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贺圣达
-

-

- 所属机构:云南省社会科学院
- 所在地区:云南省 昆明市
- 研究方向:经济管理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相关作者
- 李晨阳

- 作品数:118被引量:523H指数:12
- 供职机构:云南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
- 研究主题:一带一路 中缅关系 政治转型 缅甸政府 民盟
- 马勇

- 作品数:54被引量:120H指数:6
- 供职机构:云南省社会科学院
- 研究主题:经济发展 《联合早报》 马来西亚政府 经济增长率 制造业
- 刘务

- 作品数:21被引量:80H指数:5
- 供职机构:云南财经大学印度洋地区研究中心
- 研究主题:外交政策 中缅关系 民族国家构建 中立主义 海上丝绸之路
- 齐欢

- 作品数:7被引量:14H指数:2
- 供职机构:云南大学
- 研究主题:经济现代化 越南经济 后全能主义 战后 湄公河次区域
- 孔建勋

- 作品数:25被引量:73H指数:5
- 供职机构:云南大学
- 研究主题:社会资本 跨界民族 次区域合作 金融危机 中产阶层
- 金融危机以来中国——东盟关系的新发展——兼论与中国——南亚关系的比较被引量:3
- 2010年
- 在中国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格局中,中国与东盟和南亚这两个区域性国际组织的关系占有重要的位置。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以来,中国与东盟关系的发展不断实现新的突破。政治上,双方已经成为睦邻互信的战略伙伴,经济上,双方合作领域在不断拓宽,合作关系在不断深化。与此同时,在国际形势经历重大而深刻变化的背景下,中国与南亚的关系也在不断发展。中国不但加强和发展了同巴、斯、尼(泊尔)等国的传统友好合作关系,而且明显改善和全面发展了同印度的关系。可以说,中国与南亚关系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 贺圣达
- 关键词:金融危机
- 东南亚历史和文化发展:分期和特点
- 在探讨东南亚历史的发展过程中,笔者深感有一个问题,对于从总体上认识东南亚历史和文化发展极为重要。这个问题就是:东南亚历史和文化发展的阶段以及各阶段的特点。可以说,厘清这些问题,对于东南亚历史和文化发展及其历史和社会在宏观...
- 贺圣达
- 文献传递
- 新军人集团执政以来缅甸的经济改革和经济发展(1988-2008)被引量:8
- 2009年
- 本文探讨了缅甸近20年来的经济改革和经济发展,认为在缅甸军政府执政的第一个10年(1988-1997)改革力度较大,但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后的几年中改革一度停滞不前,进入21世纪后才又逐渐恢复推进改革的势头,但制约缅甸改革和发展的一些基本因素仍然存在。尽管改革取得了一些成效,经济社会有所发展,重要农产品、电力生产、石油天然气产量、引进外资、外贸总量、外汇储备总额等都创造了最好的水平或最高记录,但缅甸经济中根深蒂固的结构性失常和宏观经济不平衡尚未得到纠正,缅甸积贫积弱的状况并没有得到改变,仍然是东南亚最为贫困和发展水平最低的国家之一。缅甸经济要走上稳健、快速的发展道路,还有待深化改革,扩大开放,解决宏观经济失常等问题。
- 贺圣达
- 东南亚海岛地区的古代科学技术
- 2018年
- 近年来,东南亚研究,包括东南亚历史文化的研究越来越受到关注,但有关古代东南亚国家的科学技术,似仍不为学界所重视,尚不见稍微全面系统的论述,有关资料和记述只是散见于一些著述中。其实,了解古代东南亚国家的科学技术,是认识古代东南亚国家历史与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对于认识古代东南亚与其他国家尤其是中国的关系也有着重要的意义。古代东南亚国家的科学技术与东南亚各地各国的自然地理环境、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宗教文化的特点以及所受到的外来文化的影响有着密切的关系。尽管古代东南亚国家的科学技术也有一些共同之处,但是,由于上述这些方面的不同,古代东南亚不同地区和国家的科学技术很明显地也各有其不同特点,大致上可以从古代越南、中南半岛的南传上座部佛教国家(缅甸、泰国、柬埔寨和老挝)以及海岛东南亚国家这三个方面进行考察。其中,东南亚海岛地区的古代科学技术,涉及的是从原始社会到19世纪初在东南亚海岛地域内发生和发展的科学技术。
