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艳兰
-

-

- 所属机构:桂林市气象局
- 所在地区:广西 桂林市
- 研究方向:天文地球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相关作者
- 唐熠

- 作品数:110被引量:297H指数:10
- 供职机构:桂林市气象局
- 研究主题:多普勒雷达 低温雨雪冰冻 雷达回波特征分析 雷达回波 低空急流
- 周文志

- 作品数:68被引量:269H指数:10
- 供职机构:桂林市气象局
- 研究主题:暴雨 多普勒雷达 雷达回波特征分析 雷达回波 低空急流
- 孙莹

- 作品数:36被引量:164H指数:8
- 供职机构:桂林市气象局
- 研究主题:雷达 暴雨 雷达回波 强降水 特大暴雨过程
- 李向红

- 作品数:78被引量:377H指数:12
- 供职机构:桂林市气象局
- 研究主题:暴雨 强对流天气 中气旋 龙卷 预警
- 伍静

- 作品数:43被引量:116H指数:7
- 供职机构:桂林市气象局
- 研究主题:回波强度 定量估测降水 暴雨 雷达拼图 最优插值法
- 用数值预报产品资料制作冰雹短期预报系统
- 冰雹预报系统是通过对历史冰雹个例作大量的统计分析,结合T106资料的细网格和多样性,从天气形势、单站要素、关键区物理量资料归纳出客观定量的模式指标,用多元回归方法建立预报方程,并由图形显示、预报、输出三部分构成的强对流冰...
- 王艳兰孙莹唐熠
- 关键词:冰雹
- 文献传递
- 2016年5月两次城市滞涝暴雨天气分析
- 利用常规天气图及卫星雷达非常规观测资料对桂林南部两次大暴雨过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从高层到低层的槽、切变及锋面等辐合系统的重迭中心都位于大暴雨区;低层具有明显风的辐合及水汽通量辐合,中层存在强的上升速度;大暴雨区上空...
- 王艳兰伍静
- 关键词:大暴雨
- 文献传递
- 多普勒雷达径向散度与强对流回波变化特征分析被引量:7
- 2007年
- 运用多普勒雷达的径向速度资料,采用极坐标散度差分公式计算对流回波单体的径向散度值,利用回波辐合总量及辐合中心值与反射率因子、垂直累积液态含水量及中心值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回波的强中心与低层径向辐合中心对应;低层径向辐合有利于回波维持或加强;径向辐合中心值的变化对未来回波强度变化有一定的指示意义,对于强对流回波的指示意义更为明显。经过对两次冰雹天气过程的应用检验,结果证明,低层径向辐合对强对流灾害性天气的临近预报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 王艳兰汤达章唐伍斌周文志王丽荣
- 关键词:多普勒雷达
- 广西秋冬季暴雨天气分型及基本特征被引量:2
- 2021年
- 利用1980—2016年站点观测数据和NCEP再分析资料,对秋冬季广西暴雨进行天气学分型,并用合成分析方法给出了各类暴雨的天气形势特征。结果表明:广西秋冬季暴雨可分为台风类、切变类和副高边缘类3类,其中前两类暴雨发生次数最多,主要发生在9—10月。高低空系统配置显示秋冬季暴雨发生时,对流层上层都伴有较强的高空急流,而对流层中低层的影响系统不尽相同;暴雨期间,前两类暴雨副高减弱东退,第三类暴雨副高则加强西伸;3种类型暴雨在水汽、热力、动力及形成机制方面也各有异同,但与汛期暴雨相比,各类暴雨的主要影响系统位置稍有差异,无论是水汽条件,还是动力条件,秋冬季暴雨比汛期暴雨要求都高,其中副高边缘类暴雨在不同季节差异最为明显。
- 伍静李向红李海燕王艳兰何珊珊王娟
- 关键词:水汽源地
- 2013年3月广西北部强对流雷电天气分析与预报预警
