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令宝
-

-

- 所属机构: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 所在地区:广东省 广州市
- 研究方向: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相关作者
- 卜宪标

- 作品数:213被引量:236H指数:9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 研究主题:太阳能 单井 复合吸附剂 地热能 换热器
- 李华山

- 作品数:189被引量:139H指数:7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 研究主题:太阳能 单井 膨胀机 地热供暖 地热能
- 马伟斌

- 作品数:277被引量:521H指数:12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 研究主题:太阳能 工质 地热能 溶液热交换器 复合吸附剂
- 王显龙

- 作品数:113被引量:56H指数:4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 研究主题:太阳能 吸收式热变换器 低温热源 吸收式 吸收器
- 龚宇烈

- 作品数:219被引量:390H指数:10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 研究主题:地热能 工质 太阳能 地源热泵 地热发电
- 低温余热驱动的吸收压缩复合式热泵(ACHP)系统压缩特性研究被引量:1
- 2012年
- 针对地热尾水驱动的吸收压缩复合式热泵系统建立了数学模型,模拟分析了压缩比对系统性能的影响,根据获得的优化参数,搭建了实验台并以氨水为工质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系统的浓度差随着压缩比和吸收压力的增大而增大,吸收压力越高则系统COP越大,但是随着压缩比的变化,系统COP先增加后减小。对比模拟结果和试验结果,两者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当压缩比为3.8,稀溶液浓度为38%时,浓度差约为14%。通过优化计算后建立的实验台,试验结果与计算结果误差在5%以内。
- 王令宝龚宇烈马伟斌邱泽正李华山
- 关键词:氨水压缩比
- 吸收压缩式热泵的实验研究
- 本文利用氨/水作为吸收工质对,搭建了吸收压缩式热泵试验台,试验台热泵功率50KW,氨水充灌浓度60%,压缩机压缩比4,热源温度40℃,热水出口温度70℃,实验测试了压缩机压缩性能对系统稀溶液浓度、浓溶液浓度、制热温差和C...
- 王令宝龚宇烈马伟斌
- 关键词:氨水压缩比COP
- 文献传递
- 一种太阳能集成朗肯-朗肯系统地板采暖装置
- 本发明公开了涉及一种新型地板采暖装置,该装置集成了太阳能集热系统、朗肯-朗肯循环系统,并利用锅炉进行辅助加热,属于太阳能光热利用、动力循环和暖通空调利用领域。其特点是蓄热水箱中热水主要由太阳能集热系统提供,当蓄热水箱低于...
- 王令宝卜宪标李华山
- 采用不同集热器的太阳能有机朗肯-闪蒸循环性能分析被引量:3
- 2018年
- 针对太阳能有机朗肯-闪蒸循环(SBFC),本文基于EES(engineering equation solver)软件建立数学模型,以R245fa为循环工质,在集热器出口热水温度介于353.15~373.15K范围内,对平板集热器(FPC)和真空管集热器(ETC)驱动的SBFC系统热力性能以及投资成本进行了对比分析。选用的性能指标参数包括净输出功、热效率、第二定律效率、不可逆损失以及比初始投资。结果表明,随着集热器出口热水温度的增大,SBFC系统的热力性能显著升高,且采用ETC的系统比FPC系统在热力性能上更具优势,该优势随着热水温度的升高而持续增大。研究同时表明,在SBFC的投资成本中,太阳能集热器投资占比最大,且采用ETC的系统比初始投资远大于采用FPC的系统;此外,集热器出口热水温度的升高有利于降低SBFC系统的比初始投资。
- 卜宪标刘茜刘茜刘茜谢宁
- 关键词:平板集热器真空管集热器热力性能
- 一种地热供暖系统尾水回灌温度优化方法及装置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热供暖系统尾水回灌温度优化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根据地热供暖系统来建立包含热储特征的地热供暖系统模型;以系统经济性和环境效益作为目标函数,回灌温度作为决策变量,设定约束条件,建立地热供暖系统尾水回灌温...
- 李华山赵小双黄思浩卜宪标王令宝龚宇烈
- 一种带回热循环的太阳能吸收式海水淡化装置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回热循环的太阳能吸收式海水淡化装置,包括冷却水箱,冷却塔,冷却管道,三者循环连通;包括太阳能集热器,热水箱,加热管道,三者连通,包括海水箱、海水脱气装置、蒸发器,三者连通,蒸发器内设喷雾嘴,喷雾嘴与蒸发...
- 马伟斌王令宝卜宪标
- 文献传递
- 一种太阳能与天然气冷能联合梯级利用系统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太阳能与天然气冷能联合梯级利用系统,包括超低温发电系统和低温太阳能热发电系统,超低温发电系统与为其工质提供冷能的液态天然气余冷换热系统连通,低温太阳能热发电系统与为其提供太阳能热的低温太阳能集热系统连通,...
- 王显龙李华山廉永旺姚远卜宪标王令宝马伟斌
- 文献传递
- 地热流体在井筒中的流动及碳酸钙结垢过程模拟被引量:4
- 2021年
- 以地热井筒流动和碳酸钙结垢过程为研究对象,建立了地热流体从井底到井口流动过程中的质量、能量以及压降数学模型并进行了求解。通过数学模型计算了质量流量和井口压力对应的关系;模拟分析了温度、压力、干度和CO_(2)分压沿井筒不同位置的变化情况;总结了井口干度、温度、压力和CO_(2)分压随热储压力、温度、流量、CO_(2)含量以及井壁粗糙度的变化规律;分析了结垢位置、结垢厚度以及结垢延续长度对井口压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数学模型可以对井筒内的流动进行模拟,确定不同截面上的参数变化情况,并可进一步推导热储的特性变化情况。
- 卜宪标卜宪标王令宝
- 关键词:井筒流动井筒压降
- 废弃矿地下空间储能方案及性能
- 2024年
- 为高效利用废弃煤矿地下空间,提出了废弃矿地下巷道储存热能和电能的方案。基于气水互驱原理并利用沉降区人工湖,提出了定压压缩空气储能的新思路以高效利用地下空间并提高储能性能,构建了废弃地下巷道储热、抽水蓄能、定容和定压压缩空气储能的数学模型并进行了数值求解,分析了储热和储电性能,对比了储能密度和能量回收效率,探索了定压压缩空气储能的高值化利用方式。结果表明:①地下巷道储热可解决太阳能光热的不稳定性和跨季节储存难题,热回收效率大于98%,储能密度为653.42 kJ/(m^(3)·d^(-1)),折算电能为0.18 kW·h/(m^(3)·d^(-1));②地下巷道抽水蓄能、定容和定压压缩空气储能的能量回收效率和储能密度分别为70.56%、57.76%、67.64%和1.14、2.25、5.56 kW·h/(m^(3)·d^(-1)),因残余气少,储释能过程总压比和膨胀比不变,定压压缩空气储能性能优异;③通过地上发电地下储能,可将废弃矿场打造为集发电储电和冷热淡冰联产于一体的新能源供应中心。研究成果可为废弃矿地下空间储能工程提供决策依据,为可再生能源配储提供支撑。
- 卜宪标卜宪标王一鸣杨毅陈洪年李华山陈洪年王令宝
- 一种聚光型太阳能采暖发电系统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聚光型太阳能采暖发电系统,其包括:定日镜,用于追踪太阳并将太阳光反射;吸热体,用于接收定日镜反射而来的太阳光并将太阳能转换成供应采暖的热能;光伏组件,设置在定日镜与吸热体之间,在非采暖季节用于遮挡及吸收由...
- 廉永旺李华山王显龙马伟斌卜宪标王令宝
- 文献传递