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振南
所属机构: 集美大学 所在地区: 福建省 厦门市 研究方向: 交通运输工程 发文基金: 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
相关作者
周世波 作品数:40 被引量:153 H指数:8 供职机构:集美大学航海学院 研究主题:水路运输 船舶 聚类 聚类算法 数据挖掘 李丽娜 作品数:87 被引量:237 H指数:12 供职机构:集美大学 研究主题:船舶 避碰 船舶碰撞 船舶自动避碰 自动避碰 柴田 作品数:48 被引量:125 H指数:7 供职机构:集美大学 研究主题:船舶 水域 航标 水路运输 船舶自动识别系统 翁跃宗 作品数:46 被引量:282 H指数:9 供职机构:集美大学 研究主题:水路运输 船舶 船舶交通 船舶操纵模拟器 安全评估 杨神化 作品数:96 被引量:222 H指数:9 供职机构:集美大学 研究主题:船舶 船舶操纵模拟器 航海模拟器 靠泊 水路运输
利用环境压力模型确定航道的宽度 被引量:3 2003年 采用航海模拟器的研究方法,利用日本学者井上欣三等人提出的环境压力模型,以航行在航道中的航行船操船者感受到的环境压力在一个可接受的范围内为条件,研究满足环境压力条件的单向航道、双向航道以及允许追越航道各自的航道宽度.研究的结果与我国港口工程规范中相关规定基本一致. 孙腾达 杨萌 熊振南关键词:航海模拟器 航道宽度 港口工程 航道设计 港口规划 小型船舶靠泊宁波港鑫东方白峰码头安全操纵 被引量:1 2016年 0引言
港鑫东方白峰码头位于宁波舟山港穿山港区穿山半岛东北侧(见图1),地理坐标为29°54'24″N,122°06'35″E。该码头原有1 000吨级和5 000吨级(兼靠1万吨级)燃油泊位各1个,为提高码头的靠泊能力,业主单位于2011年对码头进行升级改造。改造后,该码头可靠泊1 000~50 000吨级油船,泊位总长度为365.5 m,码头走向为054°—234°; 熊振南 金文辉关键词:小型船舶 舟山港 离泊 系缆 ECDIS与《1972年国际海上避碰规则》的修改 1999年 通过对《1972 年国际海上避碰规则》一些条款的分析,针对当今ECDIS发展提出对《规则》的修改意见。 熊振南关键词:ECDIS 能见度 避碰 SOLAS 船舶航行环境可视化仿真 被引量:10 2009年 为制定大型船舶和危险品船舶的监管方案,提高海事管理部门应对各种危险情况的能力,降低实际训练的成本和风险,采用虚拟现实技术构建船舶航行环境仿真系统.该系统利用ArcGIS和Creator等可视化建模软件建立三维地形和船舶、航标等三维实体,以Vega管理三维场景,模拟雾、白天、黑夜等自然现象.系统在湄洲湾LNG船舶监管方案设计中得到实际应用,为LNG船舶监管方案的设计和优化提供辅助和支持. 熊振南 周世波关键词:虚拟现实 航行环境 仿真 一种船舶活动区域界定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船舶活动区域界定方法,其包括步骤1、基于直线减速模型计算出S;步骤2、基于旋回运动,计算船舶的旋回最大纵距A<Sub>d</Sub>;步骤3、确定船舶活动区域;船舶活动水域的尺度为D=max{A<Sub>d... 薛晗 柴田 熊振南灰色关联分析在海事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9 2001年 通过对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在海事分析中应用的研究 ,探讨了如何应用灰色关联矩阵分析方法分析海事的原因并进行了定量分析 ,从而可为相关船公司和主管机关提供科学的依据 ,提高对海事的预测。 熊振南 吴兆麟关键词:海事分析 基于轨迹段DBSCAN的船舶轨迹聚类算法 被引量:38 2019年 船舶自动识别系统(Automatic Identification System, AIS)数据中蕴藏着大量的海上交通特征,为挖掘AIS数据中有关船舶运动规律有效的、潜在的信息,提出一种改进型轨迹段DBSCAN(Density-Based Spatitcal Clustering of Applications with Noise)的聚类算法。船位转向角和航速变化量作为信息度量对船舶轨迹进行分段,采用离散Frechet距离作为轨迹相似度度量,利用类似DBSCAN算法对轨迹段进行聚类,得出船舶运动典型轨迹。以天津港为例,采用改进的轨迹段DBSCAN算法对船舶轨迹进行聚类,能从一定程度上提高聚类的效果和准确率,为进一步研究船舶异常行为打下基础。 江玉玲 熊振南 唐基宏关键词:相似度度量 DBSCAN 轨迹聚类 船舶拟人智能避碰决策理论模型的构建号验证 被引量:2 2010年 为了从根本上解决人为因素导致船舶碰撞和搁浅触礁事故的发生,尽可能地减少人为因素的参与是杜绝海事事故发生的一种可行方案,研发具备自动决策功能的船用智能避碰导航仪(Vessel Intelligent Collision Avoidance Navigator,简称VICAN)是解决此类问题的一种方案。本文的研究以船舶拟人智能避碰决策(Personifying Intelligent Decision-making for Vessel Collision Avoidance,简称PIDVCA)自动化研究所取得的成果为基础,从解决问题的研究思想方法构建了PIDVCA理论模型,阐述了理论模型的验证方法及其验证效果,最后在总结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指出了此项研完成果的应用前号。 李丽娜 杨神化 陈国权 熊振南 索永峰试论高速船的安全航行 被引量:4 2001年 分析高速船独特的船舶操纵特性对航行安全的影响,并提出高速船在值班、瞭望、安全航速以及雷达避碰中应注意的问题,并就《1972年国际海上避碰规则》中关于高速船的相关条款提出修改、补充意见。 熊振南关键词:高速船 避碰 航行安全 天津港虚拟现实仿真系统的研究与实现 被引量:4 2012年 为增强海事管理人员对监管水域的感性认识,提高监管水平,本文提出了虚拟天津港通航环境构建流程,采用虚拟现实技术、GIS技术、数据库技术等实现了虚拟现实仿真系统,并从减少三角形数量、调整数据库结构2个方面提出了大规模数据优化处理的方法;利用Vega中的粒子系统对雨雪等自然现象进行了仿真。实际应用表明,该系统可以为天津港通航安全的监管提供辅助支持。 周世波 熊振南关键词:虚拟现实 三维仿真系统 水路运输 系统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