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东科
作品数: 47被引量:131H指数:6
  • 所属机构: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所在地区:广西 南宁市
  • 研究方向:医药卫生
  • 发文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

相关作者

张炳东
作品数:122被引量:497H指数:10
供职机构: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体外循环 心内直视术 硫酸镁 星状神经节阻滞 国产封堵器
涂杰
作品数:46被引量:180H指数:7
供职机构: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体外循环 心内直视术 体外循环后 内关穴 电针内关穴
陈燕桦
作品数:44被引量:161H指数:7
供职机构: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体外循环 心内直视术 心不停跳 脑保护 心肌保护
刘国锋
作品数:32被引量:88H指数:5
供职机构: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体外循环 体外循环后 心内直视术 远程缺血预处理 内关穴
梁蓓薇
作品数:32被引量:61H指数:4
供职机构: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体外循环 体外循环后 远程缺血预处理 心内直视术 心肌保护
控制性低中心静脉压在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心肌保护的研究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评价控制性低中心静脉压(controlledlowcentralvenouspressure)在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ffpumpcoronaryarterybypassgrafting,OPCABG)中的心肌保护作用。方法选取本院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病人100例,性别不限,ASA分级II级或III级,NYHA心功能分级II级或III级,左室射血分数兰50%,冠脉造影显示三支病变。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2组(n=50):对照组(5cmH:O〈CVP〈12cmH:0)和控制性低中心静脉压组(CVP4~5cmH20)。于术前和术后第一天采集肘静脉血,测定血清心肌酶和肌钙蛋白(cTnI)水平;术前和术后第3天行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记录左心室射血分数(LEVF);记录机械通气时间、CCU停留时间、住院时间、手术并发症发生情况,手术并发症包括:严重低血压、心源性休克需主动脉球囊反搏、心律失常、死亡。结果两组病人术后第一天心肌酶及肌钙蛋白水平均高于术前,与对照组相比,控制性低中心静脉压组术后第一天血清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肌钙蛋白浓度低于对照组,LVEF升高(P〈0.05),机械通气时间和CCU停留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缩短(P〈0.05);两组病人术后除了心律失常的发生率降低(P〈0.05)之外,其余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OPCABG术中应用控制性低中心静脉压技术,在一定程度上能减轻心肌损伤,提高左心室射血分数,降低心律失常发生率,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和住院日。
梁蓓薇梁东科陈燕桦涂杰刘国锋何芳张炳东
关键词:控制性低中心静脉压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心肌保护
电针内关穴对大鼠体外循环后心肌细胞超微结构和线粒体通透性转运孔的影响
2015年
