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德明
作品数: 152被引量:2299H指数:33
  • 所属机构: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 所在地区:辽宁省 沈阳市
  • 研究方向:农业科学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相关作者

李雪华
作品数:86被引量:1,029H指数:22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研究主题:科尔沁沙地 流动沙丘 生活型 沙丘 沙地
阿拉木萨
作品数:120被引量:979H指数:20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研究主题:科尔沁沙地 沙地 小叶锦鸡儿 沙丘 土壤水分
骆永明
作品数:794被引量:12,481H指数:66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研究主题:土壤 污染土壤 重金属 植物修复 多氯联苯
周全来
作品数:67被引量:347H指数:12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研究主题:科尔沁沙地 土壤 野外 模拟装置 少花蒺藜草
刘志民
作品数:103被引量:1,710H指数:27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研究主题:科尔沁沙地 土壤种子库 生活型 植被恢复 沙生植物
封育对科尔沁沙地植被恢复和土壤特性的影响被引量:45
2013年
过度放牧是科尔沁地区土地沙化的主要原因之一,围栏封育可以有效的抑制牲畜对植被的破坏,促进沙地植被恢复,从而改善区域的生态环境。本研究以科尔沁沙地主要固沙植被——小叶锦鸡儿群落为对象,采用空间序列代替时间序列的方法,分析不同封育年限和自然放牧条件下小叶锦鸡儿群落的土壤种子库和地上植被特征、土壤理化性质和土壤水分动态,较系统地探讨了封育措施对沙地植被和土壤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①封育措施促使固沙植被区土壤种子库密度显著增加(P<0.05),封育2 a、6 a和12 a的土壤种子库密度分别提高了15.7%、482.5%和728.1%;土壤种子库的物种多样性和均匀度随着封育年限的增加而降低。②封育措施对沙地植被恢复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P<0.05),封育6 a和12 a后植被密度分别提高了108.0%和239.3%,植物盖度分别提高了261.6%和271.6%;适度的封育年限(<6 a)可以提高群落的物种多样性,过长的封育年限(11 a)反而使物种多样性下降。③封育措施促使土壤表层(0-10 cm)的养分(有机质、全氮、碱解氮、全磷、速效磷、速效钾)含量有所提高,土壤含水量无显著变化(P>0.05)。
蒋德明苗仁辉押田敏雄周全来
关键词:科尔沁沙地封育土壤种子库群落特征
科尔沁沙地小叶锦鸡儿人工林防风固沙及改良土壤效应研究被引量:53
2008年
为探讨小叶锦鸡儿防风固沙、改良土壤养分状况和生物活性的能力,选取6年和11年生小叶锦鸡儿人工固沙林为对象,以流动沙丘为对照,研究不同年龄固沙林降低风速和风沙流结构特征、土壤有机质和N,P含量、土壤酶的活性以及微生物生物量C,N,P含量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在小叶锦鸡儿灌木林内,各个高度风速和输沙量均显著低于流动沙丘,防风固沙效果明显。随着小叶锦鸡儿固沙群落发育时间的增长,其综合防风性能提高,土壤有机质、N,P,K含量和生物活性逐渐得到改善。0~30cm土层中磷酸单酯酶、蛋白酶、脲酶、蔗糖酶、硝酸还原酶、多酚氧化酶、脱氢酶的活性和土壤微生物生物量C,N和P含量均大幅度提高,其中0~10cm土层增幅最大。土壤酶巾蔗糖酶的活性增加最为迅速,6年和11年生固沙林0~10cm土层分别是流动沙丘的28.58倍和55.2I倍。小叶锦鸡儿不仅具有较好的防风固沙性能,而且表现出强大的改善土壤养分和生物活性的能力,可作为优良的同沙植物材料在科尔沁沙地大面积推广应用。
蒋德明曹成有押田敏雄李雪华李明
关键词:土壤酶科尔沁沙地
科尔沁沙地植被生产力对模拟增加降水和氮沉降的响应被引量:18
2011年
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利用降水收集装置和地表施氮处理,模拟降水和氮沉降增加对科尔沁沙地典型小叶锦鸡儿群落植被生产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降水量增加1/7,植被平均高度增加不明显,植被生物量增加了17.6%;降水量增加2/7,植被平均高度增加了23%,植被生物量增加了31.8%;模拟氮沉降处理的一年处理结果对植被生物量增加不明显;降水是影响沙地植被生产力的关键因素,植被生产力对降水量增加响应迅速,短期的氮沉降对植被生产力的影响不显著。
蒋德明周全来阿拉木萨唐毅押田敏雄
关键词:科尔沁沙地植被生物量
科尔沁沙地荒漠化及生态恢复研究展望被引量:53
2002年
评述了科尔沁沙地荒漠化及其生态恢复的研究 ,从科学研究动态和生态环境退化以及恢复研究的现实需要两方面论述了科尔沁沙地荒漠化与生态恢复研究的若干核心问题 :植被过程研究、生态水文过程研究、景观过程研究、科尔沁沙地区域环境评估和预测与生态恢复研究 .
