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丽珍
作品数: 246被引量:268H指数:9
  • 所属机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生物与医学工程学院生物力学与力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所在地区:北京市
  • 研究方向:医药卫生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相关作者

樊瑜波
作品数:1,311被引量:2,297H指数:22
供职机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研究主题:生物力学 生物力学研究 血管支架 有限元分析 三维有限元
姚杰
作品数:79被引量:114H指数:6
供职机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生物与医学工程学院
研究主题:膝关节 生物力学 髌股关节 血管支架 加载装置
冯文韬
作品数:42被引量:3H指数:1
供职机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研究主题:血管支架 瓣叶 测试设备 心脏瓣膜 加载装置
田山
作品数:35被引量:64H指数:4
供职机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研究主题:背包 肌肉疲劳 搏动性耳鸣 生物力学 床垫
徐鹏
作品数:27被引量:15H指数:3
供职机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研究主题:啄木鸟 弹簧 安全帽 双壳体结构 安全头盔
胃肠道智能化自动弹射给药装置及其制备和给药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胃肠道智能化自动弹射给药装置及其制备和给药方法,所述给药装置包括形状记忆材料制成的主体,在主体外部包裹有肠溶性高分子膜;主体在低温条件下呈第一结构,在人体温度下呈第二结构;其中,第一结构是主体呈两片紧贴设...
王丽珍侯博成靳凯翔樊瑜波丁希丽
文献传递
非线性梯度生物力学特征的运动贴布
本专利公布了一种非线性梯度生物力学特征的运动贴布。所述运动贴布由非线性、梯度性材料性能的基体,二维波浪状涂胶的胶层和普通的离型纸组成,贴布形状为纺锤状或三角形,如附图1~3所示。利用贴布非线性、梯度变化的材料性能可在运动...
樊瑜波王丽珍路艳艳刘笑宇江天云罗陈宇
文献传递
应用锥形束CT建立单侧上颌骨缺损三维有限元模型的研究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利用锥形束CT获取上颌骨缺损扫描数据,建立精确的上颌骨缺损三维有限元模型。方法:使用Promax3D锥形束CT对一名单侧上颌骨缺损患者进行头面部扫描,通过Mimics及Abaqus等软件重建上颌骨缺损的三维有限元模型。结果:获得了精确的上颌骨缺损的锥形束CT扫描断层影像数据,并建立出清晰完整的三维有限元模型,与实体具有良好的几何相似性。结论:利用锥形束CT可以高效精确的建立上颌骨缺损三维有限元模型,较螺旋CT更佳,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毕丽霞刘大军石校伟孙嘉怿王丽珍樊瑜波王燕一
关键词:锥形束CT上颌骨缺损三维有限元模型
生物软组织力学测试及相关理论研究被引量:2
2022年
合理的本构模型及正确的材料参数是进行有效数值计算以及靶标制备来表征生物软组织高速撞击下力学响应的前提方法。对典型的生物软组织及材料力学测试方法从单一加载模式拓展到剪切加载乃至混合加载进行了阐述,均进行详细的理论推导并得到各个模式下的主伸长。结果表明:基于各个加载模式下的主伸长,可以得到应力主面、形变最大值及方向来评估生物软组织及其对应仿生靶标的最大受力面及破坏程度等,便于深入探索生物软组织细观结构及模拟材料设计与其宏观力学性能相关性规律,旨在建立更加科学合理的人体仿生靶标。
康巍徐鹏徐鹏岳艳鲜王丽珍王丽珍
关键词:力学测试本构模型
基于中医切脉的远程脉诊仪设备研究与开发被引量:5
2021年
目的新冠疫情期间,基于网络通信的线上实时交流平台发展迅速。在此背景下,提出一种基于远程医疗的实时中医脉诊系统。该系统通过压控式脉搏采集装置与脉搏复现装置的实时交互实现了中医医生端与患者端脉诊的线上化。方法压控式脉搏采集装置为单脉点覆盖式腕带结构,外层包裹气囊,通过气流控制模拟医生指尖压力。
邓佳豪王丽珍
关键词:脉诊中医医生实时交互压控
新型具有拉胀材料内衬的双肩背包肩带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具有拉胀材料内衬的双肩背包肩带,包括普通外层肩带和拉胀内衬材料两部分。该肩带特征为:用普通肩带材料作为外层材料,拉胀材料作为肩带内衬材料,将拉胀材料包裹在外层普通肩带材料中,利用拉胀材料受拉膨胀的特性...
