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绍发
作品数: 174被引量:591H指数:14
  • 所属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
  • 所在地区:北京市
  • 研究方向:医药卫生
  • 发文基金: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

相关作者

刘志东
作品数:112被引量:401H指数:11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
研究主题:非小细胞肺癌 肺肿瘤 非小细胞 全胸腔镜 肺癌
韩毅
作品数:110被引量:374H指数:11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
研究主题:非小细胞肺癌 肺癌 非小细胞 全胸腔镜 胸腔镜
刘树库
作品数:55被引量:185H指数:9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
研究主题:非小细胞肺癌 外科手术 肺肿瘤 非小细胞 预后
张海青
作品数:145被引量:671H指数:13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
研究主题:肺肿瘤 免疫组织化学 非小细胞肺癌 结核病 免疫组化
岳文涛
作品数:140被引量:259H指数:8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
研究主题:非小细胞肺癌 肺肿瘤 自身抗体 肺癌 抗原多肽
mTOR和PTEN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被引量:9
2010年
背景与目的mTOR是调节细胞生长和增殖的重要信号转导分子,也是一种蛋白激酶。它通过活化下游的相关的效应蛋白发挥作用。在信号转导通路中PTEN基因可通过对该信号途径的负调控而抑制mTOR的活化。本研究通过分析mTOR信号转导途径中mTOR和PTEN基因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组织中的表达和临床意义。方法外科手术中获取65例NSCLC组织及30例癌旁组织,RT-PCR技术检测NSCLC组织及癌旁组织中mTOR和PTEN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mTOR在NSCLC组织中表达量(0.23±0.16)显著高于癌旁组(0.12±0.09)(P<0.01),PTEN在NSCLC组织中表达量(0.19±0.28)显著低于癌旁组(0.53±0.28)(P<0.01)。mTOR和PTEN与病人的性别、年龄、病理类型、淋巴结转移情况无关,与病人的肿瘤大小有关。结论mTOR在NSCLC中被激活,PTEN在NSCLC组织表达缺失或减少,mTOR通路的激活和PTEN表达缺失在NSCLC发生发展中起到一定的作用。
王亮许绍发岳文涛赵晓婷张丽娜王玥
关键词:MTORPTEN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非小细胞肺癌p53蛋白及Ser15磷酸化水平检测方法的研究
2010年
目的:研究人体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突变型p53蛋白及p53蛋白15位丝氨酸位点(p53Ser15)的磷酸化状况,p53蛋白、p53Ser15磷酸化与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分别应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和免疫组化法检测50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相应正常肺组织及10例肺良性疾病组织中p53蛋白及p53Ser15磷酸化水平。随访观察50例非小细胞肺癌组的转移复发情况。结果:ELISA和免疫组化法均检测到p53蛋白、p53Ser15磷酸化水平在非小细胞肺癌组高于正常肺组织组和肺部良性疾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P<0.05)。免疫组化方法检测p53蛋白、p53[pS15]阳性率在淋巴结转移组显著高于无转移组(P<0.05)。随访期内5例出现复发或远处转移的病例p53蛋白、p53[pS15]表达水平高于本组未复发转移病例(P<0.05)。结论:ELISA方法做p53[pS15]、p53蛋白的定量分析是可行的。p53蛋白、p53[pS15]高水平表达可能会有助于肿瘤进展更快。
宋小运许绍发刘志东刘树库周世杰韩毅
关键词:P53蛋白磷酸化非小细胞肺癌
非小细胞肺癌循环肿瘤细胞的定量检测被引量:4
2008年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循环肿瘤细胞(CTCs)定量检测方法。方法CD45免疫磁珠阴性分选组20例,CD326免疫磁珠阳性分选组25例,均为明确诊断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磁性分离富集后肺静脉与外周静脉血标本应用多参数流式细胞仪对CTCs进行定量检测。结果阴性分选由于只能去除CD45阳性细胞,回收目的细胞纯度低。阳性分选组中25例术中肺静脉血CTCs定量检测阳性率为64%(16/25),外周静脉血CTCs阳性率40%(10/25,P〈0.05)。结论免疫磁珠富集联合流式细胞分析检测CTCs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较高。
刘志东许绍发李云松刘树库韩毅宋小运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肿瘤细胞流式细胞仪
应用多肽芯片研究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中的EGFR自身抗体被引量:2
2010年
背景与目的自身抗体作为新的肿瘤标志物在肺癌的早期诊断和预后评价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本研究利用多肽芯片检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的自身抗体,并筛选自身抗体识别的抗原表位。方法使用Intavis公司ASPSL多肽芯片合成仪合成EGFR多肽芯片,利用多肽芯片检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中EGFR自身抗体,并筛选自身抗体识别的抗原表位。结果使用EGFR多肽芯片检测了2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结果有6例阳性,阳性率为30%,在该6例阳性患者中发现了9个高频位点,并且有8个高频位点集中在EGFR胞外段的第III和第IV结构域。结论本研究为我们进一步研究EGFR和EGFR自身抗体的功能提供了新的线索。
