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海利
作品数: 109被引量:254H指数:8
  • 所属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 所在地区:北京市
  • 研究方向:医药卫生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相关作者

林晨
作品数:207被引量:925H指数:14
供职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研究主题:基因治疗 肿瘤 腺病毒 MTA1 腺病毒载体
马飞
作品数:259被引量:1,174H指数:18
供职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研究主题:乳腺癌 乳腺肿瘤 三阴性乳腺癌 预后 曲妥珠单抗
王海娟
作品数:34被引量:91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研究主题:MTA1 肿瘤 肿瘤细胞 肿瘤干细胞 肿瘤治疗
李春晓
作品数:32被引量:49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研究主题:癌症 食管癌 子宫内膜癌 相关基因 表达量
徐兵河
作品数:417被引量:2,889H指数:28
供职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研究主题:乳腺癌 乳腺肿瘤 晚期乳腺癌 三阴性乳腺癌 预后
MTA1基因同小细胞肺癌生物学行为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通过研究人小细胞肺癌(SCLC)及正常肺组织芯片、肺癌细胞系及肿瘤转移相关蛋白1(MTA1)转基因小鼠,明确SCLC中肿瘤转移相关蛋白1的表达及功能机制。方法:采用免疫组化及免疫印迹分析明确SCLC组织芯片以及MTA1转基因小鼠肺组织MTA1和干细胞转录因子2的表达;检测MTA1-siRNA下调SCLC细胞系中MTA1表达后细胞表型的变化。结果:在SCLC组织芯片及细胞系中MTA1呈高表达状态(P<0.05),其表达量在性别、年龄、肿瘤TNM分期各亚组中无显著差异(P>0.05)。SCLC中下调MTA1表达,肿瘤增殖能力显著降低(P<0.05)。SCLC中下调MTA1表达,肿瘤恶性生物学潜能显著降低。MTA1通过调控干细胞转录因子2参与SCLC的恶性生物学进程。结论:MTA1在SCLC中作为关键调控因子可能涉及肿瘤干细胞调控,并且在SCLC的增殖、凋亡方面具有显著影响。
薛洪省韩丽李建新钱海利赵志龙
关键词:小细胞肺癌肿瘤干细胞
MTA1转基因小鼠的构建及鉴定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将人的MTA1外源基因整合到C57BL/6J小鼠中,构建稳定高表达MTA1的小鼠模型。方法通过RT-PCR方法克隆人的MTA1编码序列,将MTA1插入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构建pcDNA3.1-MTA1载体,回收片段后利用显微注射技术将目的基因片段注入到受精卵的雄原核中,使用MTA1特异性的引物经PCR鉴定出基因型阳性的转基因小鼠,再利用Western-blot及免疫组化方法检测MTA1在转基因小鼠全身级织表达情况。结果成功构建了MTA1转基因注射片段。在320枚显微注射受精卵中挑选出300枚存活卵移植到10只ICR小鼠假孕受体的输卵管中,10只ICR小鼠均怀孕,移植成功率为100%,共生出子代鼠80只,经PCR检测其中共有9只整合了MTA1基因,整合率为11.25%。经PCR鉴定MTA1整合阳性的F1代小鼠,再经Western-blot和免疫组化分析检测MTA1表达水平在脑、肺、肝、肠等组织中表达明显增高,肾、骨骼肌表达无差异。结论成功构建了脑、肝、肺、结肠高表达MTA1的转基因小鼠,为进一步MTA1研究奠定了良好的研究模型。
薛洪省王海娟刘健张丽林晨詹启敏赵志龙钱海利
关键词:MTA1转基因
In Situ PLA技术原位分析MTA1与NuRD复合体其他组分的相互作用
2014年