王丽珍刘艺帆樊瑜波田山
文献传递
中空封闭型微针及其制备方法和包括该微针的操作装置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中空封闭型微针,所述中空封闭型微针包括以下部件:微针主体,内部成型有用于容纳药物的腔体;所述微针主体的前端呈尖端状;所述微针主体的外径在由前端向尾端方向上先逐渐增大,再逐渐减小;在所述微针主体的外表面上设...
王丽珍杜鑫王莹冯文韬姚杰樊瑜波
文献传递
PEEK颈椎融合器的拓扑优化设计被引量:4
2022年
为了提高聚醚醚酮(polyether ether ketone,PEEK)材料颈椎椎间融合器的融合率,本研究利用有限元方法对其进行三维结构的拓扑优化设计。首先建立C3~C7节段的颈椎有限元模型并验证,然后创建C5~C6节段椎间融合器植入和前路钢板内固定的模型。将PEEK融合器设置为椭圆盘型和箱型两种初始设计域。先后进行单工况和多工况下融合器拓扑优化,并结合加权柔度优化。经过两次拓扑优化后,再对融合器的构型提取分析。研究结果表明:PEEK融合器的优化结构为环形,前方缺失,材料集中分布于后部及两侧;当体积分数分别为50%和30%时,融合器优化为多孔径和单一大孔径的形状,前者比后者增加了与终板的接触面积;优化后的融合器通过降低自身应力,增加了内部植骨块所受的应力。本研究通过加权柔度的方法构建的颈椎融合器优化模型,不受初始设计域变化的影响,且可以有效减少应力遮挡,增加植骨块的应力传导,将有助于促进融合。
李楠唐桥虹王宏坤李祖昌何达王丽珍樊瑜波
关键词:颈椎融合器拓扑优化聚醚醚酮
介入式心脏瓣膜压握过程中瓣叶折叠模式对瓣叶损伤的影响
2024年
目的介入式心脏瓣膜在压握过程中瓣叶互相挤压造成损伤,导致瓣叶植入体内后疲劳耐久性下降,甚至提前失效。本研究通过数值模拟的方式,探究瓣叶折叠模式与应力状态的关系规律,为减轻瓣叶损伤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通过以内圆柱壳模拟球囊,外圆柱壳模拟压握器,控制瓣叶缝合点位移实现压握过程的数值模拟。提出了3种控制瓣叶折叠模式的方法,分别为控制瓣叶压握前闭合率、球囊旋转牵引及阶梯式折叠,对比分析压握后瓣叶高应力区域体积。结果压握前闭合率高,压握后瓣叶高应力区域体积小,折叠模式一致性高;球囊旋转牵引折叠的瓣叶相对于无牵引瓣叶,折叠次数减少,高应力区域体积减小;阶梯式折叠使瓣叶在轴向空间上交错分布,减小高应力区域体积。结论瓣叶压握后的折叠层数和次数是影响瓣叶折叠后应力状态的重要因素,通过调控瓣叶折叠模式,可以有效减少瓣叶折叠次数,减小高应力区域体积,降低压握过程中瓣叶损伤风险。
梁正洁高元明叶鹏马雪睿冯文韬冯文韬王丽珍
关键词:心脏瓣膜疲劳耐久性应力状态圆柱壳
一种具有新型缓冲减震结构的安全帽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新型缓冲减震结构的安全帽。该安全帽采用双壳体结构,两个壳体之间采用弹性连接。具体结构包括:外壳3,内壳4,连接外壳和内壳的弹性缓冲体5,用于固定安全帽与头部的下颏带6。本发明所述安全帽采用了啄木鸟啄木...
樊瑜波王丽珍徐鹏孙嘉怿倪义坤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