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贞会
作品数: 63被引量:682H指数:16
  • 所属机构:中国政法大学诉讼法学研究院
  • 所在地区:北京市
  • 研究方向:政治法律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相关作者

宋英辉
作品数:136被引量:2,426H指数:28
供职机构: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
研究主题:刑事诉讼 刑事诉讼法 未成年人 被告人 取保候审
郭云忠
作品数:59被引量:499H指数:14
供职机构:国家检察官学院
研究主题:刑事诉讼 刑事和解 实证研究 群体诉讼 谦抑
何挺
作品数:60被引量:544H指数:14
供职机构: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
研究主题:实证研究 附条件不起诉 未成年人 未成年人司法 刑事纠纷
宋洨沙
作品数:5被引量:48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研究主题:刑事被害人救助 特困 实证研究 被害人 救助
彭志刚
作品数:44被引量:167H指数:9
供职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研究主题:刑法 检察机关 检委会 法律属性 刑事案件
涉罪未成年人审前非羁押支持体系实证研究被引量:1
2014年
对涉嫌犯罪的未成年人应当以非羁押为原则,严格限制适用羁押措施。针对未成年人适用强制措施存在的诸多问题,各地司法机关不断创新未成年人办案工作机制,积极探索扩大对涉罪未成年人适用非羁押措施的做法,积累了一定经验。有的地区尝试建立以观护基地为基础的审前非羁押支持体系,为涉罪未成年人提供适用非羁押措施的保证条件,协助对其进行监管并提供一定社会服务,以减少对涉罪未成年人的审前羁押,促其顺利复归社会。实践中,观护基地可按照限制自由的程度不同,分为开放式和半开放式;
宋英辉上官春光王贞会
关键词:审前羁押司法机关社会服务取保候审
死刑案件被害人权利保护问题被引量:3
2012年
在刑事司法领域,人权保障是一个内涵丰富且不断发展的制度体系。既要保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合法权利,也要保障被害人的合法权利,同时注意二者平衡。1996年《刑事诉讼法》确认了被害人的诉讼主体地位,但由于缺少配套机制,导致实践中出现诸多问题。新《刑事诉讼法》在很大程度上完善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诉讼权利及其保护,但较少涉及被害人的权利保护问题。与普通刑事案件相比,死刑案件给被害人造成的伤害尤为严重,应当给予特别保护。
王贞会
关键词:死刑案件被害人权利保护恢复性司法
实验方法在法学研究中的应用被引量:4
2012年
实验是一种用于揭示事物之间因果关系的研究方法。在法学研究领域,实验方法有着广阔的应用空间。其意义在于,可以直观地揭示司法实践中的问题,检验改革方案在特定条件下的可行性,发现改革方案的缺陷并为完善方案提供实证依据,促成法学理论的生成与完善。
王贞会
关键词:法学研究
论羁押替代性措施的适用原则被引量:2
2012年
羁押替代性措施可以更好地实现诉讼保障和人权保障的双重作用,具有适用上的正当性和优先性。适用羁押替代性措施时,应当遵守无罪推定、程序法定、司法审查、比例性和程序参与的原则。从与羁押的关系而言,羁押替代性措施旨在通过非羁押措施来实现对羁押的有效控制,因而羁押替代性措施的原则,也就构成对羁押进行控制的基本思路。
王贞会
关键词:羁押无罪推定司法审查
从检察主导到法院参与:论涉案企业合规的检法协同模式被引量:17
2023年
