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洪伟
作品数: 7被引量:15H指数:3
  • 所属机构:中山大学人文科学学院中文系
  • 所在地区:广东省 广州市
  • 研究方向:语言文字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相关作者

《经传释词》“为”字条辨析
2024年
《经传释词》在虚词研究上的贡献和不足,前人多有论述,但对其中的义项和例句,则缺乏全面详细的辨析。本文选取其中义项较多的“为”字条,对其义项和例句逐一进行检视,观察其例句的分析是否正确,义项的设立是否合理。文章认为“犹用也”“犹使也”“犹则也”“犹与也”“犹有也”五个义项是不能成立的;“犹于也”“犹谓也”“语助也”虽可成立,其中部分例句分析有误。文章还从历时的角度,分析了“犹将也”“犹如也”“语助也”三个义项的来源。
孙洪伟
关键词:《经传释词》语法化
上古汉语几种特殊的“NP之VP”结构被引量:7
2015年
上古汉语中有四种特殊的"NP之VP"结构,通过分析其功能特点,可知它们都不是主之谓结构。其中的"之"或有话题标记的功能,用于对比话题和表论断的句子的话题之后;或是焦点标记,用于主语焦点、宾语焦点和状语焦点之后。
孙洪伟
从《经典释文》看“见”字见母音变匣母的构词被引量:3
2009年
本文考察《经典释文》中"见"字的注音情况以及《左传》中所有"见"字的注音情况,认为见母义为"会见、见面"的原始词"见"滋生出匣母义为"拜见"的新词"见"是曾客观存在的语言事实。
孙洪伟
关键词:音变构词
上古汉语“者”的所谓自指标记功能再议被引量:4
2015年
本文对上古所谓自指标记"者"构成的"者"字结构的句法分布作详尽的描写,并探讨其语法意义及来源,认为这些"者"的语法功能可分三类:语气词,在表判断或解释的句子中充当话题标记,条件小句后和时间名词后的"者"是由此而生的;助词,附着在"数+名"或部分"所"字结构后,表强调或确定指称;在"有+NP+者"格式中是转指标记的扩展用法。
孙洪伟
关键词:转指自指上古汉语
上古汉语指称化现象研究
本文考察上古汉语的指称化现象,包括“所”字结构,“者t”结构,无标记指称化结构,并讨论了主之谓结构与主谓结构的区别。   文章考察了有标记转指结构“者t”字结构的语法分布和内部构造。“者t”字结构可充当主语、宾语、判断...
孙洪伟
关键词:上古汉语主谓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