富有启发性的诠释。同时,巴赫金自觉地将其对审美客体的理解运用到他的批评实践当中,对经典作家作品的"文学性"进行了富有创建的解读。
董晓
关键词:巴赫金审美客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