目的探讨电针(EA)内关穴对大鼠体外循环(CPB)后心肌细胞超微结构和线粒体通透性转运孔(MPTP)的影响。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75只,随机分为五组(n=15):假手术组(S组)、CPB组、CPB+EA组、CPB+苍术苷组(CPB+Atr组)和CPB+EA+苍术苷组(CPB+EA+Atr组)。采用尾动脉插管灌注,右颈静脉插管引流建立CPB模型。S组仅行麻醉和动静脉插管;CPB组行CPB 2 h;CPB+EA组行CPB 2 h且在CPB期间使用电针刺激双侧内关穴;CPB+Atr组在CPB开始时静脉注射苍术苷5 mg/kg,随后处理方法同CPB组;CPB+EA+Atr组在CPB开始时静脉注射苍术苷5 mg/kg,随后处理方法同CPB+EA组。麻醉复苏后2 h,取右股动脉血测定心肌肌钙蛋白I(c Tn I)浓度和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活性;取左心室心肌组织,电镜观察心肌细胞超微结构,行线粒体损伤评分,并用差速离心法分离线粒体,测定线粒体内Ca2+浓度和MPTP活性。结果与S组比较,其余各组血浆c Tn I浓度和CK-MB活性升高,心肌细胞超微结构损伤较重,线粒体损伤评分增加,线粒体内Ca2+浓度和MPTP活性升高(P<0.05);与CPB组比较,CPB+EA组和CPB+EA+Atr组c Tn I浓度和CK-MB活性降低,心肌细胞超微结构损伤较轻,线粒体损伤评分下降,线粒体内Ca2+浓度和MPTP活性降低(P<0.05)。苍术苷可抑制电针内关穴对心肌的保护作用(P<0.05)。结论电针内关穴可减轻大鼠体外循环后心肌细胞超微结构损伤,其机制可能与抑制线粒体内钙超载和减少MPTP的开放有关。
涂杰梁东科刘国锋刘菊梅梁蓓薇韦秋英张炳东
关键词:电针内关穴体外循环线粒体损伤线粒体通透性转换孔
氨甲环酸对发绀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血液保护效果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探讨氨甲环酸(TAX)在体外循环(CPB)中对发绀型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患儿的血液保护效果。方法选择经皮血氧饱和度[Sp(O2)]<80%的2~12岁的发绀型先心病患儿60例,随机分为TAX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TAX组在麻醉诱导后给予TAX 10 mg.kg-1,CPB预充液中加入10 mg.kg-1 TAX,鱼精蛋白中和肝素后再追加10 mg.kg-1 TAX。对照组给予等量9 g.L-1盐水。于麻醉诱导前(基础状态,T1)、鱼精蛋白中和肝素后10 min(T2)、术后12 h(T3)、术后24 h(T4)分别测定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激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血小板计数和血小板聚集功能;记录术后12 h、24 h每公斤体质量纵隔心包引流量和成分输血量。结果 TAX组各指标在麻醉诱导前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a>0.05)。在T2、T3时,TAX组与对照组比较PT、APTT无统计学差异(P>0.05),FIB明显升高(P<0.01),D-D明显降低(P<0.01),血小板计数和聚集功能明显升高(P<0.01)。在T4时TAX组PT、APTT、FIB和D-D与对照组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a>0.05),血小板计数和聚集功能均明显升高(Pa<0.01)。TAX组T3、T4时累计心包纵隔引流量及术后成分输血量与对照组比较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a<0.01)。结论 TAX对发绀型先心病患儿抗纤溶作用和血小板保护作用明显,并可减少术后失血量与输血量。
涂杰张炳东吕静梁东科李涛
关键词:氨甲环酸血液保护发绀型先天性心脏病体外循环
老年大鼠体外循环模型的建立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建立老年大鼠体外循环(CPB)模型,为老年CPB术后重要器官损伤,尤其是脑损伤的研究提供模拟临床、经济可靠的实验平台。方法:选用雄性SD老年大鼠20只,经右颈静脉插管引流,尾动脉插管灌注建立CPB,转流时间lh,股动脉插管监测血流动力学指标及血气、电解质的变化。结果:90%大鼠顺利建立CPB模型,CPB期间血流动力学稳定,动脉血气及电解质指标正常,基本达到临床的CPB标准。停机后呼吸和心血管循环功能顺利恢复。结论:本方法建立的老年大鼠体外循环模型切实可行,具有简单实用、重复性好的特点,是进行老年体外循环相关性脏器损伤,尤其是脑损伤机制研究可靠的实验平台。
秦科张素斌黄国勇梁东科涂杰刘国锋陈燕桦
关键词:体外循环动物模型老年
