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小治
作品数: 99被引量:421H指数:12
  • 所属机构: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 所在地区:江苏省 南京市
  • 研究方向:环境科学与工程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相关作者

陈开宁
作品数:225被引量:2,106H指数:27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湖泊与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
研究主题:蓝藻 太湖 沉水植物 湖泊 沉积物
黄蔚
作品数:76被引量:286H指数:9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研究主题:生态护岸 沉水植物 沉水植被 茶园 浮体
刘成
作品数:43被引量:288H指数:9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湖泊与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
研究主题:太湖 沉积物 茶园 围隔 湖泊
范成新
作品数:223被引量:4,042H指数:43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研究主题:太湖 沉积物 底泥 磷 富营养化
张启超
作品数:18被引量:87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研究主题:污水 原位净化 景观 污染物 水体净化
一种富含高污浊胶体颗粒物水体的生态修复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富含高污浊胶体颗粒物水体的生态修复方法,包括:在水面播撒复合絮凝剂并搅拌;絮凝沉降后,当水体透明度大于等于60cm后,向水体中加入黏土矿物进行薄层覆盖;在薄层覆盖后,在水下采用沉水植物草皮进行整块移栽,恢...
古小治陈开宁马书占
土壤样品前处理技术的研究
本研究主要包括三个部分:以土壤标准物质GBW07403 和 GBW07404 为对象,研究微波消化-ICP-AES 法测定土壤及河湖沉积物中重金属方法;以黄泥土(取自中国科学院常熟生态实验站)为基质,研究微波辅助萃取 -...
古小治
关键词:微波消化微波萃取重金属
文献传递
物理改良对湖泊沉积物和间隙水特征的影响被引量:10
2010年
采用物理改良措施覆沙和底质疏松,对南四湖湿地沉积物-水微界面氧化还原状况及间隙水营养盐垂向分布特征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改良措施能够有效地改善沉积物的物理结构及氧气的垂向分布.在沉积物-水界面附近,覆沙和底质疏松均能显著提高界面处氧化层的厚度,覆沙效果最佳.随着剖面深度的增加,间隙水中NH4+和可溶性PO43-浓度呈指数关系增长,改良措施能有效降低间隙水中PO43-的含量,轻度底质疏松的效果最佳,差异显著(P<0.05).而界面以下NO3-和氧气浓度呈指数关系下降,在沉积物中10cm以下时营养盐接近一个常数,在4mm以下溶解氧接近0.对剖面沉积物不同形态的磷组分进行统计检验表明,改良措施能有效提高表层沉积物中NH4Cl-P及BD-P(铁磷)的含量.
古小治王强张雷申秋实王兆德范成新
关键词:南四湖沉积物间隙水磷形态
有机粘土和粘土对p,p’-DDE的吸附/解吸研究被引量:16
2007年
采用批量平衡实验,研究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铵离子(HDTMA)改性的zeo-HDTMA(有机沸石)、mont-HDTMA(有机蒙脱土)和atta-HDTMA(有机凹凸棒土)及其原粘土对典型有机氯农药DDT代谢产物p,p’-DDE的吸附解吸特性。结果表明,随原粘土阳离子交换容量(CEC)的增大,有机粘土吸附量增大,且有机粘土的吸附量比原粘土大大提高;有机粘土和原粘土对p,p’-DDE的吸附能力顺序为:zeo-HDTMA>mont-HDTMA>atta-HDTMA≥mont(蒙脱土)>atta(凹凸棒土)>zeo(沸石),这一顺序与它们的有机碳质量分数大小顺序一致。原粘土对p,p’-DDE的吸附等温线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方程,吸附呈单分子层形式,且存在竞争吸附;有机粘土对p,p’-DDE的吸附等温线符合Linear吸附等温方程,吸附是p,p’-DDE在有机粘土中有机相的分配所致。当CaCl2质量浓度从0增加到50g/L时,mont-HDTMA对p,p’-DDE吸附量提高了10.3%。有机粘土和原粘土对p,p’-DDE的解吸率大小顺序为:zeo>atta>mont>atta-HDTMA>mont-HDTMA>zeo-HDTMA,这一顺序与它们的有机碳质量分数大小顺序相反。
戴荣玲章钢娅宗良纲古小治
关键词:粘土
一种挡藻放藻围隔
一种挡藻放藻围隔,包括浮体、裙体和配重件,所述浮体上设置铝板,所述铝板上部弯曲,形成耳型铝板;所述耳型铝板弯曲面面向水体迎风面。本发明的装置对来自敞水区藻类的拦截效果取决于浮体的干舷高度和耳型铝板的总高度,显著提高了拦截...
