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森昌
作品数: 35被引量:466H指数:11
  • 所属机构: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边缘海地质重点实验室
  • 研究方向:天文地球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相关作者

颜文
作品数:193被引量:1,622H指数:23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研究主题:天然气水合物 南海北部 沉积物 表层沉积物 地球化学
陈忠
作品数:253被引量:1,545H指数:21
供职机构:昆明理工大学
研究主题:热应激 天然气水合物 南海北部 GABA 表层沉积物
陈木宏
作品数:154被引量:931H指数:19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研究主题:放射虫 南海北部 浮游有孔虫 南海南部 白令海
郑范
作品数:42被引量:340H指数:12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研究主题:浮游有孔虫 南海南部 古气候 天然气水合物 古海洋学
汤贤赞
作品数:43被引量:221H指数:9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边缘海地质重点实验室
研究主题:古气候 沉积物 古地磁 磁化率 南沙群岛
南海北部秋季活体浮游有孔虫的组成与分布被引量:16
2010年
对2004年9月采自南海北部海区19个站位40个垂直浮游拖网样品中的活体浮游有孔虫进行了定量分析,探讨了该区秋季现代有孔虫的组成、分布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表明,该区秋季现代浮游有孔虫以热带暖水群落为主,呈现出明显的区域变化.浮游有孔虫的丰度主要呈西北高、东南低的分布格局.浅层水种G.sacculifer和G.ruber的高含量主要出现在近岸带;N.dutertrei的高含量主要出现在外陆架和陆坡区域;G.menardii的高含量主要出现在深水区域;G.calida和G.aequilate-ralis两水种的含量分布有明显的相似性,主要出现在深水区,在越南岸外站位其含量远高出区域其他站位.研究认为,南海北部秋季水体浮游有孔虫的分布主要受初级生产力和水深的共同制约,高初级生产力水平下浮游有孔虫的丰度明显要高,水深则对中深层水种G.menardii、G.calida和G.aequilateralis的分布有明显的制约作用.南海北部秋季温跃层的温盐结构对中层水种N.dutertrei、G.glutinata、G.calida和G.aequilateralis的分布有一定的影响.此外,暖涡水体对浮游有孔虫的丰度和组成也有明显影响,位于暖涡中心区的浮游有孔虫丰度明显增高,特征属种G.sacculifer的含量明显高出周边站位.P.obliquiloculata的高含量主要出现在东北部黑潮分支影响区.
向荣陈木宏张兰兰陆钧陈忠古森昌
关键词:南海北部浮游有孔虫海洋学
南沙海槽南部海区表层沉积物的碳酸盐沉积特征被引量:11
2002年
陈忠古森昌颜文刘芳文
关键词:南沙海槽碳酸盐碳酸钙CACO3海洋沉积物
莺歌海盆地的超压体系发育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徐辉龙施小斌陈雪古森昌朱俊江
该研究发现莺歌海盆地是一个强超压盆地,新构造运动不但控制盆地的形成演化、沉降、沉积中心的迁移和底辟构造带发育以及其雁行排列特征,同时还控制了盆地油气的成藏和油气分布;并发现底辟活动是天然气成藏的主导因素使莺歌海盆地出现了...
关键词:
关键词:莺歌海盆地超压体系油气成藏模式
珠江三角洲地热田远景的构造环境分析被引量:4
1996年
本文通过时区域地质、地温场、活动断裂、新生代火山活动、断块构造、地壳形变、地震活动、构造应力场等与温泉分布关系的分析,认为珠江三角洲并非少有温泉或地热田。可是具有良好地热田远景的区域。就地热田远景区而言,南部地区较北部地区好,西部地区较东部地区好。由于地温较高地区构造活动性较强,因此也是灾害性地质现象较集中发生的部位。
钟建强詹文欢古森昌黄慈流
关键词:地热田温泉珠江三角洲
大亚湾海域典型毒害有机污染物的食物链富集特征
颜文池继松古森昌
该研究分析了采自湾中央的DYW03-10沉积物柱样中多环芳烃(PAHs)的含量及其垂直(时间)分布特征,结合210Pb定年和因子分析,恢复了该海区近50年来PAHs的沉积历史,并对其来源和输入途径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P...