体外膜肺氧合对内毒素诱导大鼠急性肺损伤的早期干预效果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观察体外膜肺氧合(ECMO)对内毒素(LPS)诱导大鼠急性肺损伤(ALI)早期干预的肺保护作用。方法 LPS静脉注射复制ALI模型。30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C组,右颈外静脉注射生理盐水)、LPS刺激组(L组,右颈外静脉注射LPS)、ECMO干预组(LE组,右颈外静脉注射LPS,2 h后采用右颈外静脉—右股动脉转流2 h),每组10只。于静脉注射前5 min(T0)、注射后1 h(T1)、2 h(T2)、3 h(T3)、4 h(T4)记录大鼠的呼吸频率、动脉血氧分压(PaO2)。T4时观察大鼠两肺大体病变,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肺组织的病理改变,测定肺组织湿/干重比。结果与T0时比较,T2、T3、T4时L组呼吸频率加快,T4时LE组呼吸频率减慢(P<0.01);与C组比较,L组T2、T3、T4时呼吸频率加快,LE组T2时呼吸频率加快(P<0.05)、T4时呼吸频率减慢(P<0.01);与L组比较,LE组T3、T4时呼吸频率减慢(P<0.01)。与T0时比较,T1时L组血氧分压升高(P<0.01),T3、T4时L组血氧分压下降(P<0.01),T1、T3、T4时LE组血氧分压升高(P<0.01);与C组比较,L组T1时血氧分压升高(P<0.01),T3、T4时血氧分压下降(P<0.01),LE组T1、T3、T4时血氧分压升高(P<0.01);与L组比较,LE组T3、T4时血氧分压升高(P<0.01)。与C组比较,L组的肺组织湿/干质量比值增加(P<0.01)。光镜下可见L组表现为严重的ALI的病理学变化,LE组表现为较轻度的ALI的病理学变化。结论 ECMO在LPS诱导大鼠ALI早期进行干预,有肺保护作用。
张炳东陈燕桦梁东科何芳梁蓓薇
关键词:体外膜肺氧合急性肺损伤内毒素
负平衡超滤联合改良超滤对瓣膜置换患者术后肺功能和早期认知功能的影响
2015年
目的观察负平衡超滤联合改良超滤对瓣膜置换患者术后肺功能和早期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60例择期行二尖瓣置换术的患者分为常规超滤组(CUF组)和负平衡超滤+改良超滤组(S+M组),每组各30例。CUF组于复温后开始超滤,转流结束前停止超滤;S+M组转流开始10 min后行负平衡超滤,停机后行改良超滤。于转流前(T1)、转流结束即刻(T2)、术后2(T3)、12(T4)和24 h(T5)取动脉血标本,做血气分析并测定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白细胞介素-6(IL-6)的浓度;记录T1~T5各时间气道峰压(Peak)、呼吸停顿压(Ppause)、潮气量(TV)和吸入氧浓度(Fi O),计算肺静态顺应性(CLst)2、肺泡-动脉氧分压梯度(Aa DO2)及氧合指数(OI)。记录两组患者术中超滤量、清醒时间、呼吸机辅助呼吸时间。于麻醉前24 h、术后24、48和72 h时用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测试患者的认知功能,记录术后72 h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的发生率。于转流前、超滤前及超滤后取动脉血,测定各时点患者血浆胶体渗透压(COP)及红细胞压积(Hct)。结果与T1相比,在T2~T5时两组患者CLst和OI均降低,Aa DO2、血浆内TNF-α及IL-6的浓度均升高;与CUF比较,在T2~T5时S+M组患者CLst和OI升高,Aa DO2、血浆内TNF-α及IL-6的浓度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CUF组比较,S+M组患者超滤量明显增多,术后患者的清醒时间、呼吸机辅助时间均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24 h比较,两组患者术后24、48和72 h时的MMSE评分值均降低;与CUF组比较,S+M组患者术后48和72 h时MMSE评分值增加,术后72 h内POCD的发生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滤后S+M组患者血浆COP和Hct与CUF组相比均明显升高;两组患者超滤前后血浆COP、Hct比较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中使用负平衡超滤联合改良超滤可改善瓣膜置换患者术后肺功能和早期认知功能,有利于患者术后恢
梁东科张炳东刘国锋
关键词:改良超滤肺功能
单唾液酸神经节苷脂对体外循环后大鼠脑组织氧化性应激的影响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探讨单唾液酸神经节苷脂(GM1)对大鼠体外循环(CPB)后脑组织的氧化应激反应的变化及GM1干预后对其的影响。方法:选用雄性SD大鼠,经右颈静脉插管引流,尾动脉插管灌注建立CPB,转流时间1 h,建立CPB动物模型。随机分为CPB模型组、CPB模型+GM1组、输血组和假手术组,每组10只。脑组织匀浆测定乳酸脱氢酶、丙二醛、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等酶的活性。