陈开宁马占书黄蔚古小治刘成
文献传递
黄菖蒲和美人蕉对水深梯度的响应差异被引量:23
2011年
通过野外观测研究了黄菖蒲和美人蕉对水深梯度(10、30、50和70cm)的适应性。结果表明:随着水深的增加(1)黄菖蒲和美人蕉的分蘖数显著减少(P<0.05),但对株高、叶长和叶宽的影响不大;(2)2种植物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和根系活力均逐渐降低,叶片的丙二醛含量则逐渐升高,其中美人蕉的叶绿素含量、根系活力和叶片丙二醛含量的差异显著(P<0.05),而黄菖蒲仅根系活力的差异显著(P<0.05);(3)叶绿素荧光参数中,PSⅡ的最大光能转换效率(Fv/Fm)、表观电子传递速率(ETR)和光化学淬灭(qP)均呈显著下降的趋势(P<0.05),非光化学淬灭(qN)则显著增加(P<0.05);相对电子传递速率(rETR)及潜在最大电子传递速率(rETRm)、对光能的利用效率(α)和对强光的耐受能力(Ik)也都表现出明显的下降;美人蕉在10cm水深条件下各指标均高于黄菖蒲,但在水深较大的条件下总体上低于黄菖蒲。可见,水深较大时对黄菖蒲和美人蕉的生长产生了抑制作用,且对后者的抑制程度要大于前者。因此,在选择黄菖蒲和美人蕉进行湿地植物修复时,应保持浅水条件以利于其生长,其中黄菖蒲适应的水深(30~70cm)大于美人蕉(10cm)。
柏祥陈开宁黄蔚古小治陈效民
关键词:水深梯度叶绿素荧光黄菖蒲美人蕉
仿生芦苇根孔耦合反硝化脱氮系统及重污染水体修复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仿生芦苇根孔耦合反硝化脱氮系统及重污染水体修复方法,该系统包括由中空纤维管连通组成的仿生芦苇,含仿生茎和连接于其底端并发散的多级仿生根孔系统,包括一级根、二级根和三级根,多级仿生根孔系统的表面附着有生物膜...
古小治陈开宁刘成马书占
生态浮床装置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态浮床装置,包括消浪装置和至少一个生态浮床。生态浮床包括浮体、填料层、水生植物和固定装置,该生态浮床靠近岸边布设,生态浮床单体之间用绳索连接。所述浮体包括框架结构和设置于框架结构上的浮球;所述固定装置为固...
马书占陈开宁古小治陈思文黄蔚刘成
文献传递
改性当地土壤技术修复富营养化水体综合效果研究:Ⅰ.水质改善的应急与长期效果与机制被引量:10
2012年
2010年10月-2011年9月在太湖梅梁湾围隔内研究了改性当地土壤絮凝除藻及其对水质改善的应急和长期效果,并结合室内实验研究了该技术防控底泥再悬浮和减少底泥二次污染的长效机制.现场围隔实验结果表明,改性当地土壤除藻30 min后,TN、NO3--N、NH4+-N、TP、PO34--P和Chl.a的去除率分别为66%、57%、60%、93%、92%和98%;长期监测结果表明,与对照区域相比,围隔内的TN、NH4+-N、NO3--N、TP和PO34--P在处理后11个月内的平均值分别降低了39.83%、52.30%、48.53%、18.75%和60.00%.室内再悬浮实验结果表明,改性土壤和沙子抗再悬浮能力较未改性土壤分别提高了3和5倍.室内柱培养结果表明改性土壤絮凝除藻和沙土覆盖相结合可有效提高表层沉积物-水界面的氧化还原电位和溶解氧,使沉积物向水体的TP和TN通量从源逆转成汇,PO34--P和NH4+-N通量大幅度降低.改性土壤技术在利用絮凝除藻快速改善水质后,可通过改性沙/土分层底泥调控分别达到对藻絮体再悬浮的物理控制和营养盐再释放的化学控制,通过将亚表层底泥中的藻细胞分解并被沉水植物根系吸收,可实现对底泥中水华蓝藻复苏和水体富营养化的长效生态控制.
潘纲代立春李梁尚媛媛李宏毕磊何林宸王丽静王丹李巧霞黎丽雯古小治钟继承余育和颜庆云
关键词:水生态修复富营养化控制水华控制
水丝蚓(Tubificid worms)扰动对磷在湖泊沉积物-水界面迁移的影响被引量:36
2010年
为探讨水丝蚓(Tubificid worms)扰动对磷在湖泊沉积物-水界面间迁移的影响,选取太湖梅梁湾与大浦口两富营养化湖区为研究对象,通过室内培养实验,利用Rhizon间隙水采样器等技术,研究了水丝蚓扰动对太湖沉积物-水界面理化性质及溶解活性磷(SRP)在界面通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水丝蚓扰动能够增大表层沉积物含水率、氧化还原电位,减小间隙水中Fe2+浓度.水丝蚓没有显著改变梅梁湾间隙水中SRP浓度,同时促进了梅梁湾沉积物中SRP向上覆水的释放;但水丝蚓显著减小了大浦口间隙水中SRP浓度,并抑制了大浦口沉积物中SRP向上覆水的释放.水丝蚓扰动对磷在沉积物-水界面间迁移的不同影响可能是由沉积物中Fe2+含量差异较大造成的.
张雷古小治王兆德申秋实范成新钟继承尹洪斌
关键词:生物扰动磷迁移太湖水丝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