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宇黎
作品数: 28被引量:91H指数:6
  • 所属机构:丽水市人民医院
  • 所在地区:浙江省 丽水市
  • 研究方向:医药卫生
  • 发文基金:浙江省中医药科技计划项目

相关作者

孙慧伶
作品数:150被引量:668H指数:13
供职机构:丽水市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糖尿病 自身抗体 受体自身抗体 糖尿病肾病 2型糖尿病
吕娇健
作品数:29被引量:97H指数:5
供职机构:丽水市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拉米夫定 病理特点 乙型肝炎病毒 乙肝表面抗体 肝活检
雷水贤
作品数:28被引量:49H指数:4
供职机构:丽水市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肠球菌感染 终末期肝病 肺结核 麻疹患者 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王树民
作品数:21被引量:64H指数:5
供职机构:丽水市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慢性乙型肝炎 慢性乙肝 纤维化 戊型病毒性肝炎 肝硬化患者
王华富
作品数:86被引量:316H指数:10
供职机构:丽水市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糖尿病肾病 百合知母汤 临床疗效 围绝经期综合征 META分析
慢性乙型淤胆型肝炎患者血清皮质醇检测的临床意义
2008年
目的:通过检测慢性乙型淤胆型肝炎患者血清皮质醇浓度,探讨慢性乙型淤胆型肝炎患者的肾上腺皮质功能状况。方法:用荧光偏振免疫分析法(FPIA),检测34例慢性乙型淤胆型肝炎患者发病时和恢复后上午8时和下午4时静脉血清皮质醇浓度,并与正常人对照。结果:上午8时血清皮质醇发病组与恢复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发病组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正常组与恢复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下午4时三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慢性乙型胆汁淤积型肝炎患者在发病时存在肾上腺皮质功能紊乱,表现为上午8时分泌高峰低平。
雷水贤商振球王树民葛宇黎吕娇健李丽波孙慧伶
关键词:皮质醇
拉米夫定短期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代偿期乙肝肝硬化疗效观察被引量:9
2011年
目的观察拉米夫定短期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代偿期乙肝肝硬化近期疗效。方法 61例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按照治疗意愿分为两组。治疗组35例,拉米夫定100mg联合阿德福韦酯10mg每日1次口服,3个月后停拉米夫定,单独服用阿德福韦酯。对照组26例,予单独阿德福韦酯抗病毒治疗。结果 4周时治疗组HBV-DNA阴转率为71.4%,对照组为42.3%,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在治疗第十二周、第二十四周及第四十八周时治疗组两组HBV-DNA阴转率无统计学差异。两组治疗后肝纤维化指标均明显改善。结论拉米夫定短期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代偿期乙肝肝硬化能快速抑制病毒复制,改善肝纤维化情况。
蓝晓琳葛宇黎
关键词:乙型肝炎肝硬化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酯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并发凝血第Ⅶ因子缺乏症1例被引量:2
2007年
1.临床资料:患者女,42岁,商人,体重51kg,身高162cm;因发现肝功能异常2年,乏力半年入院。平时月经量偏多,2年前外院体检时发脱肝功能异常,无明显不适,未经治疗。半年前劳累后出现乏力,自觉体力下降,偶伴皮肤轻度瘙痒,无巩膜皮快发黄,无皮肤淤点、淤斑,无良寒、发热、关节痛。当时在外院查肝功能示ALT 172U/L,AST 99U/L,GGT 593U/L,ALP 339U/L,
雷水贤孙慧伶吕娇健葛宇黎兰乐健
关键词: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并发症病例
中医体质辨识治疗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A、LN、Ⅳ-C、P-Ⅲ-P及生活质量的影响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探讨中医体质辨识治疗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纤维化指标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07年7月~2012年7月我院收治的512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将其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6例,对照组给予拉米夫定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中医体质辨识治疗,两组均治疗24个月,并于治疗前及治疗后检测两组肝纤维指标[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Ⅳ型胶原(Ⅳ-C)、Ⅲ型前胶原(P-Ⅲ-P)]及免疫功能指标(T细胞亚群CD_3^+、CD_4^+、CD_8^+、CD_4^+/CD_8^+),同时于治疗前及治疗后采用SF-36量表评价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治疗后两组HA、LN、Ⅳ-C、P-Ⅲ-P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均<0.05),但观察组降低更为明显(t=4.453、12.839、21.294、10.554,P均<0.05)。治疗后观察组CD_3^+、CD_4^+、CD_4^+/CD_8^+均较治疗前显著上升,CD_8^+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治疗后CD_3^+、CD_4^+、CD_4^+/CD_8^+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后,CD_8^+显著低对照组治疗后(t=21.144、12.458、17.387、10.819,P均<0.05)。对照组治疗前后免疫功能指标CD_3^+、CD_4^+、CD_8^+、CD_4^+/CD_8^+无显著性变化(P均>0.05)。治疗后两组SF-36量表各维度PF、RP、BP、GH、VT、SF、RE、MH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上升(P均<0.05),但观察组上升更为明显(t=6.865、8.620、10.785、18.956、9.605、8.127、16.695、7.452,P均<0.05)。结论中医体质辨识治疗可以降低慢性乙型肝炎的血清肝纤维化指标,提高免疫功能,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王树民孙慧伶葛宇黎吕娇健宋力伟
