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俊新
作品数: 416被引量:2195H指数:26
  • 所属机构: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 所在地区:北京市
  • 研究方向:环境科学与工程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相关作者

李琳
作品数:141被引量:521H指数:13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研究主题:恶臭物质 废气 分离菌 活性填料 废气处理设备
郭雪松
作品数:110被引量:280H指数:10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研究主题:一体化氧化沟 污水处理 氧化沟 农村 污泥
肖本益
作品数:116被引量:672H指数:15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研究主题:污泥 剩余污泥 污水处理厂 影响因素 污水处理厂污泥
魏源送
作品数:498被引量:3,442H指数:31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研究主题:厌氧氨氧化 膜生物反应器 污泥减量 污泥 溶解性有机物
韩云平
作品数:67被引量:184H指数:8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研究主题:微生物气溶胶 污水处理厂 生物气溶胶 污水处理 黄单胞菌
一种立体循环一体化氧化沟固液分离器及操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利用生物技术处理污水领域,涉及一种立体循环一体化氧化沟固液分离器及操作方法。这种可以强化固液分离和污泥回流的固液分离器由固液分离器箱体、可调节高度的混合液进入堰、管道、沉淀污泥回流口以及为其提供动力的水下推进器...
郭雪松刘俊新孙聚龙刘锦伟肖本益
文献传递
固定化生物共代谢脱色的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固定化生物共代谢脱色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未灭菌水中加入营养液,产生菌悬液;将其通入填充物为凹凸棒石的上流式固定床反应器中;在欲处理水中加入碳源及氮源物质。可以使含偶氮类废水产生生物降解脱色作用,本发明...
陈梅雪刘会娟王怡中刘俊新王菊思
文献传递
畜禽粪便堆肥过程中保存氮磷和减排氨气的系统与方法
本发明属于固体废弃物处置和资源化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畜禽粪便堆肥过程中保存氮磷和减排氨气的系统与方法。在畜禽粪便堆肥过程中,通过定量投加镁盐,使之与畜禽粪便中的氮、磷形成镁盐化合物,既减少了畜禽粪便堆肥过程的氨气排放,...
魏源送杨宇刘俊新
文献传递
一种用于废水处理的复合交联吸附剂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废水处理的复合交联吸附剂的制备方法,其制备方法为:首先制备生物大分子物质溶液,然后加热溶解聚乙烯醇(PVA),再将PVA溶液、生物大分子物质溶液及矿物粉末混合搅拌均匀,然后将上述混合液加入到硼酸溶液中...
刘俊新阮晓东
文献传递
活性污泥模型的参数优化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活性污泥模型的参数优化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该参数优化方法包括:预设包括大量活性污泥模拟案例的案例数据库;根据活性污泥模拟案例的数据建立基于机器学习的参数预测模型;参数预测模...
李鹏宇郑天龙王宇馨王紫轩李琳刘俊新
城市污水处理的多目标管理被引量:4
2015年
所谓目标管理,就是以目标为导向,通过系统的评估与决策,确定最佳的实施路线与手段,构建完整的体系以实现设定的量化目标。目前的城市污水处理厂普遍采用二级生物处理工艺,以处理水质"达标"为目标,高效地去除污水中的有机物和无机营养物。然而,实践表明,现有工艺在实现处理水质达标的同时,存在能耗高、剩余污泥量大和排放温室气体等问题。
刘俊新王旭
关键词:剩余污泥量二级生物处理水资源短缺有机物降解水质目标
废水中难降解性有机污染物的共代谢降解被引量:45
2002年
微生物共代谢是污水中难降解性有机物生物降解的重要方式 ,关键酶的诱导、生长基质与目标污染物之间的竞争抑制、目标污染物及其降解产物对微生物的毒性反应是影响共代谢反应的关键因素。选择合适的生长基质。
李萍刘俊新
关键词:有机污染物共代谢污水处理
厌氧-立体循环一体化氧化沟除磷脱氮工艺中影响厌氧释磷的因素研究被引量:7
2006年
本研究考察了厌氧-立体循环一体化氧化沟工艺(AN-IODVC)中厌氧释磷效果及诸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AN-IODVC除磷脱氮系统中好氧污泥的VSS/MLSS值比厌氧污泥小,好氧污泥含磷量与厌氧污泥含磷量的差值和TP去除率、厌氧磷释放率及厌氧ORP呈良好的线性相关关系。厌氧磷释放的最佳条件为:污水COD/TP>55,维持厌氧区ORP低于-400 mV。
王淑梅刘俊新
关键词:生物除磷活性污泥
基于农田灌溉水质需求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系统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农田灌溉水质需求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其包括:供电装置,污水处理装置和负载装置;供电装置包括:太阳能设备、风能设备和蓄电池;污水处理装置包括:依次设置的调节池、第一级厌氧池、第一级好氧池、第二级厌氧池...
郑天龙李轶霄李鹏宇李文凯王娟马尚彬曹英楠刘建国刘俊新
膜生物反应器与传统活性污泥反应器内生物群落特征被引量:23
2009年
采用膜生物反应器(MBR)和传统活性污泥法(CAS)2种反应器处理相同的生活污水,考察了MBR和CAS的运行和生物群落结构及其动态变化.结果表明,MBR对COD和氨氮的去除效率均比CAS高,MBR和CAS出水COD的平均值分别为39.6mg/L和62.9mg/L,出水氨氮的平均值分别为6.8mg/L和14.5mg/L,可以看出无论是对于有机物还是NH4+-N,MBR的去除效果都比CAS要好.由于MBR的污泥处于大的曝气剪切力、过低的污泥负荷、以及长SRT导致的各种惰性物质积累等环境中,使MBR中污泥的群落及其变化与CAS相比有明显的不同.随着反应器运行时间的增加,DGGE的结果表明MBR的种群数量始终高于CAS,MBR群落相似性系数的变化也比CAS要大很多,在第15、124、186和230d时,MBR的条带数分别是22、25、24和20条,而CAS在相应的运行时间时条带数分别为19、14、17和20条.MBR污泥与种泥的相似性系数分别是54.1%、63.7%、63.9%和66.8%,而CAS污泥与种泥的相似性系数分别是71.8%、61.4%、9.1%和65.9%.说明CAS的排泥导致非选择性的微生物流失,同时,也说明MBR的群落具有更好的适应环境因素变化的能力,这是MBR抗冲击负荷能力较强的原因之一.从戴丝系数来看,尽管群落相似性越来越高,但群落始终处于变化状态,说明环境的微小变化(进水水质、环境温度等)都会引起生物群落的变化.
欧阳科刘俊新
关键词:膜生物反应器活性污泥法群落结构特征污泥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