结果:CPB后脑组织中,乳酸脱氢酶由正常的(38.21±3.61)U/mg增加到(62.17±6.71)U/mg(P<0.01),给予GM1后下降到(51.63±5.92)U/mg(P<0.05),与CPB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MDA由正常的(2.14±0.81)nmol/mg升高到(6.76±1.31)nmol/mg(P<0.01),给予GM1后下降到(4.53±0.93)nmol/mg(P<0.05),与CPB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而SOD、GSH-Px的活性分别由正常的(1173.72±268.75)mmol/h.mg-1、(128.32±42.74)mmol/h.mg-1降低到(586.74±133.46)mmol/h.mg-1、(73.19±18.67)mmol/h.mg-1(P<0.01),给予GM1后分别回升到(723.19±189.65)mmol/h.mg-1、(89.41±22.16)mmol/h.mg-1,与CPB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提示CPB脑损伤的过程中氧自由基是重要的致病因素,GM1可以明显减少氧自由基的产生和促进SOD、GSH-Px的产生。
秦科张素斌黄国勇莫宁梁东科
关键词:体外循环神经节苷脂
单唾液酸神经节苷脂对体外循环后大鼠脑组织Na^+-K^+-ATP酶活性的影响
2010年
目的:探讨单唾液酸神经节苷脂(GM1)对大鼠体外循环(CPB)后脑组织的含水量和Na+-K+-ATP酶活性的影响。方法:选用雄性SD大鼠,经右颈静脉插管引流,尾动脉插管灌注建立CPB,转流时间1h,建立CPB动物模型。随机分为CPB模型组、CPB模型+GM1组、输血组和假手术组,每组10只。用干湿法测定脑组织含水量,定磷法测定脑组织的Na+-K+-ATP酶活性。结果:CPB24h后,CPB模型组和CPB模型+GM1组大鼠脑组织含水量均较假手术组明显增加(P<0.01),但CPB模型+GM1组大鼠脑组织含水量较CPB模型组明显减少(P<0.05);CPB模型组脑组织中的Na+-K+-ATP酶活性由正常的[(17.03±4.17)mol·Pi/g·protein·h-1]下降到[(12.45±2.64)mol·Pi/g·protein·h-1](P<0.01),CPB模型+GM1组下降到[(14.72±3.29)mol·Pi/g·protein·h-1](P<0.05),与CPB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PB可抑制Na+-K+-ATP酶活性,使脑水肿加重;GM1可起到稳定细胞膜Na+-K+-ATP酶的作用。
秦科张素斌黄国勇莫宁梁东科
关键词:体外循环神经节苷脂NA+-K+-ATP酶
右美托咪定通过调控PPARγ/NF-κB通路改善糖尿病脑损伤的机制探讨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研究右美托咪定(DEX)对2型糖尿病大鼠脑损伤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选择48只SPF级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正常组(control组)、糖尿病组(DM组)、DEX组,每组各16只;除control组外,其余组28只SD大鼠以高脂饲料喂养4周后以40 mg/kg单次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制备2型糖尿病模型;4周后检测随机血糖≥16.7 mmol/L为造模成功;DEX组在DM组造模成功后腹腔注射40μg/kg DEX,每日1次,连续注射2周,DM组给予等量的0.9%生理盐水腹腔注射,观察并记录各组大鼠空腹血糖、体重及生存情况;造模结束后处死大鼠,收集大脑皮层和海马组织,通过苏木精—伊红(HE)法检测大鼠脑组织病理学损伤变化,采用蛋白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ting)和免疫组化法检测p-PPARγ、NF-κB的表达。结果:与control组相比,DM组大鼠的血糖升高、体重降低,可见一定程度的脑组织结构破坏及炎性细胞浸润。除此之外,p-PPARγ蛋白的表达量下降(P<0.05),NF-κB表达升高(P<0.05)。而在给予DEX处理后逆转了以上的变化,与DM组相比,DEX组的血糖下降、脑组织损伤较前改善,p-PPARγ蛋白的表达增加,NF-κB蛋白表达减少(均P<0.05)。结论:DEX可能通过调控PPARγ/NF-κB信号通路减轻2型糖尿病大鼠脑损伤。
马文俊陈燕桦谢玉波梁东科冷志伟黎杏梅
关键词:糖尿病脑损伤PPARΓNF-ΚB
大鼠体外膜肺氧合模型的建立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建立大鼠体外膜肺氧合(ECMO)动物模型。方法选用健康雄性SD大鼠,经右颈外静脉插管引流,右股动脉插管灌注建立ECMO,ECMO转流2 h,监测呼吸频率、平均动脉压及血气、电解质的变化。结果 ECMO中呼吸频率、动脉血流动力学稳定,血气结果满意,ECMO动物模型建立成功。结论本研究所建大鼠ECMO模型是研究ECMO对急性肺损伤保护作用机制的优良动物模型。
陈燕桦张炳东梁东科韦巧松何芳龚兴瑞
关键词:体外膜肺氧合生命支持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