蒋德明刘志民寇振武
关键词:科尔沁沙地荒漠化生态恢复
辽宁北部地区沙漠化危害及其防治对策
一、前言荒漠化是指在干旱、半干旱和亚湿润干旱地区,由于气候变异和人类活动等因素的影响,造成土地生产力退化的过程。荒漠化已经成为当今世界上最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之一。全世界100余个国家和地区、9亿多人口受到荒漠化不同程度的...
蒋德明寇振武曹成有阿拉木萨
关键词:沙化土地科尔沁沙地人工植被恢复地表植被土地沙漠化林业用地
文献传递
沙地小叶锦鸡儿群落持续经营的对策被引量:24
1999年
主要研究了极度干旱对小叶锦鸡儿生长的影响及小叶锦鸡儿人工固沙林的密度和现有林的经营利用对策,探讨了干旱条件下土壤水分与植株密度、植被盖度的关系。结果表明:天然群落表现出对干旱条件极强的适应性,人工群落则出现了生长衰退甚至大面积枯萎现象,这主要是由于人工群落密度过大所造成的。轻度放牧可以增加小叶锦鸡儿可食部分,是持续经营利用小叶锦鸡儿群落的有效途径。
曹成有寇振武蒋德明骆永明丁小平
关键词:大气干旱小叶锦鸡儿沙地
疏林草原榆树天然更新研究进展被引量:8
2011年
疏林草原是由稀疏乔木以及灌木和草本植物组成的植被类型,其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有一定独特性。目前榆树疏林草原面积减少,榆树种群更新不良可能是重要原因。从种群特征、草树关系、微生境、人类活动等4个方面对榆树种群更新进行总结。主要结论是:随年龄增长,榆树种群表现为由集聚到随机的分布趋势;榆树与草本植物通过占据不同生态位实现共生;植被盖度与微生境、人类活动、围封对榆树更新影响很大。还未见报道的问题有:个体成对现象;种子入侵草地空斑;风蚀和沙埋过程对榆树更新的影响;榆树更新的最佳围封年限。最后,指出榆树疏林研究的未来两大方向是榆树疏林与全球环境变化,榆树疏林与沙地植被恢复。
唐毅蒋德明陈雪峰押田敏雄
关键词:植被恢复风沙活动气候变化疏林草原
小叶锦鸡儿固沙群落土壤微生物生物活性的季节动态被引量:2
2011年
为探讨科尔沁沙地小叶锦鸡儿固沙群落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和酶活性的季节动态规律,选取6,11,24年生人工群落和天然群落为对象,研究了不同土层深度微生物生物量(C、N、P)和脲酶、蛋白酶、蔗糖酶、磷酸单酯酶、脱氢酶和多酚氧化酶的活性随季节的变化特征。土壤按5层取样:0-10cm,10-20cm,20-30cm,30-40cm,40-50cm。结果表明,6~24年生小叶锦鸡人工固沙群落及天然群落土壤微生物生物量表现出明显的季节性变化,微生物生物量C和N为夏季>秋季>春季;微生物生物量P为夏季>秋季;6种土壤酶的活性也随季节发生显著变化,夏季显著高于春季和秋季。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和6种酶的活性随群落发育年限的增长而升高,但人工群落土壤的生物活性始终低于天然群落。6种土壤酶活性和微生物生物量最高值均出现在土壤表层(0-10cm),随着土层的加深生物活性逐渐降低。
曹成有蒋德明滕晓慧崔振波
关键词:微生物生物量土壤酶活性生物活性小叶锦鸡儿
科尔沁沙地小叶锦鸡儿群落生长季土壤水分动态和蒸散量估算被引量:11
2009年
以流动沙丘和不同恢复年限的人工和天然小叶锦鸡儿群落为研究对象,从土壤水分平衡角度对小叶锦鸡儿群落生长季土壤水分动态和蒸散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与天然小叶锦鸡儿群落的土壤含水量相比,人工小叶锦鸡儿群落内土壤含水量较低,且呈现出随植被生长发育年限的增加而不断减少的趋势;从土层垂直方向看,流动沙丘土壤含水量较稳定,6年生和天然小叶锦鸡儿群落土壤含水量大致随深度的增加而逐渐增加,但11年生和22年生小叶锦鸡儿群落土壤含水量基本呈下降趋势,绝大多数土层含水量均低于1.50%,水分状况较差;在生长季,人工植被区绝大部分的降雨都通过蒸散丧失,在时间分布上,各样地蒸散量呈现单峰型曲线模式。
王娟贺山峰邱兰兰蒋德明阿拉木萨
关键词:小叶锦鸡儿土壤水分动态蒸散量科尔沁沙地
一种接收地表大气降尘模拟装置
本发明涉及野外接收地表大气降尘的装置,具体地说是一种接收地表大气降尘模拟装置。包括降尘接收盘、支架和降水接收器,其中降尘接收盘位于支架的顶部,所述降水接收器设置在支架内、与降尘接收盘相连通;在支架的四周安装有挡风板。本发...
周全来蒋德明阿拉木萨李雪华骆永明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