随着涉案企业合规改革的深入,法院是否需要参与其中并发挥对企业涉嫌犯罪的能动治理作用逐步成为司法实务中积极探索的一项内容,也得到了理论界的关注。实践中,涉案企业合规改革在取得显著成效的同时,也面临重罪案件的适用障碍、大型企业涉案合规考察的期限障碍、缺乏三方诉讼构造的制衡与监督等问题,以检察机关附条件不起诉为实践样态的检察主导模式尚不足以支撑构建中国特色涉案企业合规司法制度及其程序规范。基于法院在诉讼程序中的中立裁判者地位和对纠纷事项的终局裁决属性,推动法院参与涉案企业合规,探索构建涉案企业合规的检法协同模式,对于推进涉案企业合规制度的整体效能发挥具有积极意义。可以从对检察机关移送起诉案件进行审查、审判阶段开展合规与设立企业缓刑等方面探寻法院参与涉案企业合规的具体路径。
王贞会
关键词:审判阶段检察裁量权司法权
论未成年人社会调查制度的理论基础被引量:4
2014年
未成年人司法制度的完善与发展,彰显了我国对未成年人这一群体的特殊关照,是我国人权保障事业进步的重要标志。未成年人社会调查制度是《刑事诉讼法》确立的一项重要司法制度,契合国际上惯行的儿童福利理念的意旨,要求充分保障未成年人的权利和最大利益;体现国家亲权理论的精神,强调国家和社会作为未成年人保护的最终责任主体应负的监护义务;落实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内在要求,强调对未成年人的个别化与宽缓化处理;是社会参与原则在未成年人刑事司法中的应用,强调吸收社会力量参与到未成年人刑事司法中来;有助于实体公正和程序公正的实现,切实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
王贞会
关键词:社会调查儿童福利社会参与
对取保候审功能传统界定的反思被引量:17
2007年
从司法实践中取保候审的适用情况来看,我国法律及司法解释、部门规章中关于取保候审的规定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取保候审适用标准不明确、期限规定不明确、保证金的收取数额弹性过大、缺乏制度性及程序性保障。立法上的缺失以及司法资源的匮乏直接导致我国取保候审制度在司法实践中的种种弊病。改革和完善我国的取保候审制度,应当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取保候审的权利化;二是取保候审的程序化。权利属性和程序化的取保候审制度在应然层面上主要具有以下功能:人权保障功能、程序保障功能、诉讼效益功能。
宋英辉王贞会
关键词:取保候审人权保障诉讼效益
儿童福利理念与我国未成年人司法制度被引量:4
2016年
各国未成年人司法在总体上体现为一种权利关怀和综合保护的特点。我国立法也应以儿童福利理念为基础来构建未成年人司法制度和权利保护体系,在未成年人司法中要贯彻执行儿童福利理念,把对未成年人的权利保护和利益最大化放在首要地位。当然,以儿童福利理念来完善我国的未成年人司法保护体系,并不意味着未成年人司法制度应当放弃惩罚功能,必要的惩罚可以更好地实现对未成年人的帮教和改造。
王贞会
关键词:未成年人司法逮捕措施青少年法委托辩护人公检法机关
法律实证研究中的问卷设计与抽样调查被引量:1
2015年
调查是一种通过对所选样本进行量化分析,并将调查结论推衍至样本所在的总体的研究方式。在法律实证研究中,为了考察某一特定群体的社会背景、行为特征,或者了解其对某项法律制度或改革措施的认知、态度和意见,研究者往往要选取一定的调查对象作为样本,利用标准化的问卷来进行调查。设计问卷需要综合考虑调查的目标和内容、调查对象的性质及可能受到的阻碍等因素,并遵循一定的步骤和规则,问卷的题目和选项应当紧紧围绕调查目的,设计要科学合理。受各种现实因素的制约,法律实证研究通常采用抽样的调查方法。
王贞会
关键词:调查问卷分层抽样
社会调查报告法律属性之争点整理与再探讨被引量:6
2021年
在未成年人刑事案件中,社会调查报告是办案机关进行审查批捕、审查起诉、裁量刑罚以及对涉罪未成年人开展帮教工作的重要参考材料。社会调查报告尚不具备《刑事诉讼法》规定的证据形式而无从作为定案根据,但其实质上足以影响对涉罪未成年人的程序处遇与量刑,理应纳入证据范畴。学界对社会调查报告作为程序事项处理和量刑证据的法律属性认识较为一致,但对其归于何种证据形式则有不同观点。将社会调查报告纳入鉴定意见这一证据形式,并参照鉴定意见的管理制度进一步加强社会调查的专业化和规范化,提高社会调查报告的科学性和准确性,以供办案机关在作出程序性处理和量刑时予以考量,不失为一种可行的优选方案。
王贞会王大可
关键词:社会调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