关键词:中医体质辨识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指标生活质量
腺苷蛋氨酸伍用低分子肝素钠治疗老年戊型病毒性肝炎肝内胆汁淤积症85例疗效观察被引量:3
2008年
由于机体功能衰退,老年戊型病毒性肝炎(戊肝)患者易出现肝内胆汁淤积,黄疸持续时间长,肝功能恢复慢,治疗效果较年轻人差。腺苷蛋氨酸用于病毒性肝炎肝内胆汁淤积症的治疗已得到广泛认同,因此我们尝试采用腺苷蛋氨酸伍用低分子肝素钠治疗老年戊肝肝内胆汁淤积症,并观察其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雷水贤吕娇健王树民葛宇黎
关键词:肝内胆汁淤积症戊型病毒性肝炎腺苷蛋氨酸老年伍用
阿德福韦酯治疗前后乙型肝炎病毒C基因型耐药性分析及病毒变异探讨
2013年
目的研究阿德福韦酯治疗乙型肝炎病毒C基因型耐药性变化,并分析其相应的基因变异,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选择医院32例乙型慢性肝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测定患者肝炎病毒C基因亚型及病毒基因的基本核心启动子BCP及前C区变异,并分别于21、48、120周对患者HBV-DNA阴转率进行检测。结果患者基因中C1分布高于C2,且C1亚型具有较高BCP变异,C2亚型具有较高PC变异;治疗后C1、C2基因型的变异阳转率显著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乙型肝炎病毒C基因型具有较高的变异率,是造成耐药性产生的重要原因,阿德福韦酯对于乙型肝炎病毒C型耐药性患者具有很好的疗效,可以明显降低病毒的变异,提高治疗效果。
沈宏伟林慧萍葛宇黎王华富
关键词:阿德福韦酯乙型肝炎病毒C基因型病毒变异
HAART疗法联合补气培元方对艾滋病患者CD_4^+T细胞和胃肠功能的影响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探讨高效联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疗法(highly active antiroviral therapy,HAART)联合补气培元方对艾滋病患者CD^+_4T细胞和胃肠功能的影响。方法:本院就诊的艾滋病患者56例,按照患者就诊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28例)和观察组(2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HAART疗法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HAART疗法联合补气培元方治疗。比较2组患者临床症状积分及治疗前后外周血CD^+_4T细胞变化。结果:治疗后1、2个月和3个月观察组患者临床症状积分分别为(14.14±2.54)分、(7.43±2.42)分、(4.73±2.49)分,明显比治疗前降低,并且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对应时段临床症状积分,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2个月和3个月观察组患者外周血的CD^+_4T细胞计数分别为(301.14±112.47)个/ul、(364.43±152.42)个/ul和(435.73±162.49)个/ul,明显比治疗前升高,并且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同CD^+_4T细胞计数,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AART疗法联合补气培元方治疗艾滋病患者能够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免疫力。
葛宇黎黄刚王华富朱美晓张卫平吕娇健丁晓媚曲春生
关键词:HAART疗法艾滋病CD4+T细胞胃肠功能
不同年龄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者的肝组织病理特点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阶段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者的肝组织病理特点。方法 288例慢性HBV感染者行1 s肝穿刺,标本均送免疫组化双标记及HE染色、Masson染色、网状纤维染色,进一步分析其病理特点。结果不同年龄根据谷丙转氨酶(ALT)水平[≤1正常值上限(ULN)、1-2 ULN、≥2 ULN]有抗病毒治疗指征比例:≤20岁组为18.2%、66.7%、80.0%;21-30岁组为18.8%、22.7%、57.1%;31-40岁组为37.0%、47.1%、84.6%;≥41岁组为44.2%、51.6%、71.4%。结论对于年龄〈30岁的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者,若ALT大于正常上限也应考虑抗病毒治疗,对于ALT正常但年龄大于30岁、ALT1-2ULN、有肝硬化肝癌家族史、合并肥胖或脂肪肝的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者行肝穿刺可有效指导抗病毒治疗时机。
吕娇健葛宇黎孙慧伶
关键词:慢性HBV感染不同年龄肝组织病理
菇农职业性支气管哮喘54例分析被引量:4
2008年
目的了解种植香菇菇农职业性支气管哮喘临床特点,以利防治。方法收集菇农职业性支气管哮喘54例,分析临床表现,哮喘与发生场所关系,发病时间和季节,治疗方法,辅助检查,并对22例实地检测肺功能。结果发病者大多数为青壮年,以女性多见(70.1%);本病最易误诊为普通支气管哮喘(42.6%);哮喘发生于大棚内最为多见(59.3%);接触后平均(9.0±4.6)min发病,脱离环境平均(45.0±38.7)min缓解;发病时间为7月到次年3月之间;血常规检查示部分患者血中嗜酸性细胞增高;入大棚后分别在15和30min检测肺功能异常。结论菇农职业性支气管哮喘有其自身特点,详细询问病史和体检可及时提供诊断和防治依据。
雷水贤叶茂华葛宇黎陈岑李惠敏沈朝堃
关键词:香菇支气管哮喘
核苷(酸)类似物抗病毒治疗后HBsAg阴转慢性乙型肝炎16例分析
目的对16例经核苷(酸)类似物抗病毒治疗后出现HBsAg阴转的慢性乙肝肝炎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临床资料,并总结其临床特点。结果 16例患者中开始治疗年龄为7-40岁,平均25.7岁,其中无乙肝家族史者1...
葛宇黎孙慧伶
关键词:HBSAG核苷(酸)类似物抗病毒治疗慢性乙型肝炎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