目的原位检测肿瘤转移相关蛋白MTA1与NuRD复合体其他组分-Mi2、HDAC2及MBD3的相互作用并分析MTA1/NuRD复合体在HCT116细胞中的分布情况。方法首先利用co-IP技术体外验证MTA1与NuRD复合体其他组分Mi2、HDAC2及MBD3在HCT116细胞裂解液中的相互作用。然后利用In Situ PLA技术,体内原位检测MTA1与三者的相互作用,并根据镜下阳性荧光信号数目,比较MTA1与Mi2、HDAC2及MBD3之间的作用强弱;根据相互作用位点的亚细胞分布情况,分析间期及M期MTA1/NuRD复合体的核质分布情况。结果首次从体内原位水平证实MTA1与NuRD复合体其他组分-Mi2、HDAC2及MBD3的相互作用;其作用强度HDAC2最高,Mi2次之,MBD3最弱;首次发现MTA1/NuRD复合体存在很明显的胞质分布(约占总量的1/4);另外,我们还首次发现在M期MTA1/NuRD复合体不再位于核区,而是位于染色体外周。结论In Situ PLA技术是一项有效的原位检测蛋白相互作用的新技术;MTA1/NuRD复合体可能参与MTA1胞质中功能的发挥;并且其胞质分布可能参与M期进程调控。
刘健王海娟刘群李春晓刘欢黄骁舾孟希亭赵枚林晨黄常志钱海利
关键词:MTA1相互作用SITU
盐酸埃克替尼与多西他赛、培美曲塞不同联合方式对非小细胞肺癌PC-9细胞系作用的实验研究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探讨盐酸埃克替尼以不同次序联合多西他赛、培美曲塞对非小细胞肺癌细胞系PC-9的作用。方法:运用xCELLigence系统检验多西他赛、培美曲塞、盐酸埃克替尼单药作用于PC-9细胞系的半数抑制浓度(Half max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IC50),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埃克替尼与多西他赛/培美曲塞联合的不同组合方式对PC-9细胞系的细胞周期影响及凋亡。结果:1埃克替尼对PC-9细胞作用60 h后的IC50值为5.3μM;多西他赛对PC-9细胞作用36 h后的IC50为21.5 mg·m L-1;培美曲塞对PC-9细胞作用36 h后的IC50为30μM。2Annexin V-FITC凋亡实验观察到化疗药先于埃克替尼应用对靶细胞的体外杀伤作用均明显高于其他各组,先用多西他赛组细胞凋亡率为(23±0.2)%,高于先用埃克替尼组(10.2±0.1)%和两药同时用药组(15.8±0.4)%;先用培美曲塞组细胞凋亡率为(36.3±0.03)%,高于先用埃克替尼组(14.7±0.1)%和两药同时用药组(30.6±0.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流式细胞仪周期检测结果显示埃克替尼先于多西他赛(或培美曲塞)用药或两药同时应用时PC-9细胞G0/G1期比例比多西他赛(或培美曲塞)先于埃克替尼用药组高。结论:多西他赛、培美曲塞先于埃克替尼应用方案对肿瘤细胞杀伤作用优于晚用埃克替尼或同时应用埃克替尼。
郭磊王键玮李爱洁汪进良刘欢李春晓王海娟钱海利胡毅
关键词:埃克替尼多西他赛培美曲塞肺癌
干细胞培养基成球培养法筛选结肠癌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探讨干细胞培养基成球培养法筛选结肠癌干细胞的相关蛋白表达及生物学特性。方法用干细胞培养基成球培养法筛选结肠癌干细胞,Western blot检测干细胞相关蛋白的表达,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同时检测干细胞增殖、黏附、耐药及侵袭能力,并摸索结肠癌干细胞最佳冻存条件。结果用干细胞培养基成球培养法成功培养出了结肠癌细胞球,检测发现干细胞相关蛋白表达增强,静止期细胞比例明显升高,细胞增殖速度慢,黏附性、耐药性、侵袭性均强于亲本细胞。结论干细胞培养基成球培养法筛选的细胞球中富集了肿瘤干细胞,为结肠癌干细胞的研究提供了良好的细胞模型。
杨东张金龙黄轶轩栾青春刘健孟希亭王海娟钱海利李贵新林晨
关键词:结肠癌干细胞黏附性耐药性
MTA1基因RNA干扰对肿瘤侵袭转移治疗作用的初步研究
MTA1(metastasis associated gene 1)是一已知与肿瘤转移相关、参与组蛋白脱乙酰基酶复合体的组成。组蛋白去乙酰化酶的作用是脱去组蛋白的乙酰基,使DNA结构变得紧密,基因表达受到抑制。组蛋白乙酰...