关键词:
关键词:有机污染物食物链
晚第四纪南海天然气水合物分解的沉积地球化学记录
颜文古森昌王淑红颜彬陈翰
该项目在地质历史时期南海北部典型区域天然气水合物分解的模拟计算所获得的认识基础上,以南海北部两个代表性沉积物柱样为重点研究对象,通过对柱样中碳同位素的负漂移和古生物突变特征,以及研究区的自生碳酸盐沉积等与水合物分解甲烷有...
关键词:
关键词:地质地球化学气候变化
南沙海槽区表层沉积物的地球化学特征被引量:13
2001年
对南沙海槽区 73个表层沉积物的地球化学及沉积环境特征进行了研究。微量元素主要有 Cu、Pb、Zn、Ni、Co、Cr、Sr、Ba和 Zr,表现为亲陆性 ,常量组分为 Si O2 、Al2 O3、TFe、Ca O、Mg O、K2 O、Na2 O、Mn O、P2 O5 、Ti O2 ,表现为边缘海向深海过渡的沉积环境特点。沉积物质含有粘土组分、碳酸盐型生物碎屑组分、陆源碎屑非粘土组分以及火山碎屑、岛源物质 ,沉积环境与水深关系密切 ,在 2 0 0 m以浅 ,沉积物的供给复杂 ,沉积环境多变 ,在 2 0 0 m以深 ,沉积物的供给和沉积环境稳定。
古森昌陈忠颜文刘芳文
关键词:微量元素表层沉积物地球化学特征沉积环境
珠江三角洲工业区土壤(沉积物)重金属污染特征及防治对策——以石龙和容桂工业区为例被引量:36
2000年
对珠三角两个代表性乡镇工业区的土壤(沉积物)重金属污染现状和来源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两工业区在主要污染元素类型和综合污染程度上很相似,表层土壤(沉积物)均以Hg、As、Cu的污染为主,且均以Hg的污染最严重;但在某些次要污染元素种类以及某些主要、次要污染元素的单个元素污染程度上存在一些差异。柱样沉积物中重金属的变化特征进一步说明,两工业区土壤(沉积物)中重金属的累积与我国尤其是本地区的工农业发展阶段和发展水平密切相关。文章最后提出了乡镇工业区土壤(沉积物)重金属污染的几点建设性防治对策。
颜文池继松古森昌汤贤赞陈忠
关键词:重金属污染珠江三角洲土壤污染
南极普里兹湾NP951柱样元素地层与古环境初步研究被引量:4
1997年
对南极普里兹湾NP951柱样的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古环境意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本区沉积物在沉积过程中受冰盖消融、淡水涌入和陆源物质的影响较大;沉积物中SiO2、Al2O3、Fe2O3、CaO、MgO、P、S、Corg等元素组分较好地记录了由古气候变化而引起的物源改变,这些元素组分在地层中的分布规律与古海洋沉积环境及古气候变迁相一致;自晚更新世末期以来的气候大致可分为温暖期、寒冷期、高温期、转冷期和转暖期五个区段;在柱样的145cm(14.4kaB.P.)、85cm(10.3kaB.P.)和25cm(6.3kaB.P.)处出现了古气温的高值点,指示了气候的变化;85cm处元素含量的突变指示了异常事件的发生,该层位正好对应于哥德堡地球磁场漂移,全球气温突然变暖,标志着10.3kaB.P.以后南极地区进入了全新世。
古森昌颜文
关键词:沉积物古环境全新世
南沙海区第四纪沉积过程与环境变迁
陈木宏颜文翦知缗涂霞汪品先韦刚建冯伟民郑范汤贤赞陆钧古森昌陈忠
该成果以一个典型地层剖面为研究重点,辅以若干不同沉积特征的柱状样,采用高分辨率和高精度的分析方法,开展了多学科手段(含微体古生物学、地球化学、矿物学、古地磁与粒度分析等)大批量的实验室分析测试与鉴定工作,共获得10000...
关键词:
关键词:南沙海区第四纪环境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