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冯常炜
-

-

- 所属机构: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 所在地区:河南省 郑州市
- 研究方向:医药卫生
- 发文基金: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
相关作者
- 王立东

- 作品数:528被引量:1,952H指数:22
-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研究主题:食管癌 食管肿瘤 贲门癌 食管癌高发区 食管
- 范宗民

- 作品数:175被引量:674H指数:14
-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研究主题:食管癌 贲门癌 食管癌高发区 食管肿瘤 食管
- 张延瑞

- 作品数:86被引量:368H指数:11
- 供职机构:河南省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食管癌 食管肿瘤 癌前病变 食管癌高发区 食管
- 唐芙爱

- 作品数:149被引量:458H指数:11
-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 研究主题:大肠癌 食管癌 幽门螺杆菌 免疫组织化学 大肠肿瘤
- 刘宾

- 作品数:108被引量:710H指数:14
-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
- 研究主题:食管癌 低发区 反流性食管炎 食管癌高发区 癌组织
- 经颈静脉肝内门-腔分流术治疗肝硬变门脉高压症——附5例报告
- 1995年
- 经颈静脉肝内门腔分流术(TransjugularIntrahepatic Portosystemic Shunt,TIPSS)是近几年开展的用于治疗肝硬变门脉高压症的介入放射学新方法,我国也有少数报道,我们采用此项技术治疗了5例肝硬变门脉高压反复发生消化道大出血的患者,现将初步结果报告如下。
- 冯常炜李振峰崔广林段芳龄
- 关键词:门脉高血压肝硬变TIPSS
- 药物性肝炎68例临床分析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对药物性肝炎患者的肝损伤药物、临床特征及预后进行分析,以期为其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帮助。方法选择本院2004年7月~2013年7月诊治的68例药物性肝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引起肝损伤的药物主要为中成药(38.2%);主要临床症状为纳差、乏力;临床类型以肝细胞损伤型为主;停用肝损伤药物及治疗后,91.2%患者肝功能有不同程度好转。结论中成药是我国引起肝损伤的主要药物,加强中药的规范使用和宣传十分重要;药物性肝炎以肝细胞损伤型为主,停用肝损伤药物及护肝、降酶治疗后大部分患者预后良好。
- 张振洋冯常炜殷言言
- 关键词:肝炎药物
- 食管癌家族遗传研究相关专业术语规范专家共识被引量:11
- 2020年
- 1引言遗传因素在肿瘤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愈来愈受到重视。相应的,遗传表型和基因型对肿瘤高危人群的筛查、早期发现和防治的意义受到学者和大众的广泛关注。随着近年食管癌易感基因的发现,遗传和环境因素交互作用对食管癌发生和发展的影响成为新的研究热点。
- 王立东徐瑞华韩文莉雷玲玲王从高赵学科赵学科周福有宋昕秦艳茹张毅周福有万里新王启鸣秦艳茹任书伟张毅黄改荣常志伟张立国张建营万里新周英发孔祥东贺利民袁翎高社干刘红彦魏锦昌黄改荣马磊李秀敏王画普张立国王建坡王能超岳文彬朱富国周英发任景丽郑鹏远齐义军贺利民李忠亮袁翎杨万才高社干库建伟鲍启德张延瑞苗战会丁广成郑颖娟马磊徐全晓秦合军高文俊王学中韩敏王建坡焦广根王能超郭贵周王道存宋运河朱富国陈贡斌冯常炜王忠民任景丽井小会刘志才陈运芳李向楠张卫国杨秋敏段战锋李爱丽卢红徐克友杨海军张国政库建伟杨苗苗
- 关键词:遗传学核心家系家族史高癌家族
- 内镜下卢戈液染色诊断早期食管癌被引量:4
- 2003年
- 目的 :研究内镜下卢戈液染色诊断早期食管癌的临床可行性。方法 :16 8例患者经内镜下喷洒卢戈氏液对食管粘膜染色后观察 ,并取不染区组织进行病理检查。结果 :16 8例患者中有 12 3例食管粘膜呈不规则片状不染或着色不良 ,经病理检查发现食管鳞癌 16例 ,腺癌 4例 ,各种程度的不典型增生 5 2例 ,不同程度的炎症 5 1例。正常着色者 2 5例 ,深染者 14例与散在小点状着色不良者 6例中病理结果为轻度慢性炎症 35例 ,未见明显异常者 10例。结论
- 冯常炜李振峰赵治国唐芙爱
- 关键词:内镜卢戈液染色食管癌
- 河南食管癌高发区同卵双胞胎食管黏膜组织病理学研究被引量:5
- 2010年
- [目的]分析河南食管癌高发区同卵双胞胎食管黏膜活检组织病理结果,进一步阐述遗传和环境因素对食管癌发生发展的影响。[方法]对双胞胎进行问卷调查,血型检查,并对其中112对自愿接受内镜检查者进行食管黏膜活检和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接受内镜检查的112对双胞胎中,共检出食管鳞癌8对,其中双胞胎两人均患癌有4对,一致率为50%。食管不典型增生10对,其中双胞胎两人均为不典型增生1对,一致率为10%。[结论]遗传和环境因素在食管癌发生发展中均起重要作用。
- 王晗晶王立东冯常炜李吉林张延瑞周胜理王海艳郭涛范宗民崔娟焦新英周福有常扶保宋昕宋爽申芳芳
- 关键词:同卵双胞胎食管肿瘤癌前病变
- 叶酸干预对食管贲门癌前病变影响的初步研究被引量:2
- 2008年
- 目的:探讨叶酸对食管/贲门各级癌前病变的影响。方法:对河南省林州市食管癌(EC)高发区普查发现的384例食管/贲门正常及各级癌前病变居民进行为期1年的叶酸和安慰剂双盲对照研究,最终58位参与者(叶酸组30位,对照组28位)符合分析条件。结果:膳食补充药剂后叶酸组食管各级癌前病变好转率为50%(15/30),低于对照组的64%(18/28);无变化率为40%(12/30),高于对照组的21%(6/28);而恶化率为10%(3/30),低于对照组的14%(4/28),χ2=2.349,P>0.05。叶酸组贲门各级癌前病变好转率为20%(6/30),低于对照组的17%(5/28),无变化率为23%(7/30),低于对照组的50%(14/28);而恶化率为17%(5/30),低于对照组的21%(6/28),χ2=4.376,P>0.05。结论:未观察到叶酸干预对食管/贲门各级癌前病变有明显影响,尚需进一步扩大样本量验证。
- 常志伟王立东任景丽宋昕郭涛冯常炜张延瑞李吉林范宗民何欣王苒陈志国郭志刚
- 关键词:癌前状态
- 慢性肝病患者血脂检测的临床意义被引量:1
- 1997年
- 慢性肝病患者血脂检测的临床意义王英侠1张传耀2赵继春1冯常炜1郑鹏远1肝脏在脂类代谢中的作用十分重要,包括脂类吸收,脂蛋白、中性脂肪和磷脂合成、分解和代谢,以及参与胆固醇代谢等。肝功能的损害可以影响机体脂肪代谢及血脂浓度的变化。本文就血脂检测对肝脏病...
- 王英侠张传耀赵继春冯常炜郑鹏远
- 关键词:慢性肝病血脂肝硬化
- 非胆源性急性胰腺炎起病时伴随代谢综合征22例分析
- 2004年
- 赵治国李振锋程香普李键崔静唐芙爱冯常炜
- 关键词:代谢综合征并发症饮食习惯
- 胃癌的粘液组织化学及DBA亲合组织化学研究
- 1997年
- 本文应用ABC免疫酶标亲合组织化学技术及粘液组织化学技术对117例胃癌的粘液分泌及双花扁豆凝集素(DBA)受体表达进行了观察。结果显示,胃癌组织DBA受体表达率与癌的组织学类型无关,而与胃癌的组织化学分型有关,其中肠型胃癌的DBA受体表达率及硫酸粘液检出率均显著高于胃型胃癌(P均<0.01)。肠型胃癌的肠化检出率显著高于胃型胃癌(P<0.01),肠型胃癌旁肠化DBA受体表达率显著高于胃型胃癌旁肠化(P<0.05)。结果表明,肠型胃癌可能起源于肠化粘膜特别是柱状细胞分泌硫酸粘液的肠化粘膜。
- 周英发唐芙爱冯常炜沈琼
- 关键词:肠上皮化生凝集素粘液组织化学胃肿瘤
- 河南林州食管癌高发区食管癌和癌前病变患者血清蛋白质质谱被引量:28
- 2006年
- 背景与目的:食管癌和癌前病变组织中部分分子改变可在血液中反映出来,但这些指标的灵敏度和特异性较低,临床应用受到限制。血清蛋白质质谱分析技术有助于筛选癌变密切相关蛋白。本研究通过探讨食管癌高发区人群食管正常粘膜(normal,NOR)、食管上皮基底细胞过度增生(basalcellhyperplasia,BCH)、不典型增生(dysplasia,DYS)和食管癌(esophagealcarcinomc,EC)患者的血清蛋白质质谱的变化特征,为筛选和建立早期诊断和高危人群检测的血清学指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弱阳离子结合芯片(WCX2)及表面增强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仪(SELDI-TOF-MS)检测EC高发区无症状普查人群130人(NOR63人、BCH40人、DYS27人)和高发区EC30人的血清蛋白质质谱进行分析。应用BiomarkerPattern软件建立决策树分类模型,经10倍交叉验证得到该分类模型进行验证,测试组病变人群的诊断率和特异性(排除率)。结果:BCH组质荷比(M/Z)为M9306.61u的一种、DYS组M/Z为M13765.90u的一种及EC组M/Z为M2942.15u和M15953.40u的两种蛋白质分别建立决策树分类模型,训练组BCH、DYS和EC的敏感性(检出率)分别为57.5%(23/40)、88.8%(24/27)和96.6%(29/30),特异性分别为96.8%(61/63)、63.4%(40/63)和92.0%(58/63);测试组BCH、DYS和EC敏感性分别为57.5%(23/40)、66.6%(18/27)和60.0%(18/30),特异性为95.2%(60/63)、71.4%(45/63)和84.1%(53/63)。结论:M/Z为M9233.09u、M13657.15u、M2918.91u和M15827.37u的4种蛋白质可能包含有可用于食管癌高发区人群筛查的血清标记物,血清蛋白质质谱检测为食管癌和癌前病变的诊断和筛查提供了新的手段。
- 王立东王道存郑树范宗民李吉林冯常炜张延瑞刘宾高珊珊何欣冯笑山
- 关键词:食管肿瘤癌组织癌前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