钱海利王海娟于静李云峰张雪艳付明梁萧林晨
关键词:MTA1肿瘤
文献传递
MTA1过表达稳转细胞系的建立及其在结肠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MTA1在结肠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并透过构建过表达稳转细胞系研究其发生作用的机理。方法免疫组化方法检测30例结肠癌组织,8例匹配的癌旁正常组织及10例匹配的转移癌组织MTA1蛋白的表达,并分析MTA1蛋白表达...
刘健钱海利黄常志
关键词:结肠癌细胞系
文献传递
抗凋亡Bcl-2家族蛋白拮抗分子在肿瘤治疗中的研究进展被引量:7
2011年
Bcl-2家族蛋白是细胞凋亡通路的关键蛋白分子。抗凋亡Bcl-2家族蛋白和促凋亡Bcl-2蛋白家族成员之间的失平衡是肿瘤发生的重要原因和标志性事件。Bcl-2家族蛋白也因此成为肿瘤治疗的重要分子靶点。文章就Bcl-2抗凋亡家族蛋白的拮抗分子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钱海利王海娟林晨
关键词:BCL-2家族肿瘤
MTA1基因表达与子宫颈癌细胞侵袭转移的关系被引量:5
2011年
目的探讨MTA1基因表达与宫颈癌细胞侵袭转移的关系。方法将真核细胞表达载体pcDNA3质粒、MTA1基因表达载体pcDNA3-MTA1质粒、MTA1基因RNA干扰载体pSilencer3.1-MTA1-siRNA质粒稳定转染宫颈癌细胞株CaSki细胞(分别命名为对照组、MTAl组、MTA1-siRNA组),逆转录(RT)-PCR技术和蛋白印迹法检测CaSki细胞中MTA1 mRNA和蛋白的表达,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比色法及平板集落形成实验检测CaSki细胞的增殖情况,划痕实验、穿膜实验检测CaSki细胞的迁移能力,基质黏附实验检测CaSki细胞的黏附能力,细胞侵袭实验检测CaSki细胞的侵袭能力,流式细胞仪检测CaSki细胞的细胞周期比例。将3组CaSki细胞接种于裸鼠腋下,观察其在裸鼠体内的生长情况。结果MTA1组细胞中MTA1 mRNA和蛋白的表达强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MTA1-siRNA组细胞中MTA1 mRNA和蛋白的表达强度均明显低于对照组。MTT比色法检测显示,与对照组比较,自第2天起,MTA1组细胞的生长速度加快,而MTA1-siRNA组细胞的生长速度减慢,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平板集落形成实验显示,对照组、MTA1组、MTA1-siRNA组的克隆数分别为(1334-6)、(1694-10)和(57±5)个,MTAl组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而MTA1-siRNA组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划痕实验显示,MTA1组细胞的迁移能力明显增强,而MTA1-siRNA组细胞的迁移能力明显减弱;穿膜实验显示,对照组、MTA1组、MTA1-siRNA组穿膜细胞数分别为(153±17)、(247±38)和(82-4-10)个,MTA1组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而MTA1-siRNA组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基质黏附实验显示,孵育90min时,对照组、MTA1组、MTA1-siRNA组细胞的黏附率分别为(69.3±3.6)%、(80.4±5.6)%、(39.2±7.4)%,MTA1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MTA1-siRNA组明显低于对照�
韩肖燕钱海利杨隽钧张雪燕付明梁萧林晨向阳
关键词:宫颈肿瘤肿瘤浸润肿瘤转移组蛋白脱乙酰基酶类
一种新型的用于乳腺癌免疫治疗疗效精准预测的模型及其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的用于乳腺癌免疫治疗疗效精准预测的模型及其应用,所述模型中包含IFN‑γ、aSMA、collagen‑I、Vimentin,根据该模型可对乳腺癌患者免疫治疗的预后和治疗效果进行准确预测,高评分提示所述...
马飞钱海利莫红楠钱天一韩佳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