- 利用常规观测及雷达资料对2013年3月广西北部发生的5次强对流雷电天气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深厚且垂直的低值辐合系统有利于强对流天气的发生;气层热力不稳定性越强,强对流雷电等天气越强烈;整个3月700hpa以下为高湿层,强...
- 王艳兰伍静
- 关键词:强对流天气触发机制预警管理
- 文献传递
- 低空急流暴雨天气概念模型及其雷达回波特征分析
- 本文通过对2002—2010年广西的12个急流暴雨个例进行普查分析,研究表明,广西急流暴雨是在大尺度背景下,由天气系统和中小尺度系统共同影响的结果,当有低空急流存在的情况下,降水量有明显的增幅作用;通过对天气背景进行分析...
- 周文志唐熠王艳兰孙莹蒋丽娟
- 关键词:雷达回波
- 文献传递
- 桂林市2011年5月1日雷电等强对流天气分析被引量:4
- 2012年
- 利用常规天气图及雷达回波资料对5月1日桂林市强对流天气过程进行分析,得到此次过程的有利天气形势配置,同时分析了这次过程的物理量特征。结合以往总结的强对流天气预报经验,分析这次强对流天气的雷达回波特征,并将预报指标及1小时短时暴雨预报工具应用于这次强对流天气的预报预警中,及时指导发布暴雨雷电预警信号。通过对桂林与柳州的雷达回波资料的对比分析,找出了强对流过程中冰雹发生的有利与不利因素。
- 王艳兰唐桥义
- 关键词:强对流雷达回波
- 2016年4月17日广西强对流天气成因及雷达回波分析
- 利用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常规观测资料,对2016年4月发生在广西强对流天气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这次深厚的湿对流过程既满足水汽、不稳定层结、大尺度抬升三个基本条件,还具有强垂直风切变增强条件,导致强对流过程可持续发展,...
- 王艳兰王娟
- 关键词:强对流系统雷达回波
- 文献传递
- 2019年6月桂林三次强降水天气成因对比分析被引量:7
- 2020年
- 利用多普勒雷达、气象卫星、自动气象站等监测数据以及NCEP再分析资料,对桂林2019年6月6-12日接连3次强降水天气过程的环流背景、影响系统与形成原因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3次过程按影响系统分属暖区暴雨、低涡暴雨和锋面暴雨过程,均发生在高空急流右侧辐散、低空急流左侧辐合叠加区。(2)3次过程均受500 hPa短波槽和地面中尺度辐合线影响,但第1次过程中西南急流及地形等、第2次过程中低涡切变线、第3次过程中冷锋也起到重要作用。(3)3次过程的触发系统不同,第1次暖区暴雨过程迎风坡地形对其起触发作用,西南急流使得后向传播的对流云带维持;第2次低涡暴雨过程的触发系统为低层位于贵州一带的西南涡,西部冷空气侵入与西南急流加强是低涡对流云团维持较长时间的原因;第3次锋面暴雨的触发系统为冷锋,锋面配合锋前暖湿气流使对流云带加强。(4)第1次过程暖区暴雨MCS模态主要为线状后向扩建类,极端强降水出现在线对流中后端;第2次过程低涡暴雨MCS模态为涡旋类,极端强降水出现在涡旋中心附近;第3次过程锋面暴雨MCS模态由前期后部层云区线状对流转为层状云包裹对流系统,强降水发生在线对流弯曲或中心强回波处。
- 王艳兰伍静唐桥义王娟王军君
- 关键词:强降水暖区暴雨低涡暴雨锋面暴雨
- 桂北连续性强对流冰雹成因及雷达回波分析
- 利用常规天气图、数值分析预报产品及多部雷达提供的雷达回波等资料对2011年4月30日至5月2日发生在桂北百色、河池、桂林、贺州四市的强对流冰雹等灾害天气过程进行综合分析,总结这次持续性强对流灾害天气的天气形势、相关物理量...
- 伍静王艳兰
- 关键词:强对流物理量雷达回波特征指标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