李元岳文涛王玥张丽娜顾勐许绍发
关键词:肺肿瘤EGFR自身抗体
39例胸椎结核累及胸腔的手术时机、手术方式和疗效分析被引量:11
2017年
目的探讨胸椎结核累及胸腔的围手术期处理及手术时机和手术方法,以此减少此类患者的手术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北京胸科医院收治的39例胸椎结核累及胸腔的手术治疗患者,根据手术时胸椎结核累及胸腔后继发胸腔积液和脓胸的病程时间分为2个组。A组:27例;胸椎结核累及胸腔前体温稳定在37.5℃以下,并且血红细胞沉降率稳定或处于下降过程,累及胸腔后继发胸腔积液或脓胸的病程短于4周者。B组:12例;胸椎结核累及胸腔继发胸腔积液或脓胸的病程大于4周,则待胸膜纤维板较厚,体温稳定在37.5℃以下,并且血红细胞沉降率稳定或处于下降过程者。39例患者均一期完成病灶清除、椎体问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手术方式:后侧人路胸椎病灶清除、椎体间植骨融合、椎弓根系统内固定(术式1);后侧入路椎弓根系统内固定、前侧入路经胸腔胸膜纤维板不剥脱或部分剥脱、胸椎病灶清除、椎体间植骨融合术(术式2);后路椎弓根系统内固定、前侧入路经胸腔胸膜纤维板完全剥脱、胸椎病灶清除、椎体间植骨融合术(术式3);前侧入路经胸腔胸膜纤维板不剥脱或部分剥脱、胸椎病灶清除、椎体间植骨融合、前路钉板内固定术(术式4);前侧入路经胸腔胸膜纤维板完全剥脱、胸椎病灶清除、椎体间植骨融合、前路钉板内固定术(术式5);前侧入路胸膜外胸椎病灶清除、椎体间植骨融合、前路内固定术(术式6);后侧入路椎弓根系统内固定、前侧入路胸膜外胸椎病灶清除、椎体间植骨融合术(术式7)。结果A组27例,手术在累及胸腔继发胸腔积液或脓胸后1~4周施行,平均(2±1.7)周;B组12例,手术在累及胸腔继发胸腔积液或脓胸后8~12周施行,平均(9±1.4)周。5例选择术式1,11例选择术式2,9例选择�
兰汀隆董伟杰范俊唐恺李元严广璇秦世炳许绍发
关键词:胸椎胸腔积液
超声药物电导入治疗胸壁结核被引量:14
2011年
胸壁结核是全身结核的局部表现,由于其常为多发,病变范围大,可穿透皮肤形成长期不愈的慢性窦道,部分患者还有胸骨和肋骨破坏,胸壁结核内科治疗由于局部难以达到有效浓度,不能达到有效的抑杀菌目的,而外科治疗创伤大。
韩毅刘志东许绍发
关键词:胸壁结核药物超声抗结核治疗
胸腔巨大肿瘤的外科治疗
@@胸腔巨大肿瘤临床少见,多见于青年,早期可无明显症状和体征,因此早期发现和诊断较为困难。随着放射诊断和病理的技术不断完善和胸腔镜、纵隔镜的临床应用,肿瘤的诊断水平得以提高,已经有部分患者得到了术前的病理确诊和定位。目前...
许绍发刘志东秦明刘树库周世杰于大平窦学军宋小运韩毅
关键词:胸腔巨大肿瘤外科治疗疗效评价
Ⅰ期非小细胞肺癌细胞增殖与凋亡及其临床意义研究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 通过检测肿瘤组织的增殖指数及凋亡指数,探讨Ⅰ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细胞增殖、凋亡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和脱氧核糖核苷酸末端转移酶介导的缺口末端标记(TUNEL)法检测1994年1月至2002年7月在北京市结核病胸部肿瘤研宄所住院接受手术治疗的70例Ⅰ期NSCLC患者肺癌组织的增殖指数(PI)与凋亡指数(AI)。结果 肺癌组织的PI较正常肺组织明显上调,与T分期、分化和吸烟有关;肺癌组织的AI较正常肺组织明显上调,与T分期有关;Ⅰ期NSCLC细胞增殖与凋亡无明显相关。高PI组5年存活率较低PI组明显降低,分别为33.57%和73.12%,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001)。低AI组5年存活率较高AI组明显降低,分别为41.48%和68.80%,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08)。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PI为Ⅰ期NSCLC的独立预后因素(RR=2.473,95%CI:1.278~4.784,P=0.007)。结论 Ⅰ期NSCLC为高增殖、高凋亡的亚组,细胞恶性增殖在其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研究细胞增殖与凋亡有助于判断预后,指导治疗。
周世杰许绍发张海青刘志东
关键词:肺肿瘤细胞增殖凋亡免疫组化TUNELKI67
TNM因素对非小细胞肺癌治疗效果的影响
@@一般资料:全组987例均经组织学确诊,TNM分期(1997年,UICC)Ⅰ期429例(Ⅰa107例,Ⅰb322例),Ⅱ期68例(Ⅱa10例,Ⅱb58例),Ⅲ期446例(Ⅲa334例,Ⅲb112例),Ⅳ期44例。其中有...
于大平白连启许绍发韩鸣王子彤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
文献传递
VEGF-D及其受体VEGFR-3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
2012年
目的:对VEGF-D及其受体VEGFR-3在良性疾病肺组织和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的表达进行研究,探寻其相互之间的关系,从而进一步探讨VEGF-D、VEGFR-3在肺癌发生及NSCLC淋巴管生成和淋巴结早期转移中的作用。方法:收集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术后肺组织标本52例,良性疾病肺组织30例,应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RT-PCR)检测良性疾病肺组织及肺癌组织中VEGF-D、VEGFR-3 mRNA的表达量。结果:VEGF-D mRNA、VEGFR-3 mRNA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较良性疾病肺组织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VEGF-D、VEGFR-3 mRNA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无显著相关。结论:VEGF-D、VEGFR-3 mRNA的表达与肺癌发生有显著的相关性。
李杰韩毅刘志东张海青张宗德岳文涛贾红彦许绍发李宝兰
关键词: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