- 贺圣达
- 战后东南亚国家的发展历程:对东南亚民主与发展的历史考察被引量:4
- 1995年
- 在战后东南亚将近半个世纪的发展历程中,最为值得探讨的问题之一,就是从纵向发展的角度审视东南亚各国政治发展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其核心问题是民主与发展的关系。 战后东南亚各国的发展史,在某种意义上,也是一部政治发展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政治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包括了国际政治与国内政治影响两个方面。就国际政治的影响而言,二战后以美苏对峙为主要特征的世界政治发展以及冷战结束后多极化的世界政治经济格局,都对东南亚产生了深刻的有时是非常直接的影响。其最突出的表现,有持续了近三十年的两次印度支那战争、越南南北分离和统一、1978年以后的柬埔寨问题,这些事件在越、老、柬的发展史上打下了深深的烙印,也对别的东南亚国家的发展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 贺圣达
- 关键词:历史考察议会民主制东盟国家政治改革战后初期
- 伊斯兰教与影响当代东南亚政治发展的三大问题被引量:1
- 2004年
- 伊斯兰教对当代东南亚政治发展的影响 ,集中表现在三个大问题上。这三个大问题是 :分离主义对国家稳定和统一的威胁 ;宗教极端主义和恐怖主义对政治和社会稳定的破坏和冲击 ;政教分离还是政教合一之争对国内政治格局、民族、宗教关系和国家发展道路的影响。作者分析了这三个问题的背景、特点。
- 贺圣达
- 关键词:伊斯兰教东南亚政治分离主义宗教极端主义政教合一
- 海上丝绸之路与中国的对外文化交流——以中国与东南亚的文化交流为例被引量:9
- 2016年
- 海上丝绸之路很早就把中国与东南亚、南亚、西亚联系在一起,尤其是密切了中国与东南亚的关系。公元前后到公元6~9世纪,东南亚出现了许多王国,他们在国家关系和经济影响方面深受中国的影响,在文化上也不同程度地接受了中国影响。11世纪以后尤其是郑和下西洋以后,东南亚与中国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中国对东南亚的影响尤其是物质文化、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航海和海船制造方面的影响继续增强,对东南亚居民社会生活的影响越来越大。但是,受地理环境和历史发展的影响,东南亚文化的主要特点是多样化,除了越南之外,古代中国精神文化对各东南亚国家的影响是较为有限的。近代大批华人进入东南亚,由华人带入东南亚的中国文化成为东南亚多元、多样文化的组成部分。因此,有必要在回顾历史的基础上,探讨当代中国如何向东南亚国家展示文化大国的形象,积极扩展文化交住。
- 贺圣达
- 关键词:海上丝绸之路文化交往
- 中国——东南亚关系60年回顾被引量:7
- 2010年
- 新中国成立60年以来,与东南亚关系经历了复杂的和巨大的变化。以1990年代初冷战结束为界,中国与东南亚的关系大致上可以分为冷战时期和冷战后时期,冷战时期可分为五个阶段,冷战后的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从总体上看,冷战时期中国与东南亚关系的特点是中国与东南亚的关系以政治关系为主,经历了曲折、复杂、多变的历程,与东南亚不同国家之间的关系呈现出很大的不平衡。冷战后中国与东南亚的关系得到了全面发展,中国与东南亚已构建了全面合作的战略框架,互信更加牢固,合作更加有力。
- 贺圣达
- 孟莱王建都清莱的历史功绩和兰那(八百媳妇)的历史发展被引量:3
- 2013年
- 1261年,孟莱王在泰国北部的清莱建立都城,标志着这个名叫"兰那"的泰人国家的迅速崛起。自孟莱王建都清莱起,兰那进入了一个全面发展的兴盛时期。孟莱王统治时期,奠定了这个国家数百年发展的地域和文化基础,使得兰那成为泰国古代历史上统治时间持续最长的王国。对于兰那的历史发展而言,孟莱王无疑是一个有着巨大贡献的人物。中国史籍较为详细地记述了兰那的历史发展。
- 贺圣达
- 关键词:都城历史发展
- 儒家学说与新加坡的精神文明建设
- 世界各国,无论其社会性质与政治制度如何不同,都有一个精神文明建设问题,虽然在名称上不一定就叫"精神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包括思想、政治、教育、科学、文化、伦理道德等多方面